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宽刑,息诉,止兵,才是兴盛之道。国虽大,好战比亡,秦皇汉武,皆不恤民力,穷兵黩武……”

“错!”高翼打断他的话:“若说苛法严刑,秦不如我——至少,秦不处罚不排队的民众;

若说强服兵役,秦也不如我——因为我连邻国的青壮都要雇佣服役;

若说息诉,秦也不如我,因为我不仅不息诉,还鼓励老百姓诉讼——百姓冤屈不诉之上官,叫他们干什么?忍着?官府若连给百姓伸冤的事都不愿干,百姓养你干嘛?

若说征伐四境,兵戈不止,秦皇汉武皆不如我。因为他们打一仗需要休兵数载,筹备多年才得复战,而我,自立国以来,征伐每年不停,刀枪从不入库,秦若以好战亡国,为什么我越掠夺倭人国势却愈发强盛?

告诉你,没有哪一种收获比征服更加丰厚,所以,‘国虽小,好战必兴’。

燕国近日的强大不是坐在床上等来的,赵国昔日的强大也不是玩耍时捡到的。相反,晋国的衰弱却是什么也不干,就盼着‘垂拱而治’、‘以德服人’、‘内圣外王’地哄的人心甘情愿地把财产交给他支配,这才有了今天这副可怜样。

哼哼,弱晋,如此一个白痴与智障儿,今日还能活着,只落到苟延残喘的地步,那已经是上天格外开恩,不弃我中华了。

晋能如此歌舞升平地儒家,但我三山决不如此苟存!国家的尊严,就要靠军队来夺取,而不是靠白痴道德。”

白浩然已彻底晕了头:“这……圣人之言……这……”

王祥忍不住问:“殿下,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国强而民富?”

“财产权”,高翼斩钉截铁地说:“百姓要有财产权,要能保证他合法地拥有自己合法劳动所得,如此,才能保证民间财富不是流向贪官污吏,不是流向帝王私库。如此,才能国强民富。”

强大的苏联曾经与美国并称为世界的两极,然而,苏联的强大并没有显著改善人民生活。为什么?就是因为农奴制下,百姓没有自己的财产权。但最后,俄罗斯为什么能两度大国崛起。就是因为它分光国企,把从老百姓那里掠夺来的财富还给了老百姓,承认了私权。

这是21世纪的国富理论。当然,高翼无法向他们详细解释这理论的渊源,只能按他们的理解力,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一切。

“请记住,三山就是因为承认了私权,承认百姓的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才做到国虽不强而民富。”

第157章 负荆请罪(下)

高翼拍拍白浩然的肩膀。安慰心绪混乱的他:“你在赵国的文化氛围下长大,形成的固有思维已根深蒂固,这种文话氛围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我不指望你能马上能融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但你要记住,你在赵国的从政经历,绝不能套用在三山,遇事要多问问,多学学。

凤城的库莫奚人才从部落酋长制过渡到三山政权,许多事他们也不适应,所以我让你们两个去那里练练手。在那里,偶尔犯错,库莫奚人不会感受到痛苦,因为无论你们怎样犯错,在我们政体下,也比部落酋长制好。

我们每年都会对官员进行评议,如果你们错了,定要知道错在那里,如此,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兴亡百姓苦,国强民不富’——这种奴隶社会的典型特征,必须在我们手中终结!”

高翼说完,眺望着远山,眺望着行路匆匆的流民,意犹未尽地补充道:“这是我们的使命!时代的使命!历史将为我们写下重重的一笔!”

高翼末尾的煽动性言辞立刻将众人的情绪调动起来。

这年代,读书人图的什么?能读上书的都是世家大族,贪污还不兴盛,他们就图青史留名。就连一旁静立的金道麟也为这话情绪大涨。

这是治国良策,绝对的治国良策——金道麟在心中呐喊:这小子就是凭借这点,从十余人的残兵败将发展出如此大的家业!这叫什么?啊,这小子有个词,叫“一招鲜吃遍天下”,对,就是这个词。

可惜呀!金道麟在心中哀叹:我如今有国难回,即使我把这个良策传回去,有谁愿意倾听我这个身负叛主之名的人的话?

