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就去还愿,超渡些弟子,积点德。”

她也真够厉害的,撒谎也不脸红,李隽是个主意很多的人,心念一转立时有了主意,一下跪下来,叩头道:“弟子愿意皈依我佛,还请佛祖保佑,收留弟子。”

全皇后没有处理国政的能力,人也不笨,明白李隽的用意,就要跪下来,看见李隽的手在背后向她摇个不停,马上醒悟,快步离去。

谢道清还真的给李隽僵住了,拐杖敲着地面,道:“皇上,你是万民之主,一国之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快起来,快起来。”

李隽信口胡诌起来:“佛即皇上,皇上即佛,我当皇上是佛,不当皇上还是佛。不仅弟子愿意皈依三宝,就是这些侍卫也愿意请求佛祖庇护。”

皇帝都这么说了,侍卫还敢说什么,只好跪下来,照本宣科的道:“弟子请求佛祖慈悲,收于座前。”

几十个侍卫跪了一地,一下子超渡几十号人入佛门,超渡速度之快恐怕是佛家历史上的第一次吧。谢道清根本就没有许愿超渡人入佛门,一下子愣在当场,不知道如何处理。

就在谢道清发愣的时候,一大群人,足有好几百人跑过来,跪在谢道清面前,道:“弟子请佛祖慈悲,收归座前。”有的声音娇媚诱人,有的声音尖细刺耳,正是宫中的执事杂役和那些让李隽头疼的千娇百媚的妃子才人。

跪在最前面的就是全皇后,她明白李隽的意思是要她去多叫些人来让谢道清超渡,一离开现场就叫来侍卫太监要他们去传令,不一会儿功夫这些人就赶来自愿投入佛门。

李隽粗略估算了一下,足有六七百号人,心想要是不够可以把御林军再调来,把和尚庙撑破算了。

谢道清万未想到李隽会来这一手,先是一惊,跟着就是一喜,道:“你们真的诚心礼佛,舍得手中的荣华富贵?”她本来信佛,要是真的能超渡这么多人入佛门,还是让她高兴。

李隽平生不拜老君,不参禅,根本就不信教,此时却是一脸的诚恳:“弟子愿意。”真诚的声音,真诚的表情,表明他有一颗真诚的心。

“弟子愿意”四字可不是从李隽一人嘴里说出来,是从几百号人嘴里说出来。说得最真诚的莫过于那些一心想讨好李隽,期待他临幸的贵妃了,声音娇媚,莺莺燕燕,要是她们真的进入佛教门,幸福的也许就是她们要朝夕面对的泥菩萨了。

谢道清一下子高兴起来了,拐杖点着地面开始讲法了,道:“你们能有这颗佛心,老太婆很高兴,很高兴。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你们都是和佛门有缘的人,佛祖会接纳你们的,今天人太多了,一时之间也超渡不过来。等老太婆做好了准备再来渡你们。你们时刻要保持一颗佛心,多做善事,少杀生。你们这些侍卫,很多人都杀过人,这没关系,人谁无过,佛亦有错,不要计较他过去做过什么,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隽心里升起一个促狭的想法:“要是照你那么说,大奸大恶之人做尽了坏事,只要披上袈裟往和尚庙一躲,不就可以逃躲法律的制裁了?等风头过了再还俗继续为恶,风头不对又躲进和尚庙,反反复复,和尚庙不就成了犯罪份子的庇护所。贾似道要是早点听到你这篇宏论,说不定就逃脱法律的惩罚了。”

正在李隽腹诽的时候,只听谢道清道:“你们都起来吧,都起来吧,不要老跪在地上,这样对身子骨不好。你们怎么了?脸怎么红了?还老瞟着皇上,这是为什么?罪过,罪过。”

