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让现如今大家吃的用的都是这玩意,荤油百姓也吃,可问题是现在这年头,养猪的太少,羊几乎没有肥油,能吃得起菜油就算不错了,稍富的人家才能用得起榨出来的油点灯。

所以一到了夜晚,整个渭南城,除了少数人家户点起了昏黄的油灯之外,几乎是一片黑暗,这点最是让我不适应,比起长安差得远了,甚至有时候我还以为一到了夜里这就变成了鬼城。

您要是问为啥不点蜡烛,嗯,谁问抽谁,这年代,蜡烛的产量和价格,那绝对是寻常百姓家问都不敢问的。光是皇家和达官勋贵家都供应不过来,加上原料是使用蜂蜡,使用蜡烛的产量少得可怜,就是咱家,也幸好钱多,不然,哪有本事天天点蜡烛?

摸摸鼻子,咱得好好思考下,本公子可不希望让人看笑话,要知道,光凭渭南县的榨油机的榨油速度,怕是照着方才赵老汉他们那种慢吞吞的榨油方式和使用这种机器,那三百来万斤的油菜籽怕是榨到明年这时候都榨不完。

第992章 液压装置

油菜籽,榨油机,嗯,咱得想想,再仔细观察了一翻这榨油机,嗯,原理很简单,采用的是人力压榨方式,费时又费力,而且由于人力的大小有限,加上榨油机本身使用的木材的承受力,一斤油菜籽的出油率能达到二两五到三两之间就不错了,这还是在赵老汉他们做足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得淘洗干净,使之不含泥沙,然后再蒸,使得油菜籽膨胀起来,最后再炒,炒是去掉菜籽里的水份,又能使得油菜杍变脆,容易榨出油来,这还是渭南地区的农户们榨油的秘诀。

等炒好之后,再用一块比较结实并且透气的布包紧,放在一个由一块巨石戳出来的深凹处,而周边呈圆形平台状,平台周围是一个凿出来的围绕的石槽,正面有一个稍低一点的开口,榨出来的油就是顺着这个缺口流入石槽,然后在石槽的一处开了一个低口,再从这个低口流入到下面摆放着的用来收集油料的坛子里边。

接着在布包上面再放一块和下面平台形状差不多的扁石块,在它的后方稍低位置也就是边上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凿一个洞,大小能够插入一根结实的方木就可以,这根方木比较长,一头插在石洞里面,木头的下平面压在离它很近的扁石块上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杠杆原理,在这根长木头的另一端上面只要放上石头块,就会对扁石块产生很大的压力,扁石块和平台之间的被紧包的菜籽泥就会被榨出油来。只要有人往长方木的远端上面压石块,油就源源不断地被榨出来,沿着石槽流入收集瓶里。

等到油被差不多榨得不流了,这时就把石头块搬下来,把木头去掉,把已经松懈了的布包重新裹紧,再压上扁石块,再放上长木头,再往远端上面压石块……一轮新的压榨开始了,虽然出油没有头一次多了,但是仍然有油源源不断地被压得从布缝里面流出来,通过石槽流入收集瓶。

……

这样的过程重复好几遍,这样一个三十来斤重的油饼压榨的时间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我真佩服人们的耐心,布包里面的菜籽泥不断地变小变干,直到实在榨不出油来了,人们才肯收手罢休。

就这样,一天能榨了二十来斤油,还是赵老汉一家子人拼命地往这根方木上堆石头堆出来的结果,一天大概也就能压上三包,九十来斤的菜籽,却只能出油二十来斤,这种效果,实在是让我汗颜,我边上的李治已经完全傻了眼,他从来也不知道,百姓所获取菜油来食用和照明的方法,竟然是如此的繁琐和艰苦。

我正是通过看到这一榨油过程,才知道为什么人们管残酷的剥削叫压榨,为啥人们把受到政府严厉的武力控制叫镇压。那还真是得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必须不需要一点同情心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看到过程中,这赵老汉一家老小乐呵呵地从方木上往下搬石头时的情景,人们会误认为结束了,谁知道另一轮更大的压榨还在后面等着呢!

