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责的划分由为师作主,这点里面,你听出点什么没有?”我抿了一口茶水轻笑道。

狄仁杰先是一愣,旋及双目一闪:“陛下的意思是,不仅仅让师尊来此试验税制之变革,难道还要进行官吏结构之变革?……”

“仁杰果然高才,一语中的,正是如此,至前秦置县以来,至我大唐,虽说朝庭上,做了很多的变革,使得我大唐的朝庭在行政事务方面的活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军队也大力地改革,使得国家对于军事力量的掌握是越加的稳固,但是千多年来,县,这个国家构成的基本地方机构,国之根本,却一直是沿秦制,不论是人口多寡,又或是改朝换代,这种地方官制却一直没有变动过,其中有多少弊端,又有多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谁清楚?”

第903章 要致富先修路

“……所以,陛下既然下了诏,为师身为臣子,岂能不依律而为?况且,事情远远要去想象中要困难,所以,为师只能谨慎行事,先看看诸人的表现,才来做出为师的判断,再授以职。”我解释得相当的详细,因为狄仁杰是我的弟子,我需要得到他的支持,也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努力地革新和突破,大唐的发展才能长远。

这不是我要求和提议的,而是李叔叔他老人家发了神经病,认为大唐的主要政治机构都已经与前秦和前汉之时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可是下边呢?却依旧是一层不变,三五个官,真的就能管得过大唐的基层统治机构吗?

李叔叔不相信,本公子也不相信,所以咱俩是一拍即合,决定私下里干这种政治机构改革的勾当,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私下里进行,所以,李叔叔很照顾,也很罩我,总之他不会把眼视线落到渭南县上,也会尽量阻止朝庭把目光落在这里。至少在一到两年内,会极力维持现状。两年之后,他要看的,是成绩,也就是说,老流氓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经过了一番教导之后,狄仁杰总算是明白了所有的内幕,当然,后果却很极端,其一,本公子能凭此一举成为大唐有数的政治改革家,如果失败,怕是下场虽然说不上凄惨,但是官场肯定与我再没有缘份了,因为无论如何,李叔叔肯定要找一个替罪羊,本公子就是。

狄仁杰的眉头紧紧地锁着:“师尊,要不弟子就留在您的身边,帮您做些事便是了,弟子虽没什么本事,但想来也能为师尊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对于狄仁杰关心的举动我很高兴,不过,我还是婉拒了狄仁杰的好意。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先去与他们一块忙便是了,这里,为师先好好地思量一番,放心便是,为师从来不干没把握的事,这一点,你该知道。”

……

夜深了,我还在思考,根据李叔叔的指示,继续思考,他妈的,这算是什么屁事,本公子明明就想地是在税法是有所作为就行了,偏偏老流氓把这事赖我头上,怎么干?八个手下,怎么安排。

思考了半天,先使人把大唐的官制给搞清楚先,首先,有一个尴尬的位置,那就是县丞,说起这个县丞来,他是县令之下,在其余主官之上,是以辅佐县令为责任的官员,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的,另外,公文经县令签署之后,还要县丞的同意副署,不然,不能颁布实施。

另外,县令一旦不能施行权利,那县丞就位代理县令,不过,正是县丞这个高于主薄、尉,职责又与县令相同,不管则已,一旦管起事来,就很容易侵犯县令的权力。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县令与县丞之间扯皮的事儿极多,甚至相互指谪对方,攻击对方的事件层出不穷,为此,朝庭只得下诏,通令县丞“例以嫌不可否事。”也就是说,按照惯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表示意见。

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把县丞的职权几乎削尽,虽然他能事事过问,可是却什么事儿也不能管,县令签署的公文到了县丞的手里,县丞只能当一个人形图章,如此一来,大唐的县丞官位虽高,实权和势力反而在主薄、尉之下。民间谚语列举闲散多余的官职,一定说到县丞,甚至把丞作为相互谩骂的话。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

县令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县令给之。每岁季终,行乡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盗贼、堤道,虽有专官,皆通知。看得老子两眼发绿,县令要是主掌这么多事儿,不把好吃懒做的本公子累死才怪,这活计可真干不得。

分,责任和职务先得明确,最简单的就是按照大唐朝庭的机构来进行划分责任和职务。我就把渭南当成一个小朝庭,三省自然不能设,不过,六部委除了兵部之外可以保留。只不过责权得划分清楚,另外,御史台、大理寺也是好东西,得留着。

这样一来,我就能很容易地划分了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十数日后,我从前任渭南县令的手里边接过了大印,完成了渭南县的所有政务交结之后,原本的渭南县令及以下所有佐官全部不留地往长安吏部报道,别择他地任职,从这一刻起,我成为了渭南县的最高长官。

我坐到了渭南县的县衙正堂,坐在矮榻上,房成、勃那尔斤一左一右,如同两尊门神站我身侧。其余诸位,皆分坐于左右。

“今日,我召集诸位来此,便是为了诸位的任命之事,希望大家不要冲动,先听完你们的任命,再说话,另外一点,你们的职权范围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房成,念给诸位大人听听。”我歪歪脑袋向房成打了个眼色,房成点点头站了出来,接过了我递给他的纸张,大声地诵念了起来。

