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裂土美利坚-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就已经登上了中国的军事舞台。王士珍是叶志超极看重的手下,曾随之一起驻守山海关,并被一起带到了朝鲜,担任炮兵军官;段祺瑞,十年前就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1888年冬,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1889年春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学习一年半年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1890年秋回国,派任北洋军械局委员,袁世凯组建东北新军的时候四处招募人才,结果段祺瑞被人推荐,进入东北新军,同样也是炮兵统领;冯国璋,早年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由于刻苦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充当教习,颇受学生敬佩。1893年投聂士成军中当幕僚,忠于职守,后随聂士成入朝。
在这场战争中,“北洋三杰”都表现突出,尤其以段祺瑞战斗英勇,已经提前获得了“虎将”的名头。三人现在都聚到了袁世凯的麾下,让郭金章也不得不赞叹一声历史的强大。
“朝廷不放心袁世凯!”郭金章言辞激烈,李鸿章听了也是心中一片黯然。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在他手下作战英勇的将领们在多年之后居然一个个都变得如此不堪,贪污受贿、贪生怕死、不战而逃,一个个都让他失望己极。现在,他甚至连维护一下这些手下的理由都找不到。
“这事儿不用告诉我吧?这么丁大点儿的小事儿就是袁世凯自己也能处理好的。”郭金章道。
“老夫只是提醒你不要乱插手。”李鸿章叹了口气。袁世凯重回东北,可以想象,日后,那一千多万的人口和三省之地都将成为其人的资本,多年之后,此人极有可能就会接替自己成为一支新的派阀首领,并主导国家政策局势。这让他心里有些酸溜溜儿的。但他也清楚,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不能帮袁世凯太多。因为清廷已经很担心袁世凯会成气候了,如果他再帮忙,只会给袁世凯添麻烦。而郭金章自然更是如此。
“我根本就没想过插手。”郭金章摇摇头,又看了他一眼:“要不要出去?四国公使都还等着呢。”
“四国?王五不是已经把那个小村寿太郎扔出去了吗?听说还摔伤了腿……”李鸿章冷笑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不是老夫的直隶总督衙门,反而是你郭大将军的行辕呢。”
“无所谓啊。反正你马上就不是直隶总督了,怕什么?”郭金章笑道。李鸿章实力太强,尤其是北洋水师打败联合舰队之后,北洋系的实力愈加强盛,又有唐州方面的支持,清廷为了对其进行压制,已经决定撤销其直隶总督的任命,转而交由荣禄担任。
“哼。”李鸿章又冷哼了一声。他对郭金章的这种眼中没有朝廷的态度极为痛恨,可又没有什么办法,反而还不得不配合其行动。因为如果他不配合,这家伙只会越发的肆无忌惮和难以控制。而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经过黄海一战,北洋内部,尤其是水师,包括已经卸任的提督刘步蟾在内,都对清廷产生了极其不满的情绪。这让他极为担忧,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别哼哼了,你又没多少中气儿了,能留几口是几口吧……”郭金昌耸耸肩,对李鸿章的怒气毫不在意,拍拍衣服就站了起来:“走,去会会那几位公使先生。”
“你最好还是悠着点儿,别乱来。”李鸿章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这种事儿我比你有经验。”
“就是你有经验我才不放心。”
“嗯?……”
……
“不好意思,身上有伤,怠慢大家了。”
直隶总督衙门的客厅,郭金章一出现却像是主人一样招呼客人,不说李鸿章感到腻歪,就是已经等了许久的三国公使也都感到一阵阵冒火……包括跟郭金章站在同一阵营的田夏礼在内。这位已经在远东事务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可怜人儿肚子里已经塞了最起码两斤茶水。
“郭将军,我可没看出您身上哪里有伤。”出于礼貌,郭金章和李鸿章出来之后,三国公使都起立相迎。施阿兰就站在窦纳乐的身边,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他看到郭金章一副悠闲的模样更是尤如火上浇油。来到中国这些年,他何时被人这样怠慢过?郭金章比起他们而言确实是一张大牌,但这种时候耍大牌就太过份了。
“你说的没错,施阿兰先生,其实我确实没有伤。”郭金章笑道。
“??”三国公使都是一怔。
“当然,我是开玩笑的。”郭金章又接着笑道。
“……”众人又是一愣。
“怎么,这个玩笑不好笑?”