嗯,很残酷的场面,当然这只是对油菜籽而言,但是,本公子认为还不够,这种程度的压榨和镇压远远的不够,本公子种植的这一万亩油菜籽,粒粒饱满,手指一拧,都能挤出油来了,含油率不是吹的,好歹也得在百分之四十以上,这样榨,简直就是浪费到了极点。

最主要还是榨油机的问题,本公子也好歹在后世生活过三十年,自然知道后世的榨油机采用的全是钢铁的玩意构成的,而且使用的是电力,可如今是大唐工业革命都还没有开始,哪来的电力?看着眼前这个依靠人力压榨的机械,默默地思索着,边上,那些士绅和老农都眼巴巴地瞅着我,似乎看我能不能想出什么神奇的思路来解决他们的大问题。因为他们也学习本公子,结果种了不少的油菜籽,榨不出油来,那就没收不回成本,卖油菜籽?那玩意谁愿意要?

大唐可不像宋代,毕竟眼下大唐的手工业作坊虽然已经出现,但大多数还属于小型的家庭式作坊,哪里要得完这几百万斤的油菜籽。咱在后世倒是吃过不少的油,花生油、菜油、甚至芝麻油和豆油都尝过,还有什么混合油之类的东东,嗯我还记得后世的报纸上的家庭生活小窍门上还专门介绍过什么用浸渍法、压榨法等等,浸渍法是啥玩意咱可不清楚,所以直接过滤,而压榨法,嗯,赵老汉一家在我跟前耍了一天的活计,不过,这种法子在我看来,实在是太浪费人力和物力了,要不是赵老汉的四个娃儿都正当壮年,放在其他只有一两个劳力的,怕是压这么一回都得花上一天的功夫。

不过,也只有压榨法适合当前的国情,可是,人力压榨实在是太让我胆寒了,几百万斤的油菜籽,那岂不是要让上万条剽悍的汉子上窜下跳十天半个月?这不成,咱也能时间,更没有功夫去戳大石头来先整出这么千百件压榨工具。等戳出这么一大堆的石头,唤上上万条汉子来这儿耍猴戏,李叔叔等那帮老不修的流氓痞子不来渭南看笑话才怪。

又或者按照赵老汉家的这个榨油机原型弄出个钢铁的压榨设备来,不行,这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简直就是浪费本公子的心血,若真这样的话,本公子肯定会沦为穿越同行们的笑柄不可。不成,这绝对不行,得想想其他的招,钢铁榨油……怎么榨,用什么方式榨,哪一种方式最省时省力,这才是改良的关键。

绕,绕着赵老汉家的榨油装置耍起了八卦游龙掌,左瞅瞅,又瞧瞧,大伙继续呆愣愣的瞅着我,赵老汉家的小孙儿跟在我屁股后边,似乎想学习我潇洒的步态,还没走上两步,让赵老汉一把拽到了一边,在他屁股蛋子上抽了一巴掌,然后从怀里边掏了一块不知道是果脯还是糕点之类的小零食塞进了这个小嘴开始扁起的小孙儿的手里儿,这小家伙顿时破涕为笑,乖乖地蹲一边玩去了。

一边嚼着小点儿还乐滋滋地一泡尿撒在地上,跟自来水似的,小家伙一面吃着东西,一面捡起小石子四下乱丢,一块小石子恰巧就滚进了巨石底下,就是他这个动作,让我觉得心里边隐隐闪过一个念头,汽车所使用的液压千斤顶这种玩意,不就是最原始的,但是具有足够的力量的压榨机械吗?

