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凡小子闯三国-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奉孝可试言之!”

“总结起来,曹操的目的无非是污蔑主公的清名,动摇主公治下的民心,进而瓦解主公的合法统治!”

“……不会这么严重吧……难道我陈留百姓会因为这区区几篇檄文,就否定我为他们做过的一切,动摇对我的信心?”

“主公有所不知!荀彧,刘晔,程昱之流俱是天下士人做景仰的代表,其一言一行,足以影响很大一批人士子的判断和选择,进而选择服从曹操,跟主公为敌,这些人在民间又各有影响,确实足以扰乱很多百姓的视听!”郭嘉沉吟了片刻,似是组织了一下语言,接道,“陈琳那一篇文章看似无稽,实则非常厉害!主公须知百姓愚昧无知,且迷信极重,陈琳抓住主公一直不曾公开来自何方这一点做文章,虚构主公乃天降孤星,除了主公本人之外无人能予以反驳,由不得百姓不信!若陈琳诡计得逞,则无异于将天下的战乱灾祸全部栽赃于主公的头上,到时候……民心只怕就不好控制了!”

郭嘉娓娓道来,小志却越听心越凉,的确,哪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博学的人,也绝对不可能理解自己从何处而来,而若自己不出面解释,百姓们自然会想当然的理解为小志默认了,若自己出面解释……该死,自己拿什么去反驳陈琳的构陷?

这一招,也许曹操本人都不曾寄予太高期望的一招,竟在无意间击中了小志的死穴!

“奉孝……可有方法应付?”小志如梦呓般的声音,使得郭嘉意外的扬了扬眉。

“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主公亲自站出,反驳陈琳的无耻构陷,则我军治下百姓之心自然安定,毕竟,主公这几年的政绩是百姓们都认可的!得到实惠的百姓,自然不会轻易为流言所动!”

“……唔,还有别的办法吗?”

“以眼还眼,以毒攻毒,我方有管宁老师坐镇,自然能召集不少文人墨客撰文为主公辩解,但这效果……却是差了许多!”

“以管宁先生的威望,若能为我登高一呼,想必效果非凡!就偏劳管宁先生和奉孝,设法为我消弭此事带来的影响吧!”小志几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然后,疲惫的叹息一声,起身向后堂走去!剩下堂中一众文武,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场涉及天下超过半数的文人士子之间的大论战,由此展开!

这几章是短暂的转折之章,又是我比较不擅长的部分,我尽量写得简短些,然后立刻进入正题,请大家继续支持,月票多多的投哈!!

第四章 和平暂驻

小志麾下众人,论德操,论威望,无人能出管宁其右,就算放眼天下,除了隐居在鹿门山上教书的庞德公外,在学术上也无人及得上管宁的地位,是以当管宁为小志辩护的檄文出炉后,在民间所掀起的反响简直是空前的!

管宁一篇《答荀文若疏》前后不过千余字,却字字珠玑,蕴含无穷,不但将荀彧泼到小志身上的污水转移干净,更毫不客气的质问,是谁幽禁皇帝于深宫,军国大事独裁独断?是谁嗜武好杀,使徐州土地上平添数十万冤魂?是谁穷兵黩武,征战四方,使得所过之处血流成河?

管宁檄文一出,天下士人不由得想起徐州土地上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杀戮,站在人道的立场上,除了曹操一方的文人,天下士子都不禁为管宁叫好助威!

更有无数的百姓士人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一直执北方士子之牛耳的管宁宗师早已经在小志的麾下供职多年了!不少有志之士纷纷慕名而来,其中尤其以“龙腹”邴原相投最让小志兴奋!这下子(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犎脊橛谡氏拢狻耙涣笨峙虏淮斡诹醣各庀碌摹拔粤绷耍?

接下来郭嘉也对陈琳的那篇心怀鬼胎的檄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注,并公告天下!郭嘉直言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东汉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边缘,在此危机时刻小志横空出世,挽狂澜于即倒,建设陈留一郡,使数十万百姓安居乐业,先后剿灭不尊皇令的袁绍,吕布等各路诸侯,更将当今圣上从曹操的魔爪中解救出来,重新掌权,此乃天赐我大汉皇朝的福将,哪里是什么灾星!

