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九次崛起-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染的莲花,那不就是说满朝文武官员都是淤泥吗?也就是说,奉行儒家思想的结果就是培养了大片的淤泥,这样的结果到了社会那里,到了民间,就成为一句话:“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聪明点的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这才是读透了六经,不想在这淤泥里打滚的人,就学陶渊明归隐了。要不就一边当婊子,一边立牌坊,苦心钻营,往上爬,这是混文化。混文化的高级境界就是郑板桥的那句名言:“难得糊涂”,不知道孔老夫子在天之灵如何评论这句话。
其实,儒家最精妙之处不在于仁义礼智信,而在于尺度可宽可松,即由在其位者自行掌握,可以说是橡皮筋管理方式。这看似宽松大度,实际上奥妙就在于此:儒家学说是和人治最配合的,是人治最需要的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的——人性本贪,但社会又需要秩序,所以,制定一套“宽松”的制度法令,而由人来具体掌握,而不是刚性的成文法——如果像荆轲刺秦王时那样,台上刺客追着秦王跑,台下的武士就是不敢登台救驾,只能干看着,因为秦朝法律规定,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带着武器登上皇帝的台子,这样的话,谁还敢贪污?儒家思想就成为这样一种规则:外儒内法。
第二章 第二次崛起:大一统的开始(9)
所谓“外儒内法”,就是表面上大家都遵守儒家教义,都很正人君子,但实际上每个官员实行的都是内法,即每一个官员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每一个校长都是一套规则,“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是一种规则。自秦汉以来,当盐铁官营之后,官本位就成了社会的核心,而吏治文化也就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而这种规则也就成了中国真正的文化。从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大的官开始,层层有规则,一直到社会的最底层。韩非子早就用法家的语言将人治社会的真谛讲述得清清楚楚,他说:“设法度以齐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不能辞,勇者不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看起来是在说法律,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势”,人心真正惧怕的就是这种势。同时,韩非子也明确说明,除了要有“势”之外,还要有“术”,帝王应该“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朝臣也”,也就是说,帝王应该不露真相,心中的所思所想要藏起来,用暗中的力量驾驭朝臣,说得很明白,管理人要依靠人所惧怕的“势”,而这种“势”不能摆在桌面上,而是要藏起来,暗中发力。韩非子的意思是,既要有明明白白的法律放在那里,无论权贵贱民只要违法了都要追究,但作为帝王,又要掌握绝对驾驭人所需要的诡异心术。
由此,当时的社会就形成了这样的规矩:有一套表面的儒家高尚道德思想系统,用来粗线条地规范社会;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用来完成利益的再分配,保障底层利益通过暗渠道向上流动。于是,这个社会就变成了一个“杯子社会”——透明的玻璃杯装水,里面则暗流涌动,热水向上升,冷水向下走。
汉武帝确实有雄才大略,如果他和秦始皇调换一下位置,那么他也能统一中国。但那场对匈战争的危害在汉武帝后期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了,“内穷侈靡,外攘夷狄”,结果是“天下萧然,财力耗尽”。其实,仅从军事上来说,汉武帝到底打没打赢匈奴还有争论,《汉书》作者班固对汉武帝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点倒是赞成的,但他最后说了一句话:“如武帝之雄才大略,若不改文景之恭俭,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这场汉匈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把淳朴的中国社会变成了尔虞我诈的圈子,孟德斯鸠在其大作《棍棒统治下的专制帝国》中说过:“在中国,欺骗是允许的,一切用暴力获得的东西都是禁止的,一切用术数或狡诈取得的东西是许可的。”他又说:“向中国人买东西的每个人都要自己带秤,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准确的秤。”“中国人信誉不好尤其是在贸易中,这是因为中国人生活不稳定,使他们有一种不可想象的活动力,异乎寻常的贪得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第三次崛起:早衰的晋帝国(1)
司马家族的优良基因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没有传下来,所以,司马家族众多的成员没有一个能重振晋帝国。晋帝国是整个上层都腐化透顶,骄奢淫逸和清谈虚伪成了帝国的唯一特征,它从一开始就臭了。
前秦倒像个男人,可惜志大才疏
