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另类官商-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常智光都好奇了。

“苏千啊!”

常智光笑骂:“死开,人家有老婆了。常智平,这事得和你说说,一夫二女,这二女都不会开心。女人天生好妒,当然男人也天生小气。即使明面上不说,私下也郁闷得紧。这将来左右都生了孩子,一碗水端不平,家中琐事纷争太多。善良不等于无私,你看皇上的三千佳丽,哪个不是勾心斗角的?这不仅涉及到男女之情,还涉及到家庭建设,其中之复杂不是你所能知道。”

白莲疑惑问:“大人你又怎么会知道?”怎么知道?自然是看得多了。这种事在九十年代的香港澳门非常普遍,内地一个家,香港一个家。比如常智光前女友的父亲就是这样,而后内地的妻子死了,两个孩子来投奔自己。那家庭矛盾真是……这也就是孩子,要是把那妻子也转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而到了常智光这代人就不这样,分化出几个标准,一是**已经取代了两妻世俗,入主已婚家庭。一**入主年轻人思想。当然一**也有一定的道德底线,比如常智光这圈子,有女朋友,基本就不会去沾手,如果沾手在朋友圈中也是要被鄙视和谴责的。

但有了家庭还在外面乱来的,反而正常了,事业有成又没个**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出去说,追求完美的最好有个把私生子。道德标准变化无常,有时让常智光这样收入无忧的准精英人才都处在生活的迷茫之中,而工作又成了麻醉迷茫的工具……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29章 监军秦凤路

第129章 监军秦凤路

“少爷,你想什么呢?”常智平一边打扰。

“没什么”常智光摇摇头,说了你们也不会明白,不会理解。这是一种对道德的迷失,对伦常的迷茫。多元化的文明充实,反倒是让人看不明白,这些问题已经是常智光这代人最大的问题。他们希望道德,但同时又践踏道德。叛逆、压力、外来文化冲击、道德底线,这些有自主思想的人受到的伤害却是最大。

常智光又问何勇:“何勇,你呢?也快三十了,有看上眼的女孩子吗?”

何勇脸红了红憨笑道:“大人,我的事现在不用你操心,这么说吧,正在观察中,有眉目了一定请你出面说媒。”

“好,到时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搞定。”常智光转换话题问:“一会是什么节目?”

“打麻将!”秦良玉和白莲异口同声回答,女人对此项运动她们的兴趣和男人对某项运动的兴趣基本持平。但最可恶的是,两人补充一句:“但不和你打。”这不能怪她们,和常智光打扑克打麻将,从来就没赢过,每次都是他一家大杀四方。后来秦良玉借枕头风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官人发明的。

“行,你们玩。”

常智光身靠在衙门口,看得到处放鞭炮热闹的人群,反倒是有几分失落。常智光不喜欢鞭炮,现代人大都不喜欢,那东西吵。所以常智光觉得如同是这世界之外的人一样……想想,常智光反道释然,自己本来就是这世界之外的人。

常智光出门交代值勤衙役:“通知兄弟们,加强巡逻,注意防火。”

“是!”衙役有点奇怪,这话今天已经交代三次了,衙役们也是减少了休假加强巡逻,怎么还惦记这事?

常智光也觉着自己有点唐突,挥手笑笑。这时候一队马队从远处而来,近了一看,是五名大内打扮的人。当先一位是太监。只见那太监手拿圣旨道:“安国知县常智光接旨。”靠,九公公都放假了,自己怎么还得接旨。

常智光无奈道:“公公稍等,这就去准备香案。”

“不必了。”太监下马直接念,两个意思,一个是体恤常智光一年辛苦,特赐黄金百两。二是重点,任命常智光为秦凤路监军使,二月初三日之前必须赴任。而后稍微客气地把黄金给常智光后,就和内卫打马而走,显然还要再去下个地方传旨。