郭嘉深知皇权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将小志塑造成一位上天降下捍卫皇权的战士,不但可以拉拢一大批忠心于汉室江山的士子的心,更能得到天下百姓的衷心支持!相比之下,陈琳针对于小志身世的指摘,已经不那么被人所注意了!

诸多文章之中,当时还籍籍无名的蔡琰所著的一篇文章引起了颇为广泛的轰动!文章中蔡琰用极为优美华丽的辞藻,将陈留描绘成一片战火不兴,人民富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美丽安泰的桃源胜地,引起向往和平的天下百姓无限的遐想!文章中女诗人遣词造句间隐约流露出的对陈留之主那隐晦的崇敬爱慕之情,情真意切,打动人心,更使得无数少男少女为之疯狂,对陈留,对小志生出无尽的好感!

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小志和曹操两方的文人你来我往,口诛笔伐,辩论的好不热闹!曹操亲自提拔起用的“建安七子”秉承曹操之意,不断发布檄文,以生花之妙笔,悬河之口舌,一再为曹操辩护,妄图洗清滥杀恶名,更列举小志诸多有悖于伦理纲常的政策,咬定小志乃上天降下乱我大汉正统的灾星!

深知论战胜负关系到天下民心的向背,小志和曹操两方谁都不敢放松半点,一篇一篇妙语连珠的檄文传遍天下,互相攻击,一时倒也大大活跃了死气沉沉的文坛!辩论到后来,转折性的一篇文章终于面世,帝都许昌竟传出一道皇帝亲笔的诏书,赐封“战功彪炳,捍卫大汉皇权有功”的小志为当朝丞相,掌天下兵马调度之权!

众所周知,曹操那个丞相乃是掌权之后自封的,并未得到朝廷的承认,但如今献帝却亲笔下诏令小志名正言顺的承袭了曹操的职位,其中信任和支持,不言自明!

献帝诏书一出,犹如为在黑暗中前行的大汉无数百姓们指明了前进的航向!连皇帝都亲自出面支持了,那么曹操对于小志的诸多指摘,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一时间,曹操治下各地的军心民心,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摇,不少士人立刻就调转了枪口,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曹操!

论战几个月,通过管宁,郭嘉,贾诩,蔡琰,蔡邕等人的妙笔,将陈留胜景更加广泛的传播于天下,曹操治下的百姓,已经有人携家带口搬离故土,赴陈留安家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下子够曹操郁闷一阵子了!

论战的烽火渐渐熄灭,主动挑起的曹操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而在战场上,曹操的损失更为惨重!

身陷两路夹击而外无援军的吕虔军全面崩溃,在最后一战中吕虔力拼关羽,誓死不降,最终全军覆没!吕虔只以身免,被突入徐州腹地的一支虎豹骑小分队所救,带回了豫州!

但关羽的动作还是太慢了一些,待关羽终于领得胜之兵踏进青州地界时,青州十一个郡,国已被张颌的兵马拿下三分之二,只留下一个北海国,任关羽攻取!

但是诸葛亮却在此时旗帜鲜明的劝谏关羽放弃北海国,退保徐州土地!

“这北海国即使被我军占据,但其三面环绕的均是青州之敌,我军势必要付出大量的兵力和钱粮去守,白白消耗,得不偿失,此正是敌军欲消磨我军实力之计!”

忙活了近半年,牺牲兵马钱粮无数,最终却是为敌军做嫁衣裳,关羽骄傲的自尊心大受刺激,不顾诸葛亮的劝说,执意要组织兵马杀进青州报仇,却在起兵的前夕,收到了刘备所下的军令,命关羽撤军!原来徐庶也是看穿了敌军的阴谋,向刘备详细分析后,才成功劝服了刘备!

随着关羽撤兵固守徐州,整个青州土地落入到了小志的掌握,不费吹灰之力!

