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重要的是,凤城距离鸭绿江口不远,半掩在群山之中。凤城发展起来了,在靠近鸭绿江口的地方,再设置一个副城,那就是安东(丹东)。它既可以成为一个运输凤城物产的码头,也可成为遏制高句丽向东北扩张的军事要塞。

高翼的强势让部族长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番交涉过后,长老们全盘接受了他的主张。

高翼从部族中挑选了一千二百名较为强健的战士,便半是押解,半是护送的带领部族所有的长老回军三山。此时,这支库莫奚部族青壮尽去,已虚弱的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返回南岭关后,高翼急遣一支巍霸山城建筑队前往凤城,并搬迁巍霸山城附近的数百户农民前往凤城种草,而后,他丢下金道麟“护送”库莫奚长老,自己轻骑返回王府接见宇文福。

宇文福带来了爆炸性的消息,原来,燕国的军队迟迟不来报复是因为他们目前正被大军压境。正月里,羯人石赵的东宫卫士中,有一万多被称为“高力”的勇士在贬戍凉州途中到达雍城(今陕西凤翔)。高力都督梁犊一路煽动部下作反。而后,梁犊在雍城自称晋征东大将军,聚集10万人出潼关袭击洛阳,石虎急命依附羌族首领姚弋仲(姚苌之父)及氐族首领蒲洪合力反击,不久,梁犊败亡身死,但氐、羌势力因而大大增强。

石虎身边三大主力已去其二,但他犹不自量力,二月,他命石闵率五万汉军渡凌水,攻击燕国领地。慕容恪认为,姚弋仲、蒲洪阴图自立,既已在洛阳坐大,必不肯再回邺城,石虎这次又将最后的军力——石闵调出,一旦燕国击破石闵的汉军,石赵腹地便会洞开,中原花花世界就等燕国享有。

“什么,你说慕容隽御驾亲征到了蓟城附近?”高翼惊喜交加。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石闵来了,燕国怎敢不全力应付,那会顾及高翼在背后搞小动作。

难怪燕国要求调派三山的1000名弓兵,原来如此。

这时代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太慢,慢的令人发指。

据说,在遥远的美洲大陆,墨西哥的印第安部落已建立起璀璨的“特诺奇蒂特兰”玛雅文明,但距离他们20公里的一支印第安部族,直到1500年后也不知有“特诺奇蒂特兰”的博南帕卡神庙的存在。

中国的情况好一些,但远没有达到收音机时代的标准。龙城距离三山不过十余天的路程,燕国出兵都快一个月了,高翼派出几拨商队出去打探消息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要不是宇文福来,他还真不知道这个重大的消息。

“什么,慕容隽动员燕军20万南下,以慕容恪为左军大将,慕容评为右军大将,慕容隽自统中军,以封奕、皇甫真、阳骛为参赞,正在与石闵交手。初战,慕容恪灭石闵五千精兵,石闵不敌,已开始入城坚守,坚壁清野,只每日练军,不与燕军主力交战。”

石闵居然败了,高翼与金道麟相视一眼,目光里充满惊恐。

石闵所带的五万汉军中,有五千名最强壮的冉闵训练的不怕严寒的死士,因军甲不足,他们每日用冰水擦身以抗饥寒。即使隆冬,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这些人也是每日冰浴不缀。这是一种斯巴达式的练兵方式,这样训练出的士兵,对于饥饿寒冷痛苦伤疼的忍受能力超出想象,但即使这样,他仍败在了“打不败的慕容恪”手里。

当然,石闵以五万对20万,虽败犹荣。

“双雄会啊”,高翼发出一个后时代的感慨词,这场战斗,是这个杀戮时代最顶尖的两名武将间的较量,可惜高翼竟连袖手旁观的资格都没有。

“目前,慕容隽已编发催军令,要求各归附部族遣军助战,并且声言:击破石闵他便顺势取幽州,迁都蓟城;不破石闵他便埋骨于凌水,总之,大军此次不胜不归,当然,胜也不归”,宇文福继续介绍说。

“目前,我代国已接到了慕容隽两次催军令,但我家大王想与你联合行动”,宇文福试探地说出他此行的目的:“不过,我顺路经过龙城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库莫奚族的前锋已开始进入龙城附近的平原牧马,而慕容大军竟毫无动手的意思。”

第74章 石破天惊(上)

奚族想对辽河平原动手?这消息高翼早就知道了。去年冬的商队就发现,库莫奚契丹的越冬地居然选在了与辽东平原一山之隔的开原地区。高翼早就心领神会,所以他才毫无顾忌的展开倭国征讨。

