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东晋末年-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望向了卫风,请战之心毫不掩饰,王道怜、陈少女与刘兴男却交换了个狐疑的眼神,这不是她们认识的卫风啊,卫风自诩的面临强敌不退的确不假,却不是硬碰硬的死磕,而是手段尽出与之周旋,这人难道转性子了?
    果然,卫风摇摇头道:“武关不得不攻,但是,一定要避免无谓的伤亡,武关位于丹水岸边,你们曾接近关前石堡,过了石堡便是武关关城,我问你们,可有谁观察过武关附近地形?”
    “这。。。。”王镇恶现出了讪讪之色,要说观察,他还真的忽略了,他虽自负颇高,却不是亲卫,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也没有察细节于入微的意识。
    张宁看了眼王镇恶,拱了拱手:“将军,末将曾偷偷攀至高处观察了片刻,过了石堡一片坦途,武关建在峡谷间较为平坦的高地上,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关城以山石砌成,高两丈,东西宽三百来丈,南北宽两百丈左右。”(未完待续。。)


第四六八章 益州刺史
    卫风略一沉吟,便吩咐道:“张宁,你派些弟兄立刻往襄阳,以快船入汉水溯丹水而上,勘察丹水至武关段的水情状况,限时半年,半年内必须要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回至襄阳!”
    “遵命!”张宁施了一礼,快步奔去一边,安排起了此事。
    “哎呀!”王镇恶忍不住一拍脑袋:“将军果然妙计,陆路不通可走水路,末将怎么就没想到?”
    卫风微微笑道:“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北伐,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我想做的,便是于淅川溯丹水继续前行,水军本是我军所长,只要能运兵至武关城下,武关必破无疑,好了,今晚就地扎营,先休整一夜,明日去襄阳等候。”
    随着卫风一声令下,全军取出米食升火做饭,第二天一早,向着襄阳行去。
    由所在地往襄阳大约一千五百里左右,由于放弃了从陆路攻打,不再需要隐蔽身形,因此大摇大摆的在武关道上行进,十五日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三十日,新年的前一天,全军终于抵达了襄阳。
    襄阳位于汉水以北,对岸则是樊城,二城仅一江之隔,樊城隶属于豫州南阳郡,襄阳则因雍秦流民大批避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
    也就是说,襄阳、樊城与荆州本没有关系。但随着前雍州刺史杨佺期的战败身亡,襄阳、樊城也为桓玄所占领,及至桓玄败逃,卫风顺理成章的接收了襄、樊两城。
    但卫风并没有再设侨雍州的想法,而是把襄阳、樊城划归荆州,另立襄阳郡。
    襄阳的状况,大致类似于京口,都是以北方流民为主体,只是杨佺期败亡的太快,没有发展出北府军那样的规模。有这样的条件。新年刚过,卫风就毫不客气大肆招兵买马,手脚之大令先期派来的陈喜也是膛目结舌,同时还让茱丽娅多造些小船。因为丹水是汉水的支流。河道再宽也是有限。数十丈的大船很难驶入其中。
    不知不觉中,四个月过去了,襄阳的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如此巨量兵力屯聚在襄阳,不可能瞒的过人,原豫西北十二郡已经陆续有人前来暗中联系,表达了当晋军来攻时,愿为内应的意愿,他们都还以为卫风的目标仅是十二郡呢,包括秦魏两国也是这么想的,魏国于开春便发动了对洛阳的攻势,秦军由于要兼顾南阳方向,显得力不从心,一时之间,洛阳颇为吃力。
    而在去年卫风率主力离开江陵不久,益州刺史毛璩以剿灭桓玄余孽的名义,遣安西府将军谯纵与侯晖等人率各县氐人进兵东下,侯晖早有反叛之心,借梁州人不愿意东下的怨恨,谋划攻打平西将军、益州刺史毛璩,与巴西人阳昧勾结,谋划在五城水口,举谯纵为盟主。
    谯纵害怕不肯听从,纵身投江,侯晖把他从水里捞出再次请求,经多次反复,最后逼迫谯纵坐上车驾回师,于涪城袭击毛璩的弟弟西夷校尉毛瑾,涪城陷落,毛瑾战死,谯纵便自称梁、秦二州刺史。
    毛璩得知此事,遣参军王琼率三千人征讨谯纵,又派王琼亲弟王瑗领四千军为王琼后队,谯纵以伏兵大破王琼,益州营户李腾开城降了谯纵,谯纵遂夷毛璩全族,自称成都王,命堂弟谯洪为益州刺史,亲弟谯明子为镇东将军、巴州刺史,率领徒众五千驻白帝城!
