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来是王侯-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看到了身在半山腰上的刘辩了,因为他身上的衣服实在是太显眼了,他们看到自己的君王威风凛凛的抹杀掉一个又一个挡在自己身前的敌人,一身的气势就算是远在数百米之外的他们都感觉到了。

终于,刘辩跟自己的仅剩下的一些军队会合,带领着这些人,他们向着深山之中冲了进去。

尽管前面充满了未知,但是刘辩还是义无反顾,因为这一次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他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袁绍会来偷袭自己,而且还带来了这么多的兵马,这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

刘辩冲进山林之中,远远的,依旧还是能够看到对方的饿军马,但是山林之中道路难走,刘辩的部下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奔跑,而对方却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毕竟此时是他们胜利了,尽管他们没有擒住对方的首领,但是这一次的袭击一下子消灭了对方将近一半的兵力,也绝对值得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去追杀的话,很有可能在在场战争的最末位自己会死掉,而不去追杀的话,自己会分享这场胜利的果实1

想来想去,他们还是找不到前去追杀的理由,索性就退回去了。

袁绍大怒,喊道:“你们真是一群废物,居然眼睁睁的就看着他从你们面前跑了?你们活着还有什么用啊!”

“主公息怒,可是…”

……

……

刘辩的军队深入了山林之中,他看着身后的一众将士,心中的感慨别人是感觉不到的,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导致自己的军队这样损失惨重么?数万的军马啊!难道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死去了么?

刘辩坐在树根上思索着,他的脸上已经沾满了灰尘,难以想象,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而死去的么?

军队之中的气氛也非常压抑,但是至少他们活着出来了,剩下的军队之中或许大部分人都要被袁绍杀死了吧?不对,不是大部分,而是全部!袁绍本身虽然不如吕布凶残,但是也绝对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对于敌人,他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刘辩看着自己的部下们一个个的都灰头土脸的,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他想,现在或许自己应该带领这些人回一趟曾经攻占下来的城池,那里还有自己的一些军队,但是又转念一想,对方能够发现自己藏身在这里,自然也知道自己攻占了那座小城,而凭借对方那么多的人马,想要重新攻下一座城池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所以刘辩也不打算回去看看了。

但是现在自己又能去哪呢?

无论如何,也要先离开这里才好了,毕竟这里距离袁绍还是比较近的,以现在自己的兵力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他招呼起军队来,向着山头上走去。

心中的落寞别人难以想象,但是军队还是继续跟在了他的身后,他们向着山头走去,下了山,便是一马平川的前途,看着那个背影,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总是没有错的。

跟随刘辩。

残阳西落,晚霞血红。

刘辩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徐徐前行,身后几位护卫将军,虎贲将军紧随气候,最后面跟着三万残余的士兵。

残阳西落,晚霞血红。

刘辩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徐徐前行,身后几位护卫将军,虎贲将军紧随气候,最后面跟着三万残余的士兵。

这三万残兵阵列散乱,步子更是无比散乱,一点也不整齐。战败逃离后,军心已经有些涣散。

猎猎的战旗上已经被鲜血染红,士兵的脸上带着的一脸颓败的样子。

扭头看了扫了一眼身后的士兵,刘辩心中自然焦急万分。

此番刘辩自己独自带军,征伐叛逆袁绍,身边的谋士荀彧等人皆没有带。本想天子出征,鼓舞三军士气,争取大败叛逆袁绍。却不曾想战败而归,折兵数万。

刘辩的信心颇受打击,但是他自己上为天子,不管多么的丧气,他也绝不能表现出来。他此时便是这支残兵败将的最有一根支柱。

倘若他若露出一些颓败的端倪,那军心恐怕全部涣散。军心倘若涣散,这支军队离覆灭不远了。

刘辩伸手示意停止行军,对着身后的几位将军扬声道:“前方为何处?”

