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

丈八左豹虽是一介匹夫,只有匹夫之勇,可如果单个人的武力勇猛到一定程度,那么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有时却也足以改变一场战事的结局。一来,个人的勇武可以斩将掣旗,溃阵破垒,二来,个人的勇武能够带动起其他兵卒的斗志。

这个丈八左豹骁勇非常,马槊大开大合,时击时扫,带着百余骑在汉骑右翼阵中横冲直撞,所过处,三河骑士尽皆不敌,虽只有百余骑,却竟渐有搅乱汉骑右翼阵之势。

但凡击战,力合则强,力分则弱,汉军右翼骑兵的将校们多次设法,想把丈八左豹部下的百余黄巾骑兵分开,可这百余骑跟从丈八左豹的时间很长了,平时常在一起操练,战时总一块儿上阵,彼此熟悉,配合默契,汉军的意图始终未能得以实现。

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就只能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一个整体的接触面是有限的,汉军右翼的骑兵虽多,然同时能与丈八左豹等骑接触的最多也就三二百骑,其他的人骑根本插不上手。就眼下来看,唯一可用的也许只有车轮战了,寄希望于丈八左豹等骑人、马没有了力气,然后再寻机击破。

丈八左豹真如一头豹子也似,精力充沛,勇力惊人,又像一个旋转的锥子硬生生地钻搅在汉军右翼骑兵的阵中。汉骑右翼苦战良久,非但没把他累垮,自家的阵势反而渐乱。

黄巾左翼的骑兵鸣鼓成列,兵卒呼喝,将要顺势加入击战。

……

汉兵营门口的望楼上,皇甫嵩极目眺望,见右翼骑兵虽然按照他的军令先先后后调过去了数百骑,却不但没能将丈八左豹击杀,反被其更深入阵中,心知不能再放任他了。如果再不快点把他杀掉,那么等黄巾左翼的骑兵一上,汉军右翼的骑兵必败。

他转望董旻、牛辅等,传下令去,命他们分出些人马,挑选精勇骑兵转去右边,帮右翼杀敌。

……

董旻、牛辅等很快就接到了皇甫嵩的军令。

他们刚才与黄巾军右翼骑兵交战时,大部分人都注意到丈八左豹不在眼前之敌骑中。他们与丈八左豹交过手,在此人的手上吃过亏,对其印象深刻,所以这次冲击,上至军官、下到兵卒都很谨慎小心,当在发现丈八左豹没在这里后几乎人人都松了口气。这个时候,皇甫嵩却传将令,命他们选拣精勇改去汉军右翼对付丈八左豹,很多人不乐意去。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越是董卓、董旻的族人,他两个不肯去,董旻是不会强迫的。在董卓麾下的诸将里,段煨的年纪最大,四十多岁了,一向不以勇武出名,且其出身武威段氏,是段颎的族弟,要论家世,是诸将里最好的一个,董卓向来尊敬他,董旻对他也很尊敬,自不会派他去送死。牛辅、董越、段煨不去,剩下地位最高的人就只有董旻、胡轸、徐荣三人了。董旻是主将,代董卓掌军,他绝对不会去。胡轸是凉州大人,精骑里许多他的族人、旧部,平时连董卓也敬他三分,他不说去,董旻不能强求。这就只剩下徐荣一人了。

毕竟是皇甫嵩的将令,不能随便派个人带兵过去,带兵的必须是这六人之一,牛辅、董越、胡轸、董旻的目光几乎是同一时间地落在了徐荣的脸上。段煨厚道,踌躇了下,想说话,不过转念又一想,徐荣不去,那就没人去了,因将想说的话又咽下。

徐荣却是干脆,不等董旻点名,主动请战。李傕、郭汜两人却是出乎了董旻等的意料,他两人一心想要雪耻,也抢着要去。有此三人足矣。除了他们的本部,董旻又拨给了他们的百骑,凑足六百骑之数,由徐荣为首,李傕、郭汜为副。三人上马行个军礼,便就带六百骑绕过黄巾军的步卒阵,从敌我两方阵地的中间横穿而过,直扑向汉军右翼阵中的丈八左豹。

李傕、郭汜是为雪耻而来,气势汹汹,进入到右翼骑兵的阵中后,前边只要有挡路的,两人便高声大骂,将之驱开。李傕一路叫道:“乃公为助尔等而来,兵子们还不速速让开!”

