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昭武帝伸手想拍拍自己儿子的肩头,却发现这个动作已经如此生疏。有些尴尬的拍了拍秦雷地背,轻声道:“臭小子!”

房内也逃不了菊花的包围,墙上挂着菊花图、瓶里插着菊花束。就连地上的地毯也换成了菊花图案地。想不到老头子如此酷爱菊花啊。秦雷心道。

待把秦雷安顿在铺了三层锦褥地舒适躺椅上。又给他双膝加了块薄毯,太监宫女们便悉数退下。把空间留给了这对天家父子。

昭武帝坐在秦雷对面地锦墩上,一脸笑意的望着他,把秦雷看地直发毛,终于忍不住小意问道:“儿臣脸上可有菊花?”

昭武帝不禁莞尔道:“你脸上要是开了菊花还好呢。”说着板起脸道:“不过是看看自己远行归来的臭小子罢了。”

秦雷腼腆笑笑,轻声道:“那您继续看。”

“真当自己脸是菊花啊,有什么好端详的。”昭武帝笑骂道,转而温声道:“你这身子怎么病倒的,朕是知道的。你做得很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好。”

“若不是有父皇护着,儿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他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有些道理。若没有昭武帝在京里压制两家,又帮他做了很多幕后的事情,比如说复兴衙门的批筹、钦差王的任命、两省督抚的问责等等,若没有昭武帝在背后推波助澜,甚至是据理力争,秦雷便只有束手无策干瞪眼。

尤其是在自己被刺杀后,昭武帝与李浑当堂翻脸,还反手干掉了李一姜,虽然昭武帝有他自己维护皇权的用意所在。但秦雷不是那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贱人,很诚恳道:“儿臣万分感谢父皇。”

昭武帝笑笑,抬手道:“你叫朕一声父皇,这些便是当爹的应该做的。更何况你很争气,父皇做起来也舒心。”

秦雷面上微微激动,心中有些犯嘀咕,老头子这是怎么了?改走煽情路线了么?但不可否认,秦雷最吃这一套。

父子俩说了几句闲话,便渐渐进入正题,昭武帝轻咳一声,问道:“回来后有什么打

秦雷便把与太子说的,对昭武帝重新说了一遍。

昭武帝自然不会像太子那样只能听着,他眉头微蹙道:“身子骨真有那么病弱吗?”在这个多事之秋,他不希望秦雷逃避。

秦雷也不瞒昭武帝,轻声道:“大夫说将养一个月便好了,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昭武帝的眉头才舒展看,从秦雷在南方表现的成熟与政治智慧看,他万不会分不清轻重缓急,这样做必有他的道理,便颔首静听他的解释。昭武帝自己都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把秦雷当成一个可以信赖、值得尊敬的助手。对待他也不像对别的儿子那样,一味的命令训斥,取而代之的是询问与商量。

“儿臣在回来路上,已经对京里局势有了大概的了解,今日也看了京里的官员士绅们对孩儿的态度,可谓是好奇又畏惧。”秦雷微笑道。仿佛在回忆当时地情形。

“好奇又害怕?”昭武帝捻须道:“不错,他们搞不清在京里时还显得一根筋的隆郡王,怎么到了南方就成了精。也想不到你居然那样强硬……”

后半句没有说开,但秦雷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也明白了昭武帝不想把那些黑夜里的事情,放在台面上说。想到这,秦雷继续道:“在当今这种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儿臣以为,保持着一股威慑力量,可以很好的震慑宵小,让他们不敢太过嚣张。”

“若是儿臣常在京中出没。日子久了,那些比狐狸还精的家伙便会发现,原来秦雷这家伙无兵无权,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就不会怕儿臣了。而且京中势力繁杂、各方盘根错节。想要做些什么总是掣肘颇多,让人施展不开。”秦雷很坦白道。很明显,在中都生活的几个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

“但日子久了。你会被京里遗忘地。”昭武帝摇头道。

秦雷微笑道:“这样的话,儿臣不会去远处,就在京郊便可。”说着笑道:“儿臣会时不时让他们想起我的。”

昭武帝寻思片刻,点头道:“也好。跳出这些冗务,你也可以集中精力把新军组建起来。”

秦雷惊喜道:“那两位终于答应给新编制了么?”

