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最风流-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兵卒无不举起兵器为他欢呼,而跪在地上投降的黄巾守卒却皆跪地俯首,不敢仰望。

陈褒笑道:“荀君入庄了,走,咱们去迎迎。”左右应诺,众人摘下崔秉的首级,下了碉楼,去见荀贞。来到荀贞马前,陈褒捧起崔秉的脑袋,行礼说道:“启禀司马,褒部兵卒射杀了崔秉,这是他的首级,特取来献给司马。”

荀贞不经意地瞧了一眼崔秉的脑袋,血肉模糊的,随即转回目光,笑对陈褒道:“一个区区贼兵渠帅的脑袋,你们还没见够?我是早就见够了!献给我作甚?拿下去,拿下去,用匣子盛好,等皇甫将军带主力到后,我自会给你们请功。”

陈褒嘿嘿一笑,把崔秉的首级交给部卒,叫他们去找个盒子装起来。

“一个区区贼兵渠帅的脑袋”,这话荀贞说得很大气,也由不得他不大气,自征战以来,最先的波连,后来的波才、何曼,接着黄劭、刘辟、吴霸等,直接或间接死在荀贞部众手上的黄巾渠帅、小帅多不胜数,也的确是多一个崔秉不多,少一个崔秉不少。

荀贞笑道:“这若是卜己之头,倒还差不多。”

陈褒慨然应道:“来日与卜己对阵,只要有机会,褒必为君取来卜己首级。”

荀贞哈哈一笑,观望庄中,见各处都已进入了收尾的阶段,除了庄西外,南北东三面都已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事,至多有些负隅顽抗的守卒,还有点小规模的接触战,即令道:“阿褒,你带你本曲去庄西,将不降之卒尽数杀了。”陈褒应命,带本曲赶赴庄西。

荀贞又回望庄外,暮色深深,快要入夜了,复又下令说道,“令各部、曲速战速决,务必赶在入夜前后把庄中清理干净,将俘虏集中收押。传下令去,待清理完庄中后,君卿、阿邓带本营留守庄内,余下的随我退出庄外,筑营庄东,以防白马、濮阳的贼兵来袭。”

众人应诺。

入夜后不久,庄中的喊杀声沉寂下来。各部清理完了庄中,把俘虏集中收押在庄东,留下了两百人看管,余下的分为两部,一部由许仲、刘邓带领,登上围墙、碉楼,御守庄中,一部由荀贞自带出了庄子,接着刚才的筑营,在庄东边安营扎寨。

第二天,荀贞复入庄中清理缴获,得粮谷堆积如山,果如戏志才之预料,足够千人两年之食。荀贞心道:“看来这崔秉原先的确是打着与我久持的主意啊!幸我用计破之,否则,还真不好给皇甫将军交代。”

才从庄子里的府库中出来,迎面一个探马驰马奔至,滚落下马,说道:“急报!”

第一百二十章 三战尽复东郡地(五)

荀贞刚从庄子里的府库中出来,迎面一个探马驰马奔至,滚落下马,说道:“急报!”

诸将齐齐变色,以为是白马、濮阳的敌人来袭。荀贞晏然从容,问道:“何事如此仓急?”这探马说道:“白马贼韩立遣了两千兵朝韦乡而来,但在半路上却退了回去。”

荀攸顿时了然,笑道:“此必是白马贼接到了崔秉的求援,故遣兵来援,但走到半路上去才获悉韦乡昨夜已被我部攻下,进退失据,不敢再进,故撤军退回。”

刘邓喜道:“韦乡庄中贼寇不多,才八九百人,我部既为皇甫将军的先锋,奉令先略东郡,这点战绩实在拿不出手。荀君,今白马韩立遣贼兵两千来援韦乡,未至而返,定是因惧我部兵威,此正我部衔尾急击之时!加上这两千贼兵,我部的战功才差不多可以献给皇甫将军了。”

许仲、典韦、陈到、江禽、辛瑷等皆以为然,独陈褒不语。

荀贞乃问道:“阿褒,诸君请战,为何独你一言不发?”

陈褒踌躇片刻,说道:“荀君,褒以为现在非我部追击白马贼兵的时候。”

荀贞饶有兴致,问道:“为何?”