常智光拿圣旨有点纳闷,怎么自己当了监军?琢磨想想,也对,自己这监军还担负着商人和军队之间的协调工作,还有监督武器的运输工作。看来自己这监军不是那个目的的监军,正规的监军估计还是李德本,至少人家李德本是皇差,皇帝身边的人。

如果二月初三要到达秦凤路,那一月中旬就得准备上路,算算时间,明穆宗自己是接不上了,不知道会不会闹翻天,不过海瑞在会好一些。大学开业自己也无法参加……不过这些都有人去负责,否则成立一个临时的大学筹备委员会就没有任何意义,拿钱就要干活。

安国商业协会有意思开拓瓦刺的名单已经出来。涉及的领域很多,其中种植业竞争最大,有四家都想吃一口。其次是皮革原料,也有三家在抢夺。这都不是问题,安国商业协会就是化竞争为同盟,按照股份配备就可以。

二月肯定还不会开打,自己武器是二月交货第一批,还得熟练些日子。再说朝廷开春后才会正式下使文,要求归还灵州、永乐州两地。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打仗也都是要借口的。等使文一去一回,朝廷再正式下令出兵,怎么也得到四月份。

七月份安国有第一届大明蹴鞠邀请赛,已经有十多个州报名,预计比赛要持续一个多月。八月下旬有安国第二次贸易洽谈会,是安国商业协会壮大的重点。这些都是要事先准备的,自己不在,必须把事情规划到细节。不过这些工作量对常智光来说并不算什么,古代节奏再快,也快不过现代经济社会。一个大案四十八小时没破,就会有无数的压力接踵而来。一边调查案件,一边要和上头联系,一边还要接受内部调查,这样的日子常智光一样拿下来,这就是忙碌命啊。

不过常智光拿到手这圣旨确实有点不伦不类,两个差遣的差事并在了一起。原来是要先免知县的职,但朱玉现在还真不敢乱调常智光知县职位,但是瓦刺那边的事又少了常智光不行。这打仗并不只是战士们冲锋,涉及到方方面面。政治、后勤、战后等等都要考虑进去,最后反正装糊涂的下了这么道圣旨。

当天晚上常智光没有办公,先是陪秦良玉耍会麻将,而后被驱逐。再是自己玩了几把桌球,觉没劲。最后接受赵信和彭子晨邀请,叫了何勇一起去喝酒聊天,这才找到了打发时间的办法。到了一看,原来是惠兰顶着肚子正在和苏氏打麻将,两个男人不好这个,这才拉了常智光出来。四人随便商量了一下,就去了真娘的家,没想真娘也去打麻将了,最后很无奈,四人骑马到清河边吹着北风喝酒。

第二天一早,法定关扑之日,去秦凤路的第一批武器也开始上路。这批武器到了东京附近,会由东京禁军派三千兵马押送。常智光也大方,每个运武器的每人两贯红包。他没闲着,苏千那边也没闲着,都在讨论瓜分瓦刺商业的利益。

而今对瓦刺人作战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连瓦刺人已经派出中央侍卫军、擒生军。中央侍卫军包括质子军、皇帝卫队、京师卫戍部队。派出来的三千质子军全部由瓦刺豪强子弟组成,忠心度高,战斗力强。

擒生军意思擒拿敌人为奴隶,总数约十万,是瓦刺的精锐部队。瓦刺还有在编地方军50万人,这些人不脱离生产,打仗为兵,不打仗为民。总的来说瓦刺属于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而这种制度很大反映了其社会特点,那就是还存在在游牧和奴隶制中。

根据光明报发来的报道,在边境永乐州,瓦刺军队囤兵八万,在灵州囤兵五万。而马千乘的总战斗部队不到十二万,这还包括被其精简为运输部队的四万人。但瓦刺麻烦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区集结了三万人,而鞑靼国大同府也不安静。

吐蕃还是部落型国家,部落对中央命令不爱听从,这三万人是吐蕃六谷部潘罗支首领的下属。潘罗支是明朝廷认证的盐州防御使兼明州西面都巡检使。吐蕃和大明一直有共同防边的军事体制,边防的就是瓦刺。

