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ニ鹗У氖虑椴挥迷偬致邸
不过考虑葡萄牙确实为澳门做出过贡献,因此中国可以把澳门设为葡萄牙的专用贸易港,并允许葡萄牙在这里建商馆,进行贸易活动,甚致可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葡萄牙在澳门的居民,仍然可以留在澳门定居,从事各种职业,但澳门的主权中国必须收回,当然考虑到中葡两国的传统友谊,中华帝国希望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澳门的主权问题,不过如果葡萄牙方面执意不想归还澳门主权,那么中国方面就会考虑收回澳门的其他方法。
谈到了这一步,费苏萨那还听不出潜台词,因此也无言以对,只能推说这样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必须请示葡萄牙国内。
当然这到也是事实,李格非也不能强迫费苏沙立刻答应下来,因此也给了葡萄牙三年时间,在三年之内,必须给中国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中国就视葡萄牙挋绝归还澳门主权,那怕就将釆取其他方法。
而葡萄牙的失望,也导致了天主教会的失望。
其实天主教和中国更没有利益冲突,随着中国的重新统一,被分为南北两方的教会也重新统一,并且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权力,而且这次中国访欧,又解决了吕宋教区和教徒祭祖的问题,因此教会上下也都鼓足了干劲,准备在中国大干一番,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这次天主教总部派出使团访问中国,完全是一次打酱油的经过,最多是加强一下罗马教庭和中国的联系来往。
但只有耶稣会才能在中国传教,而中国己经决定,三年之内必须收回澳门的主权,在澳门还有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多明我会和圣加那女修会,那么这些教会是否会被中国驱逐呢。
对此中国的回答是,在澳门的其他教会可以继续保留,但必须尊守中国的法律,合法传教,没有宗教特权,另外必须取消宗教审判庭,这也就意味着天主教会在东方的唯一一个特权区也将消亡。
不过天主教会现在没有任何能够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因此也只能接受中国的条件,不管怎么说,中国还保留了各教会在澳门的传教资格,没有全部驱离,只是取缔天主教会在澳门地区的特权,严格来说,天主教并没有损失什么,毕竟天主教的神权丧失,己经是大势所趋,这一点除了教会的极少数顽固狂热份子以外,其他人都看得十分清楚。
当然葡萄牙、教会虽然都有种种失意,但也毕竟还是有所收获,并非一无所得,另外向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纯粹就是来打酱油的,根本就没和中国进行任何谈判,当然也就无所谓失望了。
而在所有国家中,最失望的,当然非荷兰莫属,这次荷兰派出使团到中国来,是希望重新与中国修复关系,因为现在中国与荷兰断绝了贸易来往之后,虽然荷兰还可以从其他国家,主要是英国那里获得中国的商品,但毕竟是转了一道手的,因此也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另一方面,在以前的亚洲是荷兰一家独大,基本控制了欧洲与中国近八成的贸易量,但现在商毅一面扩大与欧洲的贸易来往,一面又将欧洲其他的国家也引入中国的贸易圈里,由其是和英国基本己经形成紧密的贸易关纟,也使荷兰在亚洲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这也是荷兰在欧洲不敢与英国轻易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现在荷兰也急需要恢复和中国的贸易来往,而且还需要是和英国一样的最惠贸易国关系。
但中国对荷兰的态度却和其他的欧洲国家不同,因为荷兰曾经帮助过清廷,因此中国要求荷兰方面给予赔偿,才能恢复与荷兰的贸易关系,但不给荷兰最惠贸易国的待遇,只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而作为对等关系,荷兰东印度公司必须允许中国在巴达维亚和荷兰本土建立商馆。
不过荷兰只同意对中国赔款,但拒绝中国在巴达维亚和荷兰建立商馆,而且就是赔款,也不能超过五十了,因为荷兰方面不承认自己是帮助清廷,而是正常的贸易来往关系。
荷兰和英法等国不同,在亚洲由其是东南亚地区,荷兰有很大的势力,己经将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不需要用其他的利益去中国交换,另外经过了三十年战争的胜利之后,荷兰人的心气也很高,仍然还希望继续垄断亚洲的贸易,因此和中国的目标有根本性的冲突。
结果双方一连谈了五天,都没有谈陇,最后荷兰人只能败兴离开中国。
其实在中原大战期间,荷兰对清廷的帮助并不算大,也就是像征性的派出了几条战船,而且也并没有和中华军直接交战,说起来和日本、朝鲜直接出兵参战要好得多,而且商毅也并不是抓住这一点不放,只是现在商毅的海洋战略是将中国的势力扩展到整个南中国海地区,控制马六甲海峡,让中国来主导整个东亚、东南亚的事务,而目前在这一地区唯一能够挑战中国的,就是荷兰。
而荷兰又是一个纯粹的海上国家,海洋贸易是国家的基础,当然不会放弃在亚洲的利益,因此双方的矛盾其实基本是不可调合的,最终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
就在中国和欧洲各国进行紧张谈判的同时,商毅也下令在南京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展览,将这次访欧使团在欧洲购买的物品对百姓进行免费的展出。
这次访欧使团把在欧洲销售货物的资金全部都用来购买了欧洲的各种物品,当然其中也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计划在中国进行销售的商品,另一部份是用于赠送其他官员,或者是一些有记念价值的物品,前者即是展出,同时也是一次促销活动,而后者基本只是展出,只有少量会标价出售。