六百骑风行电掣,在右翼骑兵的阵中穿行疾驰,沿路的骑兵忙不迭让路,一个个把视线投注在他们的身上,看着他们深入阵中。没多时,他们就碰上了丈八左豹等骑。

李傕、郭汜本就是骑战更优,这会儿跨马驰骋,抖擞起精神,誓要斩获丈八左豹,一雪前耻。郭汜两腿夹马,张弓射箭,人骑还没到丈八左豹等骑前,连珠也似的三箭已至。丈八左豹等骑正杀得顺手,如入无人地,未免放松了警惕,没有注意,三箭正中三人,接连三骑滚落地上。

丈八左豹的位置在东边,李傕、郭汜是从西边来。

丈八左豹扭头回望,隔着麾下诸骑看到了徐荣和李傕、郭汜等,前些时他与董卓麾下的这些骄兵悍将交过手,深知他们战力出众,非寻常骑兵可比,当即呼道:“胡狗来了!都打起精神,先灭了他们!”丢掉前边的汉骑,转马催骑,挺槊奔李傕、郭汜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临阵交兵,最重要的就是这股勇气。李傕、郭汜策骑分开,分从左右包抄而上。徐荣指挥六百骑急往前冲,一来接应李傕、郭汜,二来迎上丈八左豹的麾下精骑。近处周边的其余汉骑纷纷让开,给他们空出交战场地。

汉之马槊长一丈八尺,折合后世的单位换算,长有四米余,四米多长的马槊挺在手上,胯下是飞奔的骏马,给人的震撼力非常强。李傕、郭汜皆用矛,长度不及马槊,不能硬拼。此前与丈八左豹对阵,他两人就吃过兵器不如对方长的亏,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却是学的聪明了,两人仗着高超的马术,提矛在手,用双腿控马,先分别向左、右沿曲线行,避开别的黄巾精骑,再辗转腾挪,或用矛架,或俯身闪躲,接连挡避开丈八左豹的马槊,迂回到其近处。

两人配合默契,一左一右,马不停蹄,绕着丈八左豹疾奔,一边奔驰,一边呼喝怪叫。郭汜是盗马贼出身,嘴里发出尖利的啸声,简直是把丈八左豹当成了猎物。

丈八左豹毫不畏惧,因李傕近,所以舍弃郭汜,先击李傕。

李傕掉马转走,一边走,一边扭腰转头,把长矛放在腿边,取出弓矢,搭弓射之,却是回马箭。丈八左豹早就防着他这一手,岂会被他射中?马槊略微挥舞,即把箭矢砸开。便在这时,陡然闻得风声,他扭脸一看,却是郭汜不知何处也收起了长矛,取出了一个套索,抛掷过来。

郭汜盗马贼的出身,盗马时套索这东西少不了。他用得极为熟练,准头很正,正对着丈八左豹的脖子来。丈八左豹的马槊太长,却是回之不及,没法把套索挑开,躲避不及,正好被套索套中。这却是李傕、郭汜两人的声东击西之计。

他两人虽性子粗野,可久经沙场,却也是颇有智谋的。

眼见丈八左豹被套中,李傕大喜,正待回马操矛去杀,却听得丈八左豹大呼一声,将马槊交于一手,另一手反手抓住了套索的绳子。郭汜手拽长绳,打马转走,想把他拉倒,却只觉手中一沉,非但没有把丈八左豹拉倒,反而被丈八左豹拽落下马。

郭汜在打马转走时,也防着自己可能会力气不如丈八左豹,故此另一只手紧抓着坐骑的辔头,希望能够借助奔马之力,却没想到还是不抵丈八左豹。在丈八左豹的神力之下,他压根抓不住辔头,战马的头被他拽得生疼,硬生生止住奔腾之速,扬蹄长嘶,而他本人则被拉扯得腾空而起,“扑通”一声,重重地跌落在地。丈八左豹奋力向后拉绳,把他拽得在地上滚动。

郭汜急忙松开手,丢掉绳子。

短短片刻,他的手被绳子磨烂,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太狠,兜鍪给震飞了,头晕眼花,好在是屁股先落地,虽好像被摔成了好几瓣,疼得都麻木了,总比脑袋或者手臂、腿脚先落地的好。

……

汉兵营门口的望楼上,听完了前线观战军官的急报,荀贞吃惊地说道:“力竟能敌奔马?”