昭武帝摇头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你要问李浑。他们家跟咱们皇家是什么关系?他铁定说。不共戴天。怎么可能答应?而且朝廷的状况刚刚缓和过来。朝臣们也是不愿意地。”

“那么……”秦雷自然要为老头子凑趣。

昭武帝捻须笑道:“所以朕只能在旧有的编制里想办法,还真让朕找到了。你知道是哪一支了吧?”

秦雷想了想。恍然道:“宗人府兵。”

“不错,正是咱们皇家的宗族军。”昭武帝淡淡笑道。

秦雷苦笑一声,感叹道:“那可是一群连太子卫都不如的兵痞啊。”秦雷是宗人府地右宗人,也曾经与那些府兵共事过,对他们的懦弱无能印象深刻。他后来才知道,秦氏宗族军早已沦落为数量日益庞大的宗族子弟,混吃混喝的地方。

昭武帝端起茶盏,喝口茶,轻声道:“全部剔除,一个不留。你可以重起炉灶。”一句话,一万府兵地命运便被彻底的改变。

秦雷有些担忧道:“这样会不会宗族不稳?”

昭武帝呵呵笑道:“这是你的事情。朕还要恭喜你,宗人府下月起正式更名为宗正府,你就是第一任地大宗正,统管宗族日常事务。”既然要把府兵给秦雷整顿,为了让他少些阻力,宗正府自然也不能交给别人,只能由他统管着。

秦雷吃惊道:“嘉亲王他老人家?”

昭武帝温声道:“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嘉亲王叔年逾八旬了,早就请辞过不知道多少遍了。只是咱们皇家一直没有出来成器地接着,所以勉强挂着。”说着微笑道:“还是他老人家主动推荐地你呢。”

秦雷点点头,表示知道。他还要去拜见太后皇后瑾妃,身子又不好,昭武帝虽然意犹未尽,但也不再留他,温言抚慰几句,便让他去后宫请安了。

出了长水阁,独自坐在软轿里,秦雷的面色却阴沉下来,他一点也不想当什么宗正府大宗正,这个职位虽然尊崇无比,就连皇帝也动不得,但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个皇帝在潜邸时坐过这个位子。要说具体原因,秦雷也说不上来,但几百年来皆是如此,早就给人一个印象,宗正不能做皇帝!

秦雷心里一团纷乱,他知道昭武帝在赋予自己权力地同时,也会加以限制。但他万万没想到,一番感人的父子温情后,老东西便给自己套上这么个纯金的笼头。

轿子停下来,外

太监细声禀报道:“王爷,慈宁宫到了。”使劲甩纷乱的思绪甩到一边,被太监背进了慈宁宫。

慈眉善目的老太后似乎又老了些,见了秦雷这番模样自然心疼无比,让人把他背到里间床上去,又派人去通知瑾妃,让她过来相见。却是免了他又一番奔波。

秦雷拉着老太后的手,呵呵笑道:“还是奶奶最疼孙儿。”

老太后宠溺地拍拍秦雷,慈祥道:“谁让咱家小猴子惹人疼呢。”说着吩咐一边伺候的老太监去库房把自己用的滋补品一样取一半,给秦雷送过来。

秦雷自是一番感激,祖孙两个便开始说些家长里短,话题也不像方才长水阁中那般令人窒息,尽是些奶奶身体怎么样、南方风景美不美之类的问题。

说了一会,老太后状作不经意问道:“听说你那丫鬟又找回来了?”

秦雷一愣,片刻才反应过来太后所言。心中电光火石回忆一遍,只记得上次念瑶上吊后不久,太后着人训斥过自己一番。怎么事情过了这么久,她又提起这事来了?

