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

荀贞亲切地拍了拍程嘉的双臂,低着头对他欢笑,心道:“招募流民为郡卒之策并不出奇,他却居然认识几个山贼,并肯为我去招降?这可真是太好了。”令侍卫在堂外的典韦、原中卿、左伯侯等人,“为程君上席、案,奉汤水。”

程嘉见荀贞喜笑,也欢快地笑了起来,笑对荀贞说道:“嘉明日就去为中尉招那几个贼渠首,见到他们后,嘉得先给他们行个礼,感谢感谢他们。”

“感谢感谢他们?却是为何?”

“若无此几人,便无嘉为中尉召贼渠首之策,若无此策,嘉这会儿怕早就被中尉逐出堂外了!又哪里能得入席、饮汤的待遇!”

他说的一点没错。辛瑷厌恶阿谀之徒,荀贞亦不喜,先前“郡卒只存下了三百余骑,以此击贼,怕不足用”这句话正是为了试探程嘉之才,程嘉的回答如不能让他满意,为了照顾邯郸荣的面子,他固然不会将之当场逐出,可以后却也会对程嘉这个“只会阿谀”之人“敬而远之”了。如今既得程嘉愿为他招纳山贼渠首之言,那么程嘉虽然阿谀,却也值得礼敬了。

荀贞被程嘉说破心思,毫无尴尬之色,哈哈大笑,笑顾邯郸荣,说道:“公宰,我闻高明之士所结交之人往往也是高明之士,君是高明的人,君友果然也是大才,而且诙谐幽默。”

——

1,罢癃。

除了身高六尺二寸的人外,驼背、腿瘸、面有创伤等有先天或后天残疾之人也被称为“罢癃”。如陈汤,他的两臂不能屈伸,因便自称:“将相九卿皆贤材通明,小臣罢癃,不足以策大事”。

汉代对罢癃之人的优待政策有很多,就好比今之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比如罢癃之人可以视其残疾的情况而不用服劳役、兵役,或只服一半的徭役,这服一半徭役的且只从事轻役,又比如罢癃之人不用缴纳口赋、算赋,又比如时不时地由朝廷下诏,赐给罢癃之人粟米、布帛,又比如允许罢癃的父母和不和儿子分家,又比如若是独身子与罢癃的父母住在一起,那么这个独生子就不用参加离家运粮的劳役。

因为对罢癃之人有种种的优待政策,所以两汉对罢癃之人的户籍管理也就很完善和严格,每个郡县都有专门的“罢癃簿”,既保证可对罢癃之人的切实优抚,也避免有人冒充罢癃,逃避国家的赋税劳役。

第二十四章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

程嘉今年三十一岁,年龄不小了,程氏是易阳大姓,他本人又好结客,有计谋,多年前便有名于郡中,为郡人所知,按说早就该出仕郡县为吏了,却在荀贞辟除他前一直未得入仕,不为别的原因,只因他的身高相貌。

“夫好容,人所好也”。汉人以为:“容,用也,和事宜之用也”。蔡邕曾上书今之天子,说:“太子官属,亦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视凶丑之人为不祥。较之长美壮丽之人,貌丑之人本就很难入仕,即便入仕也无威严,会被人笑话,如本朝先帝年间的跋扈将军梁冀就曾以此为手段来打击其弟梁不疑,他忌恨梁不疑的声望,便使人举荐不疑之子梁胤为河南尹,胤小名胡狗,容貌甚陋,不胜冠带,“道路见者,莫不嗤笑焉”。梁冀以梁胤的丑貌来打击、贬损梁不疑的声望,可见汉人对容貌之重视。

程嘉貌丑,而且个矮,汉法:罢癃之人不许为吏,他仅比“罢癃”高数寸而已,蹉跎至今未得入仕却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要是个寻常的长吏,在见到程嘉的丑貌之后可能会改变主意。不再辟用他为吏,荀贞却半点也无此顾忌,即按照辟书上之所言,辟除程嘉为中尉府门下掾。中尉府内与相府内一般无二,有诸多的曹,功曹、议曹等,便用程嘉为议曹掾。

