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东晋末年-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几点倒是发人深省,卫将军有闲还是好好考虑一下为佳。”
    卫风突然有些猜出这父女俩一唱一和背后隐藏的意图了,分明是要与自已比较治国方略的高下,目地还是想拉拢自已为他刘家效力。
    刘裕固然抱着这份心思,卫风又何尝不愿以刘裕为已用呢,于是向刘裕拱了拱手:“令爱以如此年纪能说出这般见解,恐怕放眼天下既便是男儿也无几人,不过,令爱以古喻今,这是卫某不敢苟同,古人道德高尚,今人却未必。
    唐尧盛世,家不闭户,路不拾遗,但自三代(夏商周)以降,又有哪朝哪代可以做到?为何?卫某曾细细考量,归根结底,在于私有制的出现,唐尧万物归公,上至族酋,下至黎民百姓,各人只取所需,绝不多占,既便王位,也是以真正的禅让方式进行,而不是源自于曹魏,传承至我朝的伪禅让,唐尧遗风历舜一代相安无事,传至禹,却出现了家天下的概念,因而禹传位子启,自此为三代开端,也是私有制的真正登场。
    照这么说,私有制是人心崩坏的根源,那么,能不能退回唐尧重拾天下为公呢?这不可能,唐尧时期,环境恶劣,百姓食不果腹,身无余财,因此,只有把谷物渔猎集中分配,才能保证族群的延续生存,及至于禹,因对外征战获取的大量物资与粮食产量的提高,出现了剩余,荀子曾有言,人之初,性本恶,这恶,不是指恶行恶业,而是指占有与贪婪!
    在基本生存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作为王候公卿的禹及其子孙,与身边人出于人类本性,又因手握大权,自然而然会生出把多出的剩余据为已有的心思,既有锦衣玉食,谁又甘心粗茶淡饭?并且占了还想占,总想多占一点,以获取更加奢侈的享受,自此之后,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天下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父死子继理所当然。
    因此私有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虽有诸多弊端,却无人可以逆潮流而行,即使是圣人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也没法阻挡人的贪欲愈演愈演,那么,是否就任由人心一直崩坏下去?”
    席中的每个人均是眉头一皱,脸面隐现深思,就连刘兴男都不嚷嚷了,卫风的提法尽管新奇,但仔细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刘裕更是若有所思,似乎明白到卫风要说什么了,只是还隔着一层纸,而这层纸怎么捅都捅不破!
    屋内一片沉寂,卫风淡淡一扫,又道:“历三代至春秋战国,经秦汉传至我朝,士庶之分把私有制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高门甲族贪婪无止尽,占山据泽,动辄拥良田数千顷,执政者操生杀大权,插刮天下奇珍财货,中下等士人则利用为官一任的机会,拼命刮地三尺,每当州郡长吏离任,当地百姓必须凑上例钱作为送礼,少则数万、数十万,多则百万都有,自上至下,无官不贪,无吏不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可笑的是,士人竟自诩为清流,以言行高雅,谈玄论道为荣,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士人的清流正是建立在平民百姓的累累白骨之上!
    请问刘兄,你崇尚节俭,且卫某相信你能身体力行,但面对举国皆贪,又有几人能仿效行之?既便将来你执掌朝政,下面投你所好,你又如何分的清是真廉还是假廉?再退一步说,你自已清廉节俭,那么,你能否保证子孙后代也艰苦朴素?令爱说的好,古来亡国之君,谁不是亡于骄奢淫逸?纵观古今,开国君主简朴清廉而子孙后代骄奢淫逸者多不胜数,往往三五代间便彻底堕落,请问,你如何约束子孙?难道凭借祖宗之法?”
    “这。。。。”刘裕哑口无言。
    卫风不给他思考的机会,继续道:“再来说休养生息,照卫某的看法,休养生息固然于百姓有利,却于国家不利,休养生息数十年,会因过于安逸而生出惰性,导致人不思进取,遇有突变会措手不及,而且也易使人放松警惕,自以为天下太平,因而武备废驰,骄奢之风渐长,国家会因**而最终陷入泥泽,刘兄可能理解?”(未完待续。。)


第二九二章 治国之道
    ps:  谢谢云歧青谷的打赏~~~
    凭心而论,卫风的分析在刘裕看来,并不是全无道理,只不过,休养生息历来是仁君行仁政的必施举措,又有哪一位帝王不愿被身后人比作文景?
