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份的士兵心里,都对清廷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同时在进入大名府驻守之后,赵岳也不断将清军在前线的战败消息告诉士兵,加强士兵对清廷前途的悲观情绪,在为发动火线起义做着铺垫准备。
而且在赵岳提出发动火线起义,向中华军投诚之后,其他的潜伏人员立刻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并且极力煽动其他的士兵。由于以前做出的种种铺垫,在这时都发挥了作用,不少军官想起平常所说、所见的满人如何欺压汉人,而在军队中汉军又是如何的受气等等,因此这么一煽动,绝大部份的军官都来了情绪,都赞同赵岳的决定,就算是还有几个犹豫不决的,还想稳一稳的,这时也被气氛所带动,不由自主都跟着赞同了起来。结果在短暂的劝说、动员之后,所有的军官也都赞同了火线起义。
赵岳也立刻下令,各军官都返回自己的营地,通告各自手下的士兵,同时又派遣了潜伏的人员,守住营门,不放其他人出入。
过了一会儿之后,有人来向赵岳报告,前部的中华军已经到了。赵岳也立刻下令,大开营门,放中华军进来,同时又下令集合所有的士兵,将正式宣告发动火线起义。
营门打开之后,邵刚带领着中华军走进了赵岳的大营。赵岳的心里也是一阵激动,自己自被俘己来,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没有见到自己人了,尽管在此之前,赵岳是李定国的部下,和山东军区并无来向,而且邵刚带领的士兵也全都穿着清军服装,但还足倍感亲切,立刻迎了上来,道:“邵团长,你们终于来了,一路上还好吧。”
卲刚点了点头,向赵岳敬了一个军礼,道:“赵团长,这次真的多亏了你呀,一路上都十分顺利。”
赵岳怔了一怔,这三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向他敬中华军的军礼,并称呼他以前的职位,禁不住热泪盈眶,也向邵刚还了一礼,道:“邵团长,顺利就好,你们来了就好。”
两个人穿着都是清军的衣甲,却敬着中华军的军礼,确实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因此互相看了看,都禁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时清兵已经全都列好了队伍,而且他们也都听各自的军官说过了向中华军投诚,发动火线起义的事情,有不少人心里早都愿意这样做,也有一些人是刚刚被说服的,还有一部份仍然犹豫不决,畏畏缩缩,当然也有极少一部份不愿投降,并且想看找机会跑回大名府去送信,但这一部份的人数确实极少,因此也不敢把自已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且现在军营的各门也都被赵岳派人把守住,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另外这时中华军的人马也赶到了军营里,当怨更加不敢乱动了。
赵岳站在高台上,道:“弟兄们,我们大家都是汉人,这几年来,满清鞑子侵占了我们的家园,抢走了我们的土地,杀死我们亲友族人,强迫让我们剃头留辫,把我们汉人给他们当牛当马使,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亲身体验吧。而在还逼得我们汉人自相残杀。现在的局势很清楚,清廷已经连续输掉了山东战役、南阳战役、徐州战役,已经快要输得一败涂地了,而清廷没有别的办法堍救败局,我们不能陪着清廷一起送命,因此我才决定向中华军投诚,不能再绐清廷卖命了。”
他说完之后,台下的喊声已经响成了一片,都是对赵岳的主张表示坚决支持,有人是发自内心,有人却是有意的煽动众人。
赵岳也点了点头,立刻下令,从清军当中选出五百名比较可靠的人出来,由一名叫刘成新的统领带领,当然他也是一名潜伏者。跟随邵钢的部队去进攻大名府,其余的士兵都留在军营里,准备迎接中华军的大队人马。而和其他清军区别的标志就是剪断辫了,等开战以后,把帽子一扔,就是最眀显的区分了。
等准备好了一切事情之后,邵钢立刻带领着队伍出发,直奔大名府而去,而孙并超又赶忙返回去,催促后面的大队人马尽快赶来増援。
第097章 豫北战场(三)
中华军到达赵岳驻地的万堤镇,其他清军一点察觉都没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换上了清军的衣甲,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是他们从赵岳管辖的地方通过。
而在离开了万堤镇赵岳的营地,虽然在沿路上遇到了两支清军的巡逻队伍,但由刘成新出面和清军打招呼,因此也没有引起清军的任何怀疑,轻轻松松的通过去了。
万堤镇离大名府城只有十多里的距离,因此中华军一路行进,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大名府的北城前。不过这时却是城门紧闭,吊桥高悬。
军队来到防城河边,由刘成新上前,向城头上的清军喊话,要求他们开门放行。城上的清军问了几句,刘成新也都一一对答,城上的清兵也没有任何怀疑,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清军没有收到任何的警报,因此清兵也没有任何的警惕之心,于是马上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