青州已沦陷,加上又到了秋收农忙时节,曹操也只能决定撤军,退保豫州,亲自主持治下各地的秋收事宜,兵粮短缺的痛苦,曹操已经受够了……

焚烧天下的战火,至此终于熄灭了,短暂的熄灭了!

毫无疑问,连着拿下兖州,青州两地的小志是无可争议的赢家,成为了当今天下不逊于曹操,刘备,孙策的第四股力量!而曾经独一无二的巨鳄曹操,已经不再拥有足以横行天下的实力,这江山究竟是谁的,已经难讲的很了!

趁着这难得的和平时期,小志也完成了治下的人事调动,为下一次的全面大战做好准备!

小志已经正式上表献帝,表奏沮授为冀州牧,辛评,辛毗为其左膀右臂,沮授近一年来在冀州所做下的政绩有目共睹,不但与辛族紧密配合将整个冀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更按部就班的为小志完成着开拓疆土的伟业!

表奏华歆为青州牧,与荀谌,高顺,郝萌等镇守青州,青州乃粮食丰产之地,用政绩极为出众的华歆来打理最合适不过!小志同时密令华歆搜罗善造海船之人,于青州各处港口偷偷建造海船,以为日后之用!

小志虽自领兖州牧,但身为当朝丞相,当然得陪伴在皇帝的身边,只能将治理兖州的重任交给了麾下大贤管宁,在王基,陶丘一等政绩出色的名臣辅佐下,在张颌,高览等名将的鼎力支持下,兖州将成为小志对外扩张最有力的踏板!除此之外,小志将庞统也留在了兖州,待在了管宁的身边,一方面让管宁代为教导,以丰富庞统的学识,另一方面,也须有一智计出众之人留在兖州,防备曹操可能使出的任何阴招!

至于陈留,城主永远都只有一个,换了谁都不能服众,所以小志只能自领陈留太守,但调龙舞回到陈留,主持诸多事宜,以刘,杨两族在陈留的实力,按照小志留下的一整套已经成形的方案,足以将陈留平稳的治理下去。唯有一点,陈留的教育事业,在管宁调任之后无人主持,小志想起了另一位东汉大儒蔡邕,在小志亲自登门延请,并让管宁以老友身份几次规劝之后,蔡邕终于答应继任陈留学堂校长一职,继续主持这些学业刚刚起步的孩子的教育事项。

但是狡猾的蔡邕,适时的提出了一个条件作为交换——将蔡琰带到许昌好生照料!老人家的用意小志当然知道,但话既然说到那个份上,小志想不同意也不行了……

最后,小志麾下的骨干人才齐集帝都许昌,使得许昌一时将星熠熠,光彩夺目!

小志为丞相,总揽政务!

郭嘉被擢升为尚书令,负责掌管一切政令!

贾诩被擢升为长史,为丞相属官,幕僚之长!

陈宫为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庞统为军师中郎将!

擢升许褚为安南将军,正三品,掌征伐!

擢升徐晃为安西将军,正三品,掌征伐!

擢升鞠义为安北将军,正三品,掌征伐!

擢升典韦为安东将军……虚衔……反正小志是绝对不会让典韦单独统兵打仗的!

擢升张颌为征虏将军!

擢升高览为镇军将军!

擢升高顺为振威将军!

………………

小志麾下众文武,均按功行赏,未有遗漏,个个光宗耀祖,军心大震!

小志全家搬至许昌装饰一新的丞相府邸居住,其治下三大州,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迅速的发展着!

第五章 雪灾肆虐(上)

雪,好大!

年关前后,一场规模异常庞大的暴雪席卷神州大地,漫天飘舞的银白色雪花,将天上地下尽数渲染成一抹单调的白,白的渗人!

小志倚立于自家高楼之上,放眼向远处

这场大雪竟已足足下了五天,且越下越大,毫无停歇之势,在呼啸的北风席卷下落地堆积成冰,若不及早处理,一会功夫就会大雪封门,出入不得!

街面上很少能再看见路人,只有那零星几个无处安家的流浪汉,裹得像那狗熊也似,急匆匆的穿行在大街小巷,无声无息,好似游荡在人间的幽灵!