“咳咳……将军,我想,既然您已经出来了,我们还是开始正题吧。”田夏礼被郭金章的表现弄得直翻白眼儿,暗自责备自己,既然明知道事情已经都交到了郭金章的手上为什么还要吃力不讨好的跑到保定来?干等了一个多时辰不说,还被人耍着玩儿。
“那好啊,开始正题。”郭金章笑笑,又转头看向了李鸿章,“中堂,您上座。”
“不客气。”你才想起老子?李鸿章忍住了想翻白眼儿的冲动,慢步走到主座上坐了下来,又伸出手指头朝郭金章点了两下:“你也坐吧。”
“谢谢。”郭金章笑笑,又微微鞠了个躬才落座。
“大家坐。”
李鸿章又抬手示意三国公使落座。这个动作让三国公使都有些不自在,但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有各自坐下。可坐下之后,众人却又都紧闭上了自己的嘴,使得客厅里一阵寂静。
“……”
一阵沉默。
“大家跑到保定来,不是有事要说吗?那就说说吧,反正……来都来了,不是吗?”郭金章看了看三国公使,笑道。
“我们的目的不论是李中堂,还是郭将军都非常清楚,我们又何必多浪费口舌呢?我们这一次来,只是想听取两位的意见罢了。”窦纳乐沉声道。
“听完我的意见,然后你就回去?”郭金章笑问道。
“我会将您和中堂大人的意见反馈回伦敦,然后由伦敦方面做出决定。”窦纳乐道。
“可以。”郭金章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施阿兰,“法国政府也是这个意思?”
“清日两国是邻国,多年来又一直非常友好,所以,我国政府认为两国最好能够就此打住,不要再继续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了。要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给两个国家带来了太大的伤害,也给人民带来了太大的负担。”施阿兰道。
“说得很好。可是这场战争的挑起者并不是我们啊,我们只是被动应战。”郭金章笑道。
“没错,我大清从来没有主动挑衅过任何一个国家,对日本更一直像施阿兰公使所说的那样友好相待,可惜日本狼子野心,多年来亡我之心不死。这一次竟不惜偷袭,毫无一丝风范……此等情况,施阿兰公使让我们怎么停战?若是停战,又如何应付汹汹物议?如何向天下黎民交待?”李鸿章也正色道。
“可日本已经战败了。”窦纳乐摊开双手,“而且他们的海军也已经主力尽丧,在未来已经无法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所以,我们认为这已经可以达到贵国的要求了。”
“可他们的一支陆军还在鸭绿江畔,那儿玉源太郎更是派兵在朝鲜横征暴敛,杀人越货。朝鲜为我大清属国,数百年来朝贡不断,其为日人所侵,身为宗主之国,我大清一日不复朝鲜,此战便一日不停。”李鸿章一脸严肃。
“只要停止战斗开始谈判,我们相信日本人会迅速撤离朝鲜的。”窦纳乐道。
“撤离?”李鸿章的眉毛不自禁地抖了两下,“日军一日不降,我大清一日不停战!”
“中堂大人,您知不知道您的这些话是对英法两国友谊的无视?”施阿兰突然冷笑起来。
“你的意思,如果清国不接受你们停战的要求,你们就要出兵?”郭金章问道。
“我们没有那个意思。但是为了保证在战争状态下的我国侨民的安全,派遣一定量的士兵进入中国是必须的。”施阿兰道。
“你们就不怕这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冲突,甚至战争?”郭金章沉声问道。
“美国政府肯定不会愿意听到您这样的说法。”窦纳乐针锋相对。
“没错,美国政府虽然任命我为全权代表,但绝不会同意我开战。甚至于,我也相信,如果我下令大白舰队向你们开火,托马斯少将会在第一时间把唐州舰队阻拦在战场之外,甚至包围缴械……”郭金章面无表情,“可是我听说过一句话,‘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你选择了耻辱而你总有一天还得面对战争’……所以,你们的威胁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郭将军,我希望你能好好地考虑一下再做出答复。”虽然早知道郭金章不可能接受自己和施阿兰的威胁,可窦纳乐依然被郭金章的话感到震惊。这家伙,居然真的不惜一战?
“应该好好考虑的是你们。回去发个电报,问问你们身后的那些人,问问他们,有没有想过以后。有没有想过他们现在的做法其实是在将庞大的中央之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难道,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将这个国家永远地压制下去吗?”
“……”
第373章中方的条件
“……大英帝国,拥有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实力。”
“法兰西共和国也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是吗?”
郭金章的话一度让客厅内陷入了极其尴尬的沉默之中。有没有谁能够永远地压制住庞大的中国?这句话的杀伤力极其巨大。身为外交使节,窦纳乐和施阿兰自然明白这话音之外的意义……如果他们说他们可以,那么,中国上下将从此视他们为敌人,而唐州和美国纵然不会现在就跟他们翻脸,日后也肯定会更加大力地支持中国,帮助中国来对付他们。那样一来,以这个庞大的老大帝国的人口和疆域基础,绝对可以拖得他们两个国家疲惫不堪,甚至国力一落千丈;可如果他们认同了郭金章的话,那么,他们两人的职业生涯将从此蒙上再也洗之不去的污点。因为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国家也还是目前号称世界第一的海上和陆上强国,列强中的老大和老二,面对一个腐朽的清王朝,居然也要承认自己不行,那他们还做什么外交官?所以,在沉默之后,他们果断地将矛头对准了李鸿章……这个一直以来都以较为软弱的姿态面对他们的清朝大臣。他们希望自己的话能够给这个老头儿一个警告,别以为有唐州和美国撑腰就可以向英法叫板,不管怎么样,你们也还都不够格。可是,李鸿章的回答却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位一向都很好欺负的老头居然开始质疑他们:
“是吗?”