那些贵妃自打一跪下来就瞟着跪在最前面,英气勃勃的李隽,越看越爱,越爱越看,越看心思越乱,越乱想得越歪,不自然的俏脸飞霞,给谢道清识破,她还真的具有法眼。

李隽不站起来,谁也不敢站起来,仍是直挺挺地跪着。李隽继续演戏,一脸坚毅地道:“寿和圣福,弟子一心向道,请寿和圣福成全弟子。弟子决定,寿和圣福走到哪里弟子就跟到哪里。”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说你要是不放弃去和尚庙长住的打算,我就带人把和尚庙撑爆。

谢道清也明白现在的宋度宗可是精明过人,她的用意早就给李隽识破了,他把面子给得十足十,也该见好就收,顺坡下驴,道:“老太婆多日未听明霞大师说法,这心啊,老不踏实,听了大师说法心才能安稳。”

李隽差点笑破肚皮,忍着笑,心里想道:“真象个小孩,一会一个花样,变化也太快了,怪不得朝政老是朝令夕改,都是你造成的。”一下站起来,道:“寿和圣福,你请放心,我们把明霞大师请到宫里来,也给我们讲讲佛法,消消戾气,多培养点善心。你,去给赵佥说,要他马上去栖霞寺,把明霞大师请来。”

一个太监领命而去。

谢道清很是高兴,拄着拐杖走来走去,道:“皇上,我给你说明霞大师可是有道高僧,妙悟佛法,平常难得与人讲经,你的佛缘真的不浅,你就留下来听大师说法。”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十三章 佛门弟子(下)

李隽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给谢道清两个老大耳括子。蒙古大军围城在即,军国大事堆积如山,一桩桩,一件件都得李隽处理,时间本就紧得不得了,她倒好,还有心情学佛,还要李隽相陪,这个乱子可不是一般的大,连学佛与朝庭存亡谁轻谁重都不知道了,着实让人着恼。

李隽连话都没来得及说,谢道清跟着就说:“皇上,你要是不听明霞大师说法,就是心不诚,我还是去栖霞寺住些日子的好。”她这是在威胁李隽。

不受人威胁一直是李隽的美德,真想说:“你去就去,谁怕谁?”还是得忍着气恼,道:“我听,我听,还不行么?”

“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很孝顺。”谢道清高兴万分地拉着李隽的手坐了下来,道:“给皇上上杯茶。你去催催,要明霞大师快点,皇上的时间紧迫,等不得人的。”

“你现在才明白我的时间紧迫,有屁用。”李隽在心里骂,嘴上却说:“不急,不急,让大师慢慢。”心里想的是:“最好不要来,路上给佛祖召唤,无疾而终。”

李隽的心愿并没的实现,不多一会儿赵佥领着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光头和尚进来,一袭红色的光鲜袈裟披在身上,矮矮胖胖的个子,真有点得道高僧的样子,要不是李隽心中对他正着恼,巴不得他给佛祖召见,肯定是大起好感。

“阿弥陀佛,寿和圣福,贫僧明霞有礼了。阿弥陀佛,化外之人明霞见过皇上。”明霞大师施礼相见。

对于现在的李隽来说,心中正有气,不要说一个佛门弟子,就是佛祖亲自前来,也不会有好感,只冷冷地看着他并不说话。

谢道清的表现就不同了,非常热情,好象见到老祖宗似的,道:“大师请坐,给大师上茶。大师,皇上的时间不多,你不要说得太多,就说上一段半段的就行了。说吧,我和皇上听着呢。”她还真够心急的,好一颗虔诚的佛心。

“你要是在处理国政上有这份热心肠该有多好。”李隽心里很不满地想。

明霞大师也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学佛,而是保住朝庭,道:“阿弥陀佛,寿和圣福,贫僧以为……”他的话给谢道清打断了,道:“大师,你要是不说,我跟你去庙里礼佛也成。”