在自家高楼上伫立良久,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小志黯然长叹口气,返身回到了屋中。

郭嘉,贾诩,陈宫等麾下得力之臣早已齐集多时,见小志凭楼眺望,也不敢打扰,均在逗弄李祥那小家伙。

小家伙已经三个月大了,出落的愈加水灵,人见人爱,尤其那一双黑黝黝,圆嘟嘟的小眼睛,总是蕴含着可爱的笑意,哪怕有再多的苦闷,看到小东西那一张讨喜的面庞,也会瞬间消逝无踪了!

人是长大了一点点,可还不会说话,更不会认人,那尿腺却十分的发达,不论落在谁手里都要用一泡童子尿来问候,每每搞得众人狼狈不堪,颇有一种“大湿”的风范。

若传说中的遗传理论属实的话,那自己小时候岂不是也……每每想到此处,小志都不禁苦笑着在心底向千年之外的母亲问安!

吩咐侍女将李祥带去找他妈,小志招呼众人席地而坐,主仆之间虽都已身居高位,仍像布衣时一样亲切随意。

看得出众人故作轻松下那一颗紧张沉重的心灵,小志长叹一声,沉声向贾诩问道:“玄天监可曾算出这场雪何时会停?”

贾诩无语,摇了摇头,一脸的无能为力。

这一点小志早有心理准备,这玄天监乃负责监视气象运行之变化,事先却对这场豪雪一点预警都没有,可见工作效率之低下……

话说回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来得也实在是太猛烈了些,一夜之间,山川河岳尽是一片素白,雪花簌簌飘落,几丈之外竟然已看不清事物!无论是前世今生,小志都不曾经历过这么一场大雪!

但本能上,小志却知道这一场大雪将为大汉的子民带来无尽的烦扰,和死亡!

郭嘉也是面色微白,显然已几天没休息好了:“主公,来自各地的第一波报告都已送达许昌了。陈留那边情况稍好,田地被破坏百分之三十,库存粮食因冰冻毁坏锐减近三分之一,但那边人民富足,难民较少,龙舞回报说陈留尽可以处理的来!”

“恩……”小志的脸色稍缓,微露欣慰之色,“传令龙舞,可放手去做,但务必不让任何一名百姓忍饥挨饿!陈留若有余粮,可匀一些运往兖州!”

“兖州的情况……的确比较糟糕!”郭嘉揉了揉眉头,罕见的流露出心烦意乱的神情,“兖州农田毁坏超过百分之六十,受害百姓不下二十万人,已有百余人因饥寒交迫,死于街头,管宁先生三日前就已经开官仓赈济灾民,但负担比较重!他还传讯说需要许昌供应大量的伤药和食物,以解燃眉之急!”

“可命龙舞运输部分粮草支援兖州,陈宫,传令许昌各大药铺供应伤药上来,火速运往兖州!”小志斩钉截铁的说道。

“领命!”陈宫恭谨的说道。

“冀州灾情要舒缓许多,沮授先生久居冀北苦寒之地,对当地天相气候颇为熟悉,入冬之前便做好了防寒防雪的准备,损失不是太大,但他也没想到这场雪会大到这种地步!青州那边雪情要小上许多,华歆先生传书来说尽可以控制的住!”郭嘉一口气将话说完,慨然长叹一声,面露忧色!

小志沉吟片刻,摇头疲惫道:“到目前为止,灾情倒还控制的住,但这场雪若再这么下下去……要不了多久,只怕许昌也要告急了!”

“雪情取决于天,人力岂能控制?为今之计,只能祈祷上天早日放晴,我等也只能尽尽人事了!”贾诩见小志神情萎顿,不由得出声劝慰道。

小志在屋中负手来回踱步,似在沉思着什么,良久突然抬头道:“虽然只能尽尽人事,但这人事,却要做得彻底一些,不能因为这一场雪,而放弃治下任何一个百姓!传我命令!”

小志此言一出,屋中众文武一起躬身抱拳,静候指令。

“我治下各地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