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二五一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一场交卷之后,试卷被收卷官集中起来,从号舍沿着甬道往北,送到明远楼后的一个独立的院落中,这里是阅卷场所的外帘部分。其核心建筑是威严的至公堂,负责考场纪律的外帘官在此地坐镇,监督着试卷的前期处理工作。
在监临官的主事下,试卷先被送到至公堂东侧的收卷所,在其中整理码放,清点数目,并进行初步的剔选……但凡破损、污渍的试卷都会直接被拿出来,送回至公堂中,由监临官审核之后,蓝笔录。其余合格试卷则用印记,再命人转送左侧的弥封所,由其将试卷上的考生信息,用厚纸严密糊住……在录取榜单公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
完成之后交给规模最大的誊录所,由其中百多位善书文吏,把考生的试卷用朱笔誊写出来,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现错别字,这些书吏必须照写,并在页顶标注出来。
录完毕,还要交给隔壁的对读所,由负责对读的书吏,检查誊录的“朱卷”与考生亲笔的“墨卷”是否一致,标注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送至紧挨着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书吏将朱卷与墨卷统一编号后,送回至公堂中。
监临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据内帘同考官的人数,将朱卷分为相应的捆,本次乡试是八位同考官,便分为八捆,并在上面写上“第一束”、“第二束”,直到“第八束”,用印记之后,亲自送入内帘之中。
监临官从外帘门出来,径直往北走,在一道飞虹桥前停住,对面的内帘早得到通知,主考官会同内监临来到桥的另一端,双方并不上桥,只是由一队军士,将试卷送过去,又对面的军士接过来。
双方互施一礼便各自回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这当然不是双方没有礼貌,而是为了防止承担不同任务的考务人员勾结舞弊,前后帘之间是严禁相互接触的。负责阅卷的后帘院,更是绝对独立于整个贡院,除了接卷,不准任何人进出。
后帘院地中心建筑是衡鉴堂,与至公堂、明远楼、大门、龙门在一条中轴线上,乃是主考官和同考官分房阅卷的场所。除了阅卷录取之外,后帘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在每场考试前一天,由主考官命题,并在其中的刻字房和印刷房中刻印出来,在翌日一早送交外帘。
~~~~~~~~~~~~~~~~~~~~~~
当试卷送入内帘之后。主考官阮鹗便对八位同考官道:“诸位。掣签吧。”几位同考官便上前抽签。抽到几就把那一捆卷子拿走。
但不能带回房间去。必须要在鉴衡堂中阅卷。主副考官坐在堂上。八位同考官分坐左右。负责监视阅卷地内监临。带着一干监视官。坐在众考官地边上。瞪大眼睛监视考官地阅卷过程。
在监视官地虎视眈眈下。整个鉴衡堂都静悄悄地。因为这些监视官一般由锦衣卫充任。保管把考官盯地毛骨悚然。不敢生出杂念。当然。只要考官不交头接耳。不挤眉弄眼。监视官们是不能出声干扰阅卷地。
同考官们都是进士出身。四十岁以下。年富力强。眼神特别好。他们必须先认真地给每篇文章加注标点。同时看文章是否通顺。如果读起来磕磕绊绊。毫无韵律可言。直接搁到一边。判其死缓。
只有文笔通顺。且错别字不超过三个地卷子。才有资格被同考官看第二遍。在这一遍中。同考官主要从“理、法、辞、气”四方面来。来评判一篇文章地优劣——“理”是对经书地掌握和程朱注释地理解。“法”是八股文地文章结构。“辞”是考生地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气”则是文章思想性地浓度。
这四方面的衡量标准是“清真雅正”,意思是,一篇好的八股文,应该用简洁、典雅、顺畅的语言,来正面阐述所领悟到的孔孟之道、程朱之学。
