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传天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时,小柔拿来药方,李潜接过来仔细看看了,药方配伍尚可,只是功效不怎么显著。便放下药方,让小柔取过雪白的宣纸铺在几案上。李潜向何岳仔细询问了公孙恒身体状况和发病症状,判断出他的病乃是慢性支气管扩张,略一沉思便提起湖笔写道:“急用止血方:大蓟三两、白芨二两、大黄一两,研末,每次服一钱,一日三次,餐前半个时辰服用。止咳方:三七、蒲黄炭、杏仁、款冬、川贝母、橘络、驴胶、党参各三钱,海蛤粉、天竺黄、百合、白术、生牡蛎各六钱,糯米二钱,白芨六两,共研细末捏成两钱重药丸,每日一丸,连服一月。滋养方:当归、党参各三钱,母鸡1只,生姜、葱、黄酒、食盐适量,武火烧沸,移文火炖熬,肉熟即成。”写完,李潜将对何岳道:“止血方子不能长期用,五日不见效便停。换止咳方。平时按照滋养方做给二公子吃。另外多给二公子吃些鸭梨、蜂蜜、莲藕、荸荠等物,晚上吃些银耳莲子羹。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何岳接过药方,躬身道:“岳代二公子谢过李公子。”

稍倾,管事的将卖身契拿来给何岳。何岳接过卖身契恭敬地递给李潜道:“请公子笑纳。”

李潜没有客套,接过卖身契,道:“在下想出去走走。”

何岳连忙道:“岳去安排。”

李潜本来想骑马去就行了,可一想小柔一个女孩子,骑不的马,便道:“不敢劳烦先生,只需一辆马车,让小柔陪我即可。马车不要太显眼。”说着李潜给何先生使了个眼色。

何岳看到了李潜的眼神,立刻露出会心的微笑,点点头道:“如此,岳谨尊公子吩咐。”

李潜知他心里一定在想自己带着小柔出去定然是携美同游,到个僻静的地方风流快活。对于何岳的误会,李潜没有作解释,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小柔一家以后还要常住这里,何岳如果产生了小柔是他的人这个念头,看在他的面子上,定然能给予小柔一家适当的照顾,这对小柔一家非常有利。

很快何岳就派了一辆黑色的油壁小车,李潜安排管事的通知牛弼在此等候自己,便让小柔上了马车,他辞别何岳,一车一马轻装简从的出了公孙恒的院子。

何岳等他们离开,立刻拿了方子找府里的郎中看,郎中看了之后大惊,道:“此方大妙,不知先生请来的是哪位神医?”

何岳没有理会郎中的询问,道:“可对二公子的症状?”

郎中连连点头,道:“极是对症。”

何岳放下心来,道:“哪位神医你就不要问了,赶紧按方抓药,炮制好了送与二公子服用。”

立刻公孙恒的府邸,李潜吩咐车夫先到有特色的小店与小柔一起吃了早饭,顺便把卖身契给她。然后又去了几家大商铺买东西。买东西时,李潜故意说是自己买来用的,让小柔帮忙挑选。小柔尽心尽力地挑选了一个多时辰才将东西买齐备。然后驱车去了六尺巷。

到了巷口,小柔迫不及待的下车,一路小跑进了巷子。李潜瞧准了她进的院子,便安排车夫将东西搬到院子去。他买的东西不重,但很多。有各色绸缎五匹,笔墨纸砚若干,四色糕点两大包,被褥四套,油面若干。

李潜负着手来到院子外,看到院子异常破旧。只有不足四尺高的土墙被雨雪冲刷的坑坑洼洼遍布裂缝,墙头上参差不齐的麦秸已经变成了黑褐色,有几个地方土墙都坍塌了,用碎石勉强堵住。这土墙别说防贼了,连野狗都防不住。根本没有大门,只有一扇用树枝编成的空隙大的可以让李潜轻松钻过去的篱笆挡在门口。院子里面倒也干净,干净的除了三间岌岌可危的破草房、一个用来做饭的草棚,两棵枣树和枣树下的几块大石块之外一点东西都没有。

