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杆匪王老五-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潘运明
【,】
前言
乱世杆匪王老五
……王振,又名耀堂、荣轩,弟兄五人,他居末,绰号王老五,豫西鲁山与宝丰交界处的马道村人。此人肩宽背乍,满脸络腮胡子,凶暴的面相配上一对时常露着歹毒的眼睛,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他骁勇善战,性如烈火,傲而不驯,先后参加过白朗的抚汉讨袁军、赵倜的宏威军、〃老洋人〃的河南自治军,并在镇嵩军中位居要职,后随樊钟秀建国豫军参与中原大战,在许昌鄢陵被诱杀。在民国年间的时局变幻中,他时匪时兵的独特经历,堪称豫西蹚将中的一个枭雄人物和〃蹚将标本〃。
万劫不复的杀戮岁月,
铁马金戈的征战历程。
扑朔迷离的绿林生活,
奇异人物的命运演绎。
千里秦岭、八百里伏牛迤逦而来,得到河南西部便戛然而止,但见红烟缭绕,紫气蒸腾,衍变出熊耳山、崤山、外方山、嵩山等大大小小的高山密林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水系,将个风水敛入股掌,真真盘龙踞虎宝地。豫西便石破天惊地蹦出一个个血气贯顶的刀客杆将,一个个桀傲不驯的蹚将枭雄:王天纵横刀立马,白朗纵马奔来,秦椒红呼啸而至,老洋人鸣枪驰骋,樊钟秀振臂高呼。。。。。。为再现西部壮史,恢宏男儿豪气,今砍秦岭之树为椽,削伏牛之木为笔,饱蘸汝水、滍水为墨,杵臼成书,才有了这部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示豫西绿林生活的纪实文学……蹚将刀客身影系列。
概说杆子。
豫西伏牛山麓属秦岭山系余脉,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丘陵,这些逶迤起伏的坡岭多是麻骨石、粗沙石、大青石等,石多土少,穷山恶水,种一葫芦收不了两瓢。因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不得不成年累月想方设法深翻土地,垦荒造田,开渠挖沟,引水上山,促使粮食丰产丰收。
河南省豫西南伏牛山一带,有植桑养蚕的习惯,此种山地称为〃蚕坡〃,一般由地主和商人占有,雇佣贫民代为经营。贫民受雇后,受到雇主的残酷剥削。育树、养蚕、田茧、成丝等所有农活与费用全部由受雇贫民负担,地主根本不管,待出茧成丝时,农民留得80%,地主坐享20%;另外,还有贫民单独经营出茧抽丝后,与地主平分。蚕农生活是相当困苦的,他们平时在山中劳作极为繁重。除养蚕成熟时,全家须紧张操作外,还须日日培植桑树,施加肥料,护养山林,并为地主家服役。蚕农具有这样的特点:家中多备有武器(火枪、鸟枪),防山护蚕,猎取鸟兽,男女习于射击,命中率很高。
在宝丰、临汝、鲁山、伊阳等县,由于地下储煤丰富,自宋朝及明朝始,就有开挖煤矿的历史。而采煤者则有〃死驳子〃和〃活驳子〃之分。
〃死驳子〃原先都是为生活所迫的贫民,有的是被迫,有的是被骗而卖身于煤窑的。他们入窑后,就终身成为雇主的奴隶,没有丝毫人身自由。每日自晨及晚,均深入窑底,为买主背煤,买主除供饭食外,不予分毫所酬。〃死驳子〃在背煤时,脚步必须飞快,如稍为散漫,立即会遭到监工的鞭打。如此做苦工至死方罢,所以叫做〃死驳子〃,意思是入窑后就等于身死,永无恢复自由之日。〃活驳子〃的情况不同,他们均为附近的贫苦男人,为生活所迫,而自愿去煤窑做工的。煤窑又分股份窑、公出窑两种。前者是自由组合开采,所得的煤各人平分。这些窑都是小窑,煤层很薄,工程大,从事采煤既繁重,得的煤又极有限。后者则由地主商人垄断经营,雇主开挖。雇主称老总,工人也就是〃活驳子〃,又被称为煤黑子。
煤黑子在窑上受〃领驳子〃的管束,在窑下则受窑头的支配,下窑后每天挖煤有最低的数量限制,没有达到要求数量就会挨窑头的殴打。大一些的煤窑,在窑头之下,还设有棚房,棚房一方面是技术指导,一方面又是监工,可以任意殴打煤工,煤工忙活一天后,才能领取相应的工钱。以后是否继续下窑做工,则悉听自便,因为他们来去自由,所以叫做〃活驳子〃。