“库莫奚、契丹部出兵参战了吗?”高翼问。

以慕容恪的脾气他决不允许周围的部族挑战他的权威,此刻乘机勒索其他部族派兵助战,在战斗中消弱其他部族的力量,这是通常的手段。慕容恪若是不用那才怪呢。

“传闻,契丹八部交出了三万战士,不过,契丹族还聚集了十万战士严阵以待。库莫奚吗?”宇文福说到这儿,憨憨的一笑:“据说库莫奚几个部族正在四处游牧,调兵的通知还没送到各部族。所以,库莫奚王廷只出兵一万。”

憨人啊,按说像这样的军事机密宇文福应该开价出售,他却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说出。

“你‘顺路’跑了一趟龙城,这趟路可真顺啊。”高翼讥讽的说。

宇文福只露出诚实的一笑,并不回答。

代国国度建在内蒙古大草原,最方便的路是前往蓟城,然后从蓟城沿海岸线走到三山。这条路自西汉时代起就修理了简单的古道,相对来说是最平坦易走的。而且,自今春以来,高翼调整了商路,沿途的海港码头都有三山的商船往来。在那些码头搭商船又快捷又安全。

而宇文福所走的道路是绕过大兴安岭,自辽源抵达开原,自辽河平原的入口处,穿越整个辽河平原而来。这条路虽然也是游牧民族经常的迁徙路线,但道路崎岖难行,沿途还有慕容鲜卑的重兵盘踞,高翼的商队决不敢采取这条路线。这也是宇文福得到了三山商队无法获知的情报。

宇文福是个憨人,高翼明白的点出他所谓“顺路”的用意,话说到这儿,双方已没有相互掩饰的必要。宇文福索性道出了他掌握的机密:“据说,慕容恪一开春就聚集了大军,辽西各部族都忐忑不安。所以积雪还未融化,大王就派我出来观察慕容恪军锋何指。

没想到,我听说了一个传闻,传闻慕容恪新得了宝弓数张,因为使用不得法,竟然在试弓的时候挫伤了腰。而几名鲜卑勇将中唯慕容垂轻松如意的拉开了那张宝弓,但可惜,因为配用的箭矢不合适,他也未能射中目标。

因慕容恪受伤,所以燕国大军迟迟未发,这一耽搁,却让石闵抢了先手。如今燕国大军全力与石闵交战,他当初到底想对谁动手,已不重要了。呵呵,不过,慕容恪毕竟是慕容恪,他带伤出征竟让石闵吃了个大亏,这倒让我对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好猜测了。三山身处慕容恪之侧,或许能给我点建议?”

高翼一头冷汗。慕容恪年初集结大军,目标恐怕不是石闵,弄不好就是三山,难怪三山商队一点消息没有获得。数十万大军集结,慕容恪竟然做的无声无息,若不是他扭伤了腰,恐怕他会突然间兵临城下。

如此说来,巍霸山城是个笑话,兵不多城墙没建好,也许根本来不及放烽火,就会被慕容恪所解决。

“建议”,高翼平静下来:“你所说的建议,是不是想问:这场战争谁胜利的把握大?也许,当初你们以为石虎占据整个北方中原,底盘广芜,人力资源雄厚,所以这场战争最多是个两败俱伤的架势。但你们没想到,石闵初战失利,石虎赵国居然没有援兵,这跟你们当初设想的不同,所以,发不发兵帮助燕国,就成了大问题。”

“不错”,宇文福坦然地回答:“大王的智慧可以照亮整个草原——此时此刻,若我国拒绝燕国的请求,燕国胜,则要惩罚代国;燕国败,则要迁怒代国。我们不怕燕国胜,就怕它胜得不惨烈,如此,它还有余力与我们代国计较。

但现在,看目前的情形,燕国似乎有轻松获胜的兆头,无论如何,一个轻松战胜石虎赵国的强燕是可怕的,我代国无力单独对付这样一个强大的燕国,所以,我们代王想与汉国共进退。”

“你曾说,燕国曾两次向代国催军?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第二次又在什么时候?”高翼沉吟片刻,继续问。

“第一次是在冬季,我们代王接获催军令后,立刻派我出来了,第二次……”说到这儿,宇文福突然明白了高翼的意思:“大王是说:燕国第一次的催军令是针对汉国,而第二次才是针对赵国?”

高翼点点头,继续问:“你刚才还说,高力都督梁犊在雍城叛乱,羌族姚弋仲及氐族蒲洪都已出战,此时,赵国本已国力空虚,为什么他又把石闵放了出来?为什么石闵初战失败,石虎不闻不问?姚弋仲、蒲洪、石闵,赵国的三大主力都不在国都邺城,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宇文福无意识地反问,他也陷入沉思中。

“意味着石虎要死了,他在安排后事”,高翼石破天惊地说。

宇文福悚然而惊,不自觉地接过高翼的话茬:“也意味着燕国将轻松获胜!”

