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另类官商-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臣懂的,老臣只教导识字,教导忠心大明、只教蒙学,不教导异家学说。”老百姓书念的多,就越会想。焚书坑儒、文字狱、文化大xx,这些都是想让老百姓少点知识,安安静静当顺民。言论自由、政治自由就会是这些人考虑的,愚民皆顺民。

朱玉对李德本这理想本来是不待见的,她看来,部分人识字就好了,多数人还是老老实实干本分就好。原来以为李德本没钱就会办不下去,没想到李德本去找上了常智光这个财神。

秦始皇禁私学令,也就是禁止非官方办学校传授知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虽然不禁私学,但是私学中最遭汉朝唾弃是学派。

就拿大明安国书院来说,强调的是德育教育,反对为科举而学,私学和官学是相对而又共存。大明官方虽然不反对私学,但是不想私学超越官方规模。如果按照李德本所说,这私学真能大面积成立起来,必然盖过官学。不过李德本也是聪明人,答应只教导蒙学,蒙学就是启蒙教育,这个阶段,教师只念书不讲解。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常智光,任何人对圣人的言论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进行讲解可能会出现不同版本,影响学生的思想,导致学派出现,而蒙学则是以识字为主的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常智光最早办的学堂也只教导蒙学,三字经等等,只求识字,不求理解其中意思,安国大学也不涉及各家学派,不问政治,只开办实用课程。

朱玉问:“常智光捐了多少钱?”

“三百万。”

“三百万?”朱玉叹了口气,这人比自己有手笔多了,当年自己就给李德本一万贯去办学。

朱玉知道常智光绝对不是因为交情给的这笔巨款,事实上常智光不贪污公款后,和富人比起来钱财来源并不算多。这一出手就是三年多的收入,朱玉觉着自己也不能再说什么,于是点头:“就这么办吧。”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12章 一站式办公

第212章 一站式办公

“谢公主。”李德本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原本想这事情还要朝议一下,那时候变数就多了。他一个不是科举出身的人,平时言语又不算客气,到时候肯定有人落井下石。

李德本退下,朱玉想想问:“听说安国开荒个白云区?”

“是的。”九公公回答:“行同三省六部在一起办公,要去另外一个部分办事,抬脚走几步就到,方便之极,白云区那边处理公事之快,可谓大明第一。就说安国纺织公司,公司里有大掌柜、销售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帐房、运输部等等部门在一起。比如京城要定货,就和销售部联系,两边商谈好后,就可以下契约,出公司几步就是印刷小场,可以印出契约。而后契约送到大掌柜处,双方签名做实。再一步就送到不远的衙门契约公证处,由他们抄录签字留挡,而后公司会命令运输部的提供车马,生产部调配库存……相当的快,一个生意好的公司,一天能做好十几份契约,有的甚至能当天发货。”

“看看我们,枢密院在城南,兵部在城北。幸好都是用手写公文,不用印刷,要不还得去郊区的印刷厂,即使任命一名知县,没有两天都出不了公文。”朱玉道:“过几日,你陪本宫到安国看看。”

如果可行,可以把各部衙门集中在一起办公。看自己找一名尚书,中午派人传,一个时辰后人到,不是他等自己就是自己等他。

不仅朱玉有兴趣,安国附近州县都已经有人来观摩学习,不少是知县、知州亲自到来,为此安国县衙还专门抽人安排了接待。

虽然读圣贤书的都不太看得起铜臭之人,但是没有铜臭也是万万不成的。升官发财是男人们的梦想,从字面上理解,升官后才能发财。

商有商道,官有官道,官员阶层不富裕,老百姓凭什么富裕?这些来参观的多和常智光一样,通过入股过着半官半商的生活。虽然这么一来,一些以权谋私的事情屡见不鲜,但贪污之事却是少了很多。