“啊,我刚才说到征伐,金都督,金都督……”高翼的声声呼唤传入金道麟耳中,他连忙抛开思绪,整一整衣冠答:“道麟在!”

高翼摸着下巴,沉吟道:“我考虑过你说的话,此时此刻,我确实不能四处乱跑了,所以,这次倭国征讨就交给你了!”

“啊!”金道麟回过神来,连忙鞠躬:“谨遵命!”

“安置了这么多流民,呀,缺钱,缺粮、缺衣……什么都缺。嗯,这笔钱应该让倭国人来支付,道麟,你此去倭国,把所有的渡来人全部掠回来,把倭国有文字的东西全毁了,我要让他们重新开始结绳记事。

至于掠获得青壮奴隶,全部交给石间国,让他们去矿山开矿。用兵器军械交换石间国开采的矿石,他们要粮草,我们给他们粮草,要丝绸给丝绸,我们只要矿石。还有,肃慎人也一样。

还有,你在倭国要抢得狠,只给他们留下绳子,其余的全部抢光。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烧光。临走时,你一定记着提醒他们:绳子有两个用途,除了记事外,还可以用来上吊。

可怜的,冬天快到了,你说他们没衣没食没住房,不上吊干什么?你对这种行为要大力支持……嗯,活不下去的女子,可以拉她们到安东,给那些流民做老婆。有力气的男子,鼓励他们去矿山。没力气的倭男,你催他们快点,告诉他们:下个人还等着用绳子呢!”

王祥与白浩然听到这话,竟不住打了个冷颤。

好恶毒,这个满脸含笑,待百姓和蔼可亲的人,怎么就一刹那变得如此恶毒。他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用最轻松的语气,说出最斩尽杀绝的话语。

在这期间,他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灿烂,而金道麟答应的语气也是那么随意。仿佛他们谈论的不是无数条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一场杀戮,而仅仅是在商量杀鸡屠狗。

也正是这种谈笑屠杀的态度,也愈发让人觉得冷酷。一霎时,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阴森森。

王祥一眼扫过去,恰好与白浩然慌乱的眼神一碰,两人像触电似的各自挪开目光。

倭人怎么把王得罪了……呀,今后,一定不要随意触犯王!

“做到这一切,你需要多少人?”高翼的话已到了尾声。

“目前,三山训练好的强兵有四千人,我带一半去,你看如何?”金道麟谦恭地回答。

楼云扭捏片刻,忍不住插话:“王,我们凤城城卫军已经训练了1年,以前,我们也曾打过仗,不是战场新丁。倭国力弱,缴获却很丰厚,王若出兵,能不能给凤城一个名额——哪怕一个连也好!”

“好,你带8个连,两千士兵去”,高翼向金道麟下令:“凤城再出一个连,安东建好后,庄河的守卫力量可以腾开了,从庄河再调一个连。总共十个连,恰好两个营的兵力,应该足够。

水军,你们先坐捕鲸船,分批过去,等流民转运完毕后,我把全部船调给你们。你们先期的征伐应该以扫荡石间国周围为主。等水军到齐后,我要你们坐船绕过岛北,去岛南,直接在大和地带登陆……剩下的事,你明白吗?”

“明白!你是想把我军的集结地点放在石间,等诸军到齐,则直捣大和。”道麟回答。

“对,我们只有打到他的老家去,才能让倭人转攻为守。今后几年,我们将要应付燕国不断的索取,没有多余兵力再向我国大规模进军,所以此次征讨,务求一次将他打疼,让我们有两三年缓和期!”

“明白!”道麟咬牙切齿:“秋干物燥,正是放火的好时机,我一定让倭国大火在新罗也看得见。”

“这次征讨,我们绝不像上次一样仓促结束,你留在岛上,要直到明年春耕过后,等我们把倭国搬运一空,等倭国百姓误了农时才能返回。所以,你可以打得耐心点,你有足够的时间纵火!”

