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税费,大唐的杂费不高,却也不是没有,最主要就是得看下面的官怎么做,他们的心黑到什么程度而已。

“诸位,本官乃是渭南县新任县令房俊,前些日子事儿多,太忙,没有功夫跟诸位打招呼,实在是抱歉,还望诸位渭南父老谅解一二。今日,我请诸位来此,一来,是与诸位见个面,以后,也好一起为渭南的发展一同出谋划策,这第二嘛,就是请诸位吃顿便饭。”我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

“老朽杜论拜见大人,大人之名,我等自是如雷灌耳,大人文武双全,破铁勒,击高句丽,来倭国之功,天下皆知,筑书院,不问尊卑苦寒,一律皆许入学,更以才名而动天下……今日能一睹大人之风采,着实慰足平生,不过,老朽有一事不明,还请大人指点。”一位富态的老先生站了起来,冲我长施了一礼,颤微微地先是拍了一通本官的马屁之后,方自道出了他的心事。

“老先生请坐,有话直言无妨。”我抬手虚扶,示意这位杜论老先生坐下慢慢说话。

“大人,前些日子,您发下了公告,所有渭南县之商贩,所行之税为十税一,这一点,我等有些不解,按说我渭南,既非是长安那样的繁华都市,也非是商贾云集之地,更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为何这税赋,要按最高的来收?这似乎有些不符合大唐的律令吧?老朽驽钝,还请大人详说一二,也好解我渭南商贾之惑。”杜论看样子也是一个人老成精的家伙,不过也是,做生意的,若是没点儿精明劲头,如何能做得成?怕是本钱早就赔光,连兜裆布都留不下一块,观眼前这些,身着绫罗,腰缠绸带,至少也是个大富之家。

根据进奏院的情报,渭南有数的富户,这位杜论,家财万贯,良田千顷,他的孙女,更是嫁给了大唐吏部的一位员外郎。除了这位杜论之外,另有一位大地主吴升,其子吴博在延州担任延州长史一职。这二位,是渭南县最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就连原渭南县县令,见到了这二位,也都礼敬有加。

第909章 变废为宝

只可惜,遇害上了本公子这位四品县令,本公子可不是那种无权无势无靠山的一个小小七品县令,而是大唐新封定辽县候,更是皇帝陛下的女婿,宰相的爱子,天下闻名的大文豪,大唐即周边属国都皆尽闻我之名,可止小儿夜啼的大唐青年名将之中的最杰出的典范。

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头衔,绝对能把普通人吓个半死,眼前这些人虽然都展露着笑容,还有那种小心翼翼的表情,任谁也能瞅得出他们心里边的惶恐。

现在先站出来的这位杜论,说话也显得小心翼翼,这自然是他明白双方之间地位上的差距,自然不敢在本公子跟前拿捏派头。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老先生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本官到任的第一项公告,便是通报全县,所有百姓,取消了劳役,并且,取消了免役钱,诸位想必都该听到了吧?”

“这个我等自然知道,现如今,渭南县城里边,谁不记得房大人您的大恩大德,我等亦受大人之恩泽,说来,还未亲自向大人您道谢呢。”另位一位也站了起来,冲我笑吟吟地道。

“这位……”我冲他点了点头,歪脑袋向那位杜论,杜论还没说话,这位倒先开了口:“大人,老朽吴升,也是渭南人士。”老家伙也文诌诌地来上这么一句,倒让我笑了起来:“原来是吴升老先生,久仰久仰,延州刺史吴博之名,本官也曾听过,呵呵,吴老先生也请坐吧。”