    因着多年来的固化思维,休养生息政策已成了刘裕的坚定信仰,神圣不可亵渎,他接受不了对休养生息的彻底否定!更何况,汉文帝与汉景帝是他的远房老祖啊!
    于是,略一沉吟,刘裕反驳道:“汉初高祖,文景二帝因其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不但百姓安居乐业,也使得国力薄积厚发,之后才有了武帝对匈奴的胜利,卫将军又如何解释?”
    卫风淡淡笑道:“刘兄既然提到了文景,那卫某便谈一谈自已的看法,固然,自高祖至文景的休养生息为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武帝与匈奴的长期作战也耗尽了家当,致使数十年间积聚的财富化为乌有,为筹措军费,武帝强征算缗告缗,中等以上的商贾悉数倾家荡产,至武帝晚年,百姓贫苦,土地抛荒,流民蜂起,大小规模的起义暴动数之不绝,逼迫武帝不得不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以《轮台罪已诏》检讨过失!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武帝对匈奴作战,武帝对匈奴作战具有正面意义,是两个种族之间的你死我活之争,不打击匈奴,不仅边疆百姓朝不保夕,汉朝也随时会有亡族灭种之祸。在这一点上,纵是倾尽所有,武帝的功绩也不可否定!
    卫某要谈的是休养生息究竟值不值!国家几十年的财富在一场战役中消耗殆尽,上至朝庭,下至百姓全都陷入赤贫,这样的胜利,纵使胜了也无非是惨算,固然予敌以重创,自已却也落得个千疮百孔,各种矛盾频频爆发的下场。国家只能步步走向衰弱。最终在虚弱中逐渐走向衰亡,刘兄认为,值吗?”
    “这。。。。”刘裕不禁毛骨耸然,这不正是两汉的真实写照吗?但随即就振起精神。跟着拱了拱手:“卫将军所言不错。前汉因着武帝对匈奴的打击陷入了衰弱。后汉与西羌连绵近百年的战争也把朝庭拖入了泥潭而不可拨,从这个角度看,傻子都知道不值。可有些事,明之不可为也必须为之,不能完全以值不值来衡量,如果两汉不与蛮夷作战,只怕更加困苦!”
    卫风点点头道:“这就回到了根本问题上,以休养生息屯聚的财富来发动战争究竟值不值,卫某认为,不值!聚财之法不出于勤劳节俭与强取豪夺,卫某分别命名为慢财与快财,慢财取之于民应用于民,快财取自蛮夷用之于战,以战养战,日益壮大,生生不息!
    战争的本质是获取利益,而不是为了扬我天威,令四夷臣服,就我个人而言,我不需要外夷臣服,磕几个头说两句好话,谁知道他是真服假服?除了使虚荣心得到满足又有何用?我需要的是征服,需要的是敌人的财货、资源与女人!
    这又牵涉到了战略指导层面,我的战略指导便是以战养战,北方游牧民族可以以劫掠作为补给,咱们中土士卒同样是人,同样有骑兵,论起兵刃铠甲,要更加精良,为何不行?
    卫某对外作战,尽量不役民力,不耗民财,如此与根基无伤,我会稽以区区弹丸之地拥兵五万,还供养战马万匹,按理说,百姓早该苦不堪言,但刘兄可以去会稽任何一城一村打听,百姓们可有不满?绝对没有!
    而且因着对外征战的巨额收益,良人中从军者日渐增多,这放在我朝是不敢想象的,再回到开头提起的清廉节俭,廉是必须,俭则不必过于强求,须以量入为出作为依据,因着私有制的纵深化与私心膨胀,人都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倘若有能力吃肉,又何必顿顿粟米粥?