这不是明摆着要明霞大师说佛嘛,明霞大师脸上掠过一丝苦笑,盘膝坐在浦团上,数着念珠讲法,道:“阿弥陀佛,贫僧遵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斯乃是三观之虚明,一实之渊致,昔仙人苑内未耀此摩尼,今长者园中方洒玆甘露,良由小志先开故早驰羊鹿,大心始发方驾此白牛。斯乃正教之供范萨埵明训,非云非雨德润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统万行若沧海之纳众流,荡纷异若冬霜之凋百草。若具存梵本,应云跋阇罗般若波罗蜜修多罗,此土翻译金刚智慧彼岸到经。明无累不摧称曰金刚,无境不照目为般若,永勉彼此名波罗蜜,经者训法常也。”

他讲的是《金刚经》,李隽研读过《金刚经》,对其中的含义很是了解。明霞大师的讲解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让李隽惊奇的是明霞大师说起梵文字正腔圆,非常地道的梵文,与和李隽交流的印度学者一般无二,这绝不是躲在庵庙里凭书本能学到的,李隽问道:“大师,你的梵语一流,你是在哪里学的?”

中国佛教使用的佛经采用直译法,里面有很多是根据梵语发音音译而来,所以要读懂佛经最好是要懂得梵文。因而,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多都精通梵语,明霞大师能说梵语情理中的事情,问题是他的梵文太正宗了。(按:由于佛经翻译的关系,中国古代梵语的主要学习者是佛门弟子。)

李隽非常清楚一条学习语言的规律,要学到正宗的语言,最好到语言的本土去和当地人交流,比如老外要学中文最好到北京来进修,中国人要学美式英语最好去美国,要学英式英语最好去英国。当然,现代科技发达,有复读机这些辅助工具,你不去也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南宋时期没有复读机这些高科技产品,学习梵语要是不去印度,只有靠师父教授。要是师父的发音、理解有误,徒弟也就跟着错下去,日子久了就成了以讹传讹。

李隽和印度学者多有接触,对梵语相当了解,一听就知道明霞大师那样地道的梵语不会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应该是另有原委,才有如此一问。

明霞大师合什为礼,道:“回皇上,贫僧心向佛祖,一心愿往极西之地,早年随一商队去过极乐之地,在佛祖座前参禅四载。在西方极乐世界住久了,梵语也就学好了。”读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佛家称印度为西方极乐世界,明霞大师的意思是说曾在印度住过四年,和当地人交往多了,梵语也学好了。

学佛就学佛嘛,不认真听讲,却问这些无关痛痒的事,谢道清很不高兴,正待把李隽的话题引入佛法,李隽却抢先道:“大师是如何去极乐世界的?是走海路,还是陆路?”

这问题就扯得更远了,谢道清更不高兴了,脸拉得老长,碍于明霞大师在发言只好忍了,不满意地瞄了一眼李隽,李隽微微一笑而已。

明霞大师回答:“贫僧由海路去西方极乐世界,由陆路经西域回转。”

宋朝与印度之间虽有贸易往来,却并不频繁,去的人并不多。象明霞大师这样既走了海路,又走了陆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李隽的兴趣更浓了,道:“大师对极乐世界的风土人情,文化掌故很是了解?”

“了解不敢,略知一二。皇上但有垂询,贫僧当据实相告。”明霞大师也不笨,心想李隽如此说话,肯定是好奇心起,想向他打听一些新奇的事儿,要是对答合于圣意,好处自是少不了的,打起精神准备接受考验。

遗憾的是,明霞大师的想法错了,李隽并没有向他打听印度的奇事轶闻。李隽来自二十一世纪,对印度的历史相当有研究,比明霞大师还要了解得透彻,在明霞大师看来是新奇物事的事情,在李隽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李隽看着明霞大师道:“大师,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大师能否应允?这事关系极大,可以说这事有关我大宋朝的存亡。”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上)

