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游戏-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赖斯中东之行的演讲摘录,详见附录三。——编者注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必须有一张更好的牌才可以和美国对抗。就像今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一样,当他们不满美国压力又希望找到一张王牌对付美国的话,他们就会遥望东方,大打“中国牌”。别说是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像加拿大这样的美国盟友,一旦与美国发生争端,比如说在木材之类贸易上发生纠纷,都会不由自主地把“中国牌”打出来,扬言要把木材卖往中国而报复美国的高关税。
二十七
沙特新国王阿卜杜拉选择了在2006年春节前夕访问中国,这是他即位以来的首次出访,中国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是沙特在1990年与中国建交后第一位来对华访问的国王。在访问中国后,他又去了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他的这次出访,表明了沙特开始面向东方,为自己的石油寻找西方之外的替代市场,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沙特和中国的关系。在出访前,阿卜杜拉国王接受沙特电视台的访问,被问到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期间访华。他的回答是,在古代历史上,这是亚非各国的国王们和中国的皇帝交往、进贡、换礼的时间。
沙特新王如此善意,中国也给予高度的礼遇,称赞了他的“三个第一”和对中沙友谊的高度重视。在这次出访中,沙特和中国签订了未公开的能源合作计划,并为新疆的阿克苏市的基础建设提供优惠贷款和援助。笔者当时估计这一能源合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沙特在中国建立炼油厂和石化厂,提供原油帮助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等。如果当时的计划是长期性的,那么中国就应该仍然在享受当时的低油价。当然,西方的媒体也有另外一些说法,包括由于在成本的细节上没有达成协议,所以合同并没有实际签署等。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沙特将参与合作中国扩大在泉州的炼油能力和在青岛新建炼油厂的工程。而且从供油价格上来说,通常沙特的石油开采是秘密进行的,而且其原油又不在国际市场上公开出售,很难对合同约定价格和沙特供油日常价格进行对比。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9)
沙特的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沙特本身的外部威胁是以色列犹太人和什叶派波斯人,早在和中国建交前的1988年,沙特就已经购买了36枚中国的东风…3型中程弹道导弹和9个发射架,该导弹射最大程达2800公里,可以覆盖特拉维夫和德黑兰。而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沙特的计划是如何在没有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下实现自保,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向中国购买新型的战略导弹以及向巴基斯坦购买核弹头。
在以色列已经拥有大约150—200枚核弹头,伊朗又在西方的高压下继续顽强地发展核计划的情况下,沙特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是不可回避的选择。但如何绕过国际防核扩散条约的限制呢?沙特选择的可能是“两套密码”方案,即由沙特控制导弹的密码,而巴基斯坦控制核弹头的密码。这个方法是当初冷战期间美国在西德“创造”出来的,让西德控制导弹而美国控制核弹,绕过西德不能拥有核武器的限制。
当然,由于中国的投弹能力较弱,相对于美国的强大军力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好的武器来源选择。如果不是被美国逼得太急,沙特在军事防卫上也不会走这条舍近求远的弯路。不过,为沙特的石油寻找美国之外的买家——不仅是中国,还有印度、日本和韩国这些买主,倒是完全符合沙特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沙特还可以通过中国对伊朗的影响力,令伊朗对沙特的威胁有所制约。
对中国而言,保持与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三方面的等距离友好关系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在与沙特的交往中,可以首先要求沙特禁止其国内缴进的宗教团体支持中国内部的“*”恐怖组织,然后再通过沙特能源上的合作,增加中国在和伊朗进行石油合作上可以讨价还价的弹性。而保持和沙特及伊朗的关系,又可以使中国在以色列对华军事技术合作和转让上可以讨价还价。中国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些关系,一旦美国势力衰退时,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而斡旋。
无论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如何发展,都应该看到中美关系和沙美关系的重要性和互动性。所以这种三角关系的互相平衡和互相牵制,就不应该以大幅度牺牲一方的利益来达成。
二十八
在2005—2006年,中东和世界的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起源于2004年年底的伊拉克游击战渐成气候,使美国快速稳定伊拉克的愿望落空,并开始陷入了困局。