枣树下有几个人。其中一个是小柔,她正跪在地上与一个四十多岁满面皱纹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中年人抱头痛哭,想来应该是她父亲刘韶。另外一个是年约十二三岁的少年,虽然面带菜色,衣衫破旧,不过倒也整洁,他应该就是刘文静了。还有一个孩子,只有六七岁,穿着肥大的衣衫,同样面带菜色。这个小孩应该就是刘文远了。此刻这两个孩子也正跪在父亲身旁垂泣。

不过,让李潜感到意外的是在他们一家四人旁边还站着一个人。此人年过六旬,体形略胖,身穿宝蓝色儒袍,头戴逍遥巾,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如菊,双目微闭,颌下留着五缕花白的胡须,双手拢在腹前,正望着一家团圆喜极而泣的四人,眼中流露出深深地感慨。

李潜看到这场景,鼻腔没由来的一酸,打消了走进去的念头,刚要回转,却听身后传来车夫的声音,“公子,这些东西放哪?”

院子中的众人听到声音齐齐向外望。李潜心中微怒。好好一幅感人的场面被这厮一声打断。再看院子里面,刘韶已将小柔扶起。两个少年也站了起来。

小柔转头看到门外的李潜,对刘韶道:“这位李公子就是救女儿出苦海的大恩人。”

刘韶立刻上前,道:“刘某谢公子大恩。”说着就要长揖到地。

李潜急忙拦住他,“刘先生折煞在下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在下岂敢当此大礼?”

“公子扶危济困,乃仁侠之行,当受刘某一拜。”刘韶不依不饶的行礼。

李潜急忙侧身避开,叉手还礼,“不敢不敢。”

两人客套两句,刘韶又让小柔再次拜谢了李潜,这才将李潜让进院子来。李潜吩咐车夫将东西搬进院子,小柔这才明白李潜买东西的原来是送给自己,执意不肯收。刘韶见状也不肯接受。正僵持时,那位儒士打扮的老者来到门口,道:“士贞,既然这位公子一番诚意,若是不收,岂不枉费了这位公子一番好意?”

听到老者如此说,刘韶才答应收下。

李潜向老者恭敬行礼,道:“还未请教?”

刘韶向李潜介绍道:“这位乃是当世大儒,徐诚朴先生。”

第五十七章 徐简

徐诚朴这个名字李潜没听说过,但当世大儒四个字却着实让李潜心中一震。天下的读书人千千万,其中不乏饱读诗书文章华美学问深厚的儒士。但当世大儒这个称呼却并非是仅仅饱读诗书文章华美学问深厚就能当的起的。还要有自己的对儒学的独特见解,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并按照这个体系一以贯之。在天下读书人中,当世大儒地位尊崇,乃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举个简单的比方,当世大儒在士子中的地位,就好比武功天下第一人在武林的地位。

所以李潜立刻恭敬地向徐诚朴行礼。

徐诚朴坦然受之,然后道:“公子古道热肠,扶危助困,老夫佩服,请受老夫一拜。”说着便长揖为礼。

李潜立刻闪开,连声道:“先生折煞李潜了。李潜如何当的起先生一拜?”

徐简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愣,稍瞬便恢复正常道:“徐某拜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仁侠精神。你当的起。”

刘韶望着李潜感慨万千。对李潜,他感激的无以复加。更让他感慨的是徐简的这一拜。徐简何等人物?当今世上除了皇帝,恐怕没人能让他心甘情愿的一拜。前些日子,位高爵显的公孙策得知徐简来到兰州,立刻大开城门亲自到城外迎接,而徐简对他如此热情的接待不过拱手为礼,这都让公孙策兴奋不已。若他得知徐简对这年轻人行此大礼,不知道会不会惊掉下巴?

你当的起这四个字让李潜羞愧不已。若非得知小柔的大弟是刘文静,他才懒得管这些闲事。此刻,他包藏私心的行为被徐简捧的这么高,怎能不让他汗颜?