先辟邯郸荣为中尉主簿,再又辟程嘉为中尉议曹掾,荀贞接连任用的这两个赵国本地人都是有些缺陷、不被国相和前任中尉所用的。这既是荀贞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不得不如此。国相刘衡在赵国很久了,赵国只有五个县,有美名而又能用的人,他早就辟除完了,荀贞总不能把手伸到国相府里去和他抢人,所以也只能从刘衡没有用的这些人中选取可用之人。

话说回来,邯郸荣和程嘉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一个家声不好,一个长得矮丑,要非遇上荀贞,恐怕他们就算是急切地想要入仕,也是遥遥无期。难怪他俩交好。

他俩交好一是因同病相怜,再一个则是因脾气相投:两人均是性格爽朗之人。程嘉虽然矮丑,颇有豪爽气,说次日去替荀贞招降山贼,等到次日一早起来,他就来辞别荀贞,要去山中。

这时天方蒙蒙亮,荀贞刚起来不久,正在院中洗漱,见他来辞,丢下用杨柳枝做成的牙刷,吐掉盐水,随手拿巾擦拭了嘴,指了指晨空,笑道:“天尚未大亮,君即来请辞去山中,何其早也!”

“为明君效力,披星戴月尚嫌不够,况乎早已鸡鸣?”

汉人蓄须分为两类,一是八字胡、颔下飘髯,此为士大夫之蓄须,一是唇上蓄八字或倒八字胡,颔下无须,此为下级吏员或武士之蓄须,甚少有如程嘉这样唇上蓄倒八字胡,颔下却亦蓄须的。以荀贞料来,这大约是因为程嘉自知个矮,故此特意不蓄八字胡,而改蓄多为武士所蓄的倒八字胡,以此来显示他的勇悍威猛。

在蓄须上程嘉煞费苦心,在言辞举止上他亦处处刻意表现得爽快豪迈。

他冲荀贞作了一揖,豪爽地说道:“嘉此即行矣!中尉请在府中稍候,少则三两日,多则四五日,嘉必将那几人带来拜见中尉。”

“山中路险贼多,君一人去可行否?要不要我遣几个人从君同去?也好卫护君之安全。”

“不必!嘉昨来邯郸却非是一人来的,带了有四五个易阳壮士,有此数人从行足矣!”

“好!我就在府中静候君之佳音了。”

程嘉按剑仰头,哈哈一笑,辞别荀贞,转身自去。

荀贞目送他出了院中,转对典韦、宣康说道:“程君言辞慷慨,有郭解侠气。我今辟他为中尉议曹掾,汝等切不可以其短小而轻视之。”前汉大侠郭解也是个子不高,短小精悍。

典韦、宣康应诺。

……

荀贞管得住府中人,不许他们轻视程嘉,却管不住县中人。

正如国相府人多口杂,所以没有秘密一样,中尉府里也是人多口杂,亦无秘密。

荀贞的旧部如宣康、典韦等知他军法森严,不会外传府中之事,可府中那些前中尉留下的旧吏、旧奴婢却不知他军法的厉害,在昨天晚上就把他辟用程嘉为中尉议曹掾的事情传了出去。消息不胫而走,经过一夜的散播,到这天早上县中诸大姓已是家家皆知,人人得闻了。

闻其辟用了程嘉为中尉议曹掾,县中诸大姓多嘲笑之。

邯郸冠族魏氏的家长魏松吃惊而笑,对家人说道:“前几天魏畅对我说:中尉‘其志不小’。我观中尉昨日校场都试、沙汰郡兵,果敢英武,赏罚有信,似乎确实‘其志不小’,却奈何在都试后竟就辟了一个筇倯为议曹掾?荀氏是豫州名族,天下知名,中尉用人却有点不智!”

“筇倯”是骂人的话,意为羸小可憎之人。

魏松的父亲是故九卿,他本人是故二千石,他的从子是现二千石,家中世仕二千石以上,在赵国是一个重量级的存在,因其重量级,所以不像邯郸、乐、杨等诸家士族豪强那样看重在郡县里的权势,又因敬荀贞是皇甫嵩的爱将、荀氏的子弟,故此前两天在得了魏畅之劝后便将己家在郡兵里的奴客悉数召回,此时闻得荀贞用程嘉为中尉议曹掾,却是略微后悔前举了。

魏松还好点,只是“略微后悔”,只说荀贞“有点不智”,邯郸最大的豪强杨氏家长闻听得此事后却是狠狠地朝地上啐了口。他冷笑说道:“前后数任国相虽知程嘉之名而却均不用之,中尉独用此丑为中尉议曹掾,这是轻视我赵郡无人么?我且看他能得意到几时!”