本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受到全体美国人的支持,但是在陷进泥潭的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这些反战声音除极少数外,大多是抗议布什政府的无能,并不反对美国入伊拉克抢油。而在野的*党因为离政权已久,乘机对当权的共和党清算。在美国,任何政治事件的操作,都要看两党中的任何一方是否会在打击对方的过程中得利。有时候利益巨大,两党内斗可以到完全罔顾美国的国家整体利益的地步。而有的时候,如果某件政府的失误不能让在野党在选举中获利,这类事件就会在新闻界销声匿迹。伊拉克战争就是前一种情况:由于美国两党的内斗而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在伊拉克战争开打之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曾在美国国会就这场战争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了估计。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分析,如果美国可以让伊拉克产油量提高(从每日150万桶到450万—500万桶),美国就可以将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分成三份,一份用来支付美国及盟军的军费开支,一份作为伊拉克新政府的财政开支,一份用来支付伊拉克的重建费用。整个伊拉克的重建当然由美国和英国的工程公司负责实施,如美国副总统切尼掌控,由退休高级将领任职的哈里伯顿公司哈利伯顿公司(Halliburton),以石油工程、军需品供应为核心的公司。与之类似的工程、军火公司包括柏克德公司(Bechtel)、凯雷(Carlyle)等,凯雷在2001年摇身一变成为一家私人股本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等。 。。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10)
图34靠战争发财的美国公司:哈里伯顿
引用一句中国的俗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有的战争,从古到今,都是有利润目的的商业活动。如果无利可图的话,作为敛财高手的美国国会里的那一帮议员,怎么会轻易举手赞成呢。所以当美军杀进巴格达时,立即占领的是伊拉克石油部,而放任价值连城的巴格达博物馆文物被世界各地的妙手空空们又拿又偷。
由于美国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推销失败,虽然没有一个美国人相信萨达姆有核计划,但美军还是不得不派出大规模的小分队,装模作样到处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连《纽约时报》的著名女记者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都在她的战地报道中“暗示”美军已经发现了证据。米勒在伊拉克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后被人质疑成美国主流媒体配合美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证据。
其实美国人并不在乎这些入侵伊拉克借口,对他们来说,快速打完仗,不要在报纸上天天读到死人的负面消息就够了,而这正是美国新保守派失策和无能的地方。无知即无畏,新保守派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了伊拉克人的能力。本来,美国应该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由中情局栽赃,再让美国收买的伊拉克前高官做伪证,就可以“证实”伊拉克确实有未成熟的核计划,让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美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伊拉克,从而不再在出兵理由的是非问题上继续争论和纠缠下去。之后,美国再通过游说中国等安理会成员国让联合国授权管理伊拉克事务,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美国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些人,对于中国当时同意联合国授权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管理伊拉克事务一事,居然从当时的感激变成怨恨。他们的理由是指责中国“明明知道美国会陷入后来的泥坑,却不去阻止美国跳进去”。这种颠倒黑白,说变脸就变脸的伎俩,与美国经济学界和政策界在2009年年初冒出来指责“中国故意借钱给美国,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说法,真是有异曲同工之效。——作者补注
但是新保守派却傻乎乎地作茧自缚,把本来不在其战争借口中的“建立*自由的伊拉克”作为了占领伊拉克的主要目标。而在伊拉克石油分配上,又跟美国的大石油公司抬杠。因为有过俄罗斯的经验,这些石油公司反对对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认为还不如通过一个傀儡的伊拉克政府更容易办事。而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浓厚,死抱“私有市场万能”的新保守派则坚持主张将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这一纷争也影响了占领早期的石油政策。参见BBC在2005年3月的报道《美国在伊拉克的石油秘密计划》,该节目中记录了新保守派和美国石油公司之间的分歧和斗争。
新保守派的另一个失误就是在管理策略上,没有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而是试图在伊拉克的各个宗教和地方派别中去“分清敌我”。如果美军采取挑拨离间和画地为牢的方法,就不需要把有限的军力资源用于对自己利益无关的平乱行动,而可以集中兵力抢占石油资源,保护美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安全,快速地把伊拉克的石油开出来,抢出去。
美国的政策恰恰相反。美军不断地去逊尼派地区搞“清剿”,又将伊拉克军队解散,把萨达姆的复兴社会党官员从各级政府部门清洗出去,从而把自己变成了为什叶派抢权夺利的一个工具。这一方面引起了周边的逊尼派*国家如沙特和埃及的不满,开始对逊尼派反美武装提供人员、资金和武器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得益的什叶派对美国却并不感激,而是在伊朗的支持下,迅速崛起,为未来美国可能发动针对伊朗的战争,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11)
