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是做梦,你用力咬一下手指头就知道了。”李隽笑言。

李隽这话本是一句玩笑话,哪里想得到焦裕真的是执行了,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使劲一咬,惨叫一声,右手甩个不停,道:“痛死我了。这不是做梦,是真的,鞑子真的给唱出城了。天啊,唱几下板板也能唱下宝鸡,皇上,你不是人,是神。”佩服到五体投地地神情写在脸上。

柳河子点头赞同道:“对,皇上是龙,天上地神龙。诸葛亮空城计退司马懿,已经够让人难以置信了,没想到皇上唱板板也能唱下一座城池,只有神龙才有如此本领。”用光了所有溢美言词的表情写在脸上。

“这有什么好奇怪地,《小放牛》这出戏,蒙古人没有看过,自然是心痒难搔了。”李隽在心里谦逊,道:“柳将军,看你们的了。”

“皇上请放心,臣保证一个鞑子也跑不了。”柳河子信心十足。(按: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将军就用过这招。找一批人在城下又唱又跳,几天下来,守城的人松懈了,他突然攻城,城里地人猝不及防,给他一举拿下城池。很不好意思,我忘记了这位将军的名字。)

一阵情妹妹。情哥哥的肉麻声音从前面传来,勾得蒙古军卒发狂。好象饿狗遇到肉包子一样冲了过去,一边冲一边叫些肉麻的下流话,把他们此刻的不正当的生理需要全部暴露出来了。

运气不错,那群又唱又跳的花姑娘就在眼前,原本担任警卫地宋军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也许他们是怕给发春的蒙古军卒当作另类使用,吓跑了。春情泛滥地蒙古军卒哪里会去想这些。只想着如何把这些花姑娘弄回去享用,无不是大喜,象疯狗一样扑上去。

万无长对准一个个子高大的花姑娘扑去,叫道:“娘们,跟老子回去。老子包证让你yu仙yu死,比做神仙还要快活。”

眼看着就要把花姑娘抱在怀里,只听卟叽一声响,下面一阵剧痛传来。原来是这个花姑娘来了一个裙里腿,飞起一脚踢在他那地方,想不倒霉都不行,一声惨叫,手里的弯刀对淮这个花姑娘砍去,骂道:“你他狗*养的*子。敢踢老子的命根,老子要你不得好死。”

以他想来,这一刀足以把花姑娘砍翻在地上,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个花姑娘骂道:“你***臭鞑子,老子还要砍你狗头。”刀光一闪,他手里地弯刀给砍成两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花姑娘手里多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刀,正对准他的脖子砍来。日光照射下,刀光如练。动人心魄。

危机当前。万夫长的春心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一个懒驴打滚。躲了开去。这一刀好不厉害,擦着左肩掠过,削下一块皮肉,要是慢得一慢,不是脖子没了,就是膀子没了。

就在万夫长遭到攻击的同时,其他的蒙古军卒也遭到攻击,那些原本又唱又跳的村姑牧童们好象在变戏法,也不知道他们把武器藏在哪里,春心大发的蒙古军卒只觉得眼睛一花,一道刀光向他们劈来,村姑牧童手里已经多出了一把寒光闪闪地宝刀。春心大发,一心想着春情艳景的蒙古军卒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根本就来不及反应,不少人就中刀倒在血泊中了。

万夫长只是一时意乱情迷,并非没有军事才干,要不然也不会摊上驻守宝鸡这样的重地。马上就明白过来上当了,大声下令,道:“撤,马上撤回城去。”

就是他不说,清醒过来的蒙古军卒也明白过来,呼啦一下就往回跑。

他们是来时容易,去时难,要想退回城里,连门都没有。还没有跑出几步,只见一阵宋军从前面冲杀过来,手里的宝刀在日光下闪闪发光。这群宋军好象冲入羊群地猛虎,一阵砍杀下来,不少蒙古军队血洒当场。

这队宋军正是柳河子和焦裕指挥下的宋军,两人早就憋足了劲,这一砍杀起来那还了得,蒙古军卒给他们一阵猛砍,杀得七零八落,死伤不计其数。

“自古红颜皆祸水”这句话也许是为他们量身订做的。这句话很有偏见,用在蒙古军卒身上再正确不过了,他们一心想来祸害红颜,却惹来杀身之祸,

报应!!!