邵钢一见,立刻带领着中华军踏上吊桥,几乎是一路小跑冲进了大名府的城门。同时有不少士兵还拔出了刺刀,上在枪口上。
开门的清兵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心里还在奇怪,神工营的士兵真是急性子,就这么一点距离,怎么还跑着进来,而且这好端端的,为什么又要上刺刀呢?就在他们想着的时候,几名中华军的士兵也都已经冲到了近前,挥枪猛刺,几个清兵还没反应过来,顿时都一命呜呼了。中华军也趁控制了两扇城门。而有不少士兵也把大沿帽给摘了下来扔掉,露出了挽着发髻或是干脆剪成板寸平头的发形来。
这时在城里的清兵也发现事情不对,但现在已经晚了,中华军已经杀进大名府城。而等清兵挥动刀枪,冲上来想和中华军交战的时候,前排的中华年士兵立刻举枪射击,一下子又将清兵打死了七八人。射击完的士兵立刻向城门的两侧分散,把位置让给后排的同伴开枪射击。结果在连续三四轮射击之后,守卫城门的清兵也被中华军连续不断的火力打散,向城中退去。
同时在城门口的街道上,也是一片慌乱,百姓们都慌不怿路的四散奔逃。
而中华军并不急于向城内的纵深扩展,而且马上又分别从城门两侧,向城楼上发动了进攻。因为只有攻占了城楼,才能算是彻底控制了城门。
虽然这时城楼上的清兵已经醒悟了过来,也开始抵抗中华军的进攻,但清军毕竟是毫无准备的仓促应战,而且守卫城楼的兵力也不多,被中华军一面奋力向城墙上发动进攻,一面也连续用手榴弹轰炸清军,在十几分钟之后,两路进攻的中华军先后都登上了城墙,随后又进攻城楼。
攻上了城墙之后,城楼也就无险了守了,而剩下的清兵抵抗不住,只能举手投降。中华军一共抓住了六十余名俘房。暂时将他们全部都捆绑起来,关进城楼的房间里。而清军在城楼上还有四门中型火炮和一些火药炮弹,当然也都被中华军充份利用起来。
见中华军已经彻底控制住了城门,邵钢立刻分派城门的防守,由一个营守住城门口的城内方向,一个营守住城门口的城外方向,一个营和刚起义的五百清兵守住城楼和附近的城墙,剩余的一个营作为预备接应兵力。
任务分派之后,仔责防守各地区的士兵也纷纷开始了布置,在城门内外的士兵马上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和地形,构筑单简的阵地,而付责守卫城楼、城墙的士兵也在城墙的两段设置阵地,并且在城墙、城楼的城垛口,靠城内的矮墙等地方都布置下了士兵守卫。
仅仅只过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清军的人马就已经杀到了。
守卫大名府的主将是清廷的正蓝旗固山额真穆臣,有五万守军,在东南西北的城外各设了五千人马守卫,留在城里的,还有三万人马。
听说中华军冒充清军,诈开了北城的城门,已经攻入了大名府城中,穆臣也吓了一大跳,大名府的重要性他当然是清楚的,一但大名府失守,自己的脑袋也就保不住了。因此穆臣也立刻下令,调集人马,向北城发动进攻,一定要复夺回城门。
清军沿着几条主要的街道,还有城墙上,都陆续赶到了北城附近,当然各路人马在接近北城的地方,也都遭到了中华军的猛烈打击。
只听“砰砰砰砰”在北城的四周,枪声也如爆豆一般的响了起来,子弹从屋檐上,房间里,柱子背后,石狮雕像的背后,从城墙城楼上,等等一切可能隐藏的地方,密系如同雨点一样,向清军射击去。同时还有不少的手榴弹,冒着丝丝的白烟,扔到了清军的阵中。
一来是清军来得实在太匆栏,面对中华军的打击,确实有些猝不及防,二来也是因为城中的街道过于狭窄,因此清军的队型不仅十分密集,而且毫无庶掩的地方,结果清军顿时被打得死伤一片,由其是手榴弹,几乎一炸就是一大片,炸死炸伤清兵十几二十人,杀伤力差不多达到了最高的效果。
而在城市的街道中行军,队伍都是拉成长长的一条,前排的士兵遭到中华军的打击之后,清军也都下意识的向后退,但后排的士兵还不知道前面是怎么会事,只听到枪声大作,还以为自己的前面士兵与中华军展开了激战,于是也尽力向前赶,希望能够助同伴一臂之力。结果前后的士兵互相拥挤,反到乱了自己的阵角。
这种情况差不多在每一条街道中都会出现。而中华军也趁势对清军展开了追击打击,在清兵的后面用火枪轮流射击,从屋顶上向清军的阵中仍手榴弹,使清军更是乱上添乱。
街道上是如此,在城上更是如些,这个时候的大名府并非是什么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城墙并不高厚,城墙上的宽度不过一丈三四尺,有的地方连一丈都没有,在这样狭窄的地方,并排最多只能走六七名士兵,中华军只用在城楼的两端布下四五排射击阵形,然后迅速的连续开火射击,就可以牢牢的挡住清军的进攻。而其他的士兵,则可以充份的支持在城下的中华军作战。
因此在城墙上的中华军,还有起义的清兵也都借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在城墙内侧的矮墙上架好了火枪,向城下的清军展开射击,配合城下的中华军作战。其实这批参加了起义的清兵也都是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本身的素质并不差,虽然还有一部份人用的是火绳枪,但在这种场合,却正是有利于他们的充份发挥,致少在守卫城门的战斗中,并没有拖中华军的后腿。
