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活智慧之书太极博弈原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小公司,特别是几个人的公司,由于交流得比较多,分工并不是很细,这种情况下,大家更能凝聚在一起,更能取长补短,发挥各人的优势处,这时候制度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反而会约束一个团体的发展;反之,在大公司里,由于人比较多,分工太细,所以你会发现这里头制度很多,你要申请做一样事情,可能都要好一段时间,需要经过层层的批准,效率自然会下降。一个英明的领导,必能洞悉此点!

细心的读者你们会发现,听笔者这么一说,你们就明白了中层管理者在公司里面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层管理者充当了底层与上层之间的接轨者。自上领会高层的意思,公司的目标,对下统领基层人员进行实现目标的操作,及时领悟一线实时近况……倘若中层管理者没有办法与上下左右很好接轨,那就相当于跑步的腿的关节处接触不灵活,这样你能跑多远呢?

事物的发展变化究竟能不能最先预料到,中层管理者掌握了一手的信息,这要看其“洞察力”究竟有没有过关了。有一些项目失败了,领导还不知道一个所以然,也不知道来龙去脉究竟如何,只有中层官员人员过后才懵然大悟“想不到这些事情有着这么深远的影响意义!”

我们再延伸来说,为什么会有原则,为什么会有道义,会什么会有法规?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紧接下例)

☆衍例之现在的小孩太难教了
笔者的一位同学是当老师的,她告诉笔者,现在的小孩太难教了,你打不得他,骂不得他。这一点还不是更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的小孩的观念太潮流了,太放纵了。
为什么这样呢?如果你听专家说什么缺少父母关爱,笔者只能说,这是一些十分肤浅的说法。我们上一辈,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辈,其实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优越,为什么当你拿起棒来打你的小孩的时候,你的小孩能收敛一下呢?为什么自古就告诉我们要先做人后做事呢(原则)?
这就是阻力,约束力!
你若是能自小给以一个小孩一个原则,一个制度,一个礼貌的标准……那么这个小孩就能有规有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养。

所以,溺爱是什么?——就是没有限度,没有限制地满足对方的私欲。
有位读者告诉笔者,她说,她有一位博士的同事,学历虽然很高,但是小孩子很差劲,因为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孩子用一个手指拼命地指着他爸爸的眼睛,鼻子,他爸爸竟然任由他这么做。
从小事情里反映出大问题,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不礼貌的动作,家长竟然没有指出来,可想而知在其他方面也是差不多,缺少奖惩原则,没有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是专家经常谈的“父母之爱”了。

我们再配阴阳地问,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原则,不需要框架呢?
(比如说,你得到武林高手的绝学传授,师傅会告诉你,你现在还没能掌控,真气还处于散乱状态。)
——那就是我们为了达到目的,需要破除这些原则和框架带来的阻力。

关于小孩子,笔者建议可以让他们间接经历一些苦难(阻力,约束力的一种)(阅读提示:联系感觉的补位一文)。比如看一场苦难的电影/电视,作为过来人,笔者推荐如《阿信的故事》,《没有家的女孩》,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作为家长的最好在孩子看的时候引导他们,灌输给他们一些人生道理。
例如《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的神户里,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节子艰难求生、相依为命、最后相继饿死的悲伤故事。
撇开地域上的问题,这部动画是很感人催泪的。除了一方面你可以通过这么艰难的画面去告诉小孩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可以就其中的问题发表意见,比如你可以这么解说:
“清太在亲戚家只会带着妹妹去玩,吃饭的时候拼命添饭,吃完一抹嘴就走。到后来住在防空洞里面乃至于去偷东西被打。一次也没有为了自己,为了节子去寻找过工作养活自己,养活节子,还像个小孩一样抱着幼稚的想法,还能浪漫地去抓萤火虫去海边玩。
这是怒其不争的原因。假如清太努力帮亲戚家干活,或者做点苦力,什么都好,就算最后失败了,节子可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死了,旁人都不会再有什么意见。
谁也不欠你什么,除了父母,没有人有义务需要照顾你。所以,电影里面那亲戚虽然可憎,却可以理解。
当然,也有人会说,清太才14岁还是个孩子呀。第一,14岁真不小了,在中国古代就是可以成亲了。在《活着》里面,主角是旧社会一个很普通的穷苦农民,他的两个孩子凤霞和春生,都是从小就一直吃苦,什么农活都得帮忙。饥荒的时候,还把女儿送给了别人。可能有人说这是中国古代太愚昧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有人说清太本来是个家境不错的家庭的孩子,无法适应社会。但是,在生存面前,在吃上一口饭就能活的残酷现实面前,什么道德尊严,什么娇生惯养,都是可笑的,都不应该作为借口!
所以,情感上可能会觉得他可怜,可以认为清太太小,家境太好,所以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不了,不能怪他;但是理性上来说,这种人适应不了社会,自己和妹妹的死,他是有很大责任的!
之前看过的《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也有过这样一段寄人篱下的情节。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人都还没能吃饱饭,这时候的孙少平去到城里的亲戚家,睡人家养牲畜的稻草,只求人家帮忙介绍份短工,并且主动把亲戚家的所有农活都干了,虽然自己身上也只有两天的饭钱,却从没跟亲戚要过什么。虽然亲戚家没少给他白眼,但他离开的时候,还是非常发自内心的感谢别人。
——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的所作所为。”