“抓住他。”柳河子举着宝刀风也似的朝万夫长冲去。

万夫长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知道只有回到城里才有生机,命令一下达完,撒开双腿就逃,他还真是能耐,下面受了重伤,跑起路来象在飞,裤裆里的鲜血顺着裤管滴在地上,他所过之处就是一条细细的血线。、

如此雄壮的男人,可为男人们的楷模。

柳河子跑在最前面,宋军从后面跟上。最前面是万夫长,他身后是柳河子,柳河子后面是数千宋军,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肯定很壮观。

远远看见吊桥拉起,万夫长吼道:“快放吊桥,把桥放下来。”

城头上站着一个大汉,告诉他一个无情的现实,道:“鞑子,宝鸡已经给朝廷光复了。”

一心逃命地万夫长还没有回过神来,吼道:“你是谁?”

“大宋朝特种部队许光汉!”许光汉大声答,手里地火铳对准了他的脑袋,道:“鞑子,你看清楚了,城头上都是王师,鞑子已经不复存在了。”砰地一声枪响,一团火光闪现,一篷血花闪现,万夫长的脑袋好象烂西瓜一样炸开,鲜血和着白色的脑浆飞溅得到处都是。

万夫长仰面倒下,手指着城头,他到死都想不明白许光汉他们是怎么进的城。

再雄壮的男人也有软下的时候,悲哀!

蒙古军卒出城去追花姑娘了,心急火燎之下,居然连城门都没有关。万夫长他们一出城,许光汉带着特种部队后脚就进城了,要夺下宝鸡还不简单,许光汉的评价是“我们哪里来攻城,纯粹就是来赶集,大摇大摆走进来就是了。”

宝鸡是关中的战略要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城墙高厚,要硬打的话,真的不容易。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火炮又没有,这且不说,更严重的是李隽手里的兵力有限之极,到现在为止,到达关中的宋军不到六千人,其中还有两千是在略阳投降的汉军。

以如此有限的兵力攻打宝鸡这座坚城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在李隽神奇大手的推动下,宋军不仅打下了宝鸡,还兵不血刃,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拿下宝鸡,宋军挺进关中的条件彻底成熟了,八百里秦川已经出现在他们面前。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一章 郭侃入关

“你去把史将军,张将军,阿术将军请来。你对他们说,我有事和他们相商。”郭侃看了看手中的战报,走到地图对着地图凝思一阵,扭头对亲兵队长道。

亲兵队长领命而去。郭侃对着地图,思念电转,在筹思应对之策。

史天泽,张弘范和阿术三人走进来,道:“忠和相召,不知有何要事?”郭侃在蒙古军中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虽有江南的败绩,他的地位依然稳若泰山,张弘范他们对郭侃的敬仰之心依旧。

阿术虽是蒙古人,仍是不能例外,丝毫没有因为郭侃遭遇败仗就看不起郭侃的想法,相反对郭侃更是敬重,因为郭侃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向宋军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得到忽必烈的支持后在全军推广,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改革,现在的蒙古军队比起以前有了长足的地步,组建了蒙古的特种部队、炮兵这些新的兵种,作战方式除了传统战术外,还有宋军实施得非常成功的特种作战、炮战。

有了这些新式装备,新的兵种,新的作战方式,原本就很强大的蒙古军队就更加强大了。当然,弱点也是有的,那就是蒙古军队由于江南战败而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现在新组建起来的部队严重缺乏作战经验,极需要实战的检验。