而鞑靼国其实还在观望,朝廷还在讨论要不要帮明人打仗。条件很优厚,控制一个州,事后可把此州卖给大明10万贯。内部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武将,他们认为不应该在和女真对持阶段,再去帮大明的忙,而且一旦他们威胁到瓦刺,对付他们很可能是三万精锐的卫戍部队。

看似大家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但大明却多了两样秘密武器。第一是马千乘这名将领,第二就是火药武器的第一实战。马千乘已经针对火器设置出了阵形,比如分了掷弹军、破城军、防御军三个专门兵种出来。马千乘上表说,自己可以战胜超过一倍的敌人。

安国商业协会有意思在瓦刺发展的,开出底线和希望发展的项目,由苏千总结后来和常智光商量。总的看主要两种情况,一是围绕在种植业、皮革这两大块,二是边境办场,专门对明北和对鞑靼贸易生产基地。

至于零售市场、饭庄等建设兴趣不足,大家表示没有兴趣要这些芝麻。这边生产没有合伙性质,因为周边没有有实力的商人。但利益也是显而易见,交通路程短、人力资源廉价,占领区低税。这里场子一旦兴旺起来,将覆盖西安府、兰州府,甚至是东西两路军需。

简单来说一块砖头如果从安国拉到鞑靼边,各种成本价格就达到了三文。而在边城,人力廉价,土地充裕、税收低廉,路程较近,拉到鞑靼边成本仅仅一文。即使是从边城反倾销安国,成本价也不过两文。以边城为中心建场,将有非常重要的销售覆盖面积。

当然你要去兰州府办场距离鞑靼边境还更近,但是除了距离差价,其他因素就差了很多,并且如果不是和当地人合股份开场子,麻烦也是多多。简单说这地方就叫无主之地,但话也说回来,这边城办场风险也颇高,最主要就是军事冲突。不过这些投资的钱虽然有赌博性质,但能上苏千名单都不是穷家,输得起也玩得起。

常智光和苏千商量后,将安国钱庄资金北调,重点布设在兴元府到真定府一线钱庄之中,做为启动的储备资金。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130章 出兵往瓦刺

第130章 出兵往瓦刺

年节后,这些事就上了程序。还没过元宵,初十左右苏千任命了代理ceo后,自己和常智光一起北上,股东们暂时不去,苏千得到允许,将灵活把握这些股东们承诺的资金。

随行的除了何勇和白莲还有二十名衙役,这些衙役多从事文案工作,让他们去不是去杀敌,而是兼职当帐房、招募人手等一些琐事。

到了东京,按照圣旨调了三百禁军为监军的卫队,而卫队长是朱玉身边的内卫,任职在东京禁军的营指挥使,名为刘挺,是常智光的熟人。这当使节可以没排场,但是当监军不能没排场。而且还有讲究,如果常智光非正常死亡,卫队所有人有可能都要陪葬,这点在军队中是普遍的认识,将领的亲兵在将领死亡后,如能夺回尸首,罪减一等,如果没有,一般都是处死。

刘挺三十不到,但是生性豁达,这趟对他来说是美差,他就不相信常智光没事会跑到敌阵中去。按照俗成,常智光这样的监军一般距离战场不少于一百里。到时候即使常智光想壮烈,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几个禁军捆了常智光就跑路,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身为卫队还有两个职责,记录战场真实动态,还有就是起到一定的监视监军的作用。

常智光就是感叹,身为一个八品官,一直领导着彭子晨也就算了,现在还领导着京城实权派军事将领。和鞑靼那边比,还是大明比较实在,鞑靼那边都是浮云,有官无职。

到达永兴军路的大原府后开始转道,这太原府直北上鞑靼边,官道甚为好走,而转到秦凤路则不然。由于短时间的频繁运输物资、兵马,这条本就有点垃圾的路现在就更为垃圾。不过在人力胜天的冷兵器时代,是没有机械化部队,有畜生有人力,除了走的不舒服外,除非下大雨,否则运输还是能保证的。