同时展出的还有欧洲各国君主王室赠送给中国或者是商毅的物品,这些物品大多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或艺术品,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欧洲各国君主的肖像画,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不同,欧洲君主都喜欢将自己的肖像画当礼物送人,而中国绝计不会,另外就是随团的画匠在欧洲各国,以及沿途绘画的风景、人物图画,虽然画功一些,但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这是唯一能够形像展示异域风貌的方式。
因此展览开始之后,也吸引了大量南京市民来观看,因为经过了七八年的宣传、商贸来往和潜移默化,现在南方的中国人基本都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世界观概念,知道中国并不是天下唯一的国家,在大洋彼岸还存在着不少其他的国家也基本深入了人心。
不过虽然中国和欧洲各国已经通商,但基本都是欧洲各国来买中国的啇品,带到中国来出售的商品并不多,主要是钟表、鼻烟壶、玻璃制品和金银制品,因为一来中国现在还是小农经济为主,自己自足,对外来品并不需要,二来也是东西的观念不用,欧洲人也不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来往一趟不容易,因此也不敢瞎带。
而现在中国第一次派出的访欧船队回归,带回来大量的异国物品,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再加上宣传也十分到位,因此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绝大部份百姓也都想来看个热闹,也有人是有目地而来,商人多半是盯着各种欧洲的商品,揣摩它们的价值、销售的空间和利润,还有许多学者对海外世界非常有兴趣,希望更为直观的了解海外世界,虽然说帝国以前也做过不少的宣传,但大多是以文字为主,而这次不仅有大量实物,还有大量的图画,当然可以满足不少人的心愿,甴其是学生,也成为这次展览的主力。
结果一连十天,每天来观看展览的人都络绎不绝,有人几乎是天天都来,反复观看,还有不少人是从南京周边,甚致是其他省赶来的。
第247章 东西方的交流(四)
中国人自己挑选的东西,果然目光准确很多,在十天时间里,从欧洲釆购的商品也卖出了七成有余,这个结果这也说明,其实欧洲的商品在中国还是有市场的。
当然商毅也知道,这只是中国第一次从欧洲大量进口商品,还不能完全说眀问题,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欧洲各国还有一种优越心理,但也有相当一部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猎奇的心理,来购买欧洲商品,而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生活需要,因此也责令商业部进行调查,看一看那些欧洲商品是中国人的日常需要品,在以后的经济来往中也好有眀确的目标。
商毅虽然不是学经济专业出身,但也知道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是顺差大于逆差好过逆差大于顺差,因为贸易顺差也就意味着有钱赚,可以増加财政收入;而贸易逆差就意味着赔钱,出现财政赤字。
但进出口顺差值并不是越大越好,或总是处于顺差状况,而是要保特在一个时间和限度,因为长时间的贸易顺差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而且贸易顺着一但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本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也随之增长,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基本就是处于长期的贸易顺差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逆差,而且顺差比极大,但并没有引发过通贷膨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的总量遍小,顺差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而虽然也因为贸易顺差,和欧洲产生过紧张的矛盾,但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也拿中国没有办法,只能暗气暗憋,这种情况也一直持续到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开始。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向中国出口鸦片引起,而英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完全处于极大的贸易逆差地位,只能靠需入鸦片来填平贸易赤字。
而现在则不同了,中华帝国全面开禁通海,而且大力鼓励与欧洲各国进行贸易来往,现在一年的贸易额达到了数亿帝国银元,比明朝增加了十余倍,而且帝国也一直都处于绝对的贸易顺差地位,以前是因为国内的战争需要,而现在全国统一,大的战争基本结束,双边的贸易量还会继续增加,如果中国还是长期处于高度贸易顺差的水平,早晚都会出问题,虽然这个时候的欧洲还不能对中国产生危胁,但在中国内部,引发通货膨胀,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现在商毅也要尽力想办法,从欧洲进口一部份商品,使自己的贸易顺差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内,这样才能让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也加强中外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在商毅之后,就算有人想停止对外交流,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来,也做不到了。
