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小弟感激涕淋尔,来,小弟进兄台一杯!”

“干!”哐,四十多度的白酒一口灌下去,爽,辣的浑身都起邪劲,挤眉弄眼老半天才回过气来。

李漱闻言很是高兴地直拍手:“俊哥儿这话在理,怪不得,往日里言说这《三国演义》之时,我就觉得要比自个看书来得妙趣,若整能佐茶听书,确实是一件美事。”

“嘿嘿,那是自然,这可是我熬了好想日子,苦思所得之法,若是见不得台面,敢向二位明言?”得意地挑了挑眉,一块卤羊肉丢进了嘴里,美美地嚼道。

李恪摇头晃脑地:“那是自然,寻常东西,岂能入我的眼?哈哈哈……”

“为德兄乃我大唐名士,眼光之独立,除了兄台,当不作他人之想……”酒至酣处,马屁如潮水涌出,喜得李恪眉开眼笑,连连谦虚,顺便也赞扬了我是一位极富识人之明的好同志,李漱在一旁开始还能忍着,倒最后干脆地笑地直打跌。

没功夫理这妞,继续吹嘘,逮啥吹啥,很热烈的气氛,也很融洽,到后边,全是李恪兄台一个人在那自吹自擂,我有一声没一声地应着,跟李漱这妖精在案桌下拿手绞在了一起,时不时说上俩句调笑的话,逗得小丫头嗔声不绝,反正李恪已经开始撒酒病了,就当这货不存在便成。

临出门时,塞给了把李恪丢马背上的李恪侍卫十余册精装版的《三国演义》,让他等李恪这位王爷清醒之后交给他当作礼物分发,而李漱,则到得到本公子亲笔签名的《三国演义》一本,嘿嘿,瞧这漂亮妞那副喜气样,恨不得一口咬上去了都。

……

果然,李恪兄没有失言,十天之后,长安城十余家有名的酒阁,又多了一些人,大多数原本就是给寺院俗讲的名嘴,张嘴却言的是一本奇书,先是惊堂木一拍,折扇一展,没错,你没看错,身为说书人的三件宝贝,怎么能缺了这把子折扇呢,话说那说书人折扇一展,张嘴开言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精彩,非常精彩,哪个听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一出来就是名著《三国演义》,就是长安诸人苦求不得的那房俊公子所著的《三国演义》,一时间,长安城里的酒馆茶肆营业额猛增,听书者络绎不绝……

第285章 帝国主义头子的恶劣行径!

于是,长安城内的好些酒馆茶肆,亦然也动了心思,通过各种关系,悄悄地用重金,暗中购得了房二版的《三国演义》,亦想方设法请了人来说书。

不过十数日的功夫,长安城人人都几乎皆闻《三国演义》,随口也能说出个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什么的典故起来,更多的,是对于得睹真迹的渴望……

本公子在家中,数着那些堆成了摞的钱帛,嘴差点儿裂后脑勺了都。宫女姐姐贴在我身后,腻声道:“郎君,现下悄然售出去的,怕也得有三五百本了,您还准备掩着藏着倒什么时候?”

“不急,我的小美人,嘿嘿嘿,再等等,等等就好,我要让他们急到脑门冒汗,订货之数再加上个三五千册,方可撒手,到时候,公子我的稿费,嘿嘿嘿……”淫笑着摸了这妞纤细得让人着魔的纤腰一把,张嘴含起了绿蝶递来的葡萄一口吞下,看样子,本公子的销售策略的成功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想,日后,大唐第一畅销书作家非我莫属了。

毒辣辣的日头晒在脑门子上,大汗滴着,身上的衣服都差点儿湿透了,才从军事学院赶回了进奏院,就听闻陛下传诏,无奈又只得继续忍受着烈日的煎熬。

“呵呵呵,贤婿到了?来来来,快些坐下,天气炎热至斯,辛苦贤婿了。”李叔叔正在跟人谈事,见我进来,招手邀我过去坐下,早有宫女奉上了冻过的汤羹,迫不及待地就往嘴里灌了一碗,爽气。“多谢岳父大人。”朝李叔叔道了谢,扭过头来,才发觉对面坐的皆是熟人。