吴升没有想到我竟然如此清楚,倒是不由得一愣,旋及干笑了几声,坐回了席位上。“诸位,明人不说暗话,我今日,也就跟诸位挑明了,第一,这新的税律,并非是本官妄自订立的,乃是奉了陛下之令,另外一条,诸位尽管宽心,但凡商贾生意,十税一之后,绝不会再加收其他费用,而田亩财产之税,为两税,亦不再加其他。这一点,本官说的,县丞大人和县尉大人皆在此,可以作人证,其实本官也知道大家的心思,一般的百姓,能交少一些,自然是高兴,毕竟,他们的田地和财产,不比在座的诸位,当然,诸位的田多,钱帛也丰厚得多,所以,你们就觉得交的税多了,自己赚的少了,对吗?另外还有一点,以往按我大唐旧律,但凡为官者,不需纳税,不过,现今本官奉了上喻,税制必须要做出调整,不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官员,都必须按田亩和财产来交纳两税。”

……

我笑眯眯地,不过,下边坐着的人没有一个脸色好看的,这还用说,两税法触及的本来就是他们这种人,不过,看到他们的表情,我很高兴,因为这是圣旨,他们如果敢不照章纳税,等着他们的,要不然就是吃牢饭,要不就是罚款。

“可是大人,为何止我渭南一地施行此法。而长安和大唐其他州县却都一点没变?”杜论忍不住再次开了口。

我笑了:“因为渭南,是一块宝地,一块只要有眼光,有魄力,就能变出无数财富的宝地。”

“大人,您,您这调侃也实在是太过了吧?”有人亦忍不住站了出来。我笑道:“莫非你们以为本官就是为了你们那两小钱,就请你们到本官的官衙里来吃吃喝喝一顿就完事?错!本官,是要让大家一块共同致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我大唐的四,嗯,本官在长安的名声诸位既然都知道,莫非还不相信本官能让大伙一块富起来?”

这下子,在场的诸位全都不说话了,倒是相互之间开始用眼神勾通和交流。

本公子赚钱的名头,在长安一带,也绝对不小,虽然明面上,大家都不说,可是私下里那些商人,哪个不知道长安城里最高档的首饰店、玻璃制品、镜子是本公子的财源,更不会忘记大唐产出的很多新鲜的,能赚钱的事物都是这位房二公子办出来的,还别说,光是遗香醉,这可是全大唐唯一的高度白酒,这酒坊的主人,也是房府的人把持,听了我这话之后,这些人的眼睛发亮,可又有些半信半疑。

“我需要大家凑个份子,也就是入股,愿意的,就入股,嗯,本官直接告诉你们,我、县丞大人、县尉大人,均凑了份子,出钱帛三千贯,其他的,就看诸位愿意不愿意,当然,本官可以告诉诸位,不赚钱的买卖,我也不会让大家去做,另外一点,我等身为官员,不会参与经营,这一点,请诸位放心,如果愿意参股者,可以留下来,大家一块儿发财,当然了,如果不愿意,本官也绝不勉强。当然,本官会予以诸位三日的考虑时间,愿意的,可以来寻崔大人或者是王大人商议。”我抬手指了指面无表情的崔仁师和一脸温和笑意的王方翼道。

崔仁师是被我强拖上贼船的,虽然崔仁师了解了我的计划之后,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办法,但是这位才三十多岁的昔日执宰,却不愿意与商人为伍,被我连哄带骗,以本县的第二把手不出面来作表率,下面的人怎么又敢信任我们为由,好不容易才把这位固执的县丞大人给拖上了贼船。

至于王方翼,这哥们挺好说话,最主要是咱们对路,都是文能登科,武能擒虎的全材兼年青俊杰,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倒是很为合心,这家伙听了我这么一说,当即就拍拍屁股非要跟着我干,一问才知道,这家伙私下里也知道本公子跟纨绔子弟们合股做生意的事儿,自然不愿意失了赚钱的机会,加上有了王方翼从旁说合,这才把崔仁师给拖下了水。

我这话一出口,这反倒让他们急了起来,方才还低头跟边上的吴升小声嘀咕啥子的杜论赶紧开言道:“不知道大人邀我等所做的是什么生意,还请大人明言,我等既为商贾之人,自然是逐利,老朽家中倒也有薄财,不知道大人需要我等……”