邯郸的五个大姓、豪强里边,魏氏自觉尊贵,不欲与荀贞争,以免失了身份;邯郸氏投靠了荀贞;乐氏的乐彪宴请过荀贞,也算是示过了好;韩氏的势力最小,没资格领头和荀贞争;现如今对荀贞最不满,也最有潜力和荀贞争一争的就是杨氏了。

杨氏和荀贞本无仇怨,结怨始自昨天。

昨天都试的时候,荀贞行军法诛杀的那个屯长就是杨氏的宾客,随后驱逐的那些军吏中又有好些是杨家的人。杨家不是以经书传家的儒学家族,家中的子弟没有在郡府里任职的,也正因此,他们十分重视他们在郡兵里的势力,却不料荀贞一点情面不讲,把他们家在郡兵里的子弟、奴客几乎逐之一空,只留用了一人,还将此人从队率贬为了什长。

他们对此当然是深为不满,由是与荀贞结怨。

昨天晚上杨家的家长就大发雷霆,摔碎了好几个碗碟,只是因为荀贞既是皇甫嵩的爱将,又刚打了个胜仗,正势盛,不可强争,所以才强自按捺下了怨怒。

杨家家长有二子,次子狡诈,为其父出谋划策,说道:“中尉昨天都试,把乐、韩等家与我家的子弟、奴客几乎逐之一空,县中已多有怨言,只是因为魏氏提早退让,无人带头,故而不得不忍之也,今他又用‘冻梨’为中尉议曹掾,如此倒行逆施,必令县人越发失望。”

“冻梨”,意为皮肤上有斑点,如冻梨色。程嘉鼻上有黑头,肤上有斑点,郡人因此为他做了两句民谣,唱之曰:“程君昌,冻梨裳”。

杨家的次子继续往下说道:“阿翁,县中民怨累聚,之所以积而不发者,是因为缺少一个带头之人,魏氏既然不肯领头,那么这个领头的重任就非阿翁不可了。不如今晚设宴,把乐、韩等家之家长请来,阿翁可于席上微露牢骚,以诱探诸家之意。”

“以诱探诸家之意?”

“如儿前边所说,县中诸家必定对中尉均有怨言,待诱探出了他们的意思后,父亲便可与他们结党成朋。现今中尉势正盛,固不可与之争锋,可老话有说:‘盈满则亏’,盈满不可持久,像他这样倒行逆施,其势早晚会有衰落之时,等到那时,阿翁便可率县中群豪群起而攻之!”

杨家的家长转怒为喜,说道:“吾儿妙计!”

他当即令人写请柬,送去给县中诸家的家长并及郎中令段聪,邀请他们今晚赴宴,——邀请段聪却是因为他家一向对段聪刻意讨好、阿谀送礼,段聪实为他家如今在郡中最大的倚仗,他家那些在郡卒里为军吏的子弟、奴客就是通过段聪安插到郡兵里的。

……

除了乐氏、韩氏、杨氏,邯郸氏在郡卒里的子弟、宾客也有被荀贞逐走的,只是邯郸荣现为荀贞门下主簿,邯郸氏显是投靠了荀贞,所以杨家遍邀县中大姓,只不邀邯郸氏。

邯郸氏世代居住邯郸,是本地土著,消息灵通,很快就得知了杨氏今晚要宴请诸家的消息。邯郸相召来邯郸荣,对他说道:“杨家今晚设宴,遍邀诸姓,唯独不请我家和魏家,此中必有古怪,你可将此事报与中尉。”

邯郸荣便去中尉府报告此事。

路上碰到卢广。

卢广也是去中尉府的,他昨夜在郡兵营里住了一宿,刚从郡兵营里出来,打算去给荀贞汇报昨晚在郡兵营里的情况。

两人遂并车而行。

入到府内中院,看见荀贞、典韦、宣康、李博几个人立在院中,不知在做什么。

在他们几人边儿上是辆皂盖朱轓的马车,黑色的车盖、两边涂红,这却是荀贞的坐车。一个前中尉辟用的府中旧吏立在荀贞面前,正在说话,又一个斗食小吏伏拜在此吏边儿上。

邯郸荣、卢广走到荀贞身边,听这个旧吏讲话,听了几句听得明白,却原来是这个斗食小吏昨晚喝醉了酒,半夜跑出吏舍,不知怎么跑到了荀贞的坐车上,不但在车上睡了一夜,而且还吐到车上了。讲话的这个府中旧吏是专管府中车马的,刚刚发现了此事,因向荀贞上禀。