李潜面色赤红浑身不自在地受了徐简一拜,又赶紧恭敬的回了礼。刘韶早就叫过两个儿子上前磕头。李潜上前扶起刘文静仔细观察。虽然他面有菜色,但眉清目秀,五官端正,眉目间独有一股灵气,看上去就知道这孩子非常聪慧。李潜看了心中暗喜。刘文远则比刘文静差了许多,不过中人之资。

李潜扶起二人,从怀中摸出两个银锞子递给两人道:“拿去买糖吃。”

刘文静坚持不受,刘文远想要,但见哥哥不要,自己也不敢拿。李潜不由分说地将银锞子塞到两人手中,道:“你们若是不拿就是不想和我做朋友。拿着。”

刘文静转头看了一眼刘韶,见他父亲并没有拒绝的意思,这才收下。李潜开心的摸着他的头道:“好好读书,相信你他日必能出人头地。”

“我能成为象公子那样的人吗?”刘文静仰着头,一双清澈的眼睛望着李潜脆声问道。

李潜汗颜。自己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天下虽大,他却无立锥之地,财富万千,却都是老婆给的。除了一身杀人的伎俩,唯一能让他自豪的,只有良心未泯四个字了。

李潜揉揉刘文静的小脑袋,说:“你要不嫌弃就叫我哥哥好了。”刘文静听了,欣喜地点点头。

李潜蹲下,望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哥哥只不过有些匹夫之勇,能帮助的不过是身边的少数几人而已。你要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什么叫出人头地了。到时你要用自己的学识,帮助天下千千万万地百姓。”

刘文静听了,认真地点点头,“文静一定听从哥哥的教诲,做一个象哥哥那样的好人。”

李潜无奈地笑笑。

刘韶上前,拱手道:“犬子顽劣,让公子见笑了。”

李潜微笑道:“文静机智聪敏,他日必成大器。”

刘韶谦逊道:“公子谬赞了。”

李潜客套两句,询问了些刘韶一家的日常居家生活情况,便要起身告辞。刘韶本欲留客,只是家徒四壁,着实无以待客,便挽留两句,告了罪。

李潜刚要说话,徐简突然道:“士贞。你们一家刚刚团聚。你且先在家中照应。我代你送送李公子。”

刘韶听了,大喜过望,躬身道:“如此,韶多谢先生。”

辞别了刘韶一家,出了巷口,徐简道:“李公子可有兴致陪我这个老头子走几步?”

李潜对他很好奇,便吩咐车夫先回去,自己牵了马跟徐简并肩而行。只是一路上,徐简一言不发。李潜愈发搞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就这样两人走了一炷香时间。徐简才停下脚步,转头望着李潜道:“李公子应该是从与世隔绝的地方刚出来的吧?”

此言一出,李潜听的心惊不已,只觉身体的三万六千根汗毛全竖了起来。他不及多想,右手习惯性的摸向腰畔,却不料摸了空,这才想起,早上出来时将横刀留在公孙恒府邸了。

徐简看着他的动作,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道:“李公子,在找什么?”

“哦?”李潜反应过来,压下杀人灭口的念头,赫然道:“没什么。没什么,这里有点痒。”说着挠了挠腰侧,“先生为何会说我是从与世隔绝的地方刚出来的?”

徐简莞尔一笑,“以前徐某自负文章冠绝天下,先帝三榜取士,徐某高中状元。说句大言不惭的话,算的上是天下读书人无人不知徐某。为官四十年,徐某公正廉明,尽心尽力,不甘有半点贪枉只念,算的上是个清官。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让徐某真的是家喻户晓了。”

李潜见他面色沉重,语气中颇有些自嘲地意味,便试探道:“先生所说的是何事?”

徐简笑道:“自然是徐某被皇帝陛下一夜连贬十五级,从一个从三品的秘书监正贬为从八品的驿丞之事。此事早已天下皆知。李公子若非从与世隔绝的地方刚出来怎么不知道这天下奇闻?”