……

激动地真咧嘴,没办法,太兴奋了,液压起重机,液压机械,这绝对又是一伟大的创举,这东西,既简便,又灵活,而且不会像水力一般受太多的地形限制。“快拿纸笔来!”我大喝一声,不管不顾地就走到了赵老汉院中的石案前,而房成立即从怀里边掏出了个装着黑色墨汁,瓶口用木塞塞紧的小玻璃瓶在那儿使劲地晃动,另一只手从腰畔取出了一枝贞观笔交到了我的手中。

这些是当年我为了方便那些间谍和细作的工作而研发出来的墨水瓶,这墨水是先用墨碇研磨成墨汁之后,然后倾入了瓶中,使用时用力地摇晃一番,就能使得墨汁恢复到可以使用的状态,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那些个工业产品,不过也好歹让人能更方便的使用了。

很快一些都准备完毕,我飞快地画出了一张简单的结构图,边上围满了人,却没有一个人能知晓这是啥玩意,嗯,其实初中物理里边便有关于液压系统的介绍,可惜我只记载在教材里,没想到,在这儿倒是第一次使用上了这东西。

李治比较聪明,或者应该说随在我身边学习了六七年了,自然该知道一些,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师尊,这是物理液压器?”

“对,这就是为师以前给你们演示过的那个千斤顶,诸位,这东西用来压榨油料,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我得意地拿起了这张设计图纸,让大伙都好好的瞅一瞅,遗憾的是,除了李治明白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一头雾水的瞅着我手里的设计图犯傻,嗯,这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还不知道啥叫物理,更不明白什么是液压装置。也不知道啥叫兆帕……嗯,似乎这年代,这位姓帕的西方蛮子也还没出现。

第993章 以貌取人

我在学校的时候,好歹也是教导主任的铁杆马仔之一,这位出行的时候,咱也替这位学校大佬开过不少回车,若是连这种每部车子几乎都配备有的手动液压装置都不知晓的话,也太说不过去了点。

液压装置实际上很简单,拿一个汽车手动千斤顶来说它的工作原理大伙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千斤顶其实也就是个最简单的油缸了,通过手动增压秆使液压油经过一个单项阀进入油缸,这时进入油缸的液压油因为单项阀的原因不能再倒退回来,逼迫缸杆向上,然后在做工继续使液压油不断进入液压缸,就这样不断上上升,要降的时候就打开液压阀,使液压油回到油箱。

实际上当初我设计的风箱使用的也是这种原理,这样才能使得热气不回倒流回风箱之内。出了设计图,自然就拿到了武研院,交给那些技艺精深的匠师去制作,因为简单,所以根本不需要他们去设计,再说了,咱也没时间等他们设计,三百来万斤的油菜籽可是等不了人的。

没几天,出来了,这种压榨机械并不复杂,也主不是由手动增压秆、油泵、油缸、活塞、榨膛以及支架构成,这机器的榨膛一次大概能容纳下近五十斤的油菜籽制作的油饼,先把大部份的油饼放进了榨膛里边,然后压上活塞,赵老汉用力地扳动着那根长长的增压秆,嗯,虽然显得不太轻松,可是一瞬间,就能看到油渍开始流了出来,每次用力,都会流出一股清亮的油渍。

到了这份上,没人再怀疑这种机械在榨油方面的功效了。这个榨油机属于是小型的,若是大型的,怕是一次压上两三百斤的油菜籽都成,三百来万斤,原本让人害怕的数字,转眼间自然会烟消云散。

……

同样,大唐皇家钟表研发制作集团成立了,那位目前的大唐皇家钱行的行长邹凤炽也得到了甜头,我也允许他投了十万贯,他同样也占上了一成的股份,至于其他股份,嗯,原本我想给流霜的弟弟留上两成,不过由于流霜的一力反对之下,最终,闲云占了一成的干股,同样也加入到了本公子的金融势力范围之内。

必竟这东西是流霜设计制作出来的,若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咱还算是个人吗?再说了,流霜是我的婆娘,她的那份便是我的,我给她?那不等于是在开国际玩笑吗?而拿一成干股给闲云,不仅仅是代表了我这个姐夫的一片心,同样也代表了他姐姐对他的关爱,还有对他的期望。