煤工入窑后,窑中积水甚深,煤工赤身赤脚在水中劳作,常遇〃水火炮〃或〃游西湖〃的惨事。〃水火炮〃是窑中涨水或瓦斯爆炸,伤人致死;〃游西湖〃,是矿井中煤坑积水很深,工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坑内,坑口小,坑身大,多数有进无出,淹死的多。淹死后,窑主或工头根本不负任何责任。在最好的情况下,死者家属尚能得到几串钱,更多的人是白白死掉。可以说,煤工每天下井,都是用性命去冒险,谁都保不定今天下去,明天能否活着出来。
虽然煤工冒着生命危险下窑,工钱却极其微薄,每班要干24小时,给馍三斤,钱30文左右。而雇主与工头尚不满足,还想出各种办法,把极为有限的工钱从工人手中骗回。最普遍的是开设赌场,煤工在入窑之前,先去〃领驳子〃(工头)那里居住。〃领驳子〃供应饭食,并借钱给煤工,叫他们在赌场上(〃领驳子〃的在窑边都开设赌场)赌。赌的结果总是一输再输,这时,〃领驳子〃便逼着下井干活,挣工钱还债。有不少煤工被骗上窑以后,一生都是为了做工还债,有的直至身死还没有还清。能够自己挣钱的煤工,则亦往往被骗去赌博,结果,辛苦得来的几百文钱仍被雇主工头刮走。
这种煤工生活如此困苦,容易发生反抗思想和行动,特别是他们与普通农民不同,大家集中在一个矿场内劳作,内部有一定组织和团结力;加上豫西地带向来是绿林豪杰活动之地,有些人在作案以后就进入煤窑,深入窑底做工,官府无从拿访,由于此地有大批煤工存在,并且有煤窑作为绿林豪杰躲避之所和反抗思想传播之地。这样,就更给煤工带来了反抗思想。
〃死驳子〃在晚清朝时期虽然间或存在,但至清末已禁绝。民国初年,无论宝丰、临汝、鲁山、伊阳的煤窑都由〃活驳子〃开采。
制烧陶瓷在鲁山的梁洼一带,有着很久的历史。该地与宝丰清凉寺、鲁山段店、临汝严和店相距很近,有〃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之说,可见制陶业的繁荣。梁洼烧制的陶器与清凉寺烧制的汝官瓷和段店的花瓷几成一脉。当时的窑亦有两种,一种是窑工合伙自烧自销,平均分配所得的收益,但规模很小;另一种则由雇主用窑工代为烧制,按月发给一定数量的工钱。
制瓷业的兴旺与否,与窑工收入有很大的关联。收成好时,制陶生意就好,遇到天灾穷困,生意也就很坏,烧好的陶器或卖不出去,或卖价很低,有时连最低成本都难以维持。窑工与煤工一样,也有一定的组织,生活困苦,也有不少人投身绿林,从事反抗斗争。
豫西一带因山高沟深,百姓于山间种地,极为不便,且这里气候十年九旱,山民于山腰间挖沟筑堰,垒石砌坝,阻挡山水,不致使水土流失。因而开山凿石,引沟挖渠成了冬季农闲时候这里成年男人,除挖煤做窑工以外所从事的一项主要活路,也是较为轻松一点的活路。从事这项活路的人,大都有把好手艺,甚至有的本身就是木匠、石匠、铁匠、缸匠、窑匠、泥水匠等,身处地狱的煤工以及吃尽苦头的挑夫,也常常改行从事这项活路。每年春冬季农事稍闲后,到次年收麦时止,有4个月的时间从事这种劳作,他们在做工时集成股杆,各有首领统率,被称作〃蹚匠班〃。这些〃蹚匠班〃在山里劳作,一班叫作〃一杆子〃,每一伙都举荐一个耿直的公道的人做〃杆头〃,出外联系活路,分发工钱,处理纠纷等。杆头在杆子们心中常常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杆子们并对其忠心耿耿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当某村需要修筑工程时,就找〃蹚匠班〃有威信、信用好的〃杆头〃商洽,双方决定工价,由〃杆头〃包干领做。〃杆头〃包工后,自去物色适当人选 (多是30岁以下的男人),组成班子前去做工。
〃杆头〃有大杆头、二杆头、三杆头之分。〃杆头〃领工以后,雇主先付工价三分之一,待工程进行一半时,再付三分之一,至最后完工,才付完剩余的三分之一。〃杆头〃按工作日发放工钱,衣食则需自理,当时鲁宝一带有〃蹚匠班〃杆子成百上千,达万余人之多。