这真是一员悍猛大力之将。

第一百五十六章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一)

郭汜跌落马下,摔得头昏脑涨,一时起不得身。

在战场上起不来身,尤其是敌人的勇将就在旁边时,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丈八左豹拨马挺槊,便来取郭汜。要说离郭汜最近的本是李傕,可一见郭汜落马,李傕吓了一跳,催马就逃,只顾着自家性命,哪里还顾得上郭汜?亏得徐荣及时赶到,急调麾下数十骑拼死拦住丈八左豹,抢回郭汜。

丈八左豹挥动马槊,虎虎生风,高声大叫,拦他的这些汉骑皆为精锐士,却无人能阻得住他,丈八左豹舞槊大吼:“下!下!下!”每一大吼,常常便有一个汉骑被击落马下。马槊的槊头乃是用精钢所制,丈八左豹力气又大,每一击都能把对方的铠甲、兜鍪击碎,就算没有击碎的,凡中马槊之人也皆胸骨陷落、脑袋开花,摔落地上,或口喷鲜血,或当场气绝。

徐荣叫道:“好个悍贼!”

李傕拨马绕了一圈,见丈八左豹被缠住,这才返回到徐荣、郭汜的边儿上。

丈八左豹虽然悍勇,但在追击李傕、郭汜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地被调离了大队,此时孤身被围。徐荣一边亲自带了百骑上去重重把他围住,近以矛刀击杀,远以弓弩射之,一边令李傕和重新上马的郭汜带领余下的五百骑改去攻击与丈八左豹隔绝开来的那百余骑黄巾骑兵。

没有了丈八左豹的带头,余下的黄巾骑兵虽然精勇,却也谈不上远胜秦胡骑士,被几倍于己的汉骑包围,加上他们深入三河骑士阵中已久,又不是每个人都像丈八左豹那样天生神力,力气好像用之不竭似的,早就较为疲惫了,在李傕、郭汜的带头猛击下,他们很快就支持不住,接连有人落马。落马之人临死之时无不奋力大呼:“杀汉贼!立黄天!”

这一声声悲壮的死前呼声传入到丈八左豹的耳中,他眼睁睁看着部众一个个的战死,眼都红了,想冲过去,却被徐荣指挥的这百骑牢牢困住,突之不得。

一刻多钟后,百余黄巾骑兵死伤殆尽,还在拼命抵抗的只剩下五六骑,这五六骑自知必死,视死如归,一边不顾性命地与汉骑拼杀,只求死前能多拉一个汉兵陪葬,一边高声大叫:“左帅不用再顾及我等了!快回阵中去,留得性命给我等报仇!”

丈八左豹见事不可为,知道是救不回他们了,虎目含泪,再又深深地看了剩下的这几骑一眼,拨马转走。徐荣适才虽困住了他,这会儿他一意突围,却竟是留他不住。

丈八左豹身上的铠甲缝隙与马身上的甲衣缝隙里插满了箭矢,人与马的身上尽染鲜血,一人一马就好像一只鲜红的大刺猬似的杀出汉阵,归本阵去了。

丈八左豹一走,余下的那数骑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先后击落马下。

跟着丈八左豹入汉阵的百余黄巾骑兵阵亡大半,余下十几个未死的都身负重伤。这十余人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彼此看了一眼,齐齐大呼:“杀汉贼!立黄天!”横刀自刎。

李傕、郭汜非但没能击杀丈八左豹,郭汜反还被丈八左豹扯落马下,险些丧命,两人恼羞十分,冲马奔入黄巾骑兵的尸体堆里,在马上挥矛乱刺,刺这些尸体以泄怒气。

丈八左豹败走,汉军右翼的骑兵士气大振,举矛刀欢呼,驰马冲锋,接着击黄巾左翼骑兵的主阵。士气是相对的,汉军士气大振,黄巾就士气大落,兼之黄巾右翼的骑兵已被击溃,左翼的黄巾骑兵皆惊乱,节节败退,战至快天亮,汉军右翼彻底击垮了黄巾骑兵的左翼。