“我们也此凑一脚”,不知什么时候,高翼身边已围上了几名高句丽军官,他们听完高翼的安排,先草草向金道麟这位昔日主管点了个头,以示打招呼,急忙又毛遂自荐说。

征讨倭国……,还是攻打他们的国都……,世上还有比这更轻松更有效益的事吗?倭国,那是什么国家,把几百个猴子街头斗殴也叫为“战争”的国度。调集士兵打倭国,至不济也会让士兵们混上一套制式铠甲与兵器,等于免费给军队换一次装。

按照这些年来的传统,俺们哪些兵赤手空拳到三山军营报到,素来重视军队战力的高先生会把他们从头到脚武装起来——连饭盒、筷子都会配,真是武装到了牙齿。

征战杀伐,免不了会有战利品,按三山的习惯,战利品大部分上交后,士兵会获得军功,小部分战利品会发放到个人。故而,三山每次打完仗后,士兵们都会装得捧满钵满。

三山甚至还免费帮士兵拉回战利品,当那些出租的士兵返回高句丽军营后,也是按照传统,他们会脱的一丝不挂,换上高句丽军装,各自回帐篷。除了三山军功册,什么也不带走。

然后呢,然后各级将领会派出心腹收拾“出租士兵”留下的杂物,战利品归将领,铠甲兵器首先装备侍卫队,富裕部分藏在将领的小金库里,除了偶尔拿出来赏赐的,其余的则找机会转售——最大的卖主是他们的国王。

“先生”,那几名高句丽军官还是延续他们当年对高翼的称呼:“听说你这儿需要人手,我们调了2万人过来,一万五千人直接去了安东,我们让高雄带队。剩下的五千人我们都带来了。在安东的士兵,当夜必须渡江回军营,我们带的这5000人就不用回当夜回营了,你可着用吧。

至于倭国征讨,时间长我们不怕,我们的卫队也不用每天点卯,我们几个人把卫队凑一凑,凑个2000人不成问题……请先生一定成全。”

天哪,这都是群什么人,听到打仗,个个叫的比谁都欢实。白浩然捂着脸,有点掉进狼窝的感觉。他偷眼看看王祥,只见他倒是脸色平静。

“也好”,高翼欣然地回答:“我正愁缺搬运人员呢,两千人虽少,但也可解决大问题。”

高翼说完,目视着远处的大海,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冬天将会很漫长,我相信。无论对倭国、对三山都是如此……”

金道麟眉毛一挑,意会道:“燕国?”

高翼点点头:“燕国!”

第158章 打乱部署(上)

九月。冉闵狙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这两位“忠心耿耿”的汉人夜受石鉴诏书,便替羯胡人打抱不平,他们认为冉闵这个昔日汉奴,现在坐在羯人主子头上指手划脚,很不符合君臣纲常。故而起兵意图刺杀冉闵,可惜的是,这种事搁后世一点不奇怪。千年以后,尚有大儒曾国藩、李鸿章等,竭力所能地维护清人主子的特权地位,他们所在的时代,被称为“大清中兴”,是儒生们最值得夸耀的事情。

与此同时,燕国大军已破冀州中部,但大军随后停顿下来。

“他们在等什么?”王祥翻弄着手中的情报,惊疑地问:“等冬天吗?”

