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上可有改良之处,本官所想到的东西暂时只是有了个想法,尚未成熟。嗯,快去吧,我可还等着你的好消息。”

钟骅匆匆地领命而去,我在办公室里徘徊了起来,汽油桶式迫击炮咱可是在纪录片上,国产战争大片上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回,并用为此而骄傲咱们民族智慧的灵感是那样的强大,连汽油桶都能整成远程攻击器械,嗯,这必须得进行试验,首先得确定这汽油桶的外形?

摸摸下巴,整成汽油桶的模样?我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别人又不都是傻子,万一问起来我为啥叫汽油桶我咋解释?算了,改名吧,咱干脆就设计个青铜炮管,毕竟青铜的延展性要比时下的铁器要好得多。

说干就干,反正火药本来就是咱们民族发明创造的,为什么就不能先使用在武器上呢?记得好像有人说过,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直到十八世纪以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因为在战争中使用的火器在杀伤力上远远超过了弓箭等冷兵器,才逐渐显示出了文明的巨大威力,落后民族对于先进民族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

华夏民族的苦难总是与游牧民族的入侵分不开的,这一点,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来否认,而我,却是一位已经适应了大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优越感的优秀穿越人士,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被这些野蛮民族继续奴役。我既然懂得这些道理,就该做点什么,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子孙,更要为了我自己的民族,作出我身为穿越人士应有的贡献。

手雷的定型工程已经接近完成了,这东西,不仅仅是步兵作战的好武器,更是守城的精品,而火炮的出现,更能成为大唐军事力量对付外敌的一种有力武器。

至于炮弹,说实话,我恨实心炮弹,这东西除了吓人,杀伤力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还不如床弩那巨大得近乎夸张的弩箭,簇如巨斧,想想都觉得脊背上起毛毛汗的那种巨箭。

……

三天之后,大量的远程武器都在军事学院内亮相了,其实也就是各种床弩、霹雳炮,这些个东西第一就是射程颇远,但是张弩及废时间和人力,需要改良,至于霹雳炮,应该就属于是回回炮的前身品种,至少在我的眼中看来,比起后事的回回炮的射程和射击物重量差上不少。

回回炮咱可是在多部古代战争片中看到过,特别是在西方的古代战争大片之中多次提到过的一种远程攻击器械,因为火炮的制作和改良需要的时间不会短,不过没关系,先把这些原有器械作出改良才是正理,况且,手雷等各种威力强大的爆炸物同样也能使用这些器械来进行抛射。

钟骅和着大批的工匠就跟在我的屁股后头,围着这些锐利的远程杀人武器转悠着,一面听取着那些操作器械的工匠和士兵对于这些器械的评语,这很重要,有的时候,正是他们的评语,能让工匠们发现武器的优劣处加以改进。

第421章 器械改良(下)

我站在了这些器械之前,查看了各种射击方式和方法,以及各种抛射飞石的器械之后,总算是有了一些心得,床弩实际需要改良的地方相当的多,比如它的上弦,一般使用的是牛马来拉动弓臂,为什么不采用滑轮组又或者使用荆齿组合来进行呢?

况且,很多地方都有着各种的缺陷,当然,一般的人即使看出了,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良它,这对于我来说,恰好是我的强项。

看着这些个学员和工匠们使用了各种器械之后,我把钟骅拉到了一旁:“钟大人,这些东西全都必须要改进。而且,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威力大的,操作性更简洁一些的攻城器械,对了,那些热气球的小型化和便携化现如今可有消息?”

“大人,热气球现如今已经可以拆卸了,大小不等的热气球按您的吩咐,也已经做了数个,可是大人,您觉得光凭这些,不需那些个攻城用车,真能攻下坚城不成?”钟骅还是有些担心,他虽然也见识过火药的威力,但是他并不相信火药在攻城战中能发挥其作用。

我点了点头:“这样吧,交给你个任务,五日之内在研武院的北谷内筑一幢城墙,不需要太长,但是规格嘛,要按咱们大唐的中型城廓来建造,可有把握?”

钟骅飞快地盘算了一番,点了点头:“可以,不过长度不会超过二十丈。”

“够了,让工匠们先回去,本官先把我考虑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好好地构思一下,过两时再把图样给你们,照样督建便是,对了,咱们的床弩远可及多少?”

