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乙的生存法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合的是,1997年苹果公司也实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为拯救世界”(苹果的信条)而工作的职员们开始“为了不被炒鱿鱼”而工作。裁人的同时,也裁掉了梦想。
——摘自李源宰《MIT MBA讲课笔记》
职场像市场一样复杂又喧嚣
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心里都会尘封着那么一两件往事,使他们只要想起公司就感觉不寒而栗。公司这个机构就像市场一样鱼龙混杂,喧闹不堪。
有能力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嫉妒的目光,工作能力不强的人身边总是少不了批判的人。阿谀奉承的人势必会遇到敌人,努力工作的人不会放过懒惰的人。那些性格暴躁、我行我素的人碰到一起,势必会发生争斗。你想想吧,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言呢?又有多少有能力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环境而跳槽呢?
根据“彼得原理”,如果某个机构不持续变革,用不了多长时间,职员就都会变得无能。在一个决策缓慢、无所事事的安逸公司里,原本具有创意的能干的员工都会遭到扼杀。在一个低效缓慢的体系中,原本可以成为支柱的人独自闯荡累了,最终沦落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工作出色、脚踏实地的人为什么留不下来?有创意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晋升?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挨骂?这种情况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很遗憾,现实当中却是屡见不鲜。
让我们举个更极端的例子。假设一个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受到牵连的人会是谁呢?是无能的人吗?不一定。让我们听听一位亲身经历过“结构调整”的公司人事负责人怎么说吧:
“有能力,但是人格存在问题的人,最终会退出以团队协作为主的组织。踏实努力工作的职员在更注重结果的组织中也会被裁掉。有时候,具有创意的人也会吃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公司也不得不把这样的苗子拔掉。”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只要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就能组成一支“梦之队”的乙们为什么要痛苦,为什么要哭泣?首先是因为很难找到能够承认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公司。第二是即使暂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司,也会遇到人际关系之类的非业务问题。有位企业家的话证明了这一点:
“跟我们做生意的公司里有两名后辈:一个酒量好,性格活泼,社交能力很强;另一个后辈虽然不擅与人打交道,但是工作能力很强,而且工作也很努力。他们两个都是不错的后辈。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好。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倾向的上司,因为他们性格不同,他们喜欢的上司也不一样。而巧合的是,那两名上司是竞争对手,所以互相憎恶。因此,这两名后辈也分别站到了不同的立场。他们互相揭对方的短处,诽谤对方。可是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后辈,我该怎么办呢?3个人同时见面是不可能的了,跟这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还要考虑那个后辈的感受,跟那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又要顾及这个后辈的心情,真是左右为难啊。”
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时明明彼此印象不错,但是因为上司之间关系不好,也无法成为好朋友。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盲点,那就是让职员们宁愿放弃同事也要坚决拥护和追随的甲,并不能永远保护乙。 。 想看书来
乙的世界很残酷(2)
甲抛弃乙
对于韩国的甲乙关系来说,1997年底掀起的金融危机不能不算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乙的坚实后盾和支持者,也就是甲,在瞬间转身而去。乙在感叹甲的威力的同时,也痛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第一银行职员制作的《眼泪视频》成为如实记录当时乙们所处现实的资料。8000名职员的一半,4000多人离开公司的时候留下了这段视频,讲述了在一夜之间失去工作的乙的凄惨和绝望。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第一银行。当时有无数公司都因为经营困难而进行结构调整。职员们的心里充满了伤痛。从来没想过会失业的乙们被抛进了猛烈的寒风。
无数的乙们没能认清现实,或者无法接受现实,因而痛苦不堪。他们当中的部分人与甲搏斗和抗争,可是乙的力量毕竟是那么微弱。