“陈大德见过房大人”职方郎中陈大德恭敬地朝我施礼道,“刘武成现过主事大人。”三十出头,一脸精瘦的刘武成也朝我施礼道。

“房某见过二位,想不到二位已然回了长安,呵呵。”我赶紧回礼笑道。陈大德在我进奏院学习过一段时间,而刘武成,更是我进奏院的得力属下之一,不过数月之前,被陈大德要了去,同行的还有十来位进奏院密探精英。

李叔叔清了清嗓子,说起了事情的缘由,原来是高句丽王高建武畏于大唐天威,于年初派了太子桓权来长安朝拜李叔叔,称臣纳贡之余,顺便想看看唐朝对高句丽到底抱个什么想法。

……

李叔叔其实早就有心跟高句丽掐上一架,把那原本就属于汉朝的领土全部收回,于是一面敷衍着,又命职方郎中陈大德为使,携了十余名精干的密探出使高句丽,数月之后,他们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从高句丽回转长安。

我也明白了李叔叔唤我来的意思,看样子,李叔叔的胃口还真大,刚打残了突厥,现下又打起了高句丽的主意。

陈大德继续言道“……土地肥美,宜种五谷及稻,晓蚕桑,作缣布,富人皆乘驾牛马。听说高昌国被我大唐所灭,皆对微臣甚为礼遇,高句丽的大对卢亦数次跑到我们使臣下榻的地方问候,探听我大唐对于高句丽的态度……”

“哼,小小高句丽,”李叔叔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顿了顿道:“高句丽能有多大?我大唐随便一道之地便可比之,仅仅四郡之地,他日,我必攻辽东,再从东莱沿海路直取平壤,定能一战而下,易若反掌尔……”

“岳父不可!”李叔叔这是要干吗?大白天的说啥子浑话,因为我可是知道的,历史上李叔叔确实征伐了高句丽,却不成一战而决,反而让大唐国力损耗甚重,数十万马匹此战之后回国的不到一半,根本就跟隋朝征高句丽一般,劳民伤财之举。并且极大地挫伤了大唐拓展彊域的积极性和侵略性。而李治这墙头草皇帝也跳了出来,再次征伐高句丽,灭了高句丽,可这家伙只取其人口却不知占地,实在是,都不知道该咋说了,想想就恨不得抽那小家伙俩巴掌。虽然他现在还没这么干,但并不代表历史上他犯过的错误就不会再犯第二次,所以,咱得从源头上先把这事给掐住。正所谓一击必杀,方为正理。

“不可?为何?!”李叔叔皱了皱眉头略显不悦地沉声道。

“岳父大人明鉴,攻高句丽之事,小婿以为,岳父既有此心,然也不能急于一时,孙子有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必先有一妥善之良策方可,取一地,须守一地,不然,来来去去,不过是劳民伤财之举。”我赶紧进言道。

“……现下确非大动干戈之时,一来,国家正是需要休生养自成之机,而军事学院正在筹建当中,学院若成,必可让我大唐将士的战斗力提高一个台阶,二来,参谋院现下虽然搭起了架子,若是灭国之战,必是不能草率而行,应先待进奏院查知高句丽举国的各方面的情况,统一归纳,然后由参谋院先行谋划方为上策,再说了,高句丽虽然弱小,然后我们也不可以小窥其国力。隋朝三征高句丽,隋炀帝就是因为轻敌而遭败绩,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就因此而小看了高句丽,黑山白水间,民风悍勇,故尔,我们要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哦!贤婿这话是何道理?既重视又要蔑视?战略战术,虽有不同,然却理义相近,我看贤婿莫不是还有高论不成?”李叔叔看样子文化水平也不咋样,当然,咱不能开口嘲笑,或者加以鄙视,万一少了李叔叔的面子,这老家伙恼羞成怒起来,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叔叔之所以会这么问,这里面应该是历史局限性的原因,身为大唐军事学院院正的本公子这段时间以来自然是苦读兵书、日夜操演兵法……咳咳扯远了,本公子也读到过战略一词,不过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战略意义有类似之处,但与战役法、战术区分不严格,有时还含有政治、外交谋略和战法之意,使用也不统一。

