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土美利坚-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不能?难不成,还能有谁挡得住你们不成?”尤列再次追问。

“当然不会有人挡着我们,只是,如果我们真的走了,那些人可就高兴了……”刘通福叹道。

“先生所说,莫不是英美等国?”皓东问道。

“英国人估计不会,因为他们还需要我们,或者说,希望我们帮他们遏制或者说是牵制美国。”刘通福淡淡地说道:“高兴的是美国人。因为我们自从丹佛起兵之日起,就一直是他们的大患,虽然现在大家和平相处,还有过许多次的合作,这一回甚至还差点儿一块收拾了加拿大,可说到底我们还不是朋友。相反,大家都在私底下防备着对方……美国人担心我们突然发动,把他们西部的各州都给占了。而我们呢,也担心美国佬儿会不顾一切地出兵平了唐州。”

“既然如此,就更应该回师大清。”尤列叫道。

“说得轻巧。我们走了,唐州偌大的基业怎么办?不说相当于大清三成面积的土地,就是在西雅图的那些工厂和研究所,其价值也足有数亿美金,甚至更多。而其后续价值更是庞大无比,难道全扔了?这还不算,巴拿马运河怎么办?那可是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紧扼英美列强东进之路,不说战略地位之重要,光是商业上的价值,就该以百亿美金为单位计算……尤列你是算学馆出身,应该知道这数字有多么庞大。这难道也要放弃?”刘通福斥道。

“我等当然知道唐州之富,可是先生,为了一己之私,你难道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几万万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吗?”皓东叫道。

“何况也未必需要全部放弃唐州。只需将唐州红色兵团派回大清,再由一员大将统率,朝廷必不可当!”尤列也道。

“放屁。没有红色兵团,唐州就是任人欺凌的软柿子。到时候,我们大家连条活路都别想有。”刘通福骂道。

“那就全回来。”尤列叫道,“我就不信,离了那美利坚,唐州就不是唐州了。”

“你这话还真就说对了,离了美利坚,唐州,还真就是不唐州了。”刘通福苦笑道。

“先生……”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看皓东和尤列两人还想继续劝自己,刘通福赶紧摆手示意两人停下,“我最近还有许多事要做,不想谈太多,有事情下回再聊吧……”

“可是先生……”

“下回再说!”

……

好不容易弄走两个年青人,刘通福却是依旧苦闷无比。日子不好过啊。

本来,当初被派到北京负责向西雅图输送人口,人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好差事,不仅轻松,还能比所有人都更早的结婚生子,完成一生一大要务……可事实呢?嗯,他倒是真的娶妻生子了,可这差事……真是没脸说。

唐州州长那一回换届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回去跟李阿生换换了,再怎么说他刘某人也是当初红色兵团的头面人物之一不是?可他这边正准备着呢,就得到了来自西雅图的消息:大家伙不满!怎么不满?你刘某人自己娶妻生子了,怎么就没给别人筹划筹划?当然,如果只是让那些当头儿的兄弟伙们一直这么单着倒也还说得过去,毕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想要选什么样的娘们儿还是自己把握着好一点儿,不能由着你刘通福拉郎配。可问题的关键是唐州有九成居民没有伴侣。这问题可就大了。而身为掌握唐州大权的原红色兵团成员,又几乎都知道这个任务郭金章在一开始就分配给了他刘某人……这本来应该是个美差,也应该不是什么难办的事儿,你怎么就办不成呢?大家都是从大清国出来的,唐州现在什么条件,那大清国又是什么条件?难不成这还吸引不了几个女人?

所以,考虑到这些,他硬是没敢回去争那个州长。不是怕李阿生,而是怕大家伙不高兴。万一到时候弄那什么选票,大家伙儿因为这个都不选他,弄个鸭蛋,本就岌岌可危的威望还不直接掉到谷底?他以后还怎么再跟李阿生争?

就这样,他没奈何地又继续留在了北京,继续埋头给唐州输送人口,并且把主要目标放在了女人上。

可问题这就来了。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想办法,就是没几个女人愿意去唐州。甚至有一回,京城人市上,他分几回,直接花大价钱买了几百个女人,打算送回唐州应个急,可这批人刚到天津就没了影子。问负责送人的是怎么回事儿,结果只得到一个回答:官府认为这是在贩卖人口,所以把那些女人都给“救”了,而且还打发了。这是头一回。为了这,他又不得不疏通了一遍官府,花了不少钱。本以为这回该能过关了吧?可北京城的人市上居然找不到什么女人了。后来才知道,顺天府下了文书,称什么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不能有买卖人口的地方出现,把人市赶到通州去了。而他再派人去通州,居然被当地官府给拦了。没办法,于是他亲自出马,结果又遇上了几个老朽的御史,逮着他就是一顿臭骂……

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是有人在故意跟他做对。可他没想到,一番调查之后,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李鸿章那个老东西。自己跟那老家伙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偶尔有所交集也是让着对方,怎么这老家伙偏偏要来找自己的麻烦呢?刘通福禁不住心里的不爽,找上了直隶总督衙门,打算找李鸿章问个清楚。可李鸿章那老家伙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根本就不搭茬儿。这大清国又基本等于是人家的地盘儿,他就算想用强也用不了,最后只能憋着。

而李鸿章暗里使坏,他也就没了办法。虽然还能找空子弄一些人回去,可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给唐州的光棍儿大军塞牙缝都不够。听说,因为这,连郭金章都受不住压力,跑到华盛顿躲了一阵子清闲。

可这么一来,他就越发的不敢回唐州了。好不容易鼓起胆子给郭金章发了封电报,问该怎么办,结果也只有一个答复:等!