同考官便根据这一标准,判别考生文章的优劣,并给每份卷子写评语,陈述是否荐卷地理由,无论取与不取,他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地。
同考官们将自认为够资格高举的卷子,写明推荐理由,交给边上地书吏,由其转呈给上的主副考官,如果有特别出色地,还会“高荐”,也就是强烈推荐。
~~~~~~~~~~~~~~~~~~~~
事实上,试卷的去取权衡,专在二位主考,这也就是说录取与否,都是正副主考官说了算。如果同考官推荐上来的试卷,得到了副主考的认可,那么他便会在卷子上用黑笔写个大大的“取”字,写明推荐理由后,送给主考官。
如果主考也认可,便会再写一个“中”字,合起来便是取中,同时也要写明取中理由,以便解送礼部磨勘。
对于被副考官否决的试卷,主考官虽然有权扳过来,但那样太落副考大人的面子了,所以主考一般不会行使这个权力,除非他特别赏识的……但一篇文章能让人特别赏识,在别人眼里就至少是上好的水平,不会不取,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至于同考官了推荐了,却没有被采纳的卷子,正副主考官也需要加注批语,说明没有录取的理由。
阅卷的时间是白天,到傍晚时停下休息,这时两位主考和内监官便会一齐清点朱卷,确认无误之后,用三把锁共同锁好鉴衡堂。第二天一早再一起过来,三人共同到场开锁,继续阅卷。
一般阅卷时间是不到二十天的,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进行第一场的阅卷。虽然第二场和第三场阅卷时,同考官都可以继续推荐。但在实际过程中,主考官只重头场,尤中四书,基本忽略二、三场的等级。也就是说,头场被选中,二三场只需文理通顺既可过关……一方面,这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考官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全部仔细审阅,所以比较客观的八股文变成了阅卷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朝最重视四书五经和程朱注解,选择八股文做重点,也在情理之中。
~~~~~~~~~~~~~~~~~~~~~
半个月的阅卷之后,所有考生的头场卷子,终于全部审阅完毕,经过同考官推荐,两位考官取中,一共有八十九份卷子被取中。但浙江乡试的解额是九十五个,这个数字是一定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换在别处,经历了能把人折磨死的阅卷之后,考官们会在最后松松手,凑起解额了事。
但在这里,休想。因为此次担任主考官的,乃是右佥都御史阮鹗,此人人如其名,身形瘦削,目光却凌厉如鹰,一看就不是个好惹的。至少下面的考官们,都领教了此人的较真……在阅卷过程中他三番五次重申,要求考官们认真对待每一位考生的试卷,力求将有真才实学且合乎要求的考生选拔出来,让他们出人头地。
他不仅督促同考官们认真阅卷,自己也严格把关,对每份试卷的优缺点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绝不肯让不好的试卷滥竽充数,结果当阅卷结束,还有六个解额没有录取。
为了保证好的试卷不被遗漏,他又认真审阅了每一份落卷,一直到张榜前一天,才从落卷中找出六份上好的,凑齐了九十五人。
剩下的工作便是排定名次,因为考官都是临时抽调的,事毕解散,并没有编制上的隶属关系,所以谁也不怕谁,往往会因为意见分歧,出现激烈的争吵和辩论。
但在这里不会,因为阮鹗对所有文章的优劣了若指掌,评判时一语中的,众人也就无从争执,仅用了半天时间,便排定了录取的名次,让一旁的内监官松了口气,擦汗笑道:“我还以为要耽搁了呢。”
阮鹗笑笑,手持排定的名次,起身道:“走吧,诸位,我们去至公堂。”便与那内监官并肩,率领全部考官出内帘门,过飞虹桥,入外帘,进至公堂,与外帘官一道,拆号填榜。
一个时辰之后,全部九十五位举人露出真容。看着录取考生的籍贯,担任监临官的浙江锦衣卫千户对阮鹗道:“我们浙江有一句俗话,说“取得好,看绍兴”,绍兴的文气盖压全省,现在一看,山阴、会稽和余姚的考生居多,说明您这次的录取是公正的。”