    卫风是四月十日得到的消息,适逢陶潜也在,陶潜怒道:“老夫曾听说过谯纵此人,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谨慎重义,乐于助困扶危,颇得士庶赞誉,却不料竟行此不轨之事,当真是利令智昏,何况他虽为候晖屡次逼迫,乍看似不得已而为之,可是甫入成都,便诛杀益州刺史毛璩满门,自立为成都王,此人定是早存有谋反之意,不过是作个样子给天下人看罢了,哼!好一个虚伪狡诈之徒!”
    卫风古怪的看了眼陶潜,陶潜立时醒悟过来,连忙陪着笑道:“老夫不是说将军您,纵使将军您将来代禅,那也是水到渠成,而谯纵只是趁着天下大乱,自以为有机可趁,但实际上只要将军您回师,遣一偏将伐蜀,谯纵必破!”
    “哦?”卫风意味深长道:“看来陶公对谯纵颇有微辞啊!”
    “哼!”陶潜冷冷一哼:“乱臣贼。。。。不!虚伪狡诈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卫风不置可否的问道:“依陶公看,本将当遣何人入蜀?”
    “这。。。。”陶潜现出了欲言又止之色,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卫风摇了摇头,提议道:“我若让你领军入蜀你可愿意?平灭谯纵之后,向朝庭表你为益州刺史,另你陶氏功勋卓著,这样罢,介时再请荆州大中正议你品行,经办入士事宜!”
    “什么?”一瞬间,陶潜现出了欣喜若狂之色,真说起来,陶潜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只不过不是士人罢了,他的曾祖陶侃,和卫风一样都是白手起家,最高官至侍中、太尉、督交、广、宁等七州诸军事,加羽葆鼓吹,赐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曾官至太守,唯一可惜的,以陶侃显贵之极的身份竟没能入士,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陶侃死后,入士更是遥遥无期,以致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陶潜,宗族已经明显现出了衰败之相,他的五子竟无一人出仕,又由于陶潜的性格偏激,与人难以相处,迫使他破罐子破摔,索性在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陶潜的诗作分为两类,一是表达归隐意愿,二是抨击朝庭,映射对现实的不满,但是真有独镇一方的机会他也不会错过,可以实现胸中抱负,建设他心目中的桃花源,更何况入士可是陶氏百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啊!
    陶潜之所以晚年归隐,那是逼的没办法了,当时的他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归隐还能落个美名呢!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亲自耕作土地,只不过,土地是刘宋的土地啊,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为食,后得人告之,薇亦为周室所有,遂弃之,饿死前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最终歌罢饿死,这才是真气节!卫风不认为陶潜没听说过伯夷、叔齐的典故,可是晚年还以隐居来搏取清名,说成虚伪或许有些过了,但陶潜功利之心未泯却是不假!
    当然了,目前的陶侃还没有极端到归隐的地步,否则也不会在被教训一通之后,主动来投卫风了。
    卫风眉头一皱,寻思道:“益州诸族杂居,采刚硬手段非但于事无补,或还可能激发矛盾,陶公取下益州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陶公过于刚直,或适得其反。
    陶公理该清楚,自李特父子入蜀以来,巴蜀便从未有一日清宁,即使桓温灭去僭成国,却仍是纷争不休,羌、氏流民日益涌入,僚人、南蛮迁徙者达百万之众,数十年下来,巴蜀当地百姓的口音竟变成了僚人发音,更有豪强大族据堡自立,这谯纵便是蜀中大族,否则何至于轻易斩杀益州刺史?
