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家老三和晋阳公主日后的命运,我可不希望大唐版的《梁祝》在我家人的身上上演。

不过照李叔叔对晋阳公主的宠爱程度来看,背逆晋阳公主的心意,让她去嫁给一个她所不喜欢的人的可能性只能占到百分之一。加上咱家老三也不是什么不良品行的纨绔子弟,想来,李叔叔最主要就是出于一种嫉妒自己最心疼的闺女日后要跟别的男人过一辈子的扭曲心理。

这一点,等以后,如果晋阳公主想嫁给咱们家的老三,相信那位聪慧的公主殿下一定会想办法搞定她的老爹,这一可能性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总之一句话,我还是保持那种不支持、不反对、不赞成、不表态的四不原则和十二字方针。因为我坚持一种观点,那就是任何事情在还未发生之前,你只能当它没有发生,而不能说你期待它发生,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正像我当初拿着一张该死的旧电脑报纸准备穿超街道过去吃上一碗辣呼呼的水城羊肉粉,结果就是因为期望值过高,让本公子在二十一世纪的肉体在一部该死的破面包车超过一百二十码的速度亲吻之下彻底当机,化成了一杯黄土,而本公子的灵魂十分执着地活着回到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

……

嗯,摸摸自己胳膊上的肌肉,这副身板好啊,到了长安都好些年了,除了上次大冬天地下水救人伤风之外,小病小灾的都没见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在后世被我这优秀教师兼文学青年哧之以鼻,不过到了大唐,才发现这是真理。

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后台的强大与否、知识的渊博与喝醉酒之后的斗殴没办法扯上半点儿关系,不过本公子在那样的战场上从来没有认输过,咱光是凭着身胚和一身的力气就能吓退不少的敌人。

这段时间很庆幸老爷子不在家,不然,凭着这段时间三天两头跟李恪等人在长安城里喝酒撒酒疯的劲头,绝对会被老爷子罚我去再抄上百遍千字文,又或者是在我屁股上再来上一气无影脚。

这段时间父亲不在家,娘亲虽然平时也经常去她的那些朋友家里窜门吹牛聊八卦,但在家中,还是对老爷子总记挂在心上,不过幸好我的几个婆娘都知道孝顺老人,每天不是陪着我娘亲打打小麻将,要不然就一起做做面膜,逗孩子们玩儿,有时候还陪着娘亲一块去作坊里看看咱们家的家族事业的发展壮大。总算是让娘亲不显得寂寞。

时间飞快地流逝着,长安的各阶层对于曲江书院的建设进度而越来越加地重视这一建筑群落的功用,并且,很多老酸儒和年青的仁人智士却都发出了一个相同的声音,那就是对房府之二男大义无私,私人建立的这么一所书院表示了道义上的赞扬和精神上的鼓励。

嗯,所以的舆论导向都向着利好的方面一边倒,这着实让我十分的欢喜,作为回报,我这段时间也降低了与老酸儒们在报纸和杂志上打嘴巴仗的频率,毕竟咱要干的书院前期准备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进奏院翻译馆承载了我太多的希望,但是那里的工作不能急,也急不得,翻译工作毕竟不是玩儿,要抱着严谨、公正的态度去进行翻译,争取能把所有波斯、希腊、罗马以及埃及的古代典籍的内容能原汁原味地翻译下来。

从这些东西里,让我们大唐也获取了不少的好处,比如那建筑十书,还有其他的介绍西方蛮子对于动植物的研究,还有波斯人对于各种香料的鉴定和种植培养等等,都让我们大大获益,至少,我已经让进奏院的外派人员大量地收集各个地域不同的植物种子,拿回大唐进行培养,比如胡椒、胡萝卜、还有甘蓝、花椰菜、莲花白等。

增加各种果蔬,能提高大唐百姓吸收维生素,达到进一步的膳食平衡的目的,另外,莲花白这玩意也属于产量极高的冬储蔬菜,这个时候有条件去收购,那就收购得彻底一点。

另外还有我让他们往江南一带去寻找各种蔬菜,不管野生还是家长的,只要是菜叶子能吃的就成。大白菜,是中国人的又一伟大创举和发明,嗯,至于那玩意是十字花科的物种自己野合而形成的杂交品种,还是人为强制都不关我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们去南方挑选一些北方没有的蔬果品种来进行栽培。

看看能不能跟北方的芜菁种到一起之后,自个浓情蜜意谈上一回超越植物种类区别的爱情,进行一种意义非凡的野合,争取能让大白菜这一伟大的新物种提前和几百上千年出现,丰富北方人的冬天菜肴品种,这才是最重要的。

……

南方的各种蔬菜太多了,我可没精神也没办法去一一挑选试验,最简单的方子就是把所有十字花科的植物进行混种,增加他们野合的机率。至于以后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品种,这就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或许能长出一根枞毛松大小的古怪蔬菜来也说不一定。

至于这些各种果蔬的种植地在哪?嘿嘿,曲江书院就是我准备好的地盘,因为我不仅仅只培养专注于政治和文艺术方面的学生,而且还要培养包括格物致知等各种知识层面的兴趣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为我大唐的未来发展储备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材。