这一次录取的前五名全部是这三个地方的,却没有人质不公平,反倒都说:“心服口服。”可见绍兴府的考生水平超高,是所有人公认的。
第四卷 不为青史为苍生 第二五二章 京报连登黄甲
考过三场之后,沈默几个已经是彻底虚脱,身子比较弱的几个还病倒了,老实在家里静养几日才复原。
等待放榜的日子十分难捱,直感觉心里火烧火燎的,吃什么都没味,睡觉也睡不着。把着指头数日子吧,平素里白驹过隙的时日,却仿佛折了腿的老马,慢吞吞的能把人急死。
几人也无心出去,因为现在满杭州城都是等待放榜的考生,碰上了难免要问,问了还真不好回答。纵使不问,见到一张张焦灼的脸,心里也不舒服,索性便关起门来找乐子。
但沈默是要出去的,因为他有更好的乐子可找——好容易考完了乡试,可以放松几天,对于热恋中的小男女,实在是太珍贵了。
当然他已经是个名人了,在杭州城里很容易被认出来,两人便干脆离开杭州城,去湖州游玩。为什么要去湖州呢?因为这地方就紧挨着杭州,文人们都说“人生只合住湖州”,不去看看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且俞大猷正在太湖操练水军,所以安全有保证。
到了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殷小姐终于放下矜持,与沈默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不是在碧浪湖边,相对白鸥眠,腻在一起呢喃私语,便是流览湖州的绮丽风光——
他们同乘一辆油壁车,去城南下欣赏蔓草苍烟,雨后登上道场山观满眼清晖,天晴去山感受迢迢爽气,黄昏到西塞山前去看白鹭飞,或去郊外横山看落日半隐。或去黄龙洞的云端见笙鹤起舞,或感叹那状似青瑶簪的金盖山,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对沈默来说,这简直是两辈子至今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惟一稍有遗憾的是,殷小姐总是不让他突破那道防线,至今两人还保持着纯纯的恋人关系。好在沈默善解人意,知道此时的女子与彼时不同,都是到洞房花烛夜才缴械地,便不再强求。
殷小姐见他老实了,又怕他恼了,也把尺度悄悄放宽,让沈默占可以一些小便宜,便把他哄得重新兴高采烈,玩得开开心心。
直到有一天,两人在湖上看星星,现月亮已经变成极细的月牙了。这才猛然醒悟,马上就要月底了,赶紧收拾东西,回去杭州城,等抵达杭州城,已经是三十日的半夜了,在城外等到天亮,九月才进了城。
而张榜日,乃是八月三十。
~~~~~~~~~~~~~~~~~~~~~
沈默终是没有赶在放榜前回去。但更令人惊奇地事情还在后头……三十号放榜这天。所有地考生都早早去贡院外看榜。在焦急等待放榜地时候。众人才现。琼林社地七位老兄。竟然一个都没来!
起初还猜测纷纷。但当桂榜放出来。考生们地钦佩之情。便如滔滔江水奔涌不觉。全都众口一词道:“看看什么叫高手?这就是高手!人家根本不来开。便已经心中有数了!”
实际上是谬赞了。因为那六位老兄。正在西溪别墅中。杀得昏天黑地。完全忘了今日放榜这档子事……
能让人如此忘我地。唯有马吊而已。
自从沈默走的那一天开牌,六人便围着牌桌战起来了。当然马吊是四人打,还得有两个作壁上观、出谋划策、排队等候的,更给战事增添了许多激烈程度。且因为轮流作战,持久性特别好,除了吃饭睡觉,牌桌上就没空过。
不过几位心里还是挂着放榜的,也时常叨念,可不能耽误了。便取一大大的黄历,挂在醒目处,每日撕去一张,直等着三十号一到便去看榜。
但二十六日这一天,战局格外激烈,把六个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进去,竟然就忘了在熄灯前撕掉那一页。
结果到了放榜日,这几位老兄的日历上,才是二十九日。都觉着过了今天,到会试之前都不会有机会再玩了,便展开最后地疯狂,战事无比的激烈。下人们也不知道具体的放榜日子,自然没法提醒。
等到了辰时左右,水平稍差的孙铤和陶虞臣被挤下来,两人只好在边上瞎出主意,只等有人输光筹码,好上去顶上一阵。
~~~~~~~~~~~~~~~~~~~~~
战局正到关键时刻,突然便听外面“当当当”响起了一片锣声,诸大绶随口问道:“出什么事了?”