李潜听他的语气已变的忿怒,连连开解道:“先生息怒。俗话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咦?”徐简突然盯着他,诧异地道:“什么时候出的这句话?我怎么不知道?”

李潜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脑子混乱了,将后世才会出现的话提前抖落出来。他连忙讪笑道:“我听乡下人胡说的,您别在意哈。”

“胡说?”徐简眼睛一瞪,“如此深含哲理的话,怎么会是胡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细细品味两遍,眼光一亮,道:“这话里深含道家清净无为思想,想来说出这话的,也是位得道高人。”

“嗯,嗯。”李潜连连点头,暗忖,可不是嘛,这话原本是写在《九阳真经》的。虽然藏在佛经里,却地道的道家功夫。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这其中隐含了一句,我自巍然不动。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其中隐含了一句我自随心所欲。任他风吹山岗,我自巍然不动,任他明月照大江,这江水却不因明月而有丝毫阻滞,该流走的一样流走。妙啊。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李潜见他摇头晃脑正品味的入迷,连忙轻声道:“徐先生您慢慢品,在下还有急事,先走一步。”

徐简突然清醒过来,拉住他道:“慢。小子。看在你对老夫说了这句妙语的份上,老夫就实话告诉你。你大祸临头了!”

李潜吃了一惊,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他,却看到他满脸严肃,不象开玩笑,便道:“徐先生为何如此说?”

徐简左右看了看,低声道:“跟我走。一会详细向你解释。”说着便松开了李潜,自顾自走向前。

李潜见他似乎吃定自己一定会跟去。心中原本想不跟着的,但好奇心作祟,他又非常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大祸临头了。思量片刻,李潜决定好是跟上去。

随着徐简走了一盏茶功夫,来到了金城县驿站。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金城驿站修建的非常华美。比之李潜昨晚去过的望月楼丝毫不差。只是,驿站的格局与望月楼相反,当街的是一溜高墙,中间开了个三丈宽的大门,从大门向里望,在院子的最后面是数幢三层高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小楼,每幢小搂都有独立的院子。在这些小楼前面是一排排青砖瓦房。

驿站的大门两侧站了四名驿卒,各持长枪,望着进进出出的客人。进了门有一耳房,里面坐着个驿卒,见徐简来到,连忙迎出来,点头哈腰地问:“徐大人,您回来了,小的给您带路。”

徐简摆摆手,“不用,你忙你的。后面那小伙子是跟我一起来的,你放他进来。”

听到徐简如此说,原本已经上前拦下李潜的两名驿卒立刻停住了。先前那驿卒回头,见状大骂道:“你们没长眼睛啊?连徐大人的客人也敢拦,没规矩,还不滚下去。”

守门驿卒悻悻退回去。

李潜牵着马走进院子,先前那驿丁上前,点头哈腰的讨好道:“这位公子,小的为您牵马。”

李潜见徐简没什么表示,便将马缰交给他,道:“好生照料。”说着从怀中掏出十多枚铜钱递给他,“拿去吃茶。”

驿丁眉开眼笑,忙不迭地道谢。

李潜跟着徐简走到第三排青砖瓦房,进了拱门,看到里面都是两间房带一个小院,类似后世六七十年代宿舍的格局。徐简来到第四个院子前,推开院门,伸手向李潜虚引道:“李公子请。”

第五十八章 为人之道

李潜也不谦让,当下进了院子。院子很小,不过倒也干净。一位五十多岁的灰衣老仆迎上前,见徐简进来,躬身道:“老爷,您回来了。”徐简点点头,道:“你到外面看着。”老仆点点头,出门,从外面掩上门。

徐简道:“此处僻静,但你也不可久留,所以老夫只能长话短说了。”

李潜拱手道:“请先生赐教。”

徐简道:“先前你助刘家姑娘脱离公孙阀,并送其回家,颇有仁侠之风。可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无异于打了公孙阀一个耳光,公孙阀能咽下这口气吗?公孙阀在兰州一手遮天,若他要报复,不仅是你,连刘韶一家也要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