对于我的想法,李治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如果真的能如我所言,那么,至少朝庭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这一块工作岗位上,不会担心人手缺乏,难以为继,而且,李治对于曲江书院医药学科的构想也大为赞赏,毕竟,疾病在这个年代,并非是穷人的专利,就算是贵为皇子帝女,也照样会倒在一些病魔之下,再加上提高医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利于大唐人口的增加,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因素。

没有人口,再多的土地、再多的资源有个屁用,大唐想要保持这种四方征伐,掠夺土地的思想,首要一点,那就是要保持现在的人口膨胀速度,大量地迁民往各个所谓的偏远地区,才能对异民族进行人海战术进行思想到文明的完全同化。

不过,李治还是有些担忧:“俊哥儿,您做这些事儿,是不是太难为进奏院的官员了?”

“我也没办法,不让他们做,我大唐还有谁能去做这些活计?再说了,这种事情,目前也只能依靠他们去做,毕竟,他们的触角是我大唐伸得最远最广泛的一个部门,而且我能支使得动。”我两个巴掌一摊,亦是一脸的无奈。大唐主管民生百计的就是一个工部,而工部虽然本身油水足,但是绝对同样是苦活计,比如搞大唐的地图测绘工作、道路和各项要塞建筑工程、还有农林牧渔业等等,既繁重,又吃力。

况且,大唐真正有专业性质的官员少得可怜,说实话,工部官员中,十个中至少有三个根本就不了解他们工部工作对于大唐的发展的重要性和推动性。

第796章 巡视工地

这一点,李治在我的教育之下也已经相当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过眼下他还不是皇帝,而且国内的形势目前正处于一种良好的改革氛围,任何一件事都只能一步步的来,总不能想要一部去登天。

“俊哥儿您说的倒也有理,我大唐民有士、农、工、商,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可现今,父皇正在全力地改制科举之制,其他触动利益层面的事情,只能暂时拖后才成,当然,以后一定会想办法的。不过俊哥儿,照您这么整下去,这曲江书院的规模怕是小不了吧?”

我得意地扬了扬眉:“那是自然,要不然,你以前为师吃饱了撑的,花十余万贯去买那么一大片的土地来跑马溜狗不成?”

李治啧啧有声地道:“好你个俊哥儿,怕是在建院之初,你就想着这么整的吧,可把我父皇和我都给瞒了。”

“这不是有意识地去隐瞒,而是为师我得低调做事,我可不想因此而引来太多的睹目,毕竟现在,曲江书院的嘘头引来的注意力已经够多的了,我告诉你的这些,都是为了以后而作的准备,并非现在就开始干的事,你可得替为师保密。”我朝着李治言道。

“这个你且宽心,小治我定是站在师尊这一边的。”李治拍着胸脯作出了保证。嗯,很好,我接着又道:“为师今日还有一件事得求你。”

“俊哥儿您说的啥话,有什么求不求的,但凡有事找到小治,小治自然得给师尊两胁插刀。”李治这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不过大部份的语句都是抄袭我的。“呵呵,那赶情好。来来来,给我写上一幅对联。”

我很殷勤地给李治递上了纸笔。李治纳闷:“写啥对联,这会离元旦还早呢,莫非俊哥儿你准备娶新媳妇了不成?”

“少给我瞎扯蛋,本公子这是正事,这幅对联可是要雕在曲江书院的大门之上的。”我瞪了一眼李治,这家伙,分明就是嫉妒本公子的漂亮老婆比他多。

李治听我之言面现喜色:“嘿嘿,是小弟失言了,还望俊哥儿莫怪,你说,我写,保证能写出最好的书法。”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把这个已经为大唐的文人士子们耳熟能详的对子朗读了出来。李治连连点头,一面下笔如飞一面扬声赞道:“俊哥儿您这副对联着实太贴切了,读书之人,就该为我大唐,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不然,他们读那些书来有甚子用?”

李治一口气写了三幅,经过了我的评定之后,挑选了其中一幅他和我都比较满意的,收入了长条木盒之后,我就告别了李治,出了宫城,纵马直往城外行去。

到了曲江书院的建筑工地,矮小的劳工们卖力地在我们房府的家将家丁的监督之下努力地为大唐封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管理却显得有些松散,监督管理人员都在一边的凉棚里吹牛打屁,抿着茶水。

我阴着脸纵马上前,顿时把正在吹得热火朝天的众家将吓得站起了身来朝我躬身为礼:“见过二公子。”

“都干嘛吗?让你们监督这些劳工做事情,你们就是这么监督的?”我跳下了马,把缰绳丢给了边上的房成后沉声喝道。

这帮人全都一副低头认罪的模样,啥话也不敢吭声。我背起了手,懒得看这帮子人,这个时候,房成踏前一步:“都还不去,傻愣愣地是不是想等公子踹你们?”