    我的一贯作为,陶公应了解了一二,那就是一方面要尽力促进各族民众的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另一方面,则是清剿当地豪强,其中必然会有不人道或是伤及无辜之事,所以,对于陶公出刺益州,在品行方面我毫不担心,可是。。。。哎~~”
    卫风眉头紧紧拧起,一副为难之色,陶潜也没有立刻开声,而是面色阴晴变幻,好半天,才猛一咬牙道:“正如将军所说,豪强大族的资财取之不当,重新拿走亦是无妨,老夫会酌情视之,如有不降者,自是不会手软,另请将军放心,老夫也会约束自已,如坏了将军大事,又有何颜脸活于世上?”
    卫风点点头道:“请陶公勿要怪责本将先小人后君子,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所谓空口白话,无凭无据,巴蜀幅员辽阔,丁口数百万,诸族风俗民情各不相同,半点大意不得!
    要不这样,算算日子,去丹水勘察水情的兄弟们也该回来了,不日我将攻打武关,你暂代我镇守襄阳,期间如无大碍的话,明年你可领军入蜀!”
    陶潜郑重的拱了拱手:“若连一小小襄阳都统制不好,又何以出刺一州?老夫不敢夸下海口,但会竭尽所能,一切待将军回来再说!”
    “好!有劳陶公费心!”卫风赞道:“也罢,今日本将便委你节制襄阳,免得时日尚短,来不及做出成效!”
    “属下领命!”陶潜深深一躬。
    虽然卫风还未出征,但已经把襄阳丢给了陶潜,陶潜兢兢业业,不敢出任何差池,因为他清楚,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只能在卫风麾下担任个参军、诸曹之类的辅职,永远不可能有出镇一方的机会了,因此把他说成玩命都毫不为过,卫风也不理会,只要大方向不出错,他乐得做个甩手掌柜。(未完待续。。)


第四六九章 奇袭武关
    四月二十日,勘探丹水水情的亲卫终于回返,当时的丹水与一千多年后的地形地貌截然不同,多数穿行于峡谷陡岸之间,河床多险滩,盆地段平阔水缓,尤其越往上,水流就越湍急,但与现代的丹江相比,水量要充沛的多。
    攻打武关,长达数十丈的大船是没法带了,只能以临时打造的平底小船做为运载工具,这类船长度不到十丈,载员约百人,弩炮直接架放在船上,也没有龙骨水密仓,就是临时使用。
    五月初一,卫风领两万水军,分乘两百条小船,从襄阳出发,向着西北方的汉水上游驶去,于距襄阳约两百五十里的均县(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入丹水,之后继续向西北行驶。
    入了丹水,果然与汉水大有不同,丹水干流全长390公里,落差却高达一千四百米,船上满载着人员、粮草、箭矢与石弹,这也意味着向上游划行,速度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而且遇上险滩简直要人命,险滩由于水流湍急,光靠桨划根本划不上去,只能船只靠岸,沿着那参差不齐的谷地拉纤,一艘船一艘船的拉,行动非常迟缓,有时一天连三五十里都行不到,这是在卫风的所有出征中最艰难的一次行军。
    由均县至武关,水路全程约七百里,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于六月初一,武关终于出现在了视线当中,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相反。武关守军见着河道中突如其来的船只,均是大惊失色,急促的铜锣声骤然炸响!
    卫风当即大喝一声:“弟兄们,从三面把关城围住,一鼓作气,全力攻打!”
    漫天的喊杀声爆起,水手们有如打了鸡血般拼命划动船只,每条船装载有四架投掷式弩炮,从一开始的几枚石弹,到后面随着船只越涌越多。密密麻麻的石弹铺天盖地打入城里!