陈褒说道:“白马贼所以半途而退者,是因为我部已攻下了韦乡碉壁,地利归我所有,故此他们不战而退,而我部如若追击之,势必要与之野战,如能速胜,倒也罢了,如不能速胜,那么白马距韦乡不到二十里,韩立闻讯,必会再遣援兵合击我部。我部昨夜力战,尚未得歇,就算倾巢而出,或也难以速胜贼兵两千,一旦再被韩立合击,则将会陷入苦战,倘若再引来了濮阳贼兵,恐怕会要大不利于我。故此,褒以为现在不是我部出庄追贼之时。”

他顿了顿,又说道:“再则况且说了,贼兵半途而退,焉知不是他们的计谋?也许他们这么做,正是为了引诱我部出庄呢?”

荀贞听他说完,拊掌赞叹,说道:“昨暮攻庄,阿褒先登,复破碉楼,斩杀崔秉,战功赫赫,而今闻贼半途而退,却丝毫不以昨暮之大胜而自矜骄傲,深思熟虑,兵不轻动,智勇双全。好啊,好啊!”对诸将说道,“阿褒所言,你们都听到了?昨暮攻下此庄,只是小胜,东郡黄巾贼数万,我部只有三千,岂能因为昨暮之小胜而便就轻视他们?白马守将韩立,我等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焉知他不是一个多谋之人?就像是阿褒说的,要是他在半路给我等设下了埋伏,我等初来乍到,不熟悉韦乡、白马周边的地形,万一中计上当,怕会大败,待到那时,我等该如何才好?别说献给皇甫将军一份大大的功绩,恐怕连韦乡也保不住,没准儿会反被白马贼夺去。诸君,临战交锋固然勇者胜,可是战前却需小心谨慎,不可恃勇或胜而轻敌也。”

诸人受教应诺。荀贞说道:“皇甫将军给我等的军令是:先入东郡,拔韦乡,为主力开道。白马援军既然撤走了,咱们就不必理会他们,只管守好韦乡,静候皇甫将军的到来就是了。”

众人应诺。

……

荀贞三千兵马屯守韦乡,千人在庄内,两千在庄外,成掎角之势。因他往日之善战威名,数日之内,白马、濮阳两地的黄巾军竟是没有一个来攻打他的,轻轻松松等候到了皇甫嵩主力的到来。

这时,已经是五月上旬,到了仲夏时节,天气渐渐炎热。荀贞带了数百步骑,至濮水北岸迎接皇甫嵩。立在北岸,隔着濮水,远望对岸,只见两万余汉兵浩浩荡荡,旗帜如林,人马嘶鸣,卷起滚滚的尘土。到岸边不多时,即见汉兵开始渡河,观其旗帜,最先过河的是傅燮部。

荀贞驱马向前,接到傅燮。多日不见,傅燮黑了一点,却是因渐入深夏,日头渐毒,被晒黑了。荀贞下马迎之,笑道:“这才几天没见,司马有些见黑了。”傅燮也下了马,按剑打量荀贞,笑道:“别只说我,司马难道不自觉么?”荀贞问道:“怎么?”傅燮笑道:“昔我在颍川初见司马,司马玉树临风,而今却不但黑了,也瘦了许多啊!”再又打量荀贞一眼,复又赞道,“不过虽然瘦了点,黑了点,英武精悍之气却更胜往日了。”

荀贞一笑,望向对岸,问道:“将军何时渡河?”

“将军令我部先渡,随后是北军,接着便是中军及各营步卒了,最后是三河骑士。”傅燮瞧见荀贞的从骑手上捧了个木盒,笑指着说道,“我在路上听你送给将军上的捷报上说,你入东郡次日便打下了韦乡,斩杀了崔秉。这木盒中可就是崔秉之首级,准备献给将军的么?”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幸赖将军神威,韦乡守贼战无斗志,我方才侥幸一战克之,我部陈褒率兵卒射杀了崔秉。”傅燮赞道:“自颍川至汝南,再到东郡,司马无往不克,真是百战百胜!”荀贞逊谢,说道:“何及司马与将军!我闻司马与将军一路上来,在陈留郡接连攻破五六股贼兵,悉定陈留。”傅燮哈哈一笑,说道:“你又不是没与陈留贼兵交过手,陈留贼远不如汝南和颍川贼,都是小股贼寇,亦多非黄巾道信众,不过是些趁机作乱的盗贼罢了,多则七八百人,少则只有两三百,这点贼寇便是再多来十股,也是不值一提。”

