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看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赞赏我们,我们就马上上表,说城墙都被破坏了,希望工部能拨点钱和劳力下来。”
“大人不是不用城墙吗?”
“这个……不是自己钱用起来不心疼。两码事。”
……
宋江一行刚近京城,京城就开出了数万兵马出来。枢密院的张玄明带领人马将宋江千人包围。宋江忙交圣旨。张玄明拿了圣旨看后冷冷一笑吩咐:“所有人等就地休息,鼓噪者杀,意图逃跑者杀,煽动闹事者杀。”
赵玉一看圣旨大怒:“朕何时有出过这道圣旨?张叔夜前几日才上表要招安宋匪,这还没和大臣们商讨,哪来的圣旨?”
“回陛下,微臣是接到欧大人的快报,点了兵马截取宋江一伙。欧大人还说,宋江等人是可用之才,希望陛下能网开一面。”
“朕明白了,合着这圣旨是欧阳自己写的。他想干什么?想造反吗?”赵玉大怒:“假传圣旨,还为匪徒求情,他当他自己是什么人?”
张玄明一边道:“陛下息怒。先前兵部收到阳平急报,说宋匪即将袭取阳平。而今,看这架势,兵不血刃的将横行近一年的强匪拿下……事有权急,这伪造圣旨罪名看上去就小了。”
“他捧你,你当然为他说好话。”赵玉想想后道:“重新拟旨,官不变,但把实权都给扣了先发派到禁军中。另外送匪徒还乡,另一干匪将真有本事,朕也敢用。”
“是!”
“还有,叫欧阳立刻上朝会解释。这事闹这么大,难道还能遮人耳目不成。”赵玉想想后道:“让他自己机灵点,到了朝会就不是朕想保就能保的。”
“是!”
战龙在野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火生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火生意
皇家报加开专版很详细的述说了本次遭匪的经过,从展铭力擒吴加亮开始。也描述了阳平一日三惊的景象。最后知县欧阳率领大家和众匪斗智斗勇,在新皇的恩威之下,终于降服这伙匪徒。
这些描述很轻巧忽略了圣旨之事。只说欧阳唱空城计,展示威力之后,和匪徒们定下赌约。结果三胜二负,匪首们投降。
赵玉等九公公念完,不等大臣们议论喝道:“宣阳平知县。”
“知阳平县事令欧阳见过陛下。”
张邦昌打头阵出首道:“陛下,欧大人身为一方父母官,临了假传圣旨降服匪徒,虽有大功。但如同欧大人上次在庙堂所说,此风不可涨。错即是错,还望陛下给予责罚,以掩天下人之口舌。”他聪明了,用欧阳上次的案例来压抑欧阳。欧阳上次就说按照律法责罚了那个孝子,为的是抑制此风。而今欧阳假传圣旨,虽然和孝子一样,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不能不惩罚。
赵玉问:“大理寺卿,假传圣旨按律当如何处置?”
“回陛下,欧大人是保安大夫。罪减三分,按律当流放岭南。”大理寺少卿补充道:“但微臣看此事也是欧大人为保一方百姓,无奈之举。看宋匪流毒十余州,无人敢挡其锋……”
赵玉喝问:“你这是在替他求情?”
“微臣只是以事论事。”
工部尚书出首道:“陛下,臣本分说。本次欧大人亦是无奈之举。由于举办武举,阳平东西城门,城墙破败不堪。百多乡兵无险可守,如何防得数千善战马匪。”
户部尚书道:“陛下,臣派人查知,阳平正在扩充新城,早有毁城墙的意图。城防破败,非武举之过。”
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延庆出首道:“回陛下,末将认为欧大人无论有万般过错,但毕竟以阳平之微薄之力,护百姓一方。功绩甚大。可奖不可惩。”
张邦昌一边冷笑:“你儿子刘光世得了人家好处,你当父亲当然这么说。”
“我是以事论事。再说,我儿子得了榜眼,那是公正出来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要捕杀宋匪需要多少人马、要耗费多少粮草金钱。站着说话不腰疼。”
马帅出首挺自己人道:“他家丁弄瞎人眼睛,没想到自己眼睛长到头上去了。”
“你……”张邦昌大怒。
御史中丞王黼出首:“难道为了功劳就可以假传圣旨吗?”