虽然穆臣在阵后急待直跺脚,指手划脚的指挥清军进攻,但这时混乱的局面已经形成了,穆臣再急也没有用,只能尽力的来重新调整。
花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清军才算是免强调整好了自己的阵型,才又重新向中华军的防线发动进攻。向狭窄的街道极大的限制了清军人数人的优势,兵力无法充份的展开,只能一小批一小批的向上冲。而这种添油式的战术在中华军的火力防线面前几乎毫无用处。在中华军立体似的火力打击下,清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的无攻而返,在每一条街道,城头都留下了大量的清兵的尸体,有二条街道,几乎都看不到街面的道路。
而中华军的损失,仅仅才只有二十余人。刚刚投诚过来的起义部队也都十分兴奋,这样的仗才得才叫痛快,以前在清军的时候,那打过这样一边倒的战斗,而且想想过去在清军里受过的憋气,现在却打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每一个人也都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看来决定跟着赵岳发动火线起义,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虽然在大名府中驻守着一万神工营的新军,但神工营主要是驻守着城外的阵地,在北东西三个方向,各有三千神工营的士兵驻守,留在大名府城里的,只有一千人。不仅人数少,而且清军的火器水平也决定了,在巷战中,跟本就无法与中华军相比。因此仅管穆臣也将这一千神工营的士兵派上阵去,但对战局依然没有一点的作用。
穆臣虽然急得快要吐血了,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情况,急也没有用,想要击败中华军,估计只有等到中华军把子弹都打光了才行。但谁知道中乒军还有多少子弹,而等子弹都打光了,又能剩下多少清兵呢?
这个时候才有人提醒穆臣,还是赶紧去调东面和南面驻守的神工营部队回来,毕竟要对付中华军的火枪,也只能用神工营才行。穆臣听了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人立刻去调在城外驻守的神工营部队回来,但城外的部队至少都有十里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赶到大名府来的。而穆臣也只好向苍天祷告,希望自己的人马赶紧来,而在这其间,可一定不要再发生任何意外了。
第098章 豫北战场(四)
穆臣盼望的援军没有来,但中华军的大队人马却已经赶到来。童大勇亲自带领着第五军和第九军,还有赵岳的起义部队,赶到了大名府城,立刻分兵三路,一路从前部已经占领的北门杀入,另二路分别绕道东西两门,攻门而入,从三个方向对大名府城展开了全面的进攻。
等中华军杀入城中之后,战局也发生了急距的变化,同样是巷战,同样是进攻作战,中华军就显得要比清军有条理得多,一方面充份利用各个街道,充份的展开兵力,一方面也充份利用自己在武器上的优势,将清军杀得连连后退,根本就无法阻挡中华军的进攻。
随着北门中华军的深入,东门和西门也都相续被中华军攻开,穆臣也杯具的发现,大名府巳经守不住了。虽然说丢了大名府,自己是死路一条,但那毕竟还要等到多尔衮下令,也就是说能多拖上几天,而如果留在大名府里,就会马上丧命。因此在经过了短暂的衡量之后,穆臣很快就决定,不陪着大名府共存亡,能多活几天是几天,说不定还有什么转机的。于是穆臣也立刻带领着剩余的人马,从没有受到攻击的南门逃走。
同时穆臣又耍了一个心眼,并没有到开封去见多尔衮,而是在出了南门之后,绕过了大名府,逃到了河间府去投奔驻守在那里的博洛,按穆臣的想法,如果自己到开封去见多尔衮,恐怕当时就会被多尓衮斩首,因此先别出现在多尔衮的眼前,到博洛那里去躲一阵,这样又能多拖几天的时间,也许还跑一跑其他的门路,想想办法。而以后的局势发展,也证明穆臣的选择是绝对正确,因为多尔衮已经没有机会处置穆臣了。
就在穆臣逃离了大名府之后不久,中华军就基本控制了大名府城的局面,留在城里的清兵也都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而这时清军在城外的驻守军队才赶回来救援,但为时己晚,童大勇立刻下令,命第五军的第八师,第十师分别出击,迎战清军的援军,其余的部队留在城里,清理战场,收押俘虏。
城外的驻守军队万万也没有想到,大名府会这么快就失守了,而且在兵力上也不占任何的优势,因此遭到中华军的两个师迎头痛击,很快就被杀得大败。而这时大名府城也彻底被中华军占领。清军驻守大名府的五万人马,阵亡了一万二千畲人,驻守万堤镇的五千清军发动火线起义,全部都投降了中华军,另外中华军在城中抓获的俘虏多达一万七千余人。剩余的人马一部份被穆臣带着投奔河间府的博洛,其余都陆续逃回开封,向多尔衮报信。
就在第二天,周少桓也带领着第四军,赶到了大名府,见到了众将之后,将众人都夸赞了一番,由其是对赵岳,也着重进行了表璋,当然还有跟随赵岳一起进行火线起义的清兵。
同时周少桓也宣布,将赵岳所带领的火线起义的清兵都正式收编成中华军,随赵岳一起火线起义的清兵一共有五千余人,包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