“抓。”孙铤紧盯着牌面道,说着打出一张牌。
“不像,这锣声听着挺喜庆。”徐渭摇头道:“抓贼的锣声又急又乱。”这时候锣声越来越近,已经到了门前。
“看来有什么事儿。”孙鑨收起牌道:“出去看看吧。”
“少来,快输了就想耍赖。”孙铤按住他哥,有道是牌场无父子,更别说兄弟了。
正说话间,便听到人嘶马叫,几匹马停在门口,一片高声叫道:“快请徐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屋里众人登时愤愤道:“明天才放榜,现在报哪门子喜?莫非未卜先知?”孙铤便撺掇道:“文长兄,快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想要作弄你?”
徐渭翻翻白眼道:“想调虎离山,你好接班?跟我耍心眼,你还嫩点呢。”孙铤嘿嘿直笑。
这时府中管事的也急匆匆跑进来,朝徐渭磕头道:“恭喜徐爷高中,贺喜徐爷高中,小人向您讨套彩头了。”
徐渭笑道:“怎么你也被骗了?”
管事的赶紧道:“报喜的就在外头,那报子就是我们巡抚衙门地兵,我不会认错的。”
众人这下终于把注意力从牌桌上转开,问那管事道:“今天几号?”
“八月三十啊。”那管事有些不确定道:“这屋里的黄历上怎么才二十九,难道小的记错了?”
众人呆住了,他们都是聪明人,立刻想到不是管事的记错了,而是自己忘撕日历了。一齐丢下牌,不无懊恼道:“玩物丧志,太误事了!”但很快便意识到,这次徐渭是真地中了,都齐刷刷的望向他。
却见徐渭仍然攥着一手牌,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变成泥塑一般。大家都知道徐渭地历程——自小便被称为神童,名声比巡抚还大,却屡屡科场失意,再加上人生蹉跎,竟然十几年不得中第。这种名声和成绩上的差距,会造成多大地痛苦,众人不得而知。但只要想想足以把人磨成鬼的九天乡试,便能体会到被磨了好几次的徐才子,现在会是个什么心情。
~~~~~~~~~~~~~~~~~~~~~
却也不能让报喜的久等,众人便把徐渭拉起来,簇拥着往前院去了,那管事的屁颠屁颠赶在前面,扯开嗓子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一众报喜人赶紧朝着出声方向跪下,口中道:“恭喜贺喜徐老爷。”
平生第一次听人叫自己“老爷”,徐渭这才从魂不附体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他茫然望着四下,目光一下子被堂中一个大红色的竖匾吸引住,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捷报山阴老爷徐讳渭,高中浙江乡试第十六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反复看了几遍,念了几遍,他的眼眶里便全是泪水,擦也擦不干。
好在报子的都不是头一年报喜,见多了这些新科举人的失态,也就不稀奇了……其实徐渭这表现已经很克制了,有些年纪大点的新老爷中举后直接中风,乐极生悲了事。
报子们便向旁人讨喜,孙铤忙掏出银子散了,府里的下人们也来讨要喜钱,大家正簇拥着喧哗呢。又听到一阵锣声,又是几匹马由远而近,那管事的激动道:“噫,看来是梅开二度,不知哪位老爷又中了。”一众下人便跑出去观看。
除了徐渭之外,五人紧张的互相张望,都没有能笑出来的。终于听到外面一嗓子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