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植-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继续。然而那次文若自寿春返回之后,态度大变。这里面的含义,相信四公子明白。”

听到这话,曹植却是真正惊讶了,轻呼道:“连荀老师地……”,

贾诩轻轻点头道:“乱世讲的还是实力,现在天下虽已有大一统之势,然各地还有不少强势诸侯。司空大人能否完全平定,还未可知。

这里面,司空大人必然产生两个选择。若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守成仁厚之人为君;然若未能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能权谋手段皆出众之人为君,即便此人心性恶劣,但为了曹家他必须作出此等选择。”,

听到这里,曹植总算明白过来,历史上的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曹丕了。关键不是曹丕和自己的表现,而是大势。历史上赤壁大败,导致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曹植仁厚有余,然为人太过散漫,若为君只能守成而不能进取。相反,曹丕虽然心性恶劣,但为人有手段,在国与国的博弈中能保证不落下风。

不过现在却是有些不同,此时的曹植不仅能文,而且还武事亦是非凡。无论才能心性,都是一代英主,只是由于一直表现太突出,才被曹操有些刻意疏远罢了。

顿了一顿,贾诩又接着说道:“然而以四公子之才,文武兼资,不论能否平定天下,都是最佳人选。而且,四公子还有一点是司空大人最为看重的,也是司空大人即便疑心再重,亦没有对四公子怎么样的原因!”,

曹植指了指自己道:“父亲最为看重的?”,

贾诩接着说道:“就是四公子不仅有对付世家的心,还有对付世家的手段!”,

“世家!”,提到这个,曹植瞳孔微缩。

贾诩颌首道:“大公子仁厚有余,他亦清楚世家的危害。可惜他没有对付世家的手段,若由大公子继承,世家地位不会有半分动摇。”

顿了一顿,贾诩继续说道:“而二公子,则已经与世家合作,由他继位,世家必然复燃。”说到这里,贾诩指着曹植道:“只有四公子,有对付世家的手段以及魄力,司空大人亦清楚,管治天下真正的关键在于世家,他最看重四公子的亦是这一点!”,

说到最后,竟然还绕回世家这个问题里,曹植既欣喜,又感到责任重大。

这时贾诩却是微叹1口气,凝声道:“四公子其他的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只要消除了司空大人的疑惑,基本上地位便能稳固。另外四公子当专心在淮南做出一番成绩,特别是对世家的手段,做得越好司空大人越倚重。父与子可以说是一种延续,子继承的不仅仅是父的权位,还有便是权位所带来的责任。这方面如何选择,司空大人心中早已有数。”

细细咀嚼贾诩的这句话,曹植由衷地感鸡贾诩,恭敬地拱手道:“多谢文和先生解惑。”

贾诩轻轻领首道:“夜已深,四公子请回吧。”

曹植微笑道:“如此,植告辞。”

目送曹植离开之后,贾诩却是对着后面一个书架拱手道:“主公。”

话音刚落”一道人影却是从书架背后转了出来,看过去赫然就是曹操!

曹操对贾诩点头道:“此次倒是辛苦文和了。”

贾诩连忙摇头道:“是主公用心良苦才对。”

曹操捋髯笑道:“诸子之中,最让吾满意的便是他,吾最怕的便是他等不及。如今在文和提醒下,他给自己多加了一道掣肘,吾也就放心了。”

贾诩这时却是问道:“那大公子和二公子呢?”

曹操微笑道:“子修为人敦厚,而且与子建关系颇好。子建若要保名声,当不会害他。至于子桓………”提到曹丕,曹操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最后才轻叹1口气道:“诸子中,吾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他了。”

贾诩却是说道:“主公,此事顺其自然吧。某能感觉到,四公子并会冷酷无情之人,对二公子应该会有适当的处置之法。”

曹操轻轻领首”随即摸了摸下巴道:“文和,今日之事切不可外传!”