“哪里假传了,后来陛下不是招安了吗?”
两边开始了争吵,新皇登基以来庙堂第一次出现了吵闹。以前多是蔡京一伙人、高俅一伙人、童贯一伙人,还有梁师成一伙人,对互相看不顺眼造成了。而今天则是比较立场鲜明,也说不上谁有多少私心,说欧阳有功劳的多是将领,一来是因为他们了解宋江的厉害,二来这次欧阳有功不赏,下次他们有功可能也不赏。三来,欧阳举办武举时候,特别重视将领们的意见,大都将领对欧阳都有好感。
而张邦昌有私心也是为了制止欧阳功劳过大挤身朝堂。欧阳在阳平的口碑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别的地方好官是因为勤政爱民,体恤百姓。而欧阳这边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前者是苦干,后者是能干。能干之人总是被人嫉妒几分。再说欧阳确实被捏实了把柄,虽然皇家报没说,但大臣们都早知道其中的曲折。宋江会投降,那个圣旨是重中之重。
会出现这场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玉没有亲信大臣。宋徽宗年头,虽然大臣们有隔阂,但是皇帝有办法。处理这事,就直接和高俅议论,处理民生和蔡京议论,一旦定下来,别人说毛都没用。
赵玉在上面也颇为头疼,这功劳自然是有的,谁也没抹杀。但是那假传圣旨也是有的。皇权至上,她可不愿意天下人都仿效欧阳行为。于是挥挥手让大家安静问:“蔡相,你怎么看?”而今赵玉还是真的挺倚重蔡京的。
蔡京低头走出来道:“回陛下,有功需赏,有过需罚。前面大家争吵,主要也是因为到底欧大人是功大还是过大所导致。这个……臣无法区分,还请陛下定夺。”
似乎说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但又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所在,这就是屹立庙堂老臣的威力。赵玉点头道:“大家都说了很多,不如让阳平知县自己说说。”
“这个……”欧阳抓头道:“回陛下的话,微臣一开始就想跑的。但是微臣那县尉说了,他的职责是保一方平安,虽死无憾。因为这话,微臣就不好意思跑了,但微臣留下来,不是等人家来杀的,阳平也不是等人家来洗劫的。于是臣就和吴加亮把酒言欢,套出了一些宋匪的为人。从其为人看,此人还是想依附我大宋朝廷。微臣就想,即使是匪,也是我大宋的人,能少死点就少死点,于是就试试看能不能说服他们。至于圣旨,确实是微臣花费了一个时辰伪造的。微臣干了,就不会不认,请陛下圣裁。”
“恩……如果当从你当阳平知县来看,你确实是胜任了,但是从你为朝廷官员来看,你也确实是犯律了。按照以往的规矩,这知县当的好,就赏你黄金百两。但犯律不可不责,贬你官职为正八品的太常博士,三年不可升迁,众爱卿看如何?”
“陛下圣明!”群臣齐道。这前有蔡京说话定了性质,赵玉再按这性质赏罚,也算是说的过去。这三年不可升迁,也让一些老臣放了心。而今有个张玄明混到了枢密院,再混个这么能干的欧阳,大家可吃不消。
“谢陛下。”
“听说你带了点东西,你先退下殿外候着!”
“是!”欧阳跑路,他知道朝议的事没自己插嘴的份。
……
朝会完毕,大臣们流水而出。欧阳这个小八品的官在殿门口奉人就拱手。大部分大臣还是很有修养的回礼,就连蔡京也是客气和欧阳交谈几句。
大臣们散去,一内卫出来道:“欧大人,陛下已经让人知会殿、马、步三帅,还有兵部和枢密院的大臣到禁军校场。您直接过去就好。”
“……”靠!你早说啊,让自己在外面吹了一个时辰的风。这是故意的。
欧阳到了校场,该来的大臣们都来了,但是赵玉却没有露面。欧阳带了十几名工人在一边等候。又等了半个时辰,赵玉的銮驾终于到达,上了主位坐下示意。身边内卫喊道:“欧大人,陛下请你过来说话。”
“是!”欧阳跑了过来。
“是什么东西?”