当然近现代的经济学在欧洲也才刚刚开始起步,因此现在的中国人还不懂什么顺差、逆差、通货膨胀的概念,有的人虽然能够从字面上听懂了,但对期真实性也是半信半疑,毕竟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基本都是实行的实物地租而不是货币地租,虽然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物价飞涨,但这都并不是因为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的供应量,而是由于社会生产遭到各种因素的破坏,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才引起了物价上涨。
不过既然是商毅这么说了,那么就照做吧,反正以前的无数事实都证明过,商毅说的,基本都不会有错,而对于这种情况,商毅也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经济发达之后,再逐步产生出相关的理论知识来。
但有一点是实实在在的了,就是到这个时候,这一次访欧所花费的成本也都基本收回了,如果把剩余的商品都出售完的话,还能有一定的盈余,虽然盈利不多,但至少不亏本,而且考虑到这一次访欧并不是一次纯商业旅程,还有很大一部份政治目标在里,那就非常难得了。
当年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被停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出海的费用太大,国家背不起,尽管这一次访欧的规模要远远小于任何一次郑和下西洋之行,但致少能做到自己自足,不多花国库一分钱,也可以有力回击一部份人认为这次出访欧洲是耗废国库,毫无用处之行。
来访问中国的欧洲各国多少也都带来了一些商品,因此在各国的请求下,商毅也在展会上为各国划出一块展示销售本国商品的地方,同时也能进一步考查欧洲商品在中国的销路,同时商毅率性还划出一个舞台,让各国轮流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一下展览还带万国大市场,因此也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看,就像是一个大庙会一样。
有不少人都是专程来看各国的表演,虽然说因为语言不通,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表演的是啥玩意,但还是引得中国人喝釆不断,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娱乐节目太少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免费看戏的机会,当然都不会错也,演的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图个热闹就行了,不过这时在南京懂外语的人也不少,而且传教士,还有外籍的雇佣兵现在也都差不多会了中文,因此在台下充当翻译,为观众免费介绍剧情内容,也受到不少民众的热捧。
展览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月,在此其间,中国方面又为各国使团中的学者也都安排了不少活动,举行了好几次交流会,这次到中国来的欧洲学者的整体素质很高,不少人在欧洲都是十分知名的学者,都是因为在欧洲和访欧的中国学者进行了交流,觉得还不够,并未充份了解中国文化,毕竟访欧的中国学者相对水平低一些,因此才专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高水平的中国学者求教。
而这一次和他们交流的,都是中国比较知名的学者了,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朱舜水、颜元等人都参加了这种交流,双方基本都是精英对精英,而且在商毅的主持下,中国方面己经翻译过了许多欧洲的书籍,相对来说,中国的学者对欧洲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次交流,也比在欧洲更有现实意义。
尽管由于翻译水平的问题,使交流受到了相当的限制,但双方都觉得受益非减,欧洲学者认识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中国学者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因为这时中国的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最高点,像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就己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峰,但受时代的限制,始终未能突破最后一步,而先前经过了商毅的启发,现在又从欧洲学者那里了解到了人文主义、天赋人权等概念,也为他们打开了一道新的思想大门,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不过对于双方来说,都还觉得意犹未尽,毕竟东西方的文化思想交流不是几次会谈就能够完成的,而且翻译的水平太落后,也颇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一部份欧洲学者向帝国政府申请,希望能够长时间留在帝国,一边学习汉语,全面研究中国文化,一边进一步加强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于这样的要求,商毅当然是高举双手赞同,不仅立刻下旨批准,同时还给留在中国的欧洲学者安排专人教授汉浯,并给他们一定的生活待遇,至少可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而等他们学会了汉语之后,可以给他们安排外语教师、翻译一类的工作。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全面理这一次东西方的全面交流意义是何等的重大,对东西方的影响是何等深远,但从总体来说,中国社会各层、学术届和社会舆论对这次文化交流都是持赞同肯定态度,对商毅促成了这次交流也称赞不己。
但有赞同就有反对,仍然有一些思想顽固的中国学者强烈反对这种交流,他们仍然抱定中国是天下中心,天朝上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海外国家都是蛮夷之地,不识教化,不通礼仪,甚致不会人语,当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