而且京兆府在去年已经派人开始修补这条官道,加固桥梁。要么说,打仗其实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不动则已,一动则发全身。

瓦刺,就是蒙元时期的斡亦刺,居住在今蒙古西部和苏联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被称作西蒙古。明初统治瓦刺的首领叫猛可帖木儿,他死后,瓦刺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字罗三人分领。

当东部蒙古大汗由于遭受明朝的军事打击和统治阶级内讧而日益衰败时,战乱较少的瓦刺乘机崛起,企图夺取整个蒙古地区的统治权。在这场斗争中,瓦刺和东蒙古是对立的两方,而明朝扶此抑彼,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明代时瓦刺活动在准噶尔盆地周围,兴盛时曾西征中亚、北隶乞儿吉思,占据了整个新疆。他们在明初虽已归附明朝,但实际上却是活跃于明朝和东、西蒙古间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到明代中后期,瓦刺大部分人都已改为汉姓。

刚开春,气温不高。常智光估计也就三四度左右,由于是骑马,所以速度也没有放太快。刘挺一边介绍道:“秦凤路是大明境内最为苦寒之地。大规模军队物资调运烦琐。和瓦刺打了百多年仗,但每次规模都在数万之间,也有这样的原因。如这样规模在几十年前对鞑靼中倒算小意思,但放在秦凤路实属罕见。”

常智光问:“刘将军,这是为什么?”

“西宁州出西凉,多是峻岭。而且还有长城防护。再加瓦刺这一路卓罗和南军司常驻擒生军达到七万人。处处是易守难攻之地。还有这些地形常易被断粮道。而要维持粮道,所花费要十倍前方将士的厢军。大人莫看这战斗朝廷投入军队较少,但是花钱却一点都不少。所以此地一直不敢大动。这也是瓦刺人屡次犯边,视我等如无物的最重要原因。再者,一旦突出卓罗和南军司之地,就是瓦刺之都兴庆府,里面卫戍部队乃是精锐……”

“等等,这质子军三千人是精锐、这卫戍部队两万多人是精锐,皇帝卫队万人是精锐,再加擒生军也是精锐……怎么都是精锐?”

刘挺苦笑道:“大人不知,瓦刺军制是仿造大明和鞑靼制度建立,大人以上所说乃是常驻军队。而注册的地方军队其实是百姓组成,一旦征召就地入伍,归军司管辖。据说当今地方军队都有50万人。这些人纪律确实散漫,但是单兵作战力强。他们而且还有章法,三人为一组,名曰一抄。一抄中还有分职,主力、辅主、负担。打仗时候,负责约束马匹、背负口粮。主力主打,辅主策应左右。这样的队伍对我明军大规模阵型作战构不成威胁,但是其灵活机动,零散袭击却是能以一当十。再者这瓦刺以党项人为主,每当战斗就胁迫或者利诱他族人参战。各族奇怪打法数不胜数,而瓦刺军又没统一服饰,我军认不清敌人,这点亦是吃亏不少。”

“还有瓦刺工匠技艺精湛,如擒生军中的精锐两万铁鹞子,全部是一色冷锻铠甲,十步之内,劲弩不能入。还全部配备夏国剑,锋利无比,兵器一交,明军大是吃亏。”刘挺道:“瓦刺在政和年初夏攻我定远,朝廷大怒,谴李成梁为陕西、河东、河西经略使,发三十万重兵攻之,再命熙河路经略使高拱领步骑15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于子强领5万兵出会州。如此规模终于是打败了瓦刺,瓦刺无奈上表求和臣服,此战明军损失超过十五万人,但二年后,又犯我边。大人是商人应当知道,朝廷打那么一仗要花多少钱,而瓦刺打那一仗要花多少钱,明再富裕也耗不起,只能是据险要之地守之。”

常智光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