“诺!”这帮子人如获大赦,一个二个跑的比兔子还快,到达各自的岗位之后,大声地呼喝起来,表示他们十分的辛劳和努力。

“这些家伙,真是,不给他们上上发条,就懒下来了。”我笑道。边上的一位监工头子就站我身后边,赔着笑脸挤到近前:“二公子,这也怪我们不得,原本我们还当这些劳工消极怠工什么的,可谁想,一个二个老实的跟啥似的,叫他们干啥叫干啥,卖力得紧,别说是逃跑,怕是这种念头根本就没起过。”

“哦?”我瞪大了眼回头瞅了一眼这位家将临时扮演的监工头子。“这话从何说起?”

“这帮家伙那倭岛那破地方,吃不饱,穿不暖的,来到了咱们大唐,只要你努力干好活计,吃穿咱们又不会去亏待人,偶尔还给他们一顿肉吃,他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哪会有其他的念头。”边上的那位监工头子得意地道。

我点了点头,嗯,也是,倭岛在这个年代,这些倭人的生存生活水平怕是比在树梢上飘来荡去的野猴子好不了多少,不仅仅要受部落头人的剥削,而且部落之间还经常发生战争,能保条命就不错了,生活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哪像现在,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咱大唐做的是一件伟大的、善良的事情,把倭国的劳苦大众从水生火热当中解救了出来,让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能活得有滋有味。

想到了这,我不由得咧了咧嘴,太神奇了,没想到本公子还成为了这些劳苦大众的救星?先人你个板板的,都啥玩意?

朝着这位监工头子挥了挥手,温言地抚慰了一番,要求他们还是要注意一下,免得出了事端,到时候本公子拿他们是问,随后就继续开始巡视起这喧闹的建筑工地。

嗯,曲江书院不比大唐军事学院,所以,大部份的地域我都没有使用围墙,以示大唐人民这种开明开放的豁达心胸。当然,科学试验园,还有农业试验田地,图书馆等重要建筑建设当然需要以围墙来加以保护这里面的东西任何一样都是我们损失不起的。

摇摇晃晃地一路朝前而去,到处都是那种木制的大型升降器械在工作,嗯,比起当年来要好多了,而且快捷了不少,按以往的建筑方式,想把这么一所庞大的书院建成,每年最多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来招募工人做事,而且都缺乏大型器械,要想建成,真不知道会拖到猴年马月才成。

……

建筑总监房柱和书院的准负责人闲云已经得到了消息,赶到了我跟前来见礼:“见过二公子,见过院长。”两人都显得彬彬有礼,我呵呵一笑,扶起了两人。“嗯,行了行了,都是自己人,搞这些虚礼做甚,闲云,你唤我一声俊哥儿便是,什么院长不院长的,那是对外的称呼。”

“这种进度下去,怕是到了下半年,咱这书院就能初显规模了。”我抬眼看到远处的山上,同样有一幢幢的造型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而水泥直路蜿蜒而上,就仿佛是一条白蛇,没入了翠色遮掩的青山之中,非常的漂亮。

房柱也是一脸的得色:“那是自然,小的别的不敢说,搞建筑这一行,现在就算是大唐的工部,好些事儿也都要请教咱们。”

“嗯,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不要骄傲自满,多想想法子,如何才能让建筑物更加的结实耐用,如何适合每一种不同的功用,这些都是需要你去好好琢磨的。”我拍了拍房柱的肩膀,回过了头来,闲云亦朝我笑道:“俊哥儿,我已经去过好几趟印书馆了,目前主要正在印刷的是您交给我的那些书册典籍,至于诸子百家的孤本典籍,您准备什么时候还始印刷?”

“那些不急,毕竟,这些东西,一来,是为了给人阅读,增长人们的知识的,而古代的诸子百家之典籍,各人有各人的解释和读法,这很不妥,这事,我还得好好的考究一番,再等等吧,等陛下回长安之后,这事我会亲自去请陛下请示,争取能邀请我大唐的诸位名士,大家统一来对诸子百家的典籍进行整理,把已经开始流传的标点符号都添加进去,让世人知晓先贤们的本意,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印了也是白费功夫。”

闲云听了我这话,亦是欣然地点了点头:“嗯,这话在理,就像那神农本草经一般,里边虽然是古代医家的心血,但是其中亦多有谬论,若不重新注释解读,怕是我大唐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伤在那些药石之下。”

第797章 携美出游

边逛边聊天,缓缓地顺着长长的石梯朝着山上走去,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可供马车上下的宽阔的水泥直道,而另一条,却是笔直的仿佛能插入云霄的石梯,在石梯与水泥直道的交错位置上,还有特别制作的木质旋梯和桥廊,让人可以从水泥直道上走过,悬高的高度一般都在三米,已经完全地满足了下边马车行驶空间的需要。

嗯,很舒服,慢悠悠地走着,周围的翠绿景致,林间那习习的凉风,把初夏的灼热几乎都隔在了山林之外,透体都能感受到一股心旷神怡的和谐与安宁。怪不得后世的所谓豪华居所都要整到什么山顶或者半山,想来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吧,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同呼吸,这才是一种完美的享受。

“一开始我还觉得俊哥儿你吃错药了,竟然想着在穷山沟里边盖房子来住,到了现今,才觉得这不愧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闲云这话听得我差点一头撞在桥廊的柱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