是什么?大英帝国是海上第一吗?法兰西是陆上最强吗?你们两个国家真的打算就这么帮着日本来打压我们这个庞大的大清帝国?
两位公使突然感觉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们在一瞬间想了许多,却都不适合做为答案。
客厅内再一次陷入沉默。窦纳乐和施阿兰都死盯着李鸿章,意图从气势上压倒这个突然硬气儿起来的大清重臣,让他服软儿。可惜李鸿章面无表情,不论他们的眼神有多么凶狠,这老头都是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似乎在神游天外。而田夏礼却在一边喝着茶,一边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场景……他突然发现能够置身事外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中国幅原辽阔。可惜在经过几千年的开发之后,这个国家除了一个还不怎么成熟的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市场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让列强为之心动的地方。资源?非洲有的是,美洲也有的是,甚至南洋也有的是,而且都远比中国内陆的储量要丰富和高品位。粮食?中国人自己都还不够吃的。只有市场,只有这个数亿人口,近乎等于一个欧洲的庞大市场才是你们最为心动的地方。”最后还是郭金章打破了平静,“窦纳乐爵士,施阿兰先生,别告诉我你们的政府都是被一群毫无眼光的蠢货所执掌着……市场,不是光靠抢就能得到的。”
“您的这句话我会毫不保留地转告巴黎。”施阿兰沉声道。毫无眼光的蠢货?这家伙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可是……考虑了一下,他突然又对自己的说法感到非常后悔。转告巴黎?就为了一句有可能骂人的话?这种做法怎么像是在外面被人打的了小孩子跑回去找家长哭诉?
“是吗?那随你。”郭金章笑了一下,“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故事,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一听?”
“请讲。”田夏礼抢先插了一句嘴。
“那我就客串一回故事大王了。”看窦纳乐两人没有反对的意思,郭金章又笑了笑,“我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煤老板的故事。”
“煤……老板?”施阿兰皱了皱眉。
“就是煤矿的矿场主。”郭金章解释道。
“我知道。但是,这跟我们现在要谈的事情有什么关系?”施阿兰又问道。
“如果你只会在一开始就打乱别人的话,那么,不管什么故事都不会跟你要做的事有任何的关系,哪怕你的上司突然任命你做外交部长,你也只能继续留在北京当你的公使。因为,你根本就不会给你的上司开口的机会。”郭金章没好气儿地看着他道。
“可惜您不是我的上司。”施阿兰也反瞪了一眼,不过也没有再说别的。
“煤老板,顾名思义,当然就是煤矿上的故事。我们的这两个煤老板各自都发现了一个新的煤矿,储量很丰富,两人就各自招收工人进行开采。……a老板只将10%的收入作为工资发给工人,所以这里的工人相当的贫穷,只能住在简易的窝棚里,a老板看这里太穷了,人们根本就干不了别的,投资的房地产和服务业根本无人消费的起,于是就放弃了投资,而是给自己盖了座金碧辉煌的豪宅,并雇用了一些工人当自己的保镖。几十年后,矿山资源枯竭,a老板也赚饱了,而这里依然是一个贫穷混乱的不毛之地,于是a老板对这里毫无留恋,举家迁往别的城市,同时还得费尽心力地去寻找新的矿藏。”
“我还是没听出什么意思。”施阿兰又一次摇头道。
“这应该是一场对比,还有一个老板没说呢。”窦纳乐看了他一眼,说道。
“我知道。”施阿兰没好气儿地说道。
“然后就是b老板。这位老板不是什么好脾气,可是他对工人却非常慷慨。他将50%的收入作为工资发给工人,于是工人都比较富足,都找了心爱的姑娘成家了,结果这样一来就有了对住房的需要,此时b老板又投资建房,并将房子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工人,结果他把钱又赚了回来,而除此之外,过去的集体宿舍也成为了一个小镇,因为工人们固定住在这里了。而工人们在此安家,使得这个小镇有了服务业的需要,b老板又将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建造餐馆,剧院,为职工的妻子们提供了工作机会,同时又赚回了一部分钱,渐渐的,人口开始积累,金融体系开始形成,研究机构,大学开始建立,就这样,几十年后,矿山被采空了,但是却留下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而原来的b老板也成为了这里的大企业家,每天都源源不断地挣着钱,再也不需要去到处寻找什么矿藏了。
……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对中国太过苛刻了?”一个故事听不出来什么,可两个故事一对比,傻子也能听明白郭金章的意思。
“市场是需要培养的。越是庞大的市场就越需要小心的培养。可是掠夺呢?它能产生什么?当你们把这里的东西都掠夺干净之后,就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干净的天地……以及满地充满敌意的仇人!”郭金章肃声说道。
“这么长远的事情,似乎跟我们现在要谈的清日战争的问题没有太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