傅燮与荀贞说了会儿话,告辞离开,去指挥本营人马渡河列队。

荀贞在皇甫嵩军中多时,与皇甫嵩麾下的诸将大多熟悉了,每一支渡河过来的汉兵营,只要能碰上面,他都会和他们的带兵将校聊上几句。因为他荀氏的出身、以往的战绩和皇甫嵩对他的器重,这些各营的将校对他也都客客气气,当然,其中亦不乏热情过度的。

近百艘小船来河水两岸繁忙来回,运送兵卒,傅燮、北军等营渡河完毕,该到中军。

皇甫嵩没有乘船,而是骑马从桥上过来。荀贞迎上,拜倒马前,将盛着崔秉首级的木盒献上。

皇甫嵩示意亲兵接过来,下马前行两步,亲手把荀贞扶起,满意地打量了他几眼,笑道:“我就知道只要派你先行,就必能完成我的军令,今果为我大军拔掉韦乡,扫清了入东郡的道路。做的好啊!”荀贞恭谨说道:“所以能侥幸拔韦乡、斩崔秉者,上赖将军神威,下赖兵卒死战,贞因人成事,坐享其成罢了。”皇甫嵩笑道:“无须谦虚,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问他,“你先主力入东郡,至今已有多日,对东郡黄巾贼的底细详情可有了大概的了解?”

荀贞说道:“贞自夺下韦乡,连日遣探马四出,刺探白马、濮阳的敌情,略有所知,正要报与将军知晓。”皇甫嵩说道:“好,待各营渡过河后,我今晚就召开军议,你可在军议上把你了解到的东西给各营将校详细说说。”荀贞应诺。

两万汉军渡河,规模不比荀贞当日三千人马渡河,从上午一直到入夜,方才渡河完毕。

河边不是扎营之所,皇甫嵩带全军北行数里,停驻在韦乡的东边,下令安营,与荀贞早先在韦乡庄子东边扎下的营地连成一片。兵卒扎营,各营的将校聚于皇甫嵩的中军帅帐,商讨攻取东郡的战事。诸将齐至,荀贞坐于末席。

皇甫嵩环顾诸人,说道:“荀司马先入东郡,对东郡之贼较为了解,诸君,军议之前,先听听荀司马说说贼情。”

荀贞应命起身,说道:“贞自入东郡,多方查探,所得之情报其实与诸公此前所知没有多大的差别。东郡黄巾贼的渠帅乃是卜己,这个诸公都已知晓。贼众约有三万余人,现今大多聚于两地:濮阳和白马,主力由卜己带领,屯驻濮阳,别部由韩立带领,屯驻白马,这些,诸公大多也已知晓。贞经过这几天的查探,探清了这几地贼兵的数目,濮阳的贼兵约有两万,白马的贼兵约五千,余下的三四千贼兵则是分散在东郡东北边的各县,贞并遣人去濮阳、白马城外窥探过,此两城皆颇高大,贼兵防御还算严整。”

皇甫嵩问荀贞,说道:“你先入东郡,与韦乡贼交过手,大致知其战力,又已知东郡贼情底细,以你看来,我军该如何才能破敌制胜?”

荀贞说道:“回禀将军,贞攻韦乡一战,只用了三鼓就打下了庄子,之所以打下得如此迅捷,固有贞用计之原因在,可却也有东郡黄巾贼战力不如汝南、颍川黄巾贼之缘故。”

皇甫嵩说道:“噢?不如颍川、汝南黄巾贼?”

荀贞说道:“确实不如,若将汝南、颍川黄巾贼的战力比作十分,那么东郡黄巾贼就只有至多六分的战力。”

傅燮说道:“东郡黄巾贼少,又连闻颍川、汝南黄巾贼大败的消息,因此胆怯没有斗志,缺乏战力也不足为奇。”

荀贞说道:“正是。”

皇甫嵩若有所思,问荀贞,说道:“你既已知敌情,那么可有破敌之计?”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

皇甫嵩在召开军议,濮阳城郡府里,卜己也正与麾下渠帅、小帅们议事。

颍川的波才,汝南的何仪等是豪强地主的出身,卜己与他们不一样,乃是世代务农,不折不扣的一个农人。他家在东郡东阿县,今年三十出头,多年前靠着张角的符水熬过了疫病,从此投入张角门下,因为坚贞忠诚,后被张角收为弟子,是东郡太平道信众的领袖,两个月前起兵于东阿,一夫振臂,数万信众响应,不到一个月就攻取了全郡。