站起了身来,实在是习惯了,每每长篇大论的时候总喜欢站起来溜达着说话,以前教书时代养成的习惯,看样子已经深进了骨髓了都,没法子改变了,李叔叔也见识了多次,亦不多言,只是以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我,陈正德与刘武成用一种既惊又羡的目光看着我,废话,能在李叔叔跟前绕弯子显摆自个才华的人还真不多,怕整个大唐也就咱这穿越青年有资格了。

“首先,我们必须区别开什么叫战略,什么叫战役,而什么又叫战术!”抿抿嘴,开始演讲的前奏。咱好歹也是愤青,热血青年,华夏民族主义者,还是位预备役的小干部,属于指导员那一类的小官,这些东西,怎么也得懂点,不然,拿什么跟那些小兵头头摆显。

“所谓战略,乃是指运用国家的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或者采用其他相应的手段,达成国家目标的策略……战略乃连系配合各种战斗之谓。战略为作战之根源,即创意定计;战术乃实行战略所要求之手段……”我涛涛不绝,李叔叔干脆闭上眼睛似乎在凝神听讲,陈大德一脸迷茫,刘武成也不咋的,怕也是一头雾水,只不过迫于我是他的上官,才作倾心听讲状,不过我可以从他心不在焉的表情和散大的瞳孔可以看得出,他现在绝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不专心。

至于李叔叔身后不远的那俩位,正在奋笔疾书中,所用之物正是贞观笔,看样子,李叔叔也明白了记载东西,还是这玩意使用快疾,最适合记录对话什么的,当然,书法的美,最佳的还是由毛笔才能体写,我一直都这么认为,虽然我的毛笔字很丑陋,但我依旧如此想。

……

“……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根据战略赋予的任务,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便是战役。”

“唔!不过贤婿,老夫现亦有一言,你且听,所谓的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依老夫之见,简尔言之便是:从长远看,要有必胜的信念;而作战的轻视敌手,以达到增强自信鼓舞士气之用,而当交锋的时候又应当充分重视对手,疏忽大意可能导致致命的失败……战之略也,因为战略关注的是竞争的长远前途……”李叔叔越说越得意,越说越显摆,到了最后干脆学我也站了起来背着手在矮榻上溜达起来。害的本公子只能溜下了榻,呆愣愣地瞧这老家伙摆显,分明,分明就是抄袭我的东西,本公子心中暗恨!对这位帝国主义头子的恶劣行径进行了思念的鄙视!

第286章 大姐回家了

“呵呵呵,贤婿啊,老夫此番解释如何?”李叔叔很是猥琐地朝我挤挤眼,笑的甚是淫荡。我赶紧作五体投地状,目露讶色,表情崇拜:“啊呀,岳父大人果然英明,小婿刚才那番拙见实在就是班门弄斧尔,岳父大人一番述让小婿着实有拔开云雾见天日之感……”我涛涛不绝了至少半柱香的功夫,直至李叔叔面红耳赤强行把我拉起方才罢休。赵昆摆出一副要么就举头望明月,要么就低头思故乡的架势,总之就是不朝这儿瞧,一张毛脸扭来拧去的越发的难看。而陈大德和刘武成的表情就像是中了五百万大将一般,呆愣愣张嘴嗬嗬有声,硬是憋得脸上什么色都有。