郭侃拥有神人称号,他对蒙古军队的改革不愧于这一称号。因为他并不照搬宋军地经验教训,而是针对蒙古军队的特点进行重点改革,这点阿术他们自认无论如何自己是不能比拟,想不对郭侃佩服都不行。

“来,来,坐坐。”郭侃闻声把目光从地图上收回来,热情地招呼阿术他们坐下。道:“现在的情况有变,我们原定计划要调整。”把手里的战报递给阿术。道:“你们看看,南朝进军关中的速度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现在略阳和宝鸡都丢了,这种势头一定要阻止,要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宋军要进军关中,只要是一个稍有头脑地军事家都想得到。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了,阿术他们听了郭侃地发言一点也不意外。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宋军居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赶到关中不说,还把战略要地略阳和宝鸡给拿下了。

秦岭自古是天险,就是没有现在的冰雪天气,要通过秦岭没有二十多天不可能完成。现在这种季节,秦岭天寒地冻,冰雪塞道。大军行进极其困难,依照郭侃他们的估计,没有一个月时间宋军不可能到达略阳。

就算他们到了略阳,也不可能拿下这座坚城。一是略阳蒙古派有重兵驻守,二是城墙高厚,在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宋军拿下略阳只能是一个梦。一个弄不好就会折戟略阳城下,弄个灰头土脑。

这点是郭侃、阿术、史天泽、张弘范四人的共识,他们都这么认为,然而战争地进展却大出他们的意料,宋军不仅提前到达了关中不说,还顺利地拿下了略阳和宝鸡,八百里秦川完全暴露在宋军面前。

象略阳宝鸡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出乎意料地丢失,换个人的话肯定是很气愤,郭侃说得非常平静,好象这是一桩小事。无关痛痒。阿术他们不得佩服郭侃这种胜败如常的气度。也许正是这种气度才使得他在胜利面前不骄不躁,在失败面前不气绥。坚韧不拔,最终成就了他神人称号。

微一凝思,阿术率先道:“忠和所言极是,略阳宝鸡是关中的西大门,给南朝攻占了,南朝的利剑无异于已经对准了长安,八百里秦川危也。忠和,末将愿去关中。”

他说得一点没错,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关中地心脏,宋军出现在关中,必然会攻打长安。要是长安落入宋军手里,关中大势已去。

张弘范也是请命道:“忠和,末将也愿往,还请忠和允准。”

史天泽想了一下,道:“忠和,末将昔年跟随先可汗进军四川,从关中经过,熟悉关中情势,还是末将去。”蒙哥推于大迂回战略,史天泽曾经跟随蒙哥进军四川,在黑石峡一战大破在前文中给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气死的吕文德。

据史料记载,钓鱼城一战打得如火如荼,南宋朝廷命吕文德率领上万艘战船来援,吕文德的人品着实不怎么样,然而他的军事才干的确不错,一路打过来势如破竹,大破蒙古军队。到了黑石峡,遇到史天泽才吃了败仗,不得不退走。

郭侃平静地道:“你们能为朝廷出力,皇上知道了一定高兴。我的意思是我和史将军一同前去就行了。阿术将军和张将军还是按照我们原订地计划,向淮西淮东发起进攻为好。”

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如此说那就是说他已经决定了,不会改变,阿术和张弘范知道无法让他改变主意,只得道:“遵令。”

“时间仓促,能够调集的军队不是太多,也就五万左右,加上在关中的军队,差不多有十万。”郭侃一边计算一边说,道:“这足够了。我想,即使南朝进军神速,能够赶到的军队也不会太多,不会超万三五,我们拥有绝对优势兵力,这就足够了。”

郭侃领命后从大都飞驰中原,赶到也没几天,分散在各处的军队还来不及集结,能够调动的军队着实不多。

他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他如此说那说明他已经有相当的把握,阿术他们一听之下很是高兴,道:“忠和出马。必是胜利,赵祺来时容易,去时难,必将饮恨关中。”