“这个!”欧阳拿出一个地雷道:“造价四十文的好东西。”
“哦?看看!”
欧阳一挥手,十几名工人立刻开工,在一名老师傅的安排之下,花费了一刻钟的时间,将百来颗地雷埋设完毕。两名工人牵了线跑到欧阳身边。
“这其中有子母连环雷,单兵雷、燃烧雷……只要一拉,就一起炸了。”欧阳道:“还请前面举盾保护。”
一名禁军喝了一声,百名禁军持了大盾牌在大家面前布起了防线。
张玄明笑问:“欧贤弟,行不行啊?别摆这么大架势,一会熄火。”
“恩……我就担心陛下被吓到。”
赵玉道:“不用担心朕。开始吧。看看你带来什么东西。”
“是!”欧阳在盾牌后一拉绳子,轰的一声大地颤抖一下,而后盾牌后的人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一名盾手发出一声惨叫。大家一看,原来是把手指给露在外面,被碎片砸得血肉模糊。
欧阳手指也疼痛,回头一看,原来是赵玉吓得面无人色,一手紧紧捏了自己三根手指,左右一看,大家都被这震撼的爆炸吸引,没人在意,忙挣脱开来。
“撤盾!”欧阳吩咐道:“报数。”
十几名工人开始对场上的草人开始盘点,过了一会,一名工人过来报告:“报!埋雷一百,分布一亩地大小。范围之内,草人之支撑木棍全部折断。范围之后20尺草人,均中十至十五枚铁片,虽入之不深,但亦可切开皮肤。
有这么会功夫,镇静不镇静的都镇静了下来。欧阳一边道:“我大宋最缺马匹,但不缺火药。此乃守土的利器。”
赵玉四顾问:“众爱卿如何看?”
步帅出首道:“好!”
一干军事有关人员皆道:“好!”
赵玉点头又问:“还有吗?”
“火药包!”欧阳一挥手,远处一名工人拿了火药包点上引线,扔出十来米,又是一声爆炸混合燃烧的壮观场面。这此由于离的很远,威力不大,所以也没盾护。欧阳在一边道:“陛下,这根本不需要怎么个训练,直接点燃了扔就是。这也就一个人,要是有千多士兵一起扔,就算是千军万马恐怕也接近不得。”
步帅道:“欧大人,这好是好。但末将所知,这火药包一遇见下雨,就无法使用。如果我们依仗火药,那到了雨天岂不是只能撤退。”
“不急。”欧阳挥手。
十几名工人拿了水瓢朝一名拿炸药包的工人泼水,工人等全身都湿透后,蹲在地上,拿火石一打,奇迹般的点燃了火线。然后朝前扔出,又是一声爆炸,威力毫不逊色先前的爆炸。
“好东西!”几名将领大喜。
“下官还在让人改进形状,让这东西能扔得更远。”
“好!”赵玉点头:“很好,你做的好。你把图纸交兵部,大量生产。”
“……陛下!”欧阳默然一会小声道:“陛下,这些玩意从研究到制造都是微臣的私房钱。”
赵玉问:“什么意思?”
“陛下您看,反正你造也是造,我造也是造。不如直接朝微臣购买就可。您需要多少,下个定单,微臣那边就全力生产。”
“……”赵玉好好想了一会才明白:“你意思是你不会把制造方法交出来,而是想卖给朕?”不是她智商低,实在是欧阳提议太雷人。
战龙在野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备竞赛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备竞赛
“陛下英明……如果陛下买了,那微臣又有钱继续开始研究新的东西。以后等我大宋军队全部换装完毕,辽金还骑在马上冲锋,您说,合算不合算?”