其中一位满脸胡须的将军示意道:“回陛下,经斥候打探,我军此时在衮州境内,离袁绍那叛贼的青州已经相去甚远。”

“衮州境内?”刘辩身负现代的知识,提起衮州他第一反应,脑海中出现的人是战神吕布,第二反映出现的人则是陈宫。

陈宫,前世的刘辩最为喜欢的谋士之一。提起陈宫,刘辩最为欣赏的是陈宫此人是个忠义之士,而且此人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远大的抱负。更另刘辩欣赏的是,陈宫此人智谋着实不弱,离开曹操后,他在衮州迎来吕布,多次帮吕布出谋划策。凡是吕布听从他的建议,那场战役几乎必胜。凡是吕布独断专行的战役,则几乎必败。

其中更是多次危及曹操的大本营,而且在曹操后来出兵衮州的时候,如果当时吕布听从他的建议,在巍峨泰山设精兵数万伏击,定能大伤曹操元气。也不至于后来吕布落个身死悲惨下场。

“众位将军,天色已晚,不宜行军。命三军安营扎寨,起火做饭。”刘辩见前方天色已经入黑,随即命令道。

“诺!”

“诺!”

“。。。。。。”

数万将士很快就建起营帐,修筑好栅栏。

入夜,士兵便卸下锅灶,升起了篝火,开始淘米煮饭。

刘辩却正坐在中军大帐中,剑眉紧锁,思绪万千。

“此时,按照前世的记载,此时应该是陈宫因为曹操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离开曹操,回到衮州的老家东君东武阳之时。应该还没有入衮州,迎吕布吧”

刘辩身边的谋士,荀彧、荀攸叔侄以及贾诩都不在身边,此次大战皆因无人替他谋划策略,才被袁绍身边的谋士设计而兵败。

刘辩此时自然希望此时能找到并且说服陈宫,把陈宫收到自己麾下。那么,自己的这支军队的实力将上升一大截。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更何况这种善谋略的军事战略大家。。。。。。”

刘辩微叹一声,自言自语道:“不管他陈宫此时在何处,明日派几个斥候去打探一番。若能找到陈宫,我便学刘备三顾茅庐于草堂。刘备一个区区皇叔,三顾茅庐便能吸引诸葛孔明这等大才。我一个皇帝,亲自前去请才,三顾他陈宫。他岂不感恩戴德,入我麾下。”

刘辩心中定下计策之后,又命张幺儿将数位将军探讨一下下一步的策略。

最终他拿定注意,决定明日便在离泰山五十里安营扎寨后,先让修养士兵修养一番,养足精神后再逃亡国都。

第二日,大军拔寨前行。经过三天的疾行军,终于达到泰山外五十里。并在此扎下营寨,同时刘辩派遣数位斥候进入东君东武阳去寻找陈宫的住所。

“大军下寨于泰山之下,其泰山路途崎岖,只需派遣数百名士兵在山头。。。。。。”

就在众人商讨之时,帐外斥候急忙进入帐内。

“报!陛下,袁绍叛贼竟然带十万大军穷追不舍,此时已经离衮州不到四十里。”

这名斥候显然极为疲惫,瘦弱的脸庞上汗流不止。

“哦,看来袁绍狗贼欲将朕活捉,挟天子以令诸侯啊。胆子倒是不小。不必着急,这狗贼成不了大气。此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别看这狗贼实力雄厚,门下谋士武将无数,但他自己在处理大事上优柔寡断,众位将军不必担心。朕自有败兵之策。”

刘辩见众位和他商讨战事的将军,脸色均巨变,无奈之下,他便把前世记忆中曹操对此人的评价搬弄出来。先稳住众位将军的军心。然后,说自己有败兵的谋略也纯属扯淡。但是,此时他必须如此。要是他自己先乱了阵脚,那他离见上帝的时间也不远了。

不管怎么样,先忽悠住再说。至于脱困之策,只能继续希望于陈宫了,要是在这几天能够找到陈宫并将陈宫收入麾下,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陛下果然成竹在胸,臣等也安心了。”众将军皆放下心,同声道。