    再换个角度看,人类从最初的渔猎采集,到刀耕火种,到如今的水利施肥,总体趋势是一步步向前发展,这推动发展的原动力,便是人的**,简而言之,对享受的追求促使人开动脑筋去获取更多的物资以满足自已!
    相反,过份提介节俭,会导致一个非常吊诡的结果,那就是民众愈发贫困,官吏则贪暴更甚,这其中的原因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清,刘兄若不理解,可自行摸索,关键在于上之所好,下之必效,反给了有心人步步高升的机会,想必刘兄细思之后会有明悟。
    因此,卫某不提倡过度节俭,而是应该适度的引导民众追求舒适的享受,当然,这其中的度要把握好,既不能压抑民众创新的热情,也要防止追求舒适逐渐演变为骄奢淫逸,简而言之,对私欲应采取疏而不是堵!
    总之,他日如卫某执掌中枢,对内轻徭薄赋,构建起一套按劳、按才分配的合理有序制度,以法规约束不法奸商的贪婪,以军功或重大成就封赏授爵,在民众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启民智,教爱国,使民众对国家生出归属感与荣誉感,踊跃参与国家的监督管理。
    对外则发动征伐,掠夺蛮夷的人力物力为已用,最终建立起一个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扩张力的庞大帝国,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走一步,把根基夯实,再走下一步!”
    卫风满脸洋溢着自信,刘裕却是惊呆了,这人绝对是疯子!他的这套治国理念不说与圣人之道,既便与二世而亡的暴秦都大相径庭,居然要让民众参与朝政,自三代以降从未有过,国家不得乱套了?
    刘裕的出身虽然不显赫,却是次等士人,在他身边聚结着一批同样出身,对于高门甲族专擅朝政也同样不满的类似出身的人,这是他的根基!
    他虽然怜恤百姓之苦,却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俯视的目光来看待,以施舍的心态使百姓获取温饱,而不是把民众摆在与自已对等的位置上,思想上的巨大差异,使他没法认同卫风的理念!
    其他人也纷纷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了卫风,尤其是王蔓,更是百感交集,今日是卫风首次系统性提出了自已的施政理念,这使她的一些个小疑问迎刃而解。
    她总感觉卫风与正常人不大一样,奇谈怪论那是不必多说,平时注重情调与夫妻间的平等关爱,而不是处处摆出一副大郎主作风,生活中又不使用婢仆杂役,母夜叉虽负责了他的一部分生活,但母夜叉与婢仆杂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未完待续。。)


第二九三章 刘兴男的心愿
    “这。。。。”卫风的劝说情真义切,刘裕不由生出了一丝动摇,自已对兴男的管束真的合适吗?于是,把征询的目光向臧爱亲投了过去,王蔓却是向卫风挤了挤眼睛,接过来道:“刘兄,嫂嫂,你们对卫郎也许不大了解,但蔓不得不厚颜夸一句,卫郎看人的眼光颇有独到之处,由着兴男的性子,不强加束缚,兴男将来或有成大器的可能!
    另外蔓还得提个醒,明日桓修将出镇京口,对于北府宿将,理当清洗一部分,如跟随刘牢之多年的心腹老将,可同时,桓修初来乍到,要想以北府军为已用,还得依靠北府旧将,刘兄在北府军中素有名望,与刘牢之关系不深,很可能成为桓修的拉拢对象,倘若桓修听闻兴男未曾婚配,为家中子侄辈向刘兄求娶,请问刘兄应还是不应?
    蔓试着替刘兄分析一下,如果应允,将来桓玄事败,因其篡逆,必遭屠宗灭族,兴男既使能侥幸幸免,夫郎与子嗣被杀却是无须置疑,这岂不是害了兴男?如果刘兄推托,恐怕又会惹来桓修的不快,徒招无妄之祸!
    因此,让兴男随娇娇姊往建康避上一阵子倒不失为一良策,至于卫郎那里,刘兄与嫂嫂请放心,卫郎这人嘴虽不大好,却在男女之事上从不含糊,何况蔓与娇娇姊也会从旁监督,绝不让他祸害兴男,请刘兄与嫂嫂放心!”