要是换个人,听了他们这话,肯定是会脸带喜色,他却是一副古井不波之状。说出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战争,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不要轻言胜败!”也许,正是他有这样地信念,才使得他最终拥有神人地称号。

当然,神人并非真正的神人,至少在李隽面前是如此,李隽是打破他神人神话地第一人,使得他有江南折戟的遗憾。

“谢忠和教诲。”阿术他们知道郭侃所言极是有理。战争中的变数太多,一个弄不好就会全军覆灭。别的不说,就说伯颜吧,已经兵临临安城下了,南宋灭亡在即,李隽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硬是扭转危局打败了伯颜。伯颜因此而葬身江南。这事才过去不久,他们会不记得。

郭侃谦道:“为了保证拥有足够地打击力度,我决定把手边的五百门火炮全部带上。这里地事情就交给阿术将军,张将军,你们二位忠心王事,定有佳音。史将军。我们马上出发吧。”站起身,向外走去。

古人赞美常备之师的溢美之词“朝受命,夕引道”,意思是说早上接到出征的命令,到了下午就出发了。郭侃比这赞美之词更进一步,朝受命,即引道。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李隽坐在椅子上,神色如常,没有一点变化,和平时没什么两样。静静地看着柳河子。许光汉焦裕他们。

柳河子眉头微锁,陷入沉思中。仿佛在思考什么大事似的。许光汉是脸有忧色,不用说这位善长特种作战的硬汉肯定是遇到了麻烦事情,要不然一向不知道畏惧为何物的他也不会有这种神色。

柳河子和许光汉的表现还算好地,焦裕的表现就有点不太好说了,一脸的愤恨之色,那表情就是有人借了他的谷子却以谷糠还给他,弄得他很不爽。要不是圣驾当前,他肯定是谩骂起来了。

他们真的是遇到麻烦了,郭侃这个神人不愧是神人,人还没有到,给李隽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就到了。郭侃能够调动的兵力不下十万之众,反观李隽,他手中的兵力少得可怜。到现在为止,宋军赶到关中地也不过万把人,这还要算上投降的汉军,以如此少得可怜的兵力与郭侃十万大军对决,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更不用说郭侃还有五百门火炮,把这种不平衡的力量对比进一步扩大,要柳河子他们不发愁都不行。

“你们不要发愁,再愁也没有用,该来的还是要来。”李隽宽慰柳河子他们,道:“我们还是来商讨一下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局势才是正理。”这话可是正理,胜仗是靠真刀真枪去打出来地,不是靠发愁愁出来的。

正是气愤的焦裕埋怨道:“皇上,这时节你还有心情说笑话,臣都愁死了。皇上,依臣说,还是固守宝鸡,等待后续部队赶到。只要后续部队赶到了,还怕他个俅。”他真的是太气愤了,居然当着圣驾说起了粗话。

“焦裕,不得胡说。”柳河子脸一沉喝道。

李隽摇手阻止柳河子继续喝斥焦裕,道:“焦将军说得对,要是后续部队赶到了,我们真的是怕郭侃个俅。”李隽是个雅人,说话得体,清词雅句不少,让人听着也舒服,万未想到居然从他嘴里迸出粗话了,柳河子惊讶得不得了,哪里还说得出话,直勾勾地看着李隽,眼珠都差点掉在地上了。

“对,怕郭侃狗汉奸个俅。”焦裕得到李隽认可,兴奋不已地道,这话不是说出来的,是唱出来的。

李隽点评道:“面对强敌,就是要有怕他个俅的精神。”他还真是能说,居然把粗话与强敌联系在一起了。

柳河子和许光汉心里虽是不太情愿,还不得不道:“谢皇上教诲。”自古以来就没有皇上用粗话教诲臣子的事情,李隽这是开了先河。

“许将军,把你的想法说说。”李隽开始征求许光汉地意见了。

许光道微一沉思,道:“皇上。臣以为,我们可以开展特种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