按他本来的计划是打算接着西进,入司隶校尉部,攻取河内郡,兵锋威逼洛阳的,可就在他准备出郡时,却听到了皇甫嵩、朱儁击败颍川波才、入汝南郡的消息。

颍川一丢,汝南就是他的后方,汝南若再失,东郡将危,因此他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东郡再看一看,若是汝南能守住,他就按原本计划攻河内郡,一则威逼洛阳,呼应冀州,减轻张角兄弟的压力,二则也是“围魏救赵”,间接得支援汝南。——可以预料断定,当他杀入河内郡后,洛阳都城必会为之震动,从河内郡到洛阳只有几百里而已,待到那时,汉帝定会急召皇甫嵩、朱儁回援洛阳的。可惜,汝南彭脱、刘辟、何仪等人却不是皇甫嵩的对手,西华之败致使汝南黄巾的精锐主力尽数覆灭,余众星散。时局变化得太快,没有办法,他不得不彻底断掉了攻河内的打算,改为守卫东郡。

因为早年长期务农,风吹日晒,他面容黑黝,皮肤粗糙,放在案上的一双手上满是老茧。他今虽是一郡黄巾之渠帅,却没有改变往日的习惯,依然穿着麻布的粗衣,足上草履,腰上缠着粗布腰带,随便插了柄短剑,头上没有包裹帻巾,更没有戴冠,只梳理了一个椎髻,若是只看他表面,谁也想不到他便是鼎鼎大名、威震一郡的东郡黄巾渠帅卜己。

而相比他的寒酸打扮,坐在堂上的东郡黄巾的渠帅、小帅们却一个个衣裳光彩,绣衣玉带,头戴高冠,腰插宝剑,有的小帅的剑柄、剑鞘上还镶嵌了珍珠宝石,珠光宝气,更有几个农人、商贾出身的小帅学着世家子弟的样子,在腰上拴起了香囊,悬挂起了玉佩,有两人甚至还在衣服上熏了香。这也是农民义军的另一面。官逼民反,老百姓起来造反是因为没饭吃,没法活儿,也正因此,他们造反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杀掠豪家,抢来的东西自不会丢弃,好衣服、好配饰便都带在了自己的身上。什么事情都有两面,黄巾起义固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也有它破坏的一面。

卜己是个宽厚的人,他虽然保持艰苦的作风,但对堂上这些渠帅、小帅的奢侈穿戴却也没有异议。他蹙眉说道:“皇甫嵩已带汉兵主力进入了我东郡境内,他所部两万人马,精兵强将,先后攻陷了颍川、汝南两郡,无往不克,端得是个大敌。按照我的方略,本是打算以韦乡、白马为我外围,与我濮阳成鼎足之势,相互呼应,而现今韦乡已被荀贞小儿攻下,能够与我呼应的只剩下了白马。诸君,局势如此,各位有何妙计良策可以阻敌?”

一人说道:“欲要阻敌,需得先知汉贼下步的动向,这才好有的放矢。”卜己点头说道:“你说得不错,那么以你看来,这汉兵下一步会有何动向?”这人答道:“以在下看来,汉兵下一步极有可能会击白马。”卜己说道:“噢?此话怎讲?”这人说道:“白马在我濮阳之东南,汉兵从西南而来,欲击我濮阳,就必须要先打下白马,要不然,他们的后阵就会落在白马的面前,皇甫嵩是个知兵的,断不会犯此错误。”卜己颔首说道:“你言之有理。”

又一人说道:“不然。卜帅,以在下之见,这皇甫嵩倒是很有可能会来先击我濮阳。”卜己问道:“噢?此话怎讲?”这人说道:“皇甫嵩用兵善谋,不可预测,也许就因为他觉得我等会猜测他先击白马,故此虚晃一枪,明着是去白马,说不定却就奔我濮阳来了。”

先前那个小帅说道:“他若先击我濮阳,白马韩立必击其后。当其时也,前有我坚城为阻,后有韩立之袭,汉兵虽勇,势将难支,皇甫嵩乃是知兵之将,岂会做这样的蠢事?”

后一个说话的小帅摇头说道:“不然,不然。”

先前那个小帅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