“放肆!做生意做到朕的头上来了。”赵玉大怒喝道:“拿下!”两名内卫立刻把欧阳摁住。
张玄明忙道:“陛下息怒,其实欧大人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哦?什么道理?”
“陛下看,为什么我们火药不能防水,而欧大人制造的能防水?据微臣所知,在欧大人那,一个研究火药的师傅,每月就有三十贯的薪酬,而我们这才三百文,整整一百倍。再说陛下,既然欧大人要卖,那我们买了也不吃亏。要是现在拿了欧大人,以后不是没有新武器出来了吗?汉武帝时,不是曾经为刀锋锋利曾派使节不远万里寻找月氏国寻找配方吗?再说我们还可以……”张玄明挡了欧阳视线做个手势。
赵玉点头看欧阳道:“恩……欧阳,你这是要钱不要命啊?朕怎么就没出你有此等恶劣的品质?”
“回陛下。不是要钱不要命,这是一种运行模式。微臣答应工匠,销售获得的利润的一成可分配到他头上。那这些工匠就更加玩命的研究。如果没有这样的模式,就如同东京作坊一般,大家拿几个死钱,反正按葫芦画瓢就是。再说您看天下百姓,手艺有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华佗的麻沸散就这样没了,您看如果当年有这么个运行模式,华佗专门去研究药物,而我们专门生产,麻沸散还会没吗?所不定弄出阿斯匹林出来。”
“也可以!放开他。”赵玉问:“东京禁军先行购买一批,你们需要多少?”
殿帅出首道:“火药包最少一万个,地雷东京无用。”
“好,一个四十文是吗?朕现在给你一张定单。一万个火药包。来人!”赵玉吩咐:“给他四百贯!还有朕下手谕,允许你调配附近州县火药,按官价购买。”
“陛下。”欧阳大汗:“那是成本,卖怎么也得一百文一个。”
“一百文……成!就一百文。一千贯!”
“谢陛下。”欧阳欢喜接过交子,军工厂终于是见钱了。
“等等。”赵玉纤手在欧阳那一抽,拿走四百贯道:“这是税收四成,欧大人,不会不知道商人要上税的道理吧?”
“……”欧阳一楞,每个火药包赚20文,运输费用就去了10文。每个赚10文,一万个……赚100贯?我x!不够开一个月研究工匠的工资的。
赵玉很满意欧阳表情问:“还有什么好东西?”
“没了!”欧阳坚决回答。
赵玉轻轻一笑道:“欧大人,其实你这手段倒让朕看出点意思。而今辽衰金强,这样,朕准许你将这两样武器卖到辽国,但是税一样要抽……便宜你点,三成。你要是换回了战马,朕高价购买。只不过要卖出去的东西必须得到枢密院的批准。”
周围大臣将领听了一楞,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想了想后,张玄明先喊道:“陛下圣明。”接着在场人都醒悟过来各自呼喊不提。赵玉这一手可谓是一举多得。首先当是税收这块,能赚不少。其次,变相资助辽国,让其和金国战争打成胶着。这里面最关键一点,就是欧阳出的这两样产品,利防守不利进攻。再次,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强项,比如马上箭,马上砍杀之技巧。再再次,火药使用对辽人和金人来说,只局限在鞭炮之上。即使三方一起发展火药,大宋也是渔利。首先大宋的科技高,火药制造必然比两国纯熟。其次大宋步兵为主,如果三国一起发展火药,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就荡然无存。再有,大宋是火药主产地,一旦有战事,控制火药出口,将抑制死其他两国的发展。最后一点,各种火器能卖不能卖,还得枢密院说的算。
赵玉这手在现代叫冷战之军备竞赛,谁耗的过谁,一目了然,辽金的生产力加一起也不是宋的零头。赵玉不笨,她早想好,欧阳喜欢研究就研究他的,自己这边可是掌握着无数的能工巧匠,迟早让欧阳没这饭吃。回头就让张玄明负责起来。
欧阳当然不知道赵玉的‘恶毒’想法,在他看来,赵玉最多是模仿造造罢了。手工打造赝品不要太容易出,没有知识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