心中狐疑。嘴上却不慢,恭声道:“确实找回来了。”

“状况还好?”老太太无所谓的问道。

“已经好多了。”意思是原先不好。

文庄太后点点头,缓缓问道:“打算怎么安置她呀?”

看来最伟大的老太太也是老太太,一样絮叨、爱打听。秦雷腹诽道。“她要愿意,就让她继续跟着孩儿吧。”秦雷无所谓道。

文庄太后的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道:“那样成何体统?不行。”

倒让秦雷吃了一惊,赶紧恭声道:“请皇祖母懿旨。”

文庄太后咳嗽一声。有些掩饰道:“奶奶是说,这种不懂规矩的女孩,怎么能跟在你身边呢?先把她送到宫里来学学规矩再说吧。”

秦雷心中大叫奇怪。却也只好应下。

这时候瑾妃来了。母子相见又是一番落泪。只是没见到那位沈夫人,让秦雷心里空落落的。

等见完瑾妃。老太后也不让他去见皇后了,吩咐小太监把他抬到厢房歇息一宿,第二日才放他出宫。

出了慈宁宫,小太监细声问道:“王爷,您要去哪里?”秦雷望了望华林苑,叹息道:“出宫。”并不是他多么敬业,而是有些不知该怎么去面对里面那个洛神般地女子。

难道跟她说,老子变心了!问题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变心。这种乱糟糟的心情,还是等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整明白了,再慢慢梳理吧。

所以秦雷出现在玉带河的画舫上,而不是碧竹林中地永福宫里。回到自家地盘,秦雷也不再装样。事实上,除了身上软绵绵的没有力量之外,他已经活动自如了。

他换上一身宽松的袍子,靠坐在躺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静静的等着馆陶前来觐见。

不一会,脚步声响起,下一刻,满面激动地馆陶便出现在秦雷眼前。这家伙瘦了、也憔悴了,这下更难找老婆了,秦雷心道。

馆陶恭恭敬敬给秦雷行礼,颤声道:“恭迎王爷。”

秦雷摆手示意他坐下,微笑道:“馆陶先生辛苦了,孤看你苗条了很多嘛。”

馆陶苦笑道:“您若是年下才回来,属下就要成人干了。”

秦雷望着馆陶两鬓隐隐的白发,感慨道:“不能这样压榨你了,孤还想多用你几十年呢。这样吧,孤放你一个月的假,待会咱们议完了事,你把手里的差事交接一下,好好休息休息,也趁着这个空把终身大事结局一下。”

馆陶无奈摇头道:“谢王爷,可这会实在走不开啊,属下还是过年一道休吧。”

秦雷也知道他说地不错,叹口气道:“人才难得,难得人才啊。”也就默认了馆陶的说法,不再提让他休假的事。

两人叙了几句别情,便进入正题。秦雷正襟危坐道:“先说说这半年地总体情况吧,在信里总是说不全。”

馆陶点点头,把手中地一个大夹子展开,从中抽出一个小册子来,奉到秦雷面前。秦雷接过来,只见淡蓝色地绸子封面上,用正楷着:隆郡王府一至三季度概述。

第五卷 【帝王将相】

第二一八章 规则

雷一边翻着册子,一边听馆陶讲解道:“政务寺自正经八个月了,经历了从无到有,还是有一定成效的。”说着他便把具体的情况一一道来。

谍报司方面,已经在全国九省设立谍报局,加上中都谍报局,一共设立了十个局,并在重要州府也建了谍报处。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六十四个谍报处,大都集中在东方三省、南方两省、以及京畿地区。其中南方和京畿地区的主要县城甚至设有谍报科。

再加上在南楚和东齐设立的几个局,隆郡王府情报网的架构算是基本成型了。

但因为时日尚短,还普遍面临着谍报人员匮乏、网络搭建不力等问题,远远不能达到秦雷的要求。原因除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之外,主要是缺钱。收买线人、铺建网络,训练细作,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政务寺年初给谍报局的预算是一百五十万两,但是摊子铺的太大,分到每个处也就是一万两左右,这对花钱如流水的谍报部门,根本是杯水车薪。所以谍报司请求追加五十万两预算。

听到这,秦雷有些头疼,叹息道:“这不是个吞金兽是什么?”说着对馆陶正色道:“问题是,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孤并没有看到任何效果。沈冰要是再问你要钱,你就跟他明说,年底查账结果出来以前,不会再给一钱银子了。”

馆陶揪了揪稀疏的胡子,呵呵笑道:“王爷不必担心。您就是要给,属下也没有那一钱银子了。”

秦雷惊讶道:“花地这么光?咱们的买卖不是见着钱了么?”