人家是老大,叫自己等,那自己就只有等呗。

等……

一等就到了现在。

唐州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又发威了。不仅如此,原本没什么希望的海军也有了希望,听说要有三艘万吨级以上的新型战列舰,揍定远和镇远跟玩儿似的……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就知道,以郭金章的脾气,肯定要趁机出手。果不其然,电报来了,指示他向相关人等下最后通牒。你们再跟我们玩儿黑的,可以,只是到时候恐怕你们玩儿不起!而唐州那边的大手笔也确实把他这个长久呆在北京的“土鳖”给震得不轻……五千万美元!要么运来足够的人口,要么,就要爱新觉罗氏满门的性命。一如亡命徒般凶狠!不过这也才是唐州的脾气。兄弟们自从丹佛起义开始,什么时候委屈过自己这么长时间?不给你们点儿颜色瞧瞧,你们还真当自己是颗葱了?

虽然他给奕匡的那些话重了点儿,可他很清楚,奕匡知道该怎么做。那位庆王爷,贪婪无度,卖官鬻爵,恶心事儿干了那么多,却不是傻子。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大清国是什么模样,烂到了什么程度,也在心里一清二楚。说到底,他之所以那么贪,无非就是想趁着还有机会为自己日后的生活挣一笔足够的养老金。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留给子孙受用……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身为大清国的庆王,奕匡却对大清国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也不觉得这个朝廷还能支持多久,同样,也从来没想过为这个朝廷再尽最后一份心力……因为他知道,大清朝没希望了。

想想也是。每年光是养那些旗人,清廷就要把六千万两白银的国库收入拿出一多半,不养还不行……可那些旗人呢?除了吃吃喝喝,吹牛侃大山,或者欺压一下良善,还会干什么?整就是一群废物。可大清朝就是靠这群废物在支撑着统治基础。这样的国家还能坚持多久?

奕匡很聪明,也很现实。与之相比,刘通福自认相差的不只一筹,至少,人家奕匡不会引“狼”入室。

什么狼?

就是刚才那俩年青人。

尤列,字令季,广东顺德县北水乡人。在学堂读书时,便受业师陆蒲泉影响,很早就萌发反清意识,绝意科举。十七岁时便在上海参加洪门,后入广东算学馆学习。还未毕业,就被上海洪门推荐到了他的麾下担任会计。或许是听说他们也是“反贼”出身,所以这个尤列常常对他谈起太平天国的佚事,讲述太平天国许多领袖的英雄事迹;尤其推崇洪秀全,把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极表惋惜,还表示了要担负起太平天国英雄未竟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决心。

陆皓东,生于商人之家。其父陆晓帆,长期在上海经商,家产颇丰。陆皓东是独子,8岁时入私塾读书。9岁时,父亲病逝。自幼“聪明好学,真挚恳诚”,对世俗深表反感。后其母带皓东返回翠亨村入读私塾。陆皓东是独苗,从小聪慧过人,能书善画,曾因绘《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肖像在同学中传阅而被塾师责备不专心求学。他反问:“画画难道不是一种学问?”结果让塾师无言以对。1883年秋,正值唐州刚刚创建不久,陆皓东与刚刚回国的儿时好友,叫什么孙文的家伙见了面,从孙文那里接受了许多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还听说了红色兵团的事迹,极感振奋。对孙文所推祟的政治革命极为赞佩,同时对清政府的**和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俗也是愈发不满。后来,两人将村庙北极殿中的神像砸毁,惹火了当地的豪绅地主,被迫离开家乡,避往香港。在香港,陆皓东与孙文一起加入了基督教,后又前往上海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被钱世德所雇,到了天津,就这样成了他的手下。

本来,如果只是两个愤青,只是偶尔向他倒倒对社会的不满也就罢了,反正他刘某人对这个大清国也是一样不满,可他没想到,或许是因为受到了他的这种放纵的鼓舞,尤陆两人居然开始逐渐撺掇他去造反……

第346章赚钱

刘通福倒不是怕造反。在美国,满天下都是白人,他都敢跟郭金章等人一起玩儿狠的,何况这腐朽不堪的大清?只是能过这几年的观察,刘通福觉得这大清朝还没完全到时候,至少,督抚一级的实权官员中对清廷忠心的还占大部分。虽然这些人未必有什么能力,但终究也代表了许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显然并不只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那么简单。何况其中还有李鸿章这样老而不死的老东西……而且,造反也并不只是起兵那么简单。