话还没说话,被我抬手打断:“本官不要你们的钱,这是合股做生意,一千贯为一股,你们自己看着办,到时候,挣到的利润,就按诸人的出资来计算,若是约成,本官会立下字据,人手一份,这样一来,白纸黑字,条款分明,按股分红,讲的就是公道。”

杜论眼睛珠子一转,一咬牙:“老朽也愿出一千贯。”

“呵呵,杜老先生既然信得本官,一会儿,咱们就立下字据,签字画押,诸位还有何人愿意入股?不愿意入股的,本官也绝不留难诸位,我可不想毁了房家的名声。”我压抑住兴奋的心情,朗声说道。

……

这个时代,最看重的是什么?就是家族的名声,像本公子的爹,更是视名誉为无上之珍宝。这一点,大唐谁人不知道,加上本公子在外边的传闻,也没有什么欺男霸女,干了坏事让人拿住把柄之类的负面消息,所以,本公子这话一出,这些原本犹豫的商人见到有人起了头,一咬牙,一个接一个的跳了出来,甚至吴升出了两千贯,喜得本公子乐呵呵地直笑,看来,本公子的人品果然十分的坚挺。

接下来的事情,那就简单多了,散了酒宴,直接把人带到了县衙后院,这里,正有一位赤膊露出油亮肌肉的汉子勃那尔斤正吭哧吭哧的打着蜂窝煤,脚上套着打煤机往混和好了的湿煤堆上一踩,然后往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两手一挤,一个色泽墨黑油亮的蜂窝煤就从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那边,厨房里边用的就是这种蜂窝煤。

看到用的是那根本就卖不出去的煤面,和着黄泥巴,加了水,然后就整出了蜂窝煤,泥巴不花钱,而煤面也花不了俩钱,至少水,更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另外,打煤的工具也简单得出奇,没办法,本公子还没有时间在渭水边上设立水力器械,不然,整出一个机械式的蜂窝煤机来,几乎就是印钱的机器。

我还把他们带到了摆放燃烧过后的煤球的地方,拿起了一个燃烧完之后依旧保持形状的蜂窝煤,拿手轻轻捏碎之后,回头冲这些一脸疑惑与兴奋交融的渭南头面人物道:“别以为烧完之后,这些东西就成为没用的弃物,告诉诸位,这东西,还可以用来烧制砖和烧制水泥。若是诸位不信,可以拿去砖坊一试便知……”

第910章 强悍的突厥人……

我的脸上的笑容洋溢着无害的纯真和诚恳。这时候,一直硬帮帮板着老脸不说话的崔仁师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容:“这一点,本官亦可做个担保,我大唐的水泥,便是房大人研制出来的,房大人既如此说,必然是真。”

“老天爷,大人真神人也,照您所言,这原本就不值钱的煤面,在您的手里边打了两转,就能赚出好两笔钱来,这……我等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中那位出了两千贯钱的吴升老先生现在的模样也跟刚才焉呆呆的样子有所不同,兴奋地直搓手,嘴里的奉承话也说个不停。

想来这位老先生原本准备是拿钱打水漂玩,觉得本公子不过是为了整借口变相捞钱,才整的这么一次鸿门宴,可真没想到,本公子三言两语,就能变废为宝,而且摆在眼前的就是事实。想一想,没有价值的东西,能卖上两回钱,这其中的利润,根本就不薄,加上渭南周边的煤都是由这儿供应的,若是能推广开来,这其中的利益,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这些整日里在商场上打滚的人岂能看不出其中的利润?