馆陶笑道:“但是花钱的地方更多啊,您在南方买的那个什么银沟……”

“银洞沟。”秦雷纠正道。

“哦,银洞沟矿山,那可是足足三百二十五万两白银啊,就算借了胥家二百五十万两,也一下子就把咱们流水抽光了,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

秦雷神秘笑笑,自信笃笃道:“你就等好吧。最多明年上半年,孤就让你合不拢嘴。”

馆陶一直以为那是秦雷为了维护南方稳定,做的一笔政治投资。但现在听起来,似乎另有门道。心里痒痒道:“莫非那里还有矿脉?”

秦雷点点头。笑道:“下辈子都挖不完,只不过要挖的深些罢了。”

馆陶欣喜道:“太好了,这下子明年可以大展拳脚了。”

秦雷摇摇头,给他泼冷水道:“孤考察过。以现在的开采技术,一年一百万两纯银、一万两黄金就不错了,多了也采不出来。而且随着开采难度加大,这个数量还会递减。”

馆陶笑道:“那也不错。这样明年就宽快多了,咱们的教育司也可以筹备了。”

秦雷点点头,继续翻看手中的小册子。接下来介绍地是联络司。联络司与谍报司相辅相成。有谍报局的地方就有联络局、有谍报处的地方就有联络处。不同的是。联络司地分支只铺设到州府,不在县城设点。

联络司的任务主要是为各司传递长途信件。因而鹞鹰与信鸽的训练支出是他们的主要花费,全年预算三十万两,到现在还剩余十万两,问题不是很大。

但他们只是完成了初步地发展规划,从昭武十八年春开始,联络司将在各局处之间开设车船行,以便为各司提供物资运输,将来也会对外开放,最终成为交通全国、甚至三国的运输。最终达到自负盈亏。

不过见到效益是未来的事,明年的一百二十万两巨额预算却是实实在在地。

看完这个部分,秦雷郁闷道:“看来明年依旧要勒紧裤腰带啊。”

馆陶听得一愣,旋即被秦雷俏皮的说法逗笑了,莞尔道:“明年确实要紧巴点。”见秦雷一脸愁苦,他赶紧安慰道:“王爷可以看看商贸司的状况,心情可能会好些。”

秦雷闻言笑道:“但愿如此吧。”说着翻开到商贸司那一页,看了一眼,心道,终于有进项了。

商贸司同样与另外两司伴生,但他们地自由度更高、网络也更密集。每省每府每县都有网点,但与前两者不同地是,除了各省商贸局之外,它并不在州府设下属机构,取而代之地是负责收集商业信息的商情科,商贸局根据它收集整理地信息进行买低卖高、开店设铺,再结合谍报局的保护、联络司的通信保障,只要决策者不太蠢,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想赔钱都不容易的。

秦国的十个局加上南楚东齐的两个,也确实都没有出现赤字。成绩最好的居然是江北商贸局,三个季度净收入七万五千两白银,第

中都局,有四万四千两,第三好的居然是侯辛的南楚有四万两之巨。

至于倒数的三个,分别是河西局,一万两;关内局七千两;山南局,一千五百两。

十二个局共实现三十万两的净收入,当然这是在没有把先期的一百万两投资算在内的基础上。据各省交上来的四季度预测,再有二十万两白银进账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四季度沾着一个年关。

秦雷这才高兴起来,笑道:“第一年就有五十万两的收入,我看明年三季度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