同是处在受剥削被奴役的蚕农、煤工、窑工和〃蹚匠〃,其生活也是异常困苦的。虽然如此,这些人却多少还有些与普通贫民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集股成群,各有首领,多是换贴结拜的弟兄,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多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男人,都为生活所迫而从事于此的。一经初步组织,人多力量大,往往由此发展成为抢劫的〃杆子〃。这些人三人一杆,五人一拨,闲聚忙散,没有固定的做工地点,哪里给的薪水多、工头说话和气,便相互一邀涌向哪里,流动性极大,四处乱跑乱蹚,当地人把这些说走就走说来便来的匠人们称作是〃蹚匠〃或〃杆匠〃,后来演变成〃蹚将〃。
由于做活的地方多是穷山恶水,民性剽悍,历代官府都把这些地方看作冲军发配之地,多不愿到此就任,导致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藏污纳垢,盗贼土匪出没频繁。手握大刀,纵横自如,吃穿不愁令人眼馋的土匪刀客生活,逐渐使匠活处于淡季啃干馍、喝泉水的蹚将们心跳耳热起来。起初,只是暗地里参与干一些诸如〃采盘子〃、〃挂线子〃(联系地点)、〃叶子阎王〃(看管肉票)的轻活,后来,竟纷纷效仿,或三三五五与匪为伍,或成群结队拉杆结帮,甚至干脆变成明蹚将暗匪股,周旋各地,贴帖子,辇条子,拉票子,撕围子,破圈子。。。。。。杀人越货,攻城破寨。
久而,在豫西伏牛山区,一伙蹚将便滋生出一杆盗匪。这些蹚将、盗匪多出身贫民,多为不堪忍受贪官酷吏、土匪豪绅压迫,苛捐杂税盘剥等揭杆聚众闹事,以寻求活路,被迫落草。因此,辇条子、拉票子多捡富门大户,被官府豪绅诬为土匪、盗贼。他们或啸聚于密林深谷,或盘踞于山脊岭寨,或割据乡村,或纵横异地,杀贪官抗官兵,报私仇除愤怨。遇到贫民百姓不但不掠不劫,甚至还拿出自己抢来的财物给予周济,颇似旧时武将风格。一来二去,百姓不仅不惧怕蹚匠,同时还主动为其〃挂线〃,担任〃拒捕〃(警戒哨)等。考〃蹚〃字,即:徒步涉水,是豫西南一带的口语。引申开来,在社会上混人物也叫作〃蹚〃,如〃蹚光棍〃、〃蹚蹚路〃,混得好就是蹚得开,混得不好就是混打瓦,没蹚成事。〃蹚〃与〃踢〃相通,本来有〃行为不端〃的意思,〃蹚将〃也就被当局和富户用以诬蔑起来反抗的人,而贫民们称叫起来则颇有褒扬之意。
20世纪初,满清王朝已到日暮途穷危机四伏的境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归天,不满三岁的宣统小皇帝承袭了王位,也是这个皇帝年小福薄,不久便把王位拱手相让出去。清朝履灭,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坐。为巩固帝位,袁世凯派表兄张镇芳出任河南都督,此人系前清官僚,到任后,横征暴敛,搜刮民财,把河南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加之地富豪绅残酷压榨盘剥,致使民生凋敝,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横祸飞灾绵绵而至。先是冰雹袭击,尔后山洪暴发,接着持续干旱,大饥荒降临,死神降临。重灾区的豫西南一带,更是惨不忍睹,饥民百姓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乞求天降甘霖以度众生,可日头依旧如火焰悬于中天,张开血淋淋的大口要把万物烧绝吞尽。灾民们先是吃麻饼,而后啃树皮,挖草根,甚至滑石粉,白土泥,死人肉。。。。。。官府所谓的赈灾物品被用作他途。一时间,瘟疫、浮肿、天花等病魔乘虚而入,四处蔓延,人倒下去便再也站不起来,路旁、沟岔无人收殓的尸首腐烂得恶臭熏天;村落、山林成群的乌鸦不停盘旋,昼夜哀号。灾民们怀揣着求生的希望,不得不拖儿带女,背井离乡,通往东南部平原地带的大小官道上,难民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每到夜幕降临,山村野地,鬼灯像野兽的眼睛,闪烁着蓝幽幽的光,四处飘荡。