燕国大军的停顿,对于汉国来说绝不是好事,三山最盼望的是燕国大军陷入中原大泥潭中,现在他们忽然止步不前,也难怪王祥为此忧心忡忡。

自打上次三山差点遭遇慕容恪突袭后,高翼就加强了情报搜集工作。王祥现在所拿的几张纸,正是三山商队最近截获的情报。

利用商队作掩护搜集情报,古已有之。但中国一直轻视商人,收了钱后对商人所作所为不管不问,1500年后,英国就是利用商人打探的情报,一度把持和操纵了西藏。

高翼以前也曾利用商人打探消息,但这个时代过于纷乱,人们都喜欢用拳头结账,所以高翼不敢让商队走远。

但自从三山开始用羊毛织造毛呢布后,一夜之间,三山商队大受辽东部族的欢迎,在他们看来,用昔日的废物——羊毛,跟三山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是一种比抢劫更廉价的商业活动。

入秋以来,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牧民们常将一些体弱无法越冬的牲畜宰杀,一方面获取皮毛制作裘衣,另一方面也在为冬天储存食物。此时,大量羊毛无法食用无法编织,商队的到来正好为他们解决了难题。

将整张羊皮换卖给商队,获得食盐、毛呢布,以及各种华丽的装饰品,为女人孩子换一身暖和的漂亮衣服,做好越冬准备。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在乎商人们打听的什么。相反,大多数时候他们还好心的告诉商人,周围那些部族已准备好羊皮羊毛,等待他们收购。

如此一来,各种情报便源源不断地送入三山。

以前,三山情报工作都由文昭负责,可遗憾的是,女人是最不适合做情报工作的,她们的嘴保守不住秘密,思维又常容易被细枝末节吸引。如今文昭出嫁在即,更没心思在这上面花精力了。于是,王祥便接管了情报汇总任务。

“冬天,已经到了”,高翼回答:“我们这里靠近大海,还感觉不到气候的寒冷,但在冀州,野外作战一定很苦。”

当然苦了,没有棉花便没有棉袄,葛衣绢衣不保暖,燕国的士兵还没有睡袋的配置,天气稍一寒冷,非战斗减员一定很严重。

冀州停战,可以让冉闵缓口气,但不会让三山缓口气,如果燕国肯下狠心,只要冲过巍霸山城,开到海滨上,这里的冬季也不是很难熬。

若是对方以为能够速战速决,打下三山就会有温暖的冬屋,有丰富的食物,他们就会横下一条心。因此,现在的关键是吓阻,要让燕国有持久战的觉悟,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但无论如何,明年,燕国与汉国之间必有一战。

“慕容宜带着两万兵马到了盖马大山”,王祥拿起另一份情报,看了一看,又补充说:“副将是中尉宋活,宋活?送货,好怪异的名字。”

“宋活”,高翼立刻站了起来:“我在那儿听到过这个名字,找一找,好像他原名宋晃。”

“宋晃?”王祥马上回答:“我知道这个名字,他是燕国的原东夷护军。石季龙(石虎)在世时,曾诱引燕国人叛变,燕国的内史崔焘、居就令游泓、武原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人皆响应。

后来,慕容恪平息叛乱,封抽、宋晃、游涨投奔了高句丽。宋晃……他不是在高句丽么?”

“找到了”,高翼从桌上的问卷中翻出一份卷宗,念到:“高句丽王高钊遣送以前的东夷护军宋晃到达前燕国,前燕王慕容俊赦免了他,将其名改为宋活,授官中尉。时间,时间是……”

高翼抬头望向王祥,两人都脸色郑重。

这时间正好是高翼到达三山的时间。

也就是说:高钊一边唆使金道麟在三山做点小动作,一边集结军队厉兵秣马,同时,却又送遣宋晃回燕国。

宋晃给燕国带去的什么礼物,才让慕容隽不杀他,反而升了他的官?

“哈”,高翼干笑一声:“前一阵子,我颇怪高句丽送遣宋晃回国,在我看来,与其把这人送给慕容隽杀了,不如送给我。故而,我记住了宋晃这个名字。没想到……这真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王祥不好插话,只好沉默以对。

“安东怎么样,流民安置好了吗?”高翼马上追问。

“已安置流民2万余名,但青州的流民还在向不其港涌动,而且越来越多。如今天已入冬,寒衣不足,是否暂停安置”,王祥问。

此时,流民安置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月。高翼安排好工作流程后,立刻返回三山,向燕国派出使节,摆出和解姿态,一力讨好慕容隽。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