文天祥等人在上书房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感到非常恼火,别的不说,现在这种危急时刻谢道清居然出来捣乱,白白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罪过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无一不是事务缠身的人,军国之事多得忙都忙不过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南宋的命运,宝贵的时间给谢道清如此浪费,任谁心里也不会好受。只是他们碍于做臣子的本份,才没有表达出来,心急的高达都不知道在上书房里走了多少圈了。

正在文天祥他们焦虑不安的时候,李隽进来了,身后还有一个光头和尚,正是明霞大师。

“这位是明霞大师。”李隽为明霞大师介绍起来。

李隽这人新奇的想法太多,多得让文天祥他们都来不及接受,他们对李隽的评价是渊深若海,深不可测。这次他就更厉害了,居然带了一个光头和尚来参加御前会议,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就是翻遍历史书也是找不到,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之举了,文天祥他们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心急的高达马上就反对道:“皇上,你怎么让一个和尚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这不是胡闹吗?也太太太儿戏国事了。”要是眼神可以杀人的话,明霞大师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高达他们有这样的反应,李隽是一点也不奇怪,示意他们坐下,道:“高将军不要乱说,学有专精,人各有其能,这用人嘛自然是要因人而用之,不能一概而论之。明霞大师,请坐。”端过一张椅子。

“谢皇上。”明霞大师向文天祥他们施过礼,道个罪才坐了下来。

李隽坐下来,缓缓道:“明霞大师精通梵文,了解身毒国的风土人情,因而,我决定身毒就由明霞大师协助宜中他们。明霞大师早年到过身毒,对身毒很是了解,有大师协助你们将事半功倍。大师有道高僧,急于国难,愿意随商队去身毒,当翻译。”

文天祥等人方才明白为什么李隽会带明霞大师来参加这种规格的御前会议了,心想李隽用人真的是“不拘一格”,人尽其才,居然连和尚都派上了用场。

惊讶之余又很是佩服,文天祥道:“皇上圣明!唯才是举,大宋之福!百姓之福!”

高达他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文天祥的说法。

李隽要求培养翻译人才这一思想给很好地给执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同时,也为日后“大宋外国语学院”的创建打好了基础。外国语学院里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就是以明霞大师为首的一群光头和尚教授梵语,这成为一段佳话。

“你们要记住一点,对外交流、贸易要做到机智灵活,不要墨守成规,能灵活处理的就灵活处理。”李隽一脸严肃地赐予真言。

这话的意思表面上听起来是在说处理事情时要灵活,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能坑就坑,能占便宜就占便宜,能占多少就占多少。李隽很有修养,说得很有技巧。

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赵良淳,明霞大师他们万万想不到温文尔雅的李隽居然还有这么一副商人本质,忍住心中的好笑点头称是。

心直嘴快的高达笑呵呵地说:“皇上,你说得太对了,有便宜不占也太坑自家了。”文天祥扯了一下高达的袖口,便个眼色,高达忙改口说:“咱华夏是礼仪之邦,自然是公平对待,公平对待。”

他的表演真的成了欲盖弥彰,李隽忍不住莞尔,文天祥他们也是相顾微笑,明霞大师不停地口喧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隽凝思了一下,接着道:“自古以来,富饶的江南是天然的粮仓,坚壁清野以后,大部分将成为无人地区,不仅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反而成为一个包袱。连年战争,朝庭粮食储备早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再出现大规模的难民,必然要闹粮荒,粮食就成为头号难题。我思虑再三,来年的粮食只好从南方,主要从闽越地区和珠江三角洲调运粮食,解决危机。陈宜中,陆秀夫,你们到了以后,要抓好粮食生产,做好南粮北运的准备工作。”

“臣遵旨。”陈宜中和陆秀夫领旨。

这是高屋建瓴,真正意义上的远见卓识,就算是眼光独到之人也不见得能提前想到,文天祥佩服之极地道:“皇上深谋远虑实是让人钦佩。珠江三角洲土地肥美,固然是天然的粮仓,由于地处岭南之地,自古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