安国近期其实是比较忙碌的,清河航道非常拥挤,主要是支援瓦刺战事。军粮、棉絮的原料进场,成品的出厂,所以主要水路运输线非常繁忙。赵信自从因为殉情未果被常智光拉上贼船之后,就一直本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在常智光指导思想之下,兢兢业业的管理着安国。他的名字可能民间并不都知道,但就安国和附近州县来说,名头还是很大的。

赵信刚累完一天,本来想去金尊大酒店和姘头吃饭,而后回家和老婆吃消夜,但没想大内一纸公文完全打乱了这个计划。

公主要来安国,但是……常智光不在。常智光去哪了?常智光被明穆宗拉去太湖品上等天华谷尖茶,食太湖三白去了。

赵信抓狂,这个公文怎么回复?说常智光不在,让公主过一个月再来?心中不由对公主进行咒骂,没事就在京城好好呆着嘛,来安国干什么?

但常智光已经走了两天,肯定是追不上,再说难保明穆宗玩的性起,去哪里拐了一道,根本找不到人。赵信愁眉苦脸想了好一会,最后只能是如实回公文:常智光奉驾太上皇侧。朝明穆宗这边一推,大事就变成了小事。大内回文说,没有关系,公主就是想看看白云区而已,但赵信没想到,这小事变成了大事。

十天之后,御驾到达安国,赵信带领一干乡绅、名望人氏东门迎接。看这次公主的排场,三百禁军开路,三百禁军护卫,三百禁军断后。张居正、高拱、于世昌、王德新等一二品文官跟随十来名,三省六部官员来者甚多。

朱玉没打算改革,但是提高工作效率并不算改革,这次带这么多人来看看安国白云区,也是打算开始纠合京城办公系统,将他们迁到皇宫附近。西北战到正酣时候,传个李成梁、张逊都要花费不少时间,这让性子有点急噪的朱玉无法忍受。

朱玉没下銮驾,九公公负责和赵信沟通。说了几句后,衙役前面开路,引领銮架到翻修过的常智光住处。本来是用苏老爷的大宅子安住,但朱玉在县衙住过,还听说常智光家装修格调不错,于是就选了常宅。

御驾刚近北街,一名老妇从人群窜了出来,跪在道中,手举状纸喊道:“冤枉啊!!!”告御状?所有人一惊。

赵信心里打个突,大前天才收到公文说明公主到达时间,这两天虽然组织人修葺常宅,但消息到了昨天晚上才向衙役们发布,怎么这老妇就有准备,跑出来告御状呢?

再者安国官府判案都判在明处,每期刑案都最少有四名乡绅陪审,而且还转交州里再审,还必须经过提刑司衙门,如果不是刑案,这拦御驾那是找死。赵信小声问:“知道这人是谁吗?”

衙役轻摇头:“不知,可以肯定不是安国老居民。”

“一会去查这人底细,特别是厢村。”彭子晨交代一句后小声道:“有点阴谋的味道。”

赵信点头:“闻到了,估计这次被人算计了。”

他们两人知道刑狱的麻烦,和现代不同,现在是谁举报谁举证,当时是谁有嫌疑谁举证。比如有证据怀疑甲杀死乙,如果甲提供不了无罪证明,或者是不能对证据进行有效反驳,甲就会有罪。

九公公喝道:“收状纸,带人下去暂歇。”

“是!”两名内卫把状纸收了,上前搀扶起老妇,让到一边,銮驾继续前进。

稍微休息一会后,朱玉和十几名大臣一起会见老妇,状纸也被放在朱玉的桌子前。老妇在堂下边哭边道:“民妇夫家姓张,乃是均州开县人。内子好赌成性,不仅赌光了家产,还陪上了性命,民妇只得带女儿来安国讨生活。十几天前听闻常府招聘使女,又听说常大人爱民如子,于是就让女儿来常府应试,但怎知女儿一去十天没有音讯。于是就来常府寻人,但没想却被常大人家人轰了出来,听常府杂役说并没有见过我女儿。民妇只能告到衙门,但状纸递上,却一直没有消息,无奈之下民妇只得拦轿告状。”

朱玉问:“你知我是谁吗?”