    由于晋军出现的太过突然。城里的近百架投石机有相当一部分还没装上石弹,就被轰成了一堆烂木头,偶尔打出的石弹,也带不来太大的羞胁。但好在河流紧挨着城池。守军可以冒死射箭。或者投掷山石,只是成功率不高,多数人刚一探头。随即便被强劲的弩箭射杀!
    关城更是遭了灭顶之灾,关城面积狭小,石弹从三个方向打来,不仅是城头,更多的直接投掷向了城里,除了靠近山壁与城中心,全城都处于石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在城外可以听的清清楚楚,除了喊杀声与惨叫声,还掺杂着轰隆隆的屋舍坍塌声音,王镇恶由衷赞道:“弩炮确是犀利无比,有此利器在手,天下恐怕无城不摧。”
    卫风点了点头,却答非所问道:“王将军,以你之才跟在我身边确是委屈了点,这样罢,破了关城,你领一千军于次日出发,攻打或招降石堡烽燧,然后回襄阳领五千军,招降南乡、顺阳、新野等十二郡,你可驻南阳,我回到江陵便向朝庭表你为南阳太守,如何?”
    王镇恶顿时大喜,施礼道:“末将多谢将军!”
    卫风板着脸,提醒道:“王将军,请恕我先小人后君子,听说你好财货奇珍,不知可有此事?”
    “这。。。。”王镇恶现出了尴尬之色,他是个聪明人,如何不明白卫风是在警告自己?
    卫风淡淡看了他一眼,又道:“令祖景升公(王猛)功勋盖世,德行更是令世人叹服,王将军为景升公之孙,如何处事,理该有数,我只想提醒一句,南乡、顺阳、新鲜等十二郡百姓遭连年兵祸,实已困苦不堪,还望王将军能安抚体恤,其实凭你之才,将来封候拜相,入执中枢并不是不可能,想要什么没有?又何必自败你北海王氏门风?本将说的可能道理?”
    王镇恶额头都渗出了汗珠,连忙道:“请将军放心,末将绝不会做出败坏将军名声之事!”
    卫风脸面缓和了些,微微笑道:“王将军且暂驻南阳,他日自有攻打洛阳之时,之后你我分兵杀入关中,一举荡平秦国!”
    王镇恶暗喜,卫风的暗示很明显了,是存有让自己独自攻打洛阳的打算,夺回旧都,不仅是一份荣耀,也是天大的功劳,于是郑重施了一礼:“末将谨遵将军安排!”
    卫风点了点头,说实话,如王镇恶这般的外来将领,远不如他一手带出的将领好使,蒋宣、向弥等人论起能力天赋或许不如王镇恶,可是能明白他的心思,也没太多的恶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需要另加点醒。
    但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卫风也越来越需要能够独挡一方的将领,更何况任何人欲成大业,都需要广纳各方贤才,卫风虽然身具穿越者的独有优势,却没自大到仅凭自己就可以征服天下。
    卫风又深深的看了眼王镇恶,猛然间,轰隆隆一阵巨响传来,紧接着便是震天的欢呼声,原来,城门破了!
    武关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环水的三面又被船只团团围住,城门被破,随着军士杀入,秦军逃都没法逃,只得跪地献降,整个作战,从打造船只,到探路,再到行军,足足花费了半年准备,可是真正的作战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时辰!
    战果很快清点出来,自己一方战死加重伤近五百人,船只被击沉了十来艘,而秦军原有五千守军,死伤两千多,另有两千余人被俘,一个都没跑掉!
    战死的秦军立刻掩埋,伤兵则被包扎救治,俘虏根据个人意愿,愿降的留下,不愿降的当场释放。
    不大的城堡里忙忙碌碌,卫风站在城头向西眺望,隐隐约约中,可以看见大片的土黄色原野,显然前方便是八百里秦川,大军可以一路杀向长安城下,但卫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