尤列和陆皓东这俩小子只知道凭着一腔热情做事,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一旦起义造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没错,唐州一旦来真的,军舰带着军队,有很大的可能打进北京城,可这就算完了?别的不说,中国幅原辽阔的疆域,足够清廷逃跑,就算他们跑不了,一旦被尊为共主的清廷没了,会出现多少地方势力?而且,围在四周的列强会眼睁睁地看着清廷就这么倒下去?那些家伙肯定会趁机伸手,进而扶植各自的利益代理人。国内的乱局加上国外的列强,到时候必然是一个极端复杂混乱的局面。以区区的唐州,能应付得了才怪。甚至于,一不小心,连唐州自己都有可能陷进来。而这还是理想状况。如果不理想,唐州的军舰恐怕还没接近大清海疆就会被列强拦住,而就算列强不出面,李鸿章也不会任由北洋水师躲在一边吃干饭的。虽说这支舰队比起什么英国、法国舰队来说算不得什么,甚至也比不上规划中的唐州舰队,可至少现在,人家的实力还是足够拦住唐州的。

而就算这一切都不会发生,革命成功,清廷被推翻,也建立了一个统一新的共和国,还成立了政令畅通的新政府,那这个国家几万万连饭都不吃不饱的老百姓怎么办?谁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就凭唐州?开玩笑。别说一个唐州,就是十个唐州,也做不到这一点。而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去让这上国家富强?国家富强不起来,就还会被列强欺侮,被列强欺侮,就还会有人对政府不满,对新的共和国不满,有人不满,就会有反对的声音,甚至还会出现反对的行为,而这一系列的行为,又会对国家的改革发展造成阻碍,进一步延缓国家富强的时间,必然会惹恼新政府,新政府一恼,自然就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压制,甚至是采取强制手段,而这样一来,反对者们必然又会以更加强硬的行为进行反抗,而这种反抗,又会进一步延缓新政府对国家的发展规划,使得政府在恼怒的同时,又让列强找到机会……

总之,一切的一切,比乱麻还要复杂麻烦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不能造反。至少现在不能。现在这个阶段,只能在给这个国家输血,增强力量的同时,不断地拆掉清廷的统治根基……就像郭金章所安排的那样,将清廷和中国看成两个个体,分别对待。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可是,就算不满尤列和陆皓东这些年轻人的“痴心妄想”,刘通福却又不得留着他们,将之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一来,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年青人很难得,只是有点儿过于理想化。如果他就这么将其推出自己的家门儿,这些小年青很有可能会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甚至牺牲掉性命。这对中国的未来显然是不利的;二么,大家都是洪门中人,怎么说也得给点儿面子,讲点儿同门之谊;至于第三,这些热血男儿,在某些时候,或许就会成为他的助力……

“泱泱中华,地域广阔,朝廷无能,正是大有可为之机……如果真的有事儿发生,有唐州的幕后支持,我又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洪秀全?屁,什么洪秀全?没多少本事,偏偏又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能的土秀才,说白了就是个神棍。要不是靠着杨秀清一伙人,他算老几?要当,还是得当唐宗宋祖一类的人物,再不济,也得跟郭金章差不离儿才行。对,至少也得做一回郭金章……老子再怎么说也是红色兵团的大佬之一,干嘛一定要回去听他姓郭的支使,又要去看姓李的脸色呢?”刘通福轻轻搓着手指,暗暗心道。

“这威胁是不是太狠了?而且,五千万美元,哪怕是分阶段性的投入,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数目,非同小可啊……”

并不知道在北京呆得过久,看到清廷的腐朽无能和民间积聚的越来越多的不满,刘通福已经有了一些异样的心思。郭金章和李阿生等人正在讨论着唐州未来在移民一项上的投入……五千万美元的巨款确实有些让人舍不得。要知道,仅仅是几年前,大家伙儿还在为着每天几美元的收入孜孜以求呢。

“威胁不狠,清廷那帮蠢货就不会当回事儿。非得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才会放下他们那早就被人打得千疮百孔的所谓面子,老老实实地给咱们办事儿。”听到侯南的询问,李阿生笑着解释道。

“这话在理儿。大清的那帮蠢货官员,你越是把他们当回事儿,他们就越不把你当回事儿。非得给他们来点儿狠的,他们才知道谁是老大。”钱世德抽了两口烟,吐了几个烟圈儿,又道:“再说了,咱们也不是光撂狠话了。不是还有这五千万美元吗?有了这么大一笔钱,别说是当着一个小小的王爷,就是让刘通福跑到太和殿上去跟大清皇帝,还有那个皇太后放飚,他们该怎么兜着也还是得怎么兜着。谁叫他们缺钱呢?”

“可这也太多了吧?咱们撑得住吗?”卜平来问道。

“呵呵,卜爷你就放心吧。”李阿生跟郭金章微笑着对视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