……

这个钟骅答不上来了,回首招来了位正在床弩跟前研究的匠师问询了一番,方知道现今的床弩的射程大概在四百步到六百步之间,这要根据建建床弩的各种木头的质材,还有弓臂木的韧性和弹性来测算。

“这样啊。”我摸了摸下巴,我记得好像有一种方法能提升射程,这时候,席君买正指挥着大群的骑兵学员从操场边上疾驰而过,马屁股后边的马尾都被剪短或者束住,是为了防止干扰队友的视线。

一直跟在我身边的房成和勃那尔斤还在那儿讨论这些马匹属于哪一种马种,而我的目光,落在了马屁股上,眼睛是越来越亮,是的,我想到了一种强大的,能够获得强大的动力来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和箭矢的新式器械。

“钟骅,武研院中可有马鬃、皮绳,或者是牛筋什么的?”我一把将钟骅抓了过来,很是激动地问道。

钟骅被我吓了一跳,赶紧点头:“有,都有,大人您说的这些,不光武研院,工部里头更是多不胜数。”

“好,咱们就先从改良床弩开始。”我大喜,太好了,扭力弹簧,这就是土制的,依靠各种非金属物质能够获得的动力驱动装置,远远比要加强、加粗床弩的弩臂要来得便宜和方便。

匆匆地赶到了武研院内,工匠们开始从仓库中搬出了一大叠硝制好的软皮,还有动物肌腱,马鬃较少,没关系,眼下只是做试验,如果成果,到时候再去收割也不迟。

最简单的就是用试验来说明,硝制好的大量软皮分割成细绳状,它将与那些动物肌腱以及长长的马尾和马鬃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先命工匠打造了一个结实的方框架子,前边加装了两根粗壮的圆木,外层包裹大量的麻布与软皮作为缓冲,然后,在结实的上框和下框两翼处各钻了个洞,把大量的由马鬃、软皮绳、动物肌腱束成的圆柱体安插了进去,两头固定死,然后往这种新式扭力弹簧中塞入了两根结实的圆木作为弩臂。在我的指挥之下,一具小型的,新结构的床弩出现了,不过造型与床弩了有相当大的差别,倒有点像后世的那种机动跑台,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射物的编制网袋,同样也可以安装箭矢。横梁上侧带有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的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方装有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的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有绞盘,操作者可以通过扳动手柄,可以通过绳索拖曳滑块移动,当击发机构锁定弓弦并向后拉开后,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而且还在横梁上安装了一个瞄准器,更便于使用者对准目标。为了让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射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射程,在绞盘处增加了圆形棘轮,使操作更加简便可靠。

不过,虽然是试验品,尽量小和精致,可是个头却也差点有我高了,终于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集中了大量武研院技艺精深的匠师们合作之下,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作为参考,我也很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毕竟我做器械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才是,我只不过比他们在见识上和理论上略高一筹而已。

才把这东西给完成掉,这些熟悉制作各种器械的工匠们对此都啧啧称奇,因为这玩意在外型上已经与床弩有了极大的差别,就像我说的,跟后世的那种炮台倒是很为相近。

第二天一早,段云松与席君买还有苏名将也被我邀请来凑热闹,毕竟这些东西要让军方使用,通过他们的评价,方能更进一步的知道这种全新的远程打击武器的优劣性。

果然,这三位一见到这东西,很是好奇了半天,不过由于还没试射过,大家都不好说啥子,只能对这东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不过那些匠师们到是对这种扭力弹簧十分地欣赏。认为仅仅凭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能整出这么强力的弩臂,实在是让匪夷所思。

不过,苏定芳和席君买对于这种新式武器并不看好,语气有点轻蔑,倒像是在谈论这东西的木质如何,靠,分明就是对我没有信心。至于段云松稍好一些,必须跟着我最久,对于我的才华也比较了解,只是专心地听我介绍着这些武器的构造及原理。

段云松甚至想拿手去试着板动弩臂,后果自然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这更是让他好奇了。

钟骅安排好了人手去把箭靶按每五十步摆放一个,最远是五百步,最近的是百步,一切都搞定之后,驱散了这部炮台前方的人群,准备开始试射了。

第一次测试是一百步外的箭靶,当然,我义不容辞地当起了第一个试射员,先把弓弦拉到了一半左右的位置,微一用力,抬起了这座重心很是平衡的炮台,主要是在底座和弩身之间采用的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基座,就是为了赋予这种炮台以灵活的方向和仰角。

大量的工匠和匠师还有武研院的官员,以及我带来参观的军方人员都已经把目光盯在了我的身上,对于能不能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他们根本就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们更想瞧瞧我这个名人是咋使用这种新式武器的。

瞄准了目标之后,我示意边上的人把一枚石丸摆到了网袋里,扣动了板机,强大的反作用力带动了弩臂,更驱动了弓弦,只听到了百步之外的箭靶发出了一声脆响,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又被发出了异响的箭靶给吸引了过去。

……

“啊?!”苏定芳这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想跟席君买比比谁的嘴巴能张得更大,总之,两人的后槽牙全露了出来,前方,那个木制箭靶已经被石丸给撞得四分五裂,倒伏到了地上。果然够强大的,这才是上了半弦,不过让我遗憾的是不知道有没有命中红心,很有种当阻击手的感觉,爱死这东西了,比我的六石劲弓强多了,毕竟,用弓我还从来没射中过目标,用这玩意竟然一击中的,太爽了。