刘辩见众位将军的脸色恢复正常,心中赞赏一番自己的忽悠能力。同时,他挥手示意众位将军先退下。

待刘辩进过晚餐,派去寻找陈宫的斥候也已经返回。

“报!陛下!经属下打探,陈宫此时正隐居在东君东武阳西郊二十里外的树林草庐之中。”

“嗯,知道了!”刘辩心中顿时欢喜无比,笑道:“确实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啊!张幺儿,赏此人白银百两,官升三级。”

“谢陛下恩典!”这个斥候顿时心中爆喜,只要这次能够平安的回到国都,自己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不过,陛下,臣等上去说明来意,那陈宫的书童竟然闭门不见,那陈宫实乃狂妄之极。”

这斥候显然是吃了陈宫的闭门羹,把一身的怨气都洒在陈宫身上。

“嗯,朕知道了!尔等退下吧。”

“诺!”斥候遂退了下去。

“陈宫此人果然跟前世的历史记载如出一辙,但凡是这等人必然忠心无二。要是不将这中谋士招入麾下,那才是一桩憾事啊!”刘辩在心中已经拿下注意,此地离东君也就大半天的路程,明日命几位护卫将军镇守三军,他便随同几名护卫赶往东武阳,前去说服陈宫进入自己的麾下。

翌日,刘辩一身学子打扮,手拿一把写着锦绣山河的折扇,带着两个游侠打扮的护卫将军以及几个小厮打扮的勇士前去武阳。

三万大军则交给剩下的数位将军镇守。

虽然,此去受到了众位将军的阻挠,但是最后碍于皇威,还是没能阻挡刘辩前去。众将军也只好挑选几个强壮的士兵,同时派遣两位将军跟随前去护卫皇上的安全。

刘辩一行人,骑马行路走了一天,才抵打东阳郡内东武阳县。

此时,已经人困马乏。刘辩和两位将军在一间茶肆小喝几杯,同时众人也要了些食物,填报了肚子。

“趁着天色尚早,朕。。。。正应该去。。。。。。”

茶肆中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学子以及街上的行人。刘辩平时说朕有些说的顺嘴,情急之下,连忙改口说道。要是被这东武阳的守卫发现,那就糟了。

这衮州目前还没有被刘辩收复,还在曹操和张邈等人的势力范围之中。

几人随意喝了几口清茶,填报肚子后,牵着马出了武阳后,便策马直奔陈宫的住所。

还好,在天色没有入黑之前,众人到达了陈宫的住所。

几个小厮将马安顿好以后,刘辩带着有些激动的心情,穿过一片树林,找到了陈宫住的茅草屋。

不待刘辩吩咐,其中一名小厮便上前敲门。

咚咚——

“可有人在,我家公子前来拜访陈宫大人。”

树林里有些空旷,清脆的敲门声有些闲的响亮。

刘辩心中自然知道陈宫不会轻易开门,或者说不定陈宫此时正在某处观察自己。

自然,刘辩不会表现出丝毫的不耐,任凭手下敲着门。

“可有人在,我家公子前来拜访陈宫大人,望陈宫大人给我家公子薄面。”

就这般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刘辩依旧气息沉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

但是,几位小厮已经颇为不耐烦,心中暗道;“这陈宫好大的面子,竟然让陛下再次等这般久。”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两位护卫将军却是忍耐不住,张口破骂道:“公子,这陈宫也太不识趣了。公子来找他陈宫,已经是给了他陈宫莫大的面子。但是,这陈宫却不知道感恩戴德,前来迎接公子。竟然将公子凉在此处。此等罪行,该杀头!”

“呵呵!”