贾诩拱手应道:“诺。”

曹操见状,又露出淡淡的笑容自语道:“虽然吾心中已有决断,然磨砺却不可少!”说到这里,曹操目光闪烁。

就在这时”一名家仆在门外叫道:“先生,外面有一位夫人求见,自称乃先生在宛城的故交!”

曹操听得”眼眉一挑,给贾诩连打眼色。贾诩却是和声问道:“让他进来吧。”

当那家仆去后”贾诩却是有些小心地对曹操说道:“主公……”

曹操脸上无悲无喜道:“文和且应付着她,看她有何事,吾就躲在后面。”说完,曹操再次转到书架之后。

未几,外面便传来一把交媚的声音道:“文和先生,妾身深夜求见,却是打搅了。”

贾诩定了定神,凝声道:“夫人请进。”

门很快被推开,一名戴着斗笠的女子转了进来,将门带上之后,女子才掀开斗笠,赫然就是部氏。

只见部氏向贾诩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妾身见过文和先生。”对贾诩,部氏并没有露出些许放荡,反而还透着敬重之色。

贾诩指了指旁边的位置,等部氏坐下之后才说道:“久未相见,夫人一向可好?”

部氏轻轻领首道:“承门g先生当初指点,妾身生活尚算如意。”

贾诩又点了点头道:“那不知夫人此来有何要事?”

部氏脸上露出点点哀色道:“妾身现在生活虽好,然而人有盛衰,妾身此来,只为相求先生指点一条自保之路。”

听到这个,贾诩眼眉挑了一条,随后凝声问道:“二公子找过夫人?”

部氏闻言,连连点头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妾身只望生活平稳,那等事,妾身不愿参与。奈何………

贾诩颌首道:“夫人不必担心,吾答允过张将军,有生之年当保夫人安危。夫人可先请回,若二公子再找上,不妨先答允下来,到时再作计较。”

部氏听得大喜,盈盈下拜道:“妾身多谢先生!”

贾诩连忙虚托道:“夫人不必如此,张将军当初待某不薄,他的遗愿吾不可负之。

又聊了些近况之后,部氏才告辞而去。部氏一走,曹操便立即转了出来,沉声喝道:“这个逆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贾诩立即说道:“主公息怒,诩以为此事主公不可干涉。”

曹操闻言,怒哼一声道:“利用女人这等卑鄙计谋都使出来,好得很啊!”

这时,贾诩忽然“噗通”一下跪倒在曹操面前。曹操见得,收住了怒火,有些不解道:“文和这是何意?”

贾诩说道;“其实二公子之所以会去找张夫人,乃是诩并奉孝所谋。让司马仲达误会张夫人对四公子有敌意,继而引二公子上当!”

曹操听着,眼珠子先是瞪大,随即没好气地摆手道:“奉孝胡闹就算了,怎么连文和你地……”,”,

贾诩苦笑着说道:“四公子乃是天下奇才,集定与周、汉相媲美之基业。为我华夏千秋着想,吾必须这么做!”

曹操怒哼一声道:“难道文和就不怕吾…………说完曹操凌空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贾诩这时反而笑道:“吾还有奉孝、文若他们为何肯为主公竭力尽忠,除却与主公的交情之外,还有便是我们有共同之理想。某相信,我等之理想亦即是主公之理想。如今能实现理想之人就在眼前,我等岂能不保!”

听完这话,曹操苦笑一声,继而双手将贾诩扶起道:“好了,此事吾不再追究,但下不为例。”

贾诩淡然道:“相信亦无需要下次了。”

曹操轻捋颌下短髯,而后说道:“子桓之事,有所进展汝立即禀报。

“诺!”