已经有人去把箭靶拿地过来,果然,被石头撞击的地方完全化为了木屑,看样子,半弦的威力远远不止百步。席君买和苏定芳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重新开始审视起这个比一般的弩具要显得笨重得多的多方向多仰角的攻击炮台。

“继续!这一次,本官瞄准一百五十步的箭靶!”我很兴奋地大喝了声,又重新把弦上了起来,得意地哼起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小调,再瞄准,发射,再上弦……从一百步开始到五百步之间一共有九个靶子,我一共发射了十二次,除了五次脱靶之外,其余七个正中目标,而剩下的四百五十步箭靶只被撞倒,没能造成损害,五百步的箭靶则没有丝毫的动静,也就是说,这玩意的最远射程竟然高达四百步,而且我所用的不过是圆石丸,如果采用箭矢,相信其准确性还能更上一层楼。

第422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上)

苏定芳和席君买不知道在边上商议啥子,半天才晃悠到了我跟前:“遗爱贤弟果然极擅制作器械,此物之精准与易用,确能让我大唐于守城之时,多一锐器,不过,用这东西以攻城,似乎不妥吧?”

“定芳兄莫要着急,正戏尚未开始。”我朝着苏定芳笑了笑,咱的那石丸不过是拿来测量距离的而已,这是才是戏肉。回头朝着钟骅点点头,钟骅一挥人,立即有工匠捧了一枚铁制的手雷走了过来,安在了已经开弦的网袋里,这下子,三位武将脸色都有些变了,这个手雷他们可是瞧见过威力的,杀伤范围可是比单纯的弹丸或箭矢来得厉害得多。

苏定芳若有所悟地点点脑袋,看样子他也想明白了,毕竟手雷依靠人手来投掷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距离短,可是若是通过此物发射出去,可以想象得到,敌人会产生怎样的混乱。

短短的引线,上边有时间的刻度,这些引线可是工匠们绞尽了脑汁才整出来的,燃烧均匀,不会有突然跳火的情况出现,也不会中断燃烧。

我朝着那位执着烧香的工匠点了点头,工匠收到了指令之后点燃了引线,我瞄准远处扣动了板机,手雷呼的一声窜了出去,在大约三百五步的距离突然炸开,把原本还立着残肢的箭靶毁坏殆尽。

这一次,武研院内没人再敢怀疑我的设计理念和水平了,钟骅信誓旦旦地向我拍胸膛保证,一定能照此样设计一批大小各异的这种新式投弹装置,并且会把霹雳车按照我所言的方式改良。

“不过,这种弩具再称之为弩车不妥当吧?”边上的席君买凑过了询问道。

我点了点头,拍了拍这种全新理念打造的远程打击器械:“要不就叫它弩炮如何?”

……

“弩砲?”边上的段云松也加入了思考的行业。“不是石字旁的砲字,而是火字旁的炮字,若我大军攻城,可以以远于敌方攻击射程之外,将火药制品抛射上敌方的城头,如此一来,可以让守城之敌军丧胆,士气大挫。当然用以守城更为良器,不需特制之箭矢,佐以砖石,同样也能对城下之敌予以重击,况且,此物不需像我朝其他弩具,弩臂需得以多道之工序方可成型,既费工时,又耗人力,而这东西,制作起来也相对的简单,诸君以为如何?”我微笑地望着这一干人等,我知道,这种新式远程打击武器的表示已经完全折服了这些人。

接下来对其他器械的改良就显得简单了,例如回回炮,嗯,改名了,本公子可正统的华夏男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土升土长的,所以,发明人的血统既然不是回回人,这种炮自然得改名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叫长安炮来得顺溜,咱可是在长安乡下发明的东西,自然叫这个名字。

实际上也就只是对原本的大唐所使用的炮车进行简单的改良就能达到效果,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看见过一眼的人都能改良,采用的也就是杠杆原理,一个大而稳定的大木架子,中间安了个转轴,中央位置固定了一根韧性十足的木头为稍,一头长,一头短,短头上系着一个巨大的巨篮,置重物于其中,当然不是越重越好,不过肯定重量必须够,不然没办法把稍的长头提起来,长头是用来装载需要抛射出动的弹丸,使人用滑轮组让长头拉下,让短稍头把重物提起,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一放手,依靠短头处的重物的自由落体把长稍头端甩起,于是长稍头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

这种炮车与以往大唐使用的炮车区别很小,以往的炮车采用的并非是这种抛掷方式。而是让由人力来拖拽绳索,将另一端甩起,抛出石弹,这种一来,如果想要射程远,那就得许许多多的人同时拉拽绳索,实在太浪费人力,而且多人拖拽的力量不均,在准头上也难有保证。

使用滑轮组之后,原本需要十数人操作的炮车只需要一到两人就能轻松地拉起,然后由一人来瞄准,一松手,石弹自然能飞出去。

“简单,太简单了,为什么老朽就没有想到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师激动的眼睛都红了,拿着图稿的手一个劲地哆嗦,很感慨的语气,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