    这倒是刘裕没考虑到,细细一想。王蔓的猜测并不是无稽之谈,关键在于刘兴男尚是云英待嫁之身,桓修以联姻来笼络自已顺理成章,真等到桓修托人提亲,自已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刘裕顿时出了身冷汗,他立刻就认同了把刘兴男送走是唯一的可行之计,尽管他对卫风不大放心,却总好过刘兴男与桓氏联姻,凡事都有个说不准。不预作准备。事到临头只能悔之莫及!
    臧爱亲也是面色微变,她清楚自家男人的野心,决不可能诚心为桓玄所用,再说句难听话。与其投靠桓玄。还不如投了卫风呢。卫风勉强能算得上半个自家人,剔除去刘兴男的因素,其实臧爱亲对卫风还是有些好感的。最起码是她的妹夫!
    夫妻二人相视一眼,通过眼神达成了一致意见,如果说,卫风的劝说只令他们动摇的话,那么,王蔓的猜测促使他们最终下定了决心,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哎~~”臧爱亲叹了口气,无奈道:“卫将军,嫂嫂与刘郎暂把兴男托付给你了,你要切记自已的承诺,否则,嫂嫂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的!”
    卫风郑重的拱了拱手:“卫某素来牙齿当金使,请刘兄与嫂嫂尽管放下心来!”
    臧爱亲点了点头,把目光移向了刘兴男,刘兴男已经雨过天晴,眼泪水说收便收,眉眼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欢喜之色,跟在卫风身边,有吃有玩有乐子,还能与姑母朝夕相处,与留在家里读那枯燥无味的《女诫》与《列女传》,整个是没得比,至于红丸将来花落谁家,暂时不在她的考虑之列!
    臧爱亲收回目光,与刘裕交换了个苦涩的眼神,他们都明白,这一次把刘兴男放出去,性子肯定会变的更野,日后再想管束,那是基本上没指望了,可是非这般还能如何?难道真等着桓修上门提亲?
    刘裕只觉得,自打与卫风偶遇至今,几乎就没顺心过!
    刘裕随即压下这份无奈,向屋外望了眼,提醒道:“多余的话愚兄不说了,卫将军你心里有数即可,天色即将放亮,你们抓紧时间尽快离去罢,与桓修碰面总是不妥。”
    卫风还未开口,刘娇已离席而出,在刘裕与臧爱亲案前盈盈跪了下来,一拜到底:“阿娇就此拜别兄长与嫂嫂,请兄长与嫂嫂保重,他日若能诛除桓玄,阿娇会抽空回来探望的。”
    臧爱亲的脸面现出了明显的不舍,勉强笑道:“你放心去罢,家里不用操心,记着,不要无理取闹,也不要争强好胜,要尽一个妻妾的本份侍奉夫郎,不要仗着年岁大便对王家女郎不敬,要早日和卫将军生个孩子,另外,要照顾好兴男。”
    刘娇哽咽道:“阿娇会谨记兄长与嫂嫂的教诲,请不用为阿娇和兴男担心!”
    刘兴男也跟着道:“父亲、阿母,兴男会照顾好自已的,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已,兴男会挂念你们的!”
    臧爱亲抹了把眼泪,便挥了挥手:“去罢,莫要耽搁了。”
    卫风领着王蔓与陈少女站起身,郑重拱了拱手:“天下群雄,桓玄空具其名,实则一纨绔,不足为虑,秦主姚兴,佞佛贪利,其父姚苌勒杀苻坚,必遭天谴祸及子孙,南德主慕容德,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北燕主慕容盛,猜忌刻薄,致使人人自危,卫某料其终不免死于非命!
    至于匈奴余孽,刘卫辰之子刘勃勃(赫连勃勃),依附于秦国秦州刺史没弈干,此人狡诈奸险,反客为主只在数年间,但匈奴凶暴,不得人心,王师所向,便是他命丧之时!而西凉旧地,诸胡征战不休,自保尚且无暇,何来余力兼济天下?
    之前刘兄曾问卫某天下谁属,卫某敢断言,论起风流人物,卫某自居其一,另二人当属刘兄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