“不知,但昨晚听闻今天有贵人来,民妇只能一试。”

刑部尚书问:“你可知道,越级告官,如是诬告罪加三等,如非诬告,也要仗十后充军边疆?”

“民妇父亲乃是开县捕快,民妇如果有其他办法,必然不敢。即使充军边疆,民妇也心甘情愿。”古代是不赞成越级上告,主要是因为越级上告,上面官员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对嫌疑官员进行误判。其实现代也是一样,到京上访的一般都会被信访办用各种办法和手段撵回原地。

朱玉点头道:“让到一边,传常智平。”

九公公在朱玉耳边道:“公主,可能有人想借刀杀人。”

“怎么说?”

“别的咱家不敢说,但民妇说不知道公主是谁,纯属无稽之谈。”

朱玉道:“真也好,假也好。即使是诬告,一个民妇也不敢有这等胆子。”

“常智平带到。”

常智平跪地道:“草民常智平见过公主。”

“恩!”朱玉点下头看老妇,果然如九公公说的,听公主一词,脸上虽然有诧异之色,但是震惊度显然不够。

朱玉问:“常智平,你认得这个老妇么?”

常智平看了老妇一会后道:“似乎是前几日来常府闹事之人。”

“闹事?”

“是的。几日前,此老妇拿了一条绳索,说常府不交出她的女儿,她就在此地悬。草民从没有见过此老妇或者她女儿,再者近期常府没有雇佣使女,所以认为其来捣乱,就轰了出去。”

老妇忙道:“胡说,我这边还有常智光签字的契约文书。”

“呈上来。”契约送上来后,朱玉一看,契约上面写着雇佣张金儿为常家使女,为期三年,下面还有常智光的签字,私印。朱玉道:“刑部尚书。”

“是!”刑部尚书接过契约仔细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后道:“可以肯定这文字和签名不是同一个人,臣见过常智光大人的签字,虽然没有比对,但是第一眼看还是有八成象。本纸没有被拼接,字笔流畅,一气而就。”

“刚收到消息。”堂下一边听审的彭子晨对赵信道:“衙门里有个衙役不知所踪。”

赵信点下头问:“派人去寻大人了吗?”

“恩,十名衙役已经在路上。”

朱玉问道:“常智平,这契约你可知情?”

“回公主,草民不知道契约何来,但招使女之事,除了夫人在时,都是草民做主。草民绝对没有见过有任何人应征使女。”

“报!”一名内卫出现堂上:“启奏公主,卑职等人在设防之时,在池塘中发现一具女尸。”

“什么?”常智平一干人冷汗流了下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13章 安国沉尸案

第213章 安国沉尸案

尸体是被捆绑上大石后沉入池塘中。内卫在勘察时,发现池内有隐约东西,于是拿了勾枪一捞,没想扯上一条手臂。下去捞上来后,发现是个十五岁左右身高五尺二寸的少女,虽然尸身肿胀,但看得出身材修长,五官端正。

彭子晨勘察尸体后报:“死亡时间在半个月左右,沉尸之前已经死亡。乃是后脑被硬物击打而死。死前曾遭捆绑**,身体多处有香火烧伤,显然被虐待多时。”

朱玉听报点下头,显然比较满意彭子晨的公正,接着问道:“彭子晨,你当捕快多年,多年来又任安国当地的捕首,你怎么看?”