其实也简单,本公子就是县令,主掌所有事务,但是,没有审判,问案,抓捕之权。而县丞的权力发生了变化,对县内所有工作有监督的权利,如果县令或者是各级佐官的行为违反了大唐律法,伤害了百姓,总之干了坏事,县丞有直接上书御史台或者是吏部弹劾县令的权利。而且,审案的权力就在县丞的手中,不过,抓捕罪犯是由县尉负责,而司法参事负责的是调查取证,然后向县丞起诉控告……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像是大唐最高政治机构的三省六部外加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简化版和缩略版。崔仁师任县丞,李乾佑任县尉,李义府任主薄,嗯,这个主薄的权利已经被我削弱,就跟个政府办公室主任差不多,掌文书簿计,各种档案记录考评。

另外王方翼任司农参事、戴至德任司工参事、狄仁杰任司刑参事、宇文节任司财参事、娄师德任司民参事。各负其现,各司其职,直接向县令负责,县令不在,向县丞负责。

宣读完了诸人的职务和权力之后,诸人都还没有回过味来,似乎还有一些不太理解。不理解没关系,我需要的是他们按政策执行,如此一来,本公子便可以稳坐钓鱼台,虽然什么都管,可又什么不都需要我去管,我所要做的,就是拟定出计划,让下边的这些佐官去执行,功必赏,过必罚,然后,其他的时间我就能利用起来,为渭南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

……

“从现在起,本官就已经是渭南县令,本官对渭南县的政务有一些意见,在这里说出来,还请诸位考虑一下,本官准备从明日起发布一条公告,让我大唐渭南县所有百姓都知道,从明天开始取消劳役!并且不再征收免役钱。诸位想来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我笑眯眯地瞅着左右,嗯,有意见的都流配数千里了,蹲在这儿的,不敢说是我的铁杆支持者,至少都是对大唐税制改革持支持态度的,果然,没人反对。

“第二件事就是,清查我渭南县的人口和户籍,还有田亩土地等等,这个任务,就交给王方翼王大人和娄师德娄大人了,希望二位大人能齐心协力,办好此事,另外,李义府李大人这里会为诸位提供最好的便利。李大人,您说是吗?”我冲李义府笑道。

嗯,依旧是没人反对,很好连续宣布了几项任务之后,却在道路修筑方面遇上了分歧。

“大人,您说是要修筑渭南县境内所有的道路,可这工程可绝对小不了?不仅仅要考虑目前渭南的经济状况,还要考虑人力劳工的问题,再说了,全面辅开是不是早了点?”司财参事宇文节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我报怨,这家伙,人家司工参事戴至德都没说话,你急个屁。

“大人,宇文大人说的也确实有理,咱们这么干是不是太急了点,如今渭南县本就不富裕,各处都要用钱,若是全都投在了道路之上,怕都还不够,另外,大人方才不是说过,取消劳役,没了劳役,我们又何来人工呢?”戴至德也站了出来反对。

我摆了摆手:“戴大人莫要着急,本官已经奏请过陛下,得陛下的同意,由本官来开这个钱,另外,本官会从长安招募一支工程队来干这些活计,这一切,还请戴大人和宇文大人作要预算,以后,等到渭南县的财政宽裕之后,再还本官不迟。”

第904章 生态农业

我这话一出口,没人再言语了,毕竟,上哪找这种好事去,相当于是无息贷款,李义府倒是先开口吹捧了本公子高风亮节,为了国事,甘愿付出,听得边上的诸位皆是一脸黑线,特别是李乾佑,脸黑的像是一块炭头,至于狄仁杰,跟随在我身边多时,早已习惯了这种虚伪的表达方式,笑意吟吟地瞅着,不以为意。

“诸位可记清了,清理田亩之事,极为紧要,切不可懈怠,各家各户的地契田契都必须分别录入,这一次,本官带来了帐本……”我从案桌上拿起了一本很薄的小本本,上边印着三个大字:户口簿。

里边不仅仅分写着年月日,州县村,而且还有户主、姓名,总之,每一张表格之上,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待填数据。包括婚否、配偶是谁、生活水平为几等户等等,嗯,没错,这就是户口簿,就是我按后世的那种表格形式整出来的。这东西,是要留给百姓,这就是他们的户籍证明。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张大表格,那是填来保留在县衙,以便向上级报备的户籍本册。不等诸位大人啧啧称奇完,我又从桌案上拿出了另外一个本子,这是个人财产明细表,总而言之,比起本公子准备的这些表格来,原本大唐所使用的那些本本和帐簿,几乎可以说简陋得可怜。

数字和贞观笔早已经在大唐推广和流行了开来,这种笔,在政府机构里边,几乎都使用这种笔来记录,因为其速度快,字小占的位置就小,适合节约纸张,另外一个就是书写较为便捷。贞观笔在机构和文书往来和商贸记录方面十分的流行,但是在普通的读书人眼里,依旧是以毛笔为尊,这很好,我觉得这样更好。