2008年,这次事件已经过去10年了。我们的社会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发挥了出色的恢复能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寒流已经退去,当时的伤痛也在某种程度上愈合了。现在的甲和乙看起来都很平静。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慢吞吞”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了。乙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三倍,但是最大的变化还在于乙意识到了“与甲的共存是具有时限的”。甲对乙的威胁已经成为牢固的结构,成为日常生活。危机无处不在,甲乙关系就像随时都会粉碎的玻璃杯。甲乙关系中没有理由,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义气。在如履薄冰的竞争社会里,乙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寻求方法。
在职场,越是往上面,位置就越是稀缺。于是需要有人脱去外衣,有人沦为“闲职”,或者不得不换到别的地方工作。有的公司甚至为了驱逐乙而设立了“鼓励奖”。特销部(特殊销售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公司断定某职员乙已经派不上用场的时候,就会把他调到营业部或广告部,甚至其他毫无关联的部门。
不过,这种措施并不单纯是职员的“用途废弃”,也不单纯是为了让职员早早离开工作岗位,也有根据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或再教育的目的。如果哪个部门的人力资源处于低效率的配置状态,或者高投入低生产,那么公司为了生存,也就不得不对这个部门进行改良。但是,很少有哪个员工愿意顺从地接受这种安排。大部分员工对于结构调整这个术语本身都持有极度的排斥感。没有准备好做乙的乙们讨厌变化,所以当公司安排他做不同于以前的事情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公司在暗示他离开。
如果意识到变化是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那么情况就显得不一样了。我们有必要把这种变化看作是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准备,为成为真正的乙而进行的适应训练。只有变化,才能生存。我们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姿态,让自己随时可以踏足社会。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只能把自己的生存永远托付给甲。甲随时都有可能抛弃乙。
学习生存之道以求不死
目睹种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每天在职场奔波劳碌的乙们真的很了不起。他们忍气吞声,千方百计地为生存而努力。至少在大企业,即使短期之内不工作,也还是可以生存下去。如果级别低,则可以避开结构调整之类的“雷阵雨”。不管怎么样,公司在继续运转,工资照发不误。但是从长远来看,乙们的生活却不稳定。不久之后,很多人就会被“废弃”。
但是,职场人士却意识不到这个事实。他们从来没想过结构调整或名誉退休的对象会是自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己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讲过这样的故事,把对生存的强烈渴望表现到了极致。
“南极的帝企鹅常常暴露在海豹的视线之内。海豹藏在水中,排队站在岸边的企鹅们犹豫着要不要‘游泳’。只要有一只企鹅跳进去,就能知道里面有没有海豹。企鹅都等待其他企鹅跳进水中,有时它们甚至互相推搡,将其中的一只推下水。”
为了生存,乙们必须学会生存之道。学习企业需要的风格,不断适应企业的需要。不过,努力适应某个企业的风格,这也是冒险行为。适应某个特定的企业,在企业中得到了认可,这种业务能力可能会在其他企业中产生负面的影响。换句话说,在一家企业工作时间太久未必是好事。而且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想要在一家企业中工作到退休,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生存,乙应该经历多个企业,得到不同的锻炼。但是,这里又存在另外的问题。离开公司的瞬间,公开招聘的优势也随之消失了。如果以跳槽职员的身份进入公司,那么和公开招聘的职员相比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这不是薪水的问题,而是长远的生存问题。
在一家公司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逐渐成长的乙,和经过多家公司得到不断锤炼的乙,究竟哪一个更有利呢?只要乙的目标是拥有幸福的后半生,那就要深思熟虑,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乙的最终目标是生存。不管身处何地,都需要为未来做准备,为生存做准备。
目标是生存
“要想成功,不仅要接受社会,还要超越社会。”
——迈克尔·科达(Michael Korda)
屈辱也是生存战略
前不久,我见到了正在某企业做部长的后辈。我们喝酒的时候,他对我说“我想辞职”,原因是新来的理事总是欺负他。又喝了几杯酒,后辈气愤地说:“我受不了那个理事,我要辞职。”这种话通常是职场人士随口说说的话,本来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但是我作为前辈,不能充耳不闻。于是我问他:
“你是甲,还是乙?”
“我,当然是乙了。”
“你知道在生意场上的乙应该怎样生存吗?”