刘辩轻抚折扇,笑道:“公台大才,其才智出众,为人忠义。这等人才,值得我在此等候。”

此时,陈宫正坐在屋内,一书童打扮的小子(在那时,小子是对青年的称呼,不存在贬义。)正帮陈宫烧着茶水。

“大人,门外的几人已经在那张口破骂了。不过,中间的那位公子却气宇轩昂,说的倒是好话。”

听到公子二字,陈宫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即继续拿起手中的竹简,看了起来。

众人一直等到天快入黑,其中一位将军焦急道:“公子,天渐入黑,再不离去,武阳城的大门便要关闭。我等该如何回去。”

“那便明日再来吧。”刘辩轻叹一声,然后走到木门前,大声说道:“公台,吾明日再来!”

众人解下马绳,策马扬鞭,在东武阳城的城门关闭之前,进入城内。

待刘辩走后,陈宫便起身来到门前,目送刘辩等人离去。然后,陈宫让他的书童给他描述那公子的模样。

“莫非是。。。。。。”陈宫嘴中喃喃自语,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中爆发出一抹精光。

期间,刘辩等人找了一见客栈,几人住入其中。

刘辩心中也不气馁,陈宫就在眼前,说什么也要将此人纳入麾下。

第二日,刘辩等人大早吃了些米粥,便再去陈宫住所。

来到陈宫的茅庐门前,小厮敲了门后,门便开了。

走出的确实一个年纪颇青的书童。这书童搬了一个坐垫亲自递给刘辩。其他几人自然受到这书童的恶言相待。

“你们几人,昨日竟敢在言语上轻薄我家先生。哼!都是一群草寇!”

待把草垫递给刘辩后,这书童不顾刘辩身边两位将军以及几位勇士的恶狠狠地目光,直接说道:“还是你们这群奴才的主有气质。”

说完,扭头把门一关。再次把几人凉在了门外。

两位将军和几个勇士拳头捏的咯嘣咯嘣直响,几个人都被这书童气的怒火万丈。

“公子,这等宵小如此恶语相向,怎么还这本礼待他们。不如我等冲进门去,将这陈宫小儿绑了。将那书童双腿打断,方解心头之恨啊!”

刘辩将草垫放置地上,弯腰而坐。

打开折扇,轻轻闪动。刘辩笑道:“昨日尔等对公台恶语一番,自然招到这书童的嘲讽。但是,我等是来请先生作为上宾,用公台之才来剿灭叛逆。所以,尔等莫急。耐心等待先生请我等入内。”

第二百一十六章

说完,刘辩闭上双眼,沉到自己的思绪之中。

两位将军和几个士兵,自然是气不过,一个个气的脸色发红,青筋暴起。

茅庐内,陈宫放下竹简,轻捋胡须,道:“书童,可按吾的吩咐去做?”

那书童手中拿着茶壶,扭头笑道:“自然按先生的吩咐去做。不过,把那几个随从气个半死。”

陈宫眉头一紧,语气中带着怒气的说道:“谁让你对那几位随从那般?”

这书童自然熟习先生的脾气,当下跪在地上,哭丧道:“先生,吾再也不敢了。”

“记住,这几位都是身份尊贵之人。要善待。。。。。。”

舒展了眉头,陈宫再次捋了捋胡须,问道:“起来吧。,书童,尔感觉那位公子如何?”

书童带着后怕的脸色站起身来,显然,平时陈宫是极为严厉的。

那书童思索道:“那位公子耐心极佳,同时对先生颇为赞赏。而且此人看起来极为面善,但是他那几个强壮的随从却是有些怕他。”

“嗯,尔观察的还算是不错。”陈宫站起身来,他身着布衣,看向前方的庭院,默默不语。

书童却问道;“这位公子已经第二次来了,而且诚意十足。先生为什么不接见这位公子呢?”

“不能见。再等一天吧。”陈宫说完,再次拿起了竹简,缓缓朗声读了起来。

刘辩端坐在门外,闭目而坐。突然,一缕声音飘然而出,声音爽朗恍若仙音,而且字字都带着一股出尘气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刘辩睁开眼眸,嘴角闪现一抹微笑。

“公子,这陈宫在卖弄什么,臣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