方才第一个跳出来,出了一千贯作为入股金的杜论的眼神有些变了,犹豫了半晌,猛一跺脚:“大人,老朽能不能再加股份?老朽愿意再出两千贯。”

杜论这话一出口,诸人皆尽哗然,然后也都强烈的要求再多出资金,希望自己所占的股份能更多一些,我拍了拍手上的煤灰站起了身来,在这些人殷切的目光中,我微笑着摇了摇头:“诸位,实在是遗憾得很,方才都诸位大人都已经作了投资,计有资金两万贯余,用来操持煤业作坊,业已绰绰有余了,所以,还请杜老先生收回此言。”

听了我这话,吴升的嘴咧到了后脑勺,而其他人,一个二个皆是追悔莫及的模样。

不过,有些人歪歪嘴脑,抬起眼皮两眼直钻的样子被我瞅在眼中,我心中冷笑,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另有一件事,还请诸位注意,本官前日,已经跟煤矿那边打过了招呼,一应煤面的出售,只会供应给本县承认的制煤作坊,其他人,没有办法涉足这一行业。”

……

听了我这话,原本有些动歪心思的人,怕是这会想上吊的心都有了,可怜的家伙,不过,我并没有继续打击这些人。“不过,诸位请放心,本官到了渭南,方不过一月余,很多的东西,都还没能看清楚,听明白,所以呢,以后,肯定还会有发财的机会,到了那时候,诸位若是愿意……”

“大人放心,但凡有用得着我等的地方,我等,自是不甘于人后,为大人效力。”吴升赶紧拍胸脯兴奋地道。

“大人,二万一千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啧啧啧,下官可没想到,小小的渭南县,倒也是藏龙卧虎得紧。”崔仁师抿了一口茶水,冲我笑道,这个时候,那些合伙人,都已经揣着发财的心思,匆匆而去,拍胸脯向我担保,三天之内,一定会筹足钱帛,送到官衙来。

崔仁师的话令我哧之以鼻,二万一千贯就能叫藏龙卧虎,就点儿小钱,连本公子每月收的利润的零头都不到,只不过我不好当面表露而已,最主要的就是这位崔仁师做官是个好手,可惜的是,却是一个较为古板的书呆子,昨日让他出一千贯,这家伙的表情,像是本公子要挖他的祖坟似的。

而对于我来说,一千贯,已经只是一个数字罢了,嗯,看来,我很是点视金钱如粪土的正人君之风骨。边上的王方翼倒先说起了话来:“大人,下一步怎么办?”

“这生意上的事,咱们不掺和,毕竟我们是官家,若是出手,定会让他们觉得我们会盖着捂着把利润给吞掉。”我笑着摆了摆手,这下崔仁师有些急了:“大人,话虽这么说,可总不能眼看着咱们自个掏出来的钱打了水漂吧?”

“那是自然,崔大人尽管放心,你、我,王大人三人都出了钱的,虽说放手让商人们施为,但是,我们并非是连知情权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会选出一个两个帐房先生,监督他们每日的进货量、销售额,经营成本,毛利等等,这样一来,也让他们明白,经营权在他们的手里边,并不代表他们可以乱来,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毕竟,商人,所求者,不外物财物二字,他们若是真的得罪了我等,他们能有好日子过吗?所以崔大人您还是宽心便是。”

我冲崔仁师开解道。这位崔大人总算是不再显得那么焦燥,借着饮茶掩饰了脸上的尴尬。王方翼站起了身来:“大人,自从拓宽了路面,修筑了人行道之后,渭南城内的交通,要比过往好了不少,很少发生那种行人与车马发生冲撞之事了,另外,在道中置线,以让车马循道而行,使得原本看以拥挤不堪的道路得以通畅。大人此举,与马周大人当初在博州所做的,并不无二,不过,犹有过之。”

“哪里有王大人说的这么好,本官只不过是萧归曹随罢了。”听了王方翼这话,我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虽然这一招并不是我发明创造的,但是修筑人行道,分隔行人与车马,减少交通事故,却是由本公子第一个来完成的,这一点,本公子就能身列交通规则之父,嘿嘿嘿……

本公子虽然视金钱为粪土,但是,并不代表我会拿起粪土来放在里里拈重量,咱还没那种习惯,不过,贮存的半干牛粪却已经堆了老大一块,还好贮存地是一间间关得紧实的水泥砖房,不然,那味儿能把站在十数米外的本公子熏回长安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