曹操点头道:“时候不早,文和早点休息吧。子建那里,吾还要敲打敲打,若他再来,汝不能再多言。”

贾诩点头道:“主公放心,诩明白。”曹操这才大步离开。

这时,已经回到明德园的曹植,听完贾诩一席话之后心下夹定。也没有了来许昌之前的惴惴不安,直接安歇。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曹操却是派人来通传消息。说要带曹植入宫面圣,让他立即准备。

现在谁都不将入宫面圣当一回事,不过曹植还是细心打扮了一番,才去找曹操。他本能地感觉到,这次曹操带他入宫面圣,必有深意。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 父子交心

曹植与曹操坐上同一架马车,缓缓向皇宫方向驶去。/一起读小说br/》

马车之内,曹植有些拘谨”远没有以前来的轻松。曹操坐在车内,也是一言不发,父子俩一时之间竟没有半句交流。

良久之后,才由曹操开口道:“子建,在寿春生活可好?”

曹植拱手答道:“刚开始时彻夜难眠,现在则是夙兴夜寐。”

曹操缓缓点了点头,转而笑道:“为父好像很久也没有看过子建的诗赋了,最近可有新作?”

曹植颌首道:“偶得几篇”回去后送到父亲案前。”

原本曹操是想找一下诗赋这个轻松点的话题,未想到曹植还是那么拘谨”曹操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道:“子建,汝好像跟以前不同了。”

曹植猜不透曹操的意思,只能答道:“人始终会长大,过去之轻狂亦不再。”

轻狂不再,这话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口中说出,若被旁人听见总觉得有些好笑。然而曹操却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年少老成,说出这话倒是正常。

有些落寞地叹1口气道:“其实有时为父觉得,在鄄城的时候的生活未尝不好。若天下没有大乱,只怕我曹家亦只会走到那一步。”

曹植闻言,眼眉挑了一条”他能感受到曹操这话的真情流露。于是也轻叹道:“是啊”当初鄄城的时候,生活虽然简单,然而大家却和气。大哥他事事都以照顾我们这些弟弟为先,二哥他虽然沉默,然而心中如何我们都清楚。还有三哥,虽然好勇斗狠了些,却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可惜”,说到这里”曹植叹1口气不住摇头。

曹植目光一凝,问道:“子建以为,现在的曹家不好?”

曹植话匣子已经打开”也少了几分顾忌,摇头道:“不是不好,而是孩儿觉得,现在的曹家很陌生。司空府虽大”然孩儿认识的人却没有几个。不似在鄄城之时,即便是一个仆人、丫鬟,孩儿也能说出他们的名,说出他们做过的事。”

曹操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道:“有些事做了便注定不能回头。”

这次曹植却是颌首道:“在其位,谋其政。若能使百姓生活变好,我曹家牺牲一下又何妨?”

曹操闻言,目光绰绰地盯着曹植道:“子建真是如此想?”

这次曹植不再逃避”望着曹操那苍老了许多的脸庞,凝声道:“父亲,若孩儿是如荀老师、奉孝先生那等身份”孩儿会仿效留侯。助父亲定鼎天下,而后归隐山林。每日有美相伴、吟诗作赋、抚琴弄画这才是孩儿所向往的生活。只可惜…………

说到这里”曹植苦笑道:“其实孩儿很讨厌权谋,终日活在算计之中,真的很累。”

曹操听着,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道:“子建若想,为父可以准许。

曹植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道:“若有人能管治世家,立新制以兴百世,孩儿现在所作诗赋”就不止这么一点了。

曹操目光闪烁道:“子建真以为,此事天下间无人能做到?”

曹植耸了耸肩道:“不是孩儿自大,一天下不难,真正难的乃是一天下。周公立制,周始安稳,传四百余载,天下乱。周公之制”实非周公一人所想,而是整理夏、商两代之制而得之。武帝尊儒术,汉传至今四百载,然汉制始于秦制”秦制由商君创至大成,历二百余载。

由此可见,一套成熟的制度,大约可传四百载,然创制之过程”则需耗时两百载乃至更多。父亲要一天下容易,然若无成熟之制,则天下难以安稳”恐重蹈秦之覆辙。”