至此,黄巾军的两翼骑兵相继战败。

皇甫嵩适时下令,从汉军右翼的骑兵里分出一部分人马追击溃逃的黄巾败骑,余下的则与汉军左翼的董旻、牛辅等一块儿冲击黄巾步卒的中军主阵。

经过这一个多时辰的骑兵鏖战,黄巾步卒的中军虽已布好了阵,但步卒难与骑兵争锋,却还是处于下风。不过好在张梁早已做好了万一骑兵战败的打算,准备得比较充裕,在中军主阵的两侧和前边安排了很多的盾牌手、长矛手和弓弩手,倒是堪堪挡住了汉军骑兵的冲击。

汉骑久战,人马疲惫,冲了两次也只是把黄巾步卒阵冲得动摇了一下,没能冲乱。不过,这就足够了。皇甫嵩仰望天色,见天已微亮,便即下令,命骑兵稍退,就地暂歇,令步卒前击。

……

汉军的步卒休息了一个多时辰,旁观骑兵对垒,看得尽皆热血沸腾。

骁勇如刘邓、典韦等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

刘备、关羽、张飞也摩拳擦掌。这时闻得将令下来,关羽细心地擦拭矛柄,张飞急不可耐,说道:“刘君,该步卒上阵了,我等是不是也上去?”刘备转望望楼,说道:“将军尚未给我等军令,且再等等。”

汉兵的步卒在鼓声中从地上站起身来,拿起长矛列阵向前。为了节省体力,在战前,就像骑兵不骑马一样,步卒也不站着,都是坐在地上的。鼓声阵阵,三万汉兵步卒齐动。汉兵的步卒不止三万人,不过不能全部用在此处此时。皇甫嵩调了一部分去看住城门,监视城内,留下了一部分充当预备队。虽然如此,三万披甲持矛的步卒一起移动也是声势惊人。

从汉营的望楼上远望之,荀贞只见前边的阵地上一望无际尽是人头,晨曦下黑压压的,同时长矛如林,铠甲如云,当一个个方阵相继向前移动的时候就好像是一朵朵的乌云遮掩住了整个的大地。对面黄巾主阵的步卒比汉军还多,足足四五万人,也跟着动了起来。

敌我步卒向前,前部在阵中接近,先是彼此射箭,箭如雨下,双方都有大片大片的兵卒中箭摔倒。从汉营里的望楼上望去,发白的天光下,荀贞只见敌我各自绵延数里的阵型中就好像是被风吹倒了似的,分别各有成片成片的空当出现,这却是中箭摔倒的兵卒们空缺出来的。

不过很快,敌我各有更多的兵卒从后边涌上来,补充到了这些空当里。

临敌不过三矢,没射几箭,敌我前部的步卒接近。弓弩手向后,长矛手顶上。如把敌我两阵比作是两只巨大的野兽,那么现在顶在前边的密密麻麻的长矛就是这两只野兽的锐利牙齿。

在彼此还有百步远时,汉兵率先发起了冲锋。呐喊震动远近,荀贞在望楼上都觉得震耳欲聋。

长矛对铠甲,铠甲迎长矛。不是长矛刺穿了铠甲,就是铠甲折断了长矛。百步距离转眼即过,两军的前部撞上,血腥的步卒肉搏厮杀开始。

汉军营门口的望楼上,荀贞目不转睛地远眺前部交战的地方,因为长时间不眨眼,眼涩,忍不住眨了一下,只这一眨眼的功夫,睁开眼后就觉得和闭眼前不一样,就在这么短短的一瞬间,只他眺望的这一片战场上就差不多出现了上百个敌我兵卒的伤亡。

清晨风凉,迎面吹来,本该带来的是泥土和远处田野的潮湿芳香,而此时嗅入鼻中的却是一股股的血腥气味。敌我所有的兵卒,不管是战前勇敢的或恐惧的,当与敌人相碰时,当清楚地知道除非杀死敌人才能活下来,否则就是身死阵亡后,所有的人都只有一念头:杀死敌人。

如果杀不死,那么就被敌人杀死。

……

营门外,刘备翘足观战,他没有细看敌我前部的厮杀,而是焦急地在黄巾阵中寻找广宗死士,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广宗死士很好认的,两个特征,一个是不穿甲,肉袒,有的乃至赤身,一个是皆用大斧,在他视线所及的黄巾军步卒阵中他没有看到有这样的部队。

他喃喃自语地说道:“广宗贼的死士呢?”可以肯定的是,广宗死士肯定是会出现在这场决战中的,不确定的是不知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