彭子晨抱拳道:“回公主,从公来说,此事需大人回来后细查。从私来说,彭子晨认为此事有人诬陷。据卑职收到消息,衙门内一名衙役昨天晚上突然失踪,大人是十几天前离开,所以卑职想,此事定然是有人诬陷大人。”

诬陷?朱玉也觉着是诬陷,从八年前认识到现在,她都认为常智光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但是事实却把所有不利证据指向常智光。

虽然有守卫常宅的衙役证明常智平的话,但是只说明常智平轰人家走,不说明张金儿没有进入常府。按照老妇陈述,当天他们是在侧门定的契约,常智平拿了契约回书给她,就把张金儿带了进去,张金儿还说过几天去看望她。

按照目前证据可以推测,常智光当时确实雇使女,而后还很正规留契约。张金儿进常府后,常智光贪图其美色,霸占被拒还反抗。常智光羞恼成怒,捆绑了张金儿**,最后杀害沉尸池塘。

事后,就和明穆宗远行,让老妇找不到人。但千想万想没想到,公主御驾到来,让老妇有人告状之地。

接下来几天,对常智光不利证据一直涌来,在清河下游发现了失踪的衙役燕七的尸体。老妇指认,此人就是当时在常府值勤的衙役,见过契约交接过程,当时还和老妇交谈了几句。

而燕七身中三刀全是要害,刀口为官刀所造,下手人武功不凡。彭子晨和常智平当天下狱。

彭子晨下狱当天,内卫私下报告:“公主,卑职查验过燕七尸身,恐怕不是彭大人所为。”

朱玉问:“何以见得?”

“公主,习武之人都知道句俗语,年刀,月棍,一辈子的枪。据卑职所了解,彭大人用的虽然是刀,但是用的多是刺、挑等剑枪之术。这两天卑职还回京问了小青郡主和彭大人交手之事,小青郡主说,展大人要杀人,空手就可以将人震死,还有除非故意,否则彭大人不会使出劈砍。看尸身所伤,凶手蛮力胜过技击,下手凶狠,卑职看,倒是有七分象是军中之人所为。军中用刀,就几个招式,但实用凶狠,不过不排除是彭子晨大人障眼法,故意留下破绽。”

朱玉点头:“你的意思是这杀人手法不象是彭子晨所为,但是如果是彭子晨刻意为之,也可以做得到是吗?”

内卫点头:“是!”

“本宫也相信彭子晨和常智光,但是证据就在面前,唯一知情人还被杀死,这案……恐怕不好办。”朱玉看九公公:“你人老成精,你倒是说说,如果是栽害,会是哪些人所为?”

九公公回答:“按小的说,常大人为两家商业协会之首,又纂写海事条例,又一方为官。恐怕得罪了人,常大人也不知道。挡财路、挡官路都有可能。要放大的来说,常智光遭难,最开心的还是鞑靼女真瓦刺人。我相信他们都知道,常大人掌握火药等物。如果常大人问罪,这些东西必然要上缴朝廷。朝廷用,则机密容易外泄,朝廷不用,对鞑靼女真瓦刺,我大明并无多余优势。再者,常智光问罪,还会造成商场混乱,对民生伤则极重。所以,无论此事是否常大人所为,公主为了将来,恐怕都要保保常大人,办了常智光,等于自毁长城。”

朱玉摇头:“你别看那些大臣都没说话,但是心中有数。如果本宫枉私,这事无法收场。这也是为什么本宫知道老妇有问题,却不用大刑的原因。本宫都屈打成招,那下面官员不是纷纷效仿?再说,你也太小看常智光,即使他真干了,必然是准备了后招,光明报那边怎样?”

“回公主!”一名内卫道:“光明报正在印刷,明日见报。据卑职了解,陈惠兰准备按事实发布报道,并且表示会连载下去,关注本事动态。”

“做得好。”朱玉点头:“如果常智光真是无辜,此事如果密而不宣,将来即使清白,也不会让所有人信服,民间亦会猜忌。如果常智光真是如此贼人,那最少也保住光明报的名声。巾帼不让须眉,有此魄力,只可惜陈惠兰一个女儿身。”

现代官方可没朱玉的见识,不管事件影响多大,不管瞒不瞒得住,反正先瞒后处理,瞒不住了也要封网删帖折腾一阵子,就算事情大白于天下了,也从没官方人士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