曹操听完,脸色阴晴不定。曹植虽然只举了两个例子,但曹操却知道曹植所言非虚。事实上整个〖中〗国历史发展,大概亦如此。汉末至隋,经历两百余载才重新统一。而隋唐两代大兴,亦不过短短百多年。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唐代制度到了中期已经彻底被破坏。

唐乱至宋兴,又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宋制亦有缺陷”以至于屡受欺压”然百姓生活毕竟算是富足。元兴有百载而灭,至明传两百余载乃灭。所经历的几乎类同,汉虽然说是兴了四百载,事实上西汉与东汉,从制度上而言其实应该可划分为两个朝代。

事实证明,要兴盛两百年并非容易的事”更莫说是传得更久。然而以现在汉制刚坏,而新制未成熟,只凭历史发展,曹家即便夺了天下,最多也就能安坐百年。百年之后”就算没有五胡,也必生内乱。

而曹植的自信,便是来自于他所多出的见识。在淮南呆了两年,新制的基础已经打下,接下来只要层层铺设”大框架便能架构好。剩余的”便是因应情况,作小幅度修改。

曹操听完之后,皱眉道:“子建想做到哪一步?”

曹植凝声答道:“秦皇曾想递万世以为君,他做不到的事,植想试试!”

听到这话”曹操瞳孔微缩,目光绰绰地盯着他。曹操没想到”如此豪气之言,竟然是从相貌看起来儒雅的曹植口中说出来。这番话”即便是自己,也不敢说。顿了一顿,曹操凝声道:“子建是否太过轻狂了?”

曹植摆手道:“非也,若能让天下进入良性循环,未必不能做到。

这便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了。”

曹操凝声同道:“子建早有设想?”

曹植颌首道:“正在淮南推行,再过五年,应该能完善。”

听到这话,曹操忽然一愣”随即大笑道:“好!为父就等你五年,五年之后就看子建成果!”

曹植听得心中虽喜,表面上却是恭敬地拱手道:“此事孩儿希望父亲帮忙一二。”

曹操笑了笑道:“子建是说推行科举之事吧?”

曹植认真地点头道:“然也。此乃捣毁世家基础之关键,科举一出,三十年后天下将再无世家!”

曹操颌首道:“放心,这个为父知道。”

顿了一顿,曹植却是说道:“父亲,淮南军力不足,若江东有异………

不等曹植说完”曹操却是微笑道:“这个为父早有预料,文远不日就会率军到淮南,以防孙策。

曹植闻言拱手道:“多谢父亲信任。”

曹操对此,只是笑而不语。很快”皇宫便到了。父子二人下了车,大步向主殿而去。

再次来到皇宫,曹植感慨万分。与司空府不同”皇宫与几年前没多大变化,这里仿佛只是为了随便给刘协一个居所,而不是将其当成大汉的核心一般。

当进入大殿之后,一名小太监却是迎出来问道:“司空大人,陛下他还在祭祖,烦请司空大人稍待。”

曹操看起来心情不错,听到之后微笑道:“陛下倒是有孝心。”顿了一顿”曹操便说道:“也不劳陛下前来,本司空去见找他吧。”说完不等那小太监说话”大步便往后殿而去”曹植见状,立即跟上。

皇宫之中,自然有安放祖先灵位的位置。这皇宫曹操父子俩都熟悉得很,二人驾轻就熟就来到了那祖殿之前。

进去之后,便见到刘协还跪在祖先灵位的棉垫上,二人没有声张。

好不容易等刘协拜祭完”才转过头微笑道:“曹爱卿倒是来得早。”

也没见曹操行礼,只是轻轻颌首道:“陛下能尽孝道,确实可喜。”

刘协对此”只是一笑置之,随即问道:“不知曹爱卿可是有要事商量?”

曹操点了点头,指着曹植道:“陛下,九江太守曹植,派人从交州寻找新式稻种。这稻产量乃以往的一倍,而且只需两月就能熟,现已在淮南广泛种植。

农耕乃我大汉立国之基,此稻种植”让我大汉粮食大大增加”如此大功实在罕见,臣以为当重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