荀贞见邯郸荣、卢广来了,微笑着冲他俩点了点头,随口问邯郸荣,说道:“主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简核府中吏员的优劣是中尉功曹之职,刘备还没来,中尉功曹之位尚无人,由中尉主簿代为处理也是可以的。邯郸荣瞄了眼跪伏在地上的这个小吏,只见这小吏惶恐害怕,伏在地上连连叩头。荀贞随口问之,他亦随口答之:“为下吏而眠、吐长吏车,失尊卑之序,黜退可也。”

这个小吏簌簌发抖,哀声求饶。

荀贞笑道:“他在我的车上又是醉眠,又是醉吐,如果逐走了他,谁还会再用他?喝酒没有不醉的,醉了没有不失态、不吐的,此小错也。他只是睡错、吐错了地方,不过眠中尉车茵、湿中尉车茵耳。何必黜退之!”温声对这小吏说道,“你起来吧。酒是不是还没醒?一身酒味。快回舍中去洗沐一下,换身衣服吧。酒可以喝,但以后不可喝得这么醉了。”

这小吏感激涕零,又连连磕了好几个头,这才起身,倒退着出了院子。那个上禀此事的吏员见荀贞竟不惩治这个小吏,深服荀贞之宽仁大度,衷心赞颂了好几句,随后也退了下去。

邯郸荣颇是讶然,亦服荀贞气度,坦诚地说道:“这若是我,必不能饶此吏!”

荀贞笑道:“卿是山虎雄鹰,虎鹰自当发奋勇击。”

荀贞昨天校场立威,杀那个犯了军法的屯长如杀一鸡,而今天却宽仁大度,不惩治那个小吏,这一严一宽,反差太大。

邯郸荣倒也罢了,他心存远志,一心只想恢复邯郸氏昔日的家声,现今是心无旁骛,虽然服气荀贞的气度,却也只是在心中赞了一声“中尉宽仁”,如此而已,没有细究。

卢广就不行了。

卢广生性较真,往好听了说是坚毅强执,往不好听了说是偏狭固执,他有点接受不了荀贞在性格上的这种两面性,他更欣赏荀贞峻厉威严的一面,劝谏荀贞说道:“此小吏眠、吐中尉车上,中尉却不惩治之,此端一开,广忧府中诸吏、乃至奴婢会小看中尉,以为中尉无威。”

荀贞笑道:“中尉之威却不是表现在这种小事上的。”

“为大人者应该杜渐防萌,怎可因为是小事就轻视之呢?”

“不过是换一块车茵的事儿。”

“今日是换一块车茵的事儿,明日也许就是中尉府换主的事儿了。”

“何至于此!”

“府中的诸吏、奴,悉小人也。小人者,近之则不逊。中尉万不可以仁待之,需得以威驾驭。”

荀贞有一答,卢广就有一应,如是者四。看卢广这架势,只要荀贞不纳谏,他就要劝谏不休。

荀贞无奈地想道:“卢子公真是一个固执强谏之士!罢了,反正我也正有意整顿一下府中的秩序,打算一如我在颍川时,以军法约束府吏、奴婢,便就以他的固执强谏为由头将此事宣布下去吧。”笑对卢广说道,“好吧!子公,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从今天开始就以军法来约束府中吏、奴,如何?”

“中尉为武职,正当如此!”

“子元、叔业,你两人立一章程,把禁止之事悉数写清,写完后悬于府内,令府吏、奴婢看后遵行。”

李博、宣康应诺。

见荀贞纳谏,卢广方才罢休。

他来见荀贞是为禀报郡兵营的情况,当下,把昨晚在营中的见闻细细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昨夜广耳闻目见,所闻所见都是郡兵在称颂中尉赏罚严明,言而有信,可以说这三百余郡卒已经归心中尉了。只要再稍加操练,使其彼此熟悉,就可以用之于战场之上了。”

“子公,这几天要多多辛苦你了,郡卒的具体操练就由你来安排,协助志才主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