随着压迫和剥削的日益加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豫西地带的大小杆子越来越多,民变组织愈加兴盛,以至于成为民国年间的〃毒瘤〃。起初,为反清而起势的杆子,较有名的就有申白毛、党中义、刘家宾、丘汝林等。但各股人数不多,参与者白天种地,夜晚集股从事反地主豪绅的斗争,三三两两,势力不大。各股的活动内容亦只限于〃起肉票〃,〃索银子〃。宣统年间,其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尤其鲁山,除临近城边的几个村庄,四境各乡几乎都有杆子活动的足迹。活动内容也不再限于过去〃起肉票〃,〃索银子〃,而普遍地提出了〃打富济贫〃的口号。常常全股突入村庄,占住富家仓房,把仓中粮食分给穷人。
在豫西,民国时期蹚将杆子的存在乃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当某个与他们有着深厚关系的村庄与其它村庄甚至官府发生冲突时,这伙蹚将就会铤身而出平息冲突,这种事情既能引起穷人的效忠,又能博得富人的支持,因而各地杆将的存在又有着某种政治作用。
尽管官府百般造谣中伤,但蹚将仍是同其他贫民一样的人,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怀着灿烂的梦想。事实上,蹚将活动也并不能通向富裕,对大数决意当一名英雄豪杰的人来说,做蹚将也并非是他们感官世界里的理想生活。在他们看来,蹚将就意味着颠沛流离,只是逃避忍饥挨饿的一种手段,最好的出路在于入军队、民团或者镖队里谋得一官半职,更有一些人梦想积攒了足够的钱后,衣锦还乡,然后娶上一妻二妾,过吃穿不愁的安逸生活。
由于对迫使自己落草为寇的社会不满,由于时刻都冒着尸首分家的危险,由于要同那些压迫者一比高低的强烈愿望。。。。。。各种因素掺合在一起酿成了残忍的暴力活动。遇到天灾加之人祸,大旱加上大乱,各地蹚将一哄而起,使茫茫伏牛山荡荡八百里,遇山有匪,入寨见将,或啸聚一处横冲直撞,或零打碎敲奸淫掳掠,搅腾得豫西山地狼烟四起,战火绵绵。
辛亥革命后的30多年间,杆子队伍的发展达到顶峰,鲁宝地带先后出现了白朗的起义武装、〃老洋人〃张庆的〃河南自治军〃和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三个万人以上的武装集团,以及孙世贵、王太、崔二旦、李老末等十数个万余人或数千人的杆子队伍。他们的活动范围,涉及豫、鄂、皖、陕等省广大地区,对社会政治、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有些杆子在一些时期,对历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有些杆子对社会和生产造成了破坏和损失,尤其1947年以后,一些杆子追随了共产党,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一些杆子则彻底沦为政治土匪,与人民为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剿匪反霸斗争中,被彻底肃清。
民国时期的杆子,作为我国史学界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资料,尚缺乏系统、周密的发掘、汇集和整理,至今未见到一本全面反映民国土匪的概貌性资料汇编,也没见有这方面的专题资料问世;另一方面,多年来发表的关于民国土匪的文学作品,也是寥若辰星,且大都属于通俗性和描述性作品,尚未有一部真正具有理论形态和充实的历史内容的作品问世。对民国土匪杆子历史问题的研究,理应引起更多的文化界和史学界同行的注意,把它放在适当的地位进行研究,对揭开民国年间的政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