“不知道。”
我给后辈讲了一件事。那是我在创业之初和一名前辈企业家的对话:
“如果有人可以让你赚到钱,你愿意在甲面前下跪吗?”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岂止是下跪!企业家应该像中国成语说的那样,像韩信那样忍受‘胯下之辱’。刚开始我也觉得这不可思议,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做。”
我问我的后辈:“你能在上司面前下跪吗?”后辈难为情地摇了摇头。大部分人都觉得下跪是莫大的耻辱。如果必须下跪才能维持职场生活的话,很多人都会觉得“太龌龊,太可耻,必须辞职”。但是,也有人对此怀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清醒的乙”。他们把下跪行为看作是自信的表现。放弃自尊的行为,从反面来说也是竖立人生自尊的表现。
你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成功?名誉?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要想实现目标,首先都要“活下去”。死了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社会生活也是这样。如果不能在商业世界中生存下来,什么成功、什么名誉、什么金钱都不可能得到。所以,乙的目标首先应该是生存。为了生存,应该不择手段。屈身并不是屈辱,而只是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战略”。
生存有道
也许还有职场人士会说:“即便是这样,我也绝对不会下跪。”清醒的乙们会这样反驳:“是吗?我看你还是没饿着肚子……”
社会是那么险恶,那么残酷,让你无法保持自尊。很多时候,自尊心比树枝更容易被折断。
有一天,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名员工做错了事,我正在批评他。这时,电话铃响了。我看了看电话号码,是非常重要的甲。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接电话,可是毕竟是甲打来的,又不能不接。缓解了冷冰冰的表情和语气,我接起了电话:“啊,是的,原来是这样,好的好的,我明白了。”
刹那间,我在职员面前无地自容。但是话说回来,我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为了瞬间的面子而放弃生存的机会吧。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呢。如果甲因为我某件事没做好而打电话指责我,那才真的让我无地自容。本来应该在职员面前竖立权威,结果却自己把威信摧毁了。挂断电话,无奈袭上心头。
尽管这样,我还是要忍耐。为了生存,我什么都可以做。低头并不算什么大事,只要能活下来就好。如果你把人生的基准定位为“生存”,你的思绪就会豁然开朗。就连那些愤怒、委屈和苦恼的事情,只要想到是“为了生存”,也可以洒脱面对。反而可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把原来被鸡毛蒜皮的小事牵绊的时间也投入工作,不可能不成功。
诚然,我所说的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做,并不是让大家跨越界限。我可以放低自己,可以让自己吃亏,但是绝对不可以伤害别人。虽然生存至关重要,但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在创业初期为自己规定了“三件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犯罪、伤害别人、羞耻的事。因为我要在法律面前、别人面前,以及我的孩子面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最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事对人有利的事业,从事能够得到别人赞美的事业”。
下跪并不是耻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也是兵法里常说的战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伤害别人,这才是真正的耻辱。即便你把生存作为自己的目标,也要有个起码的底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甲乙之间的游戏很悲惨(1)
“如果负责做出重大决定的领导者无知,就会扼杀手下职员们的才思。”
——熊津集团会长尹锡金
甲的威胁渐趋“智能化”
甲乙关系是一种不公平的合同关系,证据就是横行于各个角落的甲的威胁。甲手里掌握着随时可以“裁掉”乙的刀柄。乙需要承受的灾难多得超出想象。
仅仅从合作企业乙在大企业甲那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知道了。甲会把可能削弱竞争力的市场变数,比如油价或汇率、原材料价格等费用压力转嫁给合作企业乙。甚至连劳资纠纷带来的损失也转嫁给乙。即使某个乙不能接受甲的提议,也会有条件更好的乙可以更换,所以甲的气势与日俱增。甲打着“维持稳定的供给体系”的幌子,促使众多乙之间进行竞争,导致价格下降。乙之所以必须默默忍受不合理的条件,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原因也正在于此。生存是乙的首要目标。
这种事例多如牛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搭售”。一部分银行在向顾客发放贷款的同时,劝说顾客购买基金,从而得到优惠利率。储蓄客户是银行的甲,而贷款客户则是银行的乙。
大型电影发行公司在把著名电影发行权给电影院的同时,搭售没有人气的电影,也属于这样的情况。这在影视界也屡见不鲜。不久前,电视台和策划公司还属于甲乙关系。但是随着经纪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情况逐渐发生了逆转。邀请明星出演作品越来越难,电视台自然而然地沦为经纪公司的乙。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在同意人气艺人出演作品的同时,要求给新人演员出演作品的机会。
电视台和广告商之间的关系也能证明甲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广告商乙希望自己的广告能够插进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但是电视台不可能所有的节目都受欢迎。乙只能把自己的广告插入不受欢迎的节目中。
这种事还算程度轻的,严重的甚至把公司的损失全部转嫁给乙。某银行甚至发生了信用卡被无端冻结的事故。顾客的信用卡信息被盗用,几千万元资金遭到冻结。对于这种情况,银行方面把责任推到了负责代理电子交易支取冻结业务的企业,声称是因为该企业的保安系统薄弱而引发的问题。
部分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也经常出现这类问题。有的甲还让乙负担促销费用,双方针对市场费用的分担问题争论不休。折扣店同样具备这种甲的形态。众多生产企业被折扣店方面强迫要求调整价格,直到满足折扣店的要求为止。
有时甲还会对乙“兔死狗烹”,比如把建筑物或网络空间租赁给对方以后,如果判断对方的生意可能会兴隆,就直接去经营。有时甚至直接侵占原本属于乙的利益。甲和乙约定,乙提供劳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