与晋帝国隔江对峙的前秦倒是颇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帝国,可惜苻坚和项羽差不多,甚至还不如项羽能大兵团作战,在淝水战役中,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还玩起退避三舍的游戏来,结果一溃千里,错过了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时机。
中国历史在这里本来应该出现一个拐点,但很可惜,这个拐点没能出现,否则,很可能这时候会出现另一个盛唐,那就是“前秦帝国”。
中国人编写历史的时候,总喜欢给帝王将相弄出点异于常人的色彩来,比如说刘备双耳垂肩、双臂过膝,其实这不过是古人的漫画,是在用一种漫画的方式告诉世人,刘备双耳垂肩,这是佛像,象征着厚德慈爱;双臂过膝,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就像是美国动画片《大力水手》中所描绘的那个大力水手,有着螃蟹一样粗壮的前臂,刘备双臂过膝象征的是力量长于常人,举手可通天,落臂可触地,无非是想表达他是真龙天子,为天地间一奇人罢了。如果没什么天生异象的,也会装神弄鬼给自己贴金,比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时候,就事先在鱼肚子里塞张用朱砂写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布条。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出了这么两个天生异象的人,一个是显赫的慕容家族的慕容垂,他被说成是“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又一个垂臂过膝的人;另一个是前秦之君苻坚,房玄龄在编写《晋书》的时候说他出生时背上就有一条谶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所以他取名苻坚。
房玄龄此举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间接彰显李世民,因为李世民与苻坚颇有些神似,他们都是靠发动政变上台,都是杀死了兄弟,房玄龄因此通过给苻坚增添些“上天之子”的光环来暗示李世民也是这样的一个圣王。
不过苻坚和李世民也的确是难得的帝王之才,而且这两人也都有很高的修养造诣,颇有“内圣外王”之形。另外这两人也都是胡人,唯一不同的就是,苻坚比李世民志大了些,才疏了些,而就是因为这点差别,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李唐王朝,而苻坚却与此失之交臂。
淝水之战前的前秦已经颇有当年秦扫六国的势头。纵观中国历史,从八王之乱到隋统一中国前的这段时间与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没什么不同,历史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秦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重新回到了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连各诸侯国的名称都重新归位,什么前秦、前燕这一类的,一点新意都没有——读中国历史总能闻到浓郁的腐朽味,很难感受到创新意识。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称中国历史上只有六位能称为伟大政治家的人:管仲、公孙秧、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前秦能称霸中国北方,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前秦有了苻坚这位明主,二就是有了王猛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如果归结到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了苻坚和王猛这套卓越的君相搭配领导班子。
苻坚的前任就是他的堂兄苻生,这是一个和后赵皇帝石虎一样的人——荷尔蒙分泌严重过剩,所以就在两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一个是*,一个是嗜血。
第三章 第三次崛起:早衰的晋帝国(2)
石虎作战十分勇猛,被石勒封为征虏将军,这小子每攻下一城总要来一场大屠杀,“坑斩士女,鲜有遗类”,《晋阳秋》说他有一次屠杀了数十万人,至于各种小规模的屠杀就比比皆是了;石虎发动政变成了皇帝后,曾经征召5万多名女人入宫,然后用各种办法淫辱,当时究竟死了多少女人就谁也不知道了。至于修宫殿、造船、修园林死的人也是无法统计,当时成汉帝国的使者从长安走到洛阳,再从洛阳进后赵都城邺城,一路上竟然见到两旁的树上吊满了自杀的、他杀的人,每到一处城镇,城墙上也挂满了人头,还有用骨头堆成的骨堆,用作展览。
苻生与石虎对比,可以说半斤八两,这小子从小身边总是带着武器,时刻都可能杀人,其凶残程度会让任何人感到害怕。在他小时候,他爷爷苻洪曾跟他这个孙子说了这么一句:“我听说瞎子只有一只眼睛会流泪,是吗?”苻生从小瞎了一只眼,听了这话,当即抽出随身匕首,在场的人以为他会刺向他爷爷,但谁也没想到,他竟然一匕首刺进了那只已经瞎了的眼睛,顿时鲜血喷涌而出,他说:“这只眼睛也会流泪”。苻生继位后,在任期间只干两件事:一个是随时随地都在杀人,一个是想尽办法淫辱女人。苻生好酒,经常举办酒宴,但他的臣属们都明白,这可不是鸿门宴,而是屠宰场,因为苻生用来喝酒助兴的就是当场杀人,而他杀人从来不眨眼睛,也从来不用思考:长安刮大风,之后他找到了造谣说这是亡国征兆的人,挖了他的心;他下旨意干什么事,有人劝谏,他会一锤子砸碎他的脑袋;太医给他看病,说了他忌讳的字眼,他杀了太医;他有时心血来潮,想听听别人怎么评价他,结果无论你说什么,结果都是死;有人正常向他报告天文景象,他说是妖言,结果把人从高楼扔下去摔死。他还有许多爱好,比如,他喜欢看现场版恐怖剧,他把人的面皮剥下来,然后令其跳舞;他还喜欢研究生物杂交学,他命令宫女和羊*,看看生出来的是人还是羊或者是羊人;他还喜欢宏大的*场面,命令宫女和朝臣们*。苻生知道人们说他生性残忍,喜欢虐杀,于是发布了著名的《苻生诏书》,说他杀的人总数还不到1000人,不能算滥杀。后来,后人给他做了一个统计,他在位期间杀了大约500人,这倒是真的没有超过1000人,论数量,他比石虎少多了。