不过在工作上,填写这些表格,都只能使用贞观笔,您想用毛笔也成,只要您的书法够精致,能填得进去,如果这样的话,本公子自然也不会反对。当然跟前的这些同僚,都能熟练地使用贞观笔,不然,我发给他们的这些表格和户口簿,都将变成无用之物。

……

“大人有了这些,怕是以前的帐簿等物,几乎成无用之物矣,这里面不仅仅条理分明,而且还能让人无法加以篡改,使得数据能更加的真实,下官着实佩服大人之才。”宇文节,这位对数字极为敏感的财会人士,立即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

就连崔仁师,也不由得微微颔首,目溢喜色,他也明白这种表格的作用,另外,数字之前以¥为起始符号,这让官吏们无法去修改,因为我不允许涂黑,只允许用诸位官员用自己的私章盖上去,然后再重新填写,这样一来,谁改的,一目了然得很,而原本的数据,留于纸上,以后追责起来,就能很好地查清。

这下子,大家似乎让这些表格和着新的东西给勾起了兴趣,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显得多了起来,等大家都认同了这种方式之后,我冲这些新任命的官员笑道:“既如何,今日之议便到此处,还请诸位与本官同心协力,做好每一件事,为陛下分忧,为朝庭分忧。”

“下官遵命!”诸人齐齐领命而去,第二天,盖着鲜红的官印的公告出现在了渭南县城里边,大家以一种惊疑不解的目光去看待着本官的这一命令,但是能有几人相信,这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我作出了要求,王方翼和娄师德这二位要走遍渭南县的大街小巷,每村每户,所以,向各家各户传达这一新政策,解读新税法的重任,也同样落到了他们的肩上。

等散会之后,我就派了快马,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回长安,唤来了房柱和工程队,就在渭南县东北数里处,临近沿河的一片荒地边上搭建起了临时工棚,这里的土地因为是盐咸地,官府想送人都没有人要,成为了一片无主之地,不过这片荒地的北部,就是草场,而南部,就是渭南县的产粮地区,这里居住的人口不下千户,当然这片土地既然无主,自然是官府的,我早就已经打探好了的。

一共来了整整一万名劳工,在我的指配之下,除了留下三千人在这里挖坑之外,其他的工人开始修筑渭南县境内的道路,最先修筑的,便是渭南县城内的大街小巷,包括下水道,反正这些劳工不用开钱,管他们饱饭和吃住之外,他们唯一的发泄对象也就是泥土地和砖石。

整个渭南县还算是规整,是按照坊式建筑来修筑的,很是方方正正的那种,这使得施工过程没有受到多少限制,而且,百姓们更是以一种好奇地目光来打量着,观察着,想瞅一瞅这位新县令想干吗?

我干吗?我当然是指挥着人们挖坑。挖,使劲的挖,三千余人疯狂的挖掘之下,结果,不到一个月,离渭南县城东北三里处,距离百姓的良田不过百米,挖出了好几个巨大的长宽都有近亩的深坑,还有好些长方型的深坑,还拉来了石头和水泥,进行推彻,搞得房成和勃那尔斤都一脸的莫明其妙,还以为本公子无聊了,想在渭南县城外,搞一个大唐露天巨型游泳池集团公司。

就连李叔叔也给惊动了,派了大内侍卫亲自来问讯于我,我只能告诉李叔叔的来使,这叫生态农业,结果是大内侍卫翻着白眼,念叨着这个新名词,打马回长安禀报去也。又过了一段时间,牲口棚也在那些长方型的深坑之上修筑完毕,然后,这批施工人员开始到渭南城里边,进行着旧城改造和市场的建设。

大部队只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便把渭南县城的所有道路几乎全部都翻修了一遍,没办法,渭南县实在是太小了点,七千多人的工程队,对付一个不过二千多户的小县城,能不快吗?

……

另外,对主要干道进行了拓宽,在两边都修筑了人行道,中间,是车马行走的,两边,是行人行走的,至于集市,我已经新辟出了一块空地在渭南城东北角上。

由于渭南县的县城城墙多年前便以残损,加上多年不经战乱,所以城墙内外都有居民,于是,在接到了我的命令之后,原本剩下就不多的城墙,全让我给拆得一干二净,另外,重新进行了市政的规划,但凡要新修筑房屋的,要必须按照新的市政规划,在规定的地方建筑。

工程队结束了城镇的工作之后,他们接下来要干的另一件事,就是以一种疯狂的速度,修筑着渭南县境内的其他道路,特别是煤矿到达渭南县西的水泥直道,还有大理石矿至渭南县西的水泥直道,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动工。

修筑起的数座大型的牲口棚合纵连横在了一块之后,李叔叔馈赐给本公子的母牛,还有我捐献出来的种牛,另外就是让家丁们去收购的生猪,在数天之后,都统统到位。这一切,都让渭南的百姓显得相当的好奇,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