二十九
在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之前的一个星期,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对一些伊拉克人进行了访问,其中谈到了谁会为美国的侵略费用买单。最后的结论是伊拉克石油。然后大家又开始讨论如何可以制止侵略者抢油,结论是两个方法:一是炸毁输油管道,二是攻击美国石油公司的雇员。参见半岛电视台的纪录片《控制室》(Control Room)。
当时就有人发誓会将之付诸行动,而这正是后来伊拉克出现的情况。由于美国在伊拉克投入的兵力太少,又不得不和反美武装进行无休止的战斗,根本无法担负起抢油和护路的责任。
如果当初美国可以制造假证据,使得至少在国内有个圆场,对国际舆论可以听之任之,也就不需要把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拉克”提升到中心议题,这个本来就是忽悠别人也做不到的目标,让美国普通老百姓在抢完了伊拉克的石油后,还觉得真的拯救了伊拉克人民。
而美国的战略错误,就在于大规模地清剿萨达姆的残余势力。美国在费卢杰这些地方大开杀戒, 还导致了和伊拉克普通民众的冲突。
这里举两个小例子。当时费卢杰战役的直接起因是美国私人保安公司黑水公司(Blackwater)的人员被反美武装杀死并焚尸示众,这一事件的祸因早就种下——美军进驻费卢杰等地区时,本来还是想讨好当地群众的。但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晚上伊拉克人通常会在屋顶的天台上睡觉,那时一个个平时包得严严实实的美丽的伊拉克少女们,就会在家里袒胸露臂,不再防范。而20岁上下的美军小伙子们荷尔蒙高涨,就有一些好色之徒,偷偷用夜视镜窥探,结果被当地居民发现。
另一个例子是,在夏天炎热时,有些伊拉克村民会在夜深凉爽时下河捉鱼或者在农田里灌溉,结果被巡逻的美军小分队糊里糊涂地打死。而美军巡逻队通常会自己带上铁锹之类的挖掘工具,发现错杀后,马上就扔把铁锹扔在死者身上,伪造死者是在路边埋炸弹的反美游击队的证据。这个做法不是美军在伊拉克的发明,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乱枪打死平民,若发现是错杀,尤其是错杀未成年的孩子时,都会扔一把破枪为自己推脱干系。其实美国很多城市里的警察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但是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军队上级那里过关,但蒙不了老百姓,实际后果就是伊拉克的反美战士越剿越多。美军在索马里的作为,是笔者20世纪90年代去过索马里的一些军人朋友那里得知的。美军在伊拉克的做法参考《今日美国》(USA Today)的报道。
不过据一些美国人做的调查,新保守派不是没有试图对伊拉克前政府栽赃。当然要栽赃出核武器计划是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美军“成功”地发现了一些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金属管,但还是没法令人信服。另一个栽赃手法就是通过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派出一些间谍,试图在伊拉克埋下炭疽病菌。被斩首的美国人伯格据称就是其中的一位,有消息说当时的伊拉克反美游击队在他身上还发现了很多反犹太人的宣传品,而他本人是犹太裔美国人,这些东西似乎证明他不是一个只为求财的普通商人。
总之,陷入游击战的美军无力保护伊拉克的油田和输油管,美国石油公司就没法进来采油。而输油管道被炸后,美国占领当局就只有花钱请当地的部落保卫输油管道线。结果爆炸少了,但油管总是出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通常是输够伊拉克当地的炼油厂的炼油量后,就会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机械“故障”,导致输油停止。更有甚者,输油管里的油居然被人中途吸走,最后成了黑市上的油,而这些卖油得来的收益,又会变成攻击美军的武器弹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12)
而伊拉克石油最重要的出口处巴士拉,名义上归英国管理,实际上却被亲伊朗的什叶派民兵控制,英国军队根本就不敢惹他们,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最后,英军一看情形不妙,更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在2007年年底拍拍屁股走人,直到2008年4月才重返巴士拉。
三十
在中东年年不顺的美国从2005年起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搞不定伊拉克的反美游击队,就没法进行石油掠夺。而伊拉克新政府也看到了美国的软肋,就不会那么合作,心甘情愿地让美国抢油。同时,美国也就没办法对沙特*进行颠覆,反过来沙特*就可以继续增加对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支持,令美国更为头疼。但是对美国、沙特以及以色列更不利的却是伊朗的崛起。这就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其早期对伊拉克政策中实际上为伊朗做嫁衣的行为。
另一个更头疼的问题是在美国精疲力竭之时,中国利用美国力图35上:伊拉克民族分布图以及输油管道图
下:到2006年为止在伊拉克的各个占领军的辖区分配图,
南部石油产地和出口在英军区,由什叶派实际控制量在东边的真空而强大起来。于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些人,想把这个问题重新在媒体上聚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大西洋月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是“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网站是//theatlantic/。上由为国防部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