好在苻生并没有统治多久就被苻坚发动的政变杀死了,前秦的命运也由此改变。再来说说改变前秦命运的另一个人,那就是王猛。
如果淝水一战前秦取胜,王猛一定会成为魏征一样的人,苻坚常将自己和王猛比喻为刘备和诸葛亮。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来了一次陇中对;王猛的为求出山,也特意与东晋统帅桓温来了一次捉虱论天下。354年,东晋北伐攻占关中,驻军灞上,此时仍是一介布衣的王猛抓住时机,前往军营求见桓温,他一边捉虱子一边与桓温谈论天下大事,桓温问他:“我统领十万部队*逆贼,这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可是到了关中怎么就没有什么能臣良将前来投靠呢?”王猛说:“你千里远征,已经深入他国,距离长安咫尺之遥,但却没渡过灞水,谁知道你究竟是什么意思?”王猛一语道破天机:你桓温的确是一代统帅,但你却没有当年刘邦进咸阳的勇气,也就是说,你到底只是一个能征惯战的项羽还是图谋天下的刘邦,谁也不知道,所以没有人来。王猛这次来与桓温论天下,实际上就是来考察一下桓温是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结果让王猛很失望。桓温也有点失落,他知道他还没有能力成为刘邦第二,所以,当王猛看透了他的心思之后,他说了一句:“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当桓温邀请王猛随同他一起南下的时候,王猛谢绝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第三次崛起:早衰的晋帝国(3)
当桓温与王猛论天下的事传到苻坚耳朵里后,他立即意识到王猛这人应该是个旷世奇才,于是立即派吕婆楼前往邀请王猛。当二人相见的时候,自然又重演了一次陇中对,苻坚看中了王猛的政治才能,王猛也相中了苻坚的帝王之心。357年,当苻坚成为前秦之君后,立即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
王猛实际上是一个法家人物,他施政的思想是以法家思想为根本,但与商鞅、诸葛亮制定缜密的法律体系略有不同,他一方面大力重建前秦的法律体系,一方面善于抓住时机行动,也就是说,他更善于灵活运用法家思想中的势与术。上任伊始,他首先就挑了一个皇亲国戚开刀,当时,苻坚的妻弟强德仗势欺人,欺男霸女,这本来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王猛立即命人将强德抓了,然后就杀了,再陈尸于市——商鞅当年在闹市赏金立杆,为秦国立信,此时,王猛杀强德,为实施法政立威。王猛杀了强德后,又接二连三地杀了二三十个豪强权贵,这下素来不讲什么法制的蛮族贵族们知道害怕了,这一举重现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当时的秦国也是一个没有中原法礼蛮族之国,在商鞅之后便成了一个彻底的法治国家。苻坚随后接连提升王猛,扩大他的权力,让他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改革。
王猛的改革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和他的前辈管仲、商鞅、诸葛亮没什么大差别,只不过国情略有差异而已,基本的改革思想和改革措施、改革手段都一样,就是从吏、农、商、军、民等几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调整,让政府官僚队伍更清廉,维护社会公平;压制贵族,让他们少惹事,减少阶层矛盾;兴修水利,保证农业,维持基础经济;鼓励商贸,加快商品流通;整治军队,加强训练,培养军事将领;另外,还有一条,就是严刑峻法尽力消除民族矛盾,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苻氏家族出身氐族,而氐族是一个小族群,人口很少,不要说与汉族相比如同一把沙土,就是与鲜卑、羌、羯这些民族也无法相比,因此,王猛非常注重民族关系,这事关国之存亡。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所以千古以来能称得上伟大政治家的人就那么几个。
王猛的法制改革收效十分明显,前秦国内横冲直撞的贵族们成了守规矩的领头羊,而胡人勇猛的作战之风加上严明的军纪使得部队的战斗力成倍提升。366年,王猛统帅军队,接连攻占了东晋的荆州,平定了羌族叛乱,击败前凉,另外还有苻氏家族一系列的叛乱也一一被他摆平;369年,当东晋北伐前燕的时候,王猛率军支援前燕,与慕容垂配合默契,一举击败差点灭亡了的前燕的东晋北伐军。几个月后,前燕出尔反尔,不承认割地酬谢之事,愤怒的苻坚命令王猛率军攻前燕,结果愚蠢的前燕这下玩大了,刚庆幸躲过了东晋的屠刀,没想到背信弃义招来了王猛痛快地灭国。
372年,苻坚再次把王猛调回中央,赋予大权,总理朝政,实际上是让他深化改革,这时候前秦的法律体系已经健全,王猛不过是进行完善,另外再在政策上做出些调整,促进国力的发展,总之,就是要国更富,兵更强。但仅仅三年后,王猛一病不起,在他死前,来了一次国策交代,他告诉苻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大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晋书?苻坚载纪》(下))”苻坚对王猛可以说言听计从,只有两次没有听王猛之言,一次是王猛欲杀慕容垂,《晋书?苻坚载纪》(下)记载道:“是时慕容垂避害于坚,王猛言于坚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