☆衍例之制度与漏洞
(收集不到)
我们打个比喻,只要有流水(利益导向)的存在,那么无论这个河流(制度)筑的多好,水依然能渗透在堤坝的细微间隙(漏洞)当中。
这些漏洞的存在,形成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潜规则,不在正常的规则之中。现在很多的运营机构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它不是按着规矩来行事,而是按照潜规则做事。从上层到基层(或者有另外称呼叫做底层),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也都按着这个潜规则在做。所以很多时候你跟他讲法规,讲不通的时候,他就跟你讲潜规则。严重得来说,已经是一种风气了,大形势了,要冲淡这种风气,按照历史的说法,应该在某个时刻有个英雄出现,干点重大的事情来扭转这个形势。

这些漏洞似乎没有办法去克服,但是如果一个权是分散的,不容易一下子牵动贿赂行为的,从行为的实施的难易角度看去,这种方法有缓解的作用。
所以我们发现有些制度如分权决定的领导集中制(几个领导表决),三权分立(对抗统一),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比如现在的公务员面试中的分权决定,也就是由几个面试官组成一个团队,在面试的时候,随机抽取部分人员进行对其面试。要是走捷径的人必须要下更大的功夫去做足全面的功课,这个成本就变得更高了,从而稍微增加了面试的公平性(对中下阶层的人)。

庙里有很多菩萨,你不一定是最大的菩萨,也不一定是最小的小鬼。人们来到庙里来上香,肯定不是只给你一个人上!

………………………………………………………………………………
河边两个村,河东的村长带民众经常加固自己这边河堤;河西的村长则把资金挪用吃喝。洪水来了河西决堤,于是村长带民众抗洪抢险奋战在一线,电视台天天采访,上级拔款救灾,而该河西村长也因抢险有功官升三级。
而河堤牢固的河东啥事没有,村长仍旧是村长。
大家都只去奖励“救火的”,却从来不记得“防火的”。于是慢慢的就没人防火,大家都等火烧起来后再来救火。
一直在捐款,从不知去向;
一直在围观,从未有力量;
一直在伤亡,从未追责任;
一直在调查,从未出真相;
一直在多难,从未见兴邦。
………………………………………………………………………………

☆读者来信之上市公司的培训讲座
“我这几天参加一个将要上市的公司的培训讲座,听了之后觉得学会了很多东西,其实我一直想了解这家企业的老板的人品如何,想知道一个好的老板究竟是如何带领这家公司怎么走向成功的,第二是想了解这家企业的制度,因为我觉得制度挺重要的。
另外我发现讲师很敬业,从她说的故事中,我发现她无时无刻地为公司考虑,为公司发展而拼搏。
看过你的文章,觉得你看的事情很透彻,不知道我还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我打算自己也开一间公司。”

笔者:
有机会交流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但是你带着什么样的一个思路去听课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思路准确,那么即便你在市井中听到别人失败的经验,你也能从中得到不菲的收获。
通常这类培训都是谈一些成功的故事,你觉得很有道理,很有启发,在国内绝大多数的讲座都是这么一回事情:告诉你们结论,你可以从结论推导出事情的可行性,但是如果你按照他们的方法去做,却很难操作成功。正像我们做数学题目,看结果很容易理解,但是自己做却做不出来,因为从答案到问题的思路是单一的,但是你从问题去想,你会发现有很多分叉路口,你不知道哪条路才是对的,在分叉路口上,决策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始终是听课的人多,这就是产业链了,养饱了很多“砖”家。回顾一下百科归类图里面的描述,你们所听的,都是一些空泛的废话。
除了空泛以外,更不用说使用配阴阳的方法去列举正反面的情况去探索太极,获得更具深度的认识。
笔者希望你所听的讲座是一个例外。
笔者没有听这个讲座,没法对内容进行评价,但是根据你的想法,笔者有几点想说的:

(1)老板的人品与企业的发展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一个团体运行发展,除了外界的环境因素,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驱动力,特别是利益驱动。如果一个企业不发工资,谁会干活呢?他们努力干活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动力?
你真正需要了解的不是老板的人品,而是老板的策略,他是用什么方法方式去运作团队的。
(2)制度是死的。一个将要上市的成熟的企业制度,不一定适合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这种关于企业制度的论述可以说漫天飞,你有没有见过两个成熟的企业的制度完全一样的?笔者还没见过,肯定有差异,可是就是没有人说出这些差异的所以然: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该要有怎么样的差异,不是这些差异行不行?
所以如果你从制度出发去套自己的情况,这条思路是不对的,你得找出制度究竟为什么会产生,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什么?在你怀着这些问题后,你再看看别人的例子,这样你就能结合自身的情况作为主线,再吸收例子中有用的部分作为对自身的修正。从而你的制度才真正对你的团体有用;不然只会依葫芦画瓢,作茧自缚。
(3)问问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是一种洞察力的体现。因此,如果你发现一个人能无时无刻地为为公司考虑,这是为什么?驱动力在哪里?这样问,你会收获更多。

4。3阴阳流转的形态——归同趋异
现在市场上很多专家解读阴阳,不外乎这个观点“世界存在对立,存在矛盾,存在互化”,就像你看到此图,你仅仅知道有两块东西(两块分别是阴,阳。)但是,仅仅这些是无法落实在运用层面的。
阴阳的奥秘在于阴阳流转的运动,也就是归同趋异。能将阴阳运用娴熟的人,能察人所不能察,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笔者在此提点一下,归同和趋异在读者刚刚理解的时候,有可能会混为一谈,以为两个都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在于:趋异就相当于有方向性,有目的性,有融合性;归同则不觉间跟随大势,似合非合。反复阅读,便会慢慢明白。

①归同:同者相近
顾名思义,就是相同的会靠近在一起,相似的会靠近在一起。我们经常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同类的人走在一起,就成为一个群体。
我们抽象来看,如果同种情况聚合在一起,那么就称之为形势。

☆形势论——谋略八字诀之时势
形势是一个很神奇的概念。以笔者所涉猎,目前只有“谋略八字诀”才把这个“形势”的核心点明出来。

“时”反映了事物发生变易的时机,“势”则代表了事物形势的优劣和运动的趋势。
谋略八字诀里的“时”,不是指一般的时间概念,而是指具有着特定意义的事物在发生转折或变化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时机”,“机运”,“机会”等等。事物在正常的流动运作过程中,它的时间是均等的,—般看不出什么特殊意义,正像我们每天工作、休息、吃饭,显得非常平淡。
然而,当一件事物出现不平常运动,即出现剧烈变动时,如出现某一大的事件,破坏了原有事物的活动程序,从而使其建立新的活动程序,在这个变动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平常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事物从开始变动到变动终结的一段区间。之所以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它与事物的变化发生联系,事物在此时间里改变了自已的运动或者自身形态,这个时间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它在人们的感觉上往往会变得不均等了,时间的概念被延长或缩短了。事物变化的过程被忽略,而只看到变化的结果,并且把这个结果浓缩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成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交接点,或者说是旧秩序和新秩序的连接点,这个点称为“转折点”或“机变点”。如1949年l0月1日是旧中国向新中国转化的转折点,离转折点很近的前后一段时间区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时机”。 
例如,天上—直是晴天,但突然转阴,继而下起了大雨,这是一个由晴转雨的变化过程,然而一般人们只注意“下雨了”的变化结果,而把“天阴了”的过程忽略不计。因此,由晴转雨的变化过程,从阴开始,到下雨而结束,下雨的时空区间就成了一个转斩点,接近这个转折点的时间,就叫“下雨的时机”。 
在我们的现实事物中,转折点是不容易被找到的,时机也更难把握,人们总是生活在习惯的惯性之中,突然的变化总是使人手忙脚乱。更多的情况是,人们无法知道眼前的事物是否已经到了尽头,是否要开始发生变化和转折,是否要从这个变化中去寻找有利的时机。 

而势者,有两种含义。其一为形势,即事物大势发展之态势,和自己在整个大形势中之位置。其二为势力,即事物所具备之活动能力,亦即事物发端之势能和动能的大小,以及事物原发态之气数的强弱。二者总括起来,就是在事物存在运动的形势和能力大小强弱。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人文和自然的环境等等。不同的环境就形成了各种特有的形势,各种形势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事物的大势。
如我国民国时期,社会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统治腐朽,天灾人祸,民心思变等等因素,使整个社会之大势败落和散乱,由此而造成了社会的剧烈变革。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有了必然的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