闲云拿着了经过了官府认证的皇家钟表集团股份认证书之后,面上的表情很是丰富多彩,久久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我很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后,离开了办公室,留给他一个独处的空间,有些喜悦,不需要跟人分享,另外,我也不需要听闲云因为这些来向我表达感谢,本公子再好名,可至少也是个正人君子,是咱帮了你的忙,你谢我,该我承受的,我自然会承受,而这一次,是他们姐弟二人,我不过起到了个跑腿的作用罢了。

家里边,挺着大肚子的李漱正拿着一本大唐皇家钱行的存折在姐妹们跟前摆显,一脸眉飞色舞的样儿,还故意大声地数着这后边到底有几个零。这存折是我照着后世的存折样子制作出来的,存折上,不仅仅绘到了大唐的国徵,还写上了大唐皇家钱的名称,而里面,写上了办理这张存折的网点是在大唐皇家钱行的长安永兴坊钱行总部。

而且,存折的硬壳上还特地打上了大唐皇家钱行的钢印。中间同样是个大唐的国徽,相当的漂亮,存款的数字采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写面写上了存款的年月日,在存款数额的后边,除了盖上操作员的章之外,还有主办的印章,表示已经核对无误。

“俊郎,越瞅着上边的数字,妾身这心里边呀,就跟开了花似的,怕就算是成天喝稀饭,都觉得高兴。”李漱赖在了我的怀里边撒娇道,惹得边上的众姐妹一个二个笑作一团。

不过李漱脸皮厚,众人的笑声对她而言根本就没什么杀伤力。“成,明天咱们家就喝稀饭,就算是说喝西北风为夫都听你的。”抱着这个这几天就要临盘的婆娘,我自然是狂拍马屁,一定要让她心情轻松愉快才好,不然到时候生出个小气包包来,那可就让人头疼了。

李漱吃吃地笑着轻拍了我的胸口一巴掌,娇嗔地道:“瞧您说的,妾身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若真要让妾身喝稀饭,怕是公公和婆婆不给急死才怪。对了俊郎,咱们这存折,是不是天南地北的在哪儿都可以取?”李漱还特意拿存折在我眼前晃了晃,嗯,让边的零多得让我有些眼睛发花。该死的铜板,美丽的存折,若是把这张存折里的铜钱都取出来,怕是咱拿来都够铸成一座玄武门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可以是可以,不过现在还不成,必竟现在我们的钱行才开业不到一年,很多的事务还在摸索之中,所以,很多的业务还没有开通,不过啊,说来还真得谢谢那位邹兄自个送上了门来。要不然,这皇家钱行的事儿,还不得把人给操心死。”

我这话出口,了解内情的李漱和宫女姐姐等人也不由得感慨地点了点头,说实话,钱行,别以为光做两种业务,以为简单,实际上里边的东西复杂得让人抓狂,还好,邹凤炽不愧是大唐一等一的商业人材,放到后世,也绝对是那些全球化巨无霸企业总裁的不二人选。

很多的东西和事情,我想不到的,他都能想到,另外,有些我只隐隐一提,他就能很快地把握住关键,整个大唐皇家钱行的建设,正是在着他的指挥和操持下,得以短时间地组建了起来,就连李叔叔也曾在一次暗访钱行的时候,私下里朝我夸奖过,这个人确实精明又擅长于算计,品德也相当不错,有宰相之之材。不过,李叔叔又接着评价了他的外貌,要不是太丑了,背又驼,所以,他这样的人做官是没有出路的。

大伙别以为李叔叔这话是在开玩笑,告诉诸位,自秦汉以来,以貌取人这一情况就一直存在,而且相当的严重,所以,为何后世会流传出终南山钟馗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后因貌丑而遭落选,后撞殿柱而死的故事。

……

姑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就凭这些年在长安看到的一切,我很能明白这个故事何以能流传,以貌取人不仅仅在朝庭上,甚至寻常百姓家也同样,所以,像邹凤炽这样的人,即使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就光那个驼背,我可以百分之百的打保票,他肯定当不了宰相,就算有后台支撑,走入了官场,也只能在低阶官吏之中徘徊,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说扭转就能扭转的。

另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