“贤婿实在是夸张了点,呵呵,老夫,嗯,老夫举一反三之能,虽不敢说……”接下来,李叔叔的一番自夸之言更是让我汗颜,咱的水平不够啊,看样子,功夫还不到家,得多练练。

至于那几个脸皮变幻莫测的家伙,看样子是一辈子也学不会这门艺术。

“坐下坐下,贤婿既如此言之,老夫心中也有数了,罢了,暂且饶高丽一回,再者,”李叔叔略一扬眉:“我大唐刚驱了突厥,天下稍安,也该让百姓休生养息,如此,朕只得静待时机……”

“岳父大人圣明,实乃天下百姓之福。”狠狠地就摔了个马屁上去。

见李叔汉笑吟吟地不开腔,我扭了头来,咱先把属于进奏院的事先问了,也让李叔叔瞧瞧咱的本事:“刘武成,你部有几人留在高丽?高丽的山川地貌、气候、物产、以此种种,皆可有记录?”

“回大人,除属下外,余者十八者,留于高丽者十三人,分散于高丽各处,高丽盛产五谷以稻米,……”刘武成拿起了刚才那张呈摆在案桌上的地图指点道:“而这里,便是高丽与黑水靺鞨部交界地,处寒冷地带,靺鞨部善骑射以狩猎为生,衣裳多用各种皮毛制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为裘,贫者以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为衫……”

刘武成看来不错,不仅仅绘制了粗略的地图,各方面都打听了个大概,就连李叔叔也对他的成绩表示了赞许。

李叔叔决定把对于高丽的攻伐计划纳入了参谋院的事务之中,并且要求进奏院加大对于高丽、百济以及新罗的侦测力度,不仅仅是要大概,而是要精密到每个村镇,另外会令工部的优秀绘图师进驻进奏院,对于所有要外放的学员进行培训。

就在满城皆是议论三国之声时,房二版插画《三国演义》千呼万唤始出来,登堂亮相,一时间,光是长安城,近五千册的《三国演义》不过日许竟然被疯抢一空。印书馆自然是使足了马力全力开工。

说起房宰相的二公子,长安城里几可用无人不晓来形容亦不为过,就连老爷子,都觉得自个脸上添彩不少。

……

刚回到了家门前,瞧见了一驾陌生的华丽大车就停在门外,迎面来牵马的家丁亦是一脸的洋洋喜气。“怎么了,这是谁来了?”我好奇地问道。

“是韩王殿下到访问来了,王妃殿下,也就是咱们的大小姐今日也回府啦!”家丁一脸兴高彩烈地道。

“你是说我大姐回来啦?”心里不知道为啥子,忽然之间亦觉得全身都兴奋起来,匆匆下了马,埋头就往前院赶去,还没进门,就听得里边娘亲慈祥的笑声,还有老爷子高谈阔论的朗笑声。

刚一进门,就瞧见个年轻的美妇人跟跟娘亲扯着手不知道在说啥。听到了脚步声,抬起了脸颊,一看,还真长得像娘亲,简直就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似的,娘亲笑着朝我招了招手:“俊儿,瞧瞧是谁回来了?”

这位美妇人见了我,突然间笑颜一顿,一副讶然的表情:“哎呀,天哪,咱们二郎都成啥样了,瞧瞧这个头,比我这大姐还高出一个脑袋还多了,啧啧啧,娘,您是不是太偏心了,瞧瞧二郎这身板,怕是能顶他大哥俩个了。”看样这位该就是我的大姐了,太活泼了点吧,拉着我拽前拽后的,害的我都忘了说话,只能任由着她摆布。

边上父亲正与一位俊朗的哥哥级人物朝着这边瞧了过来,笑眯眯地。

“好了好了,你这丫头,就喜欢拿俊儿摆布,打小就这样,出去了好些年,就不知道文静一些。”娘亲乐滋滋地走到了跟前,扯了大姐一把嗔道。

“小弟见过大姐。”我只能乐呵呵地傻笑着。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位大姐很有种让人生起亲近的感觉,或许是血脉相联的缘故吧。

大姐全然不在意娘亲的嗔怪,依旧仔细地打量着我,还拿手在我脸上揪了一把:“哟,是不是怕又挨姐姐的拳头,嘻嘻……”这话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