“什么时候石虎的死讯传到石闵营中,燕国就什么时候胜利,因为那时,也有继承权的石闵必然回军邺城争位,当然,石闵需把挡在他前面的绊脚石一一除去,才能登位。不过,这样一来,姚弋仲、蒲洪必然不满,赵国内乱已不可避免,如此,中原又将迎来一场大杀戮。但这一切与燕国没有关系了,燕国一定会轻松夺下幽州。”

宇文福面色苍白地补充说:“强大的燕国一定会反手收拾那些桀骜不驯的部族,再以后,燕国会强大的令人发指,陷入内乱的赵国会像个熟透的桃子一样,被燕国轻松摘取,辽东诸部族需匍匐在燕国的脚下,仰燕国的鼻息而生存。”

“谁说不是呢?”高翼郁闷地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是一场时间赛跑,但不管怎么说,燕国已远远地跑在了前头。我们落后了,落后了许多许多,其中的差距已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需要一个奇迹才行!但奇迹亲睐我们吗?”

宇文福哀声呻吟:“现在我们出兵助战,有用吗?”

这话宇文福不该问。

第75章 石破天惊(下)

三山汉国离燕国近。若是出兵能讨好慕容隽,汉国会抢先一步,让代国成为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让慕容隽的怒火集中在代国身上。但也许是出于同宗之谊,也许是宇文福没多少政治斗争经验,他居然问了出来。

“不管代国如何想法,我汉国勇士的血决不会为燕国而流淌”,宇文福及如此老实,高翼也打算坦诚相待:“此时出兵助战,慕容隽不会感激我们,相反,他会因为我们的拖延而心存睚眦。也许他不会当面发作,但我的士兵一定回不来了,他会把我的勇士当炮灰,想尽方法削弱我们,直到他们消耗完毕。”

宇文福忧心忡忡地说:“我倒是想讨好燕国,但我们自去年开始就与匈奴铁弗的刘虎(赫连勃勃曾祖)缠斗不休,刘虎恰好被我们代国隔开,与燕国不相邻,想必,无论慕容隽再怎么狂妄,他也不会要求匈奴铁弗出兵。若我国精兵尽出,而刘虎实力未损,也许,帮助燕国之后,我们的将士们该在野地里寻找他们家人的尸骨了。”

刘虎背后正是汉人建立的凉政权,侧面则是氐人的仇池国。按说刘虎的匈奴政权曾经俘虏过晋帝,甚至让晋帝去倒马桶。以晋人自居的凉国一定对刘虎恨之入骨。若是挑动凉国夹攻刘虎,那代国恰好可以永除心腹之患。

不过,这都是代国自己的事,高翼不便插嘴做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他一声轻笑,岔开了话题,问:“宇文凫鸭见过小昭了么?”

所谓“凫鸭”是鲜卑名称,它就是“使者”的意思,取其飞的快的含义,而候补官员称之为“白鹭”,因为他们都在伸长脖子等名额。

宇文福似乎还沉浸在心事里,他顺嘴答:“没有,你汉国出面接待的是位女官,我数次求见昭公主,但昭公主说:出嫁之人不便见客。嫁鸡随鸡,汉国大事由你做主。”

“去见她吧”,高翼劝解。他倒不是想用亲情打动宇文福,因为关系一个部族的兴亡,以宇文福代国女婿的身份,说了也不管用。但文昭现在以一个出嫁女自居,不在高翼与宇文福商谈前私会亲戚,摆明了不敢以私情耽误国事的态度,倒让高翼深为感动。

望着宇文福的背影,高翼若有所思。

中国政治从来不讲亲情,中国政治只基于一个原则:权术。

代王拓跋什翼犍与燕国的关系是一团浆糊。几年前,什翼犍娶了慕容皝的妹妹为皇后,所以他是慕容皝的妹夫,现任燕王慕容隽的姨父,但这个慕容皇后在两年后就因病而亡。而后,什翼犍又娶了慕容皝的女儿,所以,什翼犍又是慕容皝的女婿,现任燕王慕容隽的姐夫。

但这还没有完,慕容皝又娶了什翼犍的侄女,所以,什翼犍可以把慕容皝称为侄女婿,而慕容皝把什翼犍称作妹夫或者女婿,都是正确的,至于现任燕王慕容隽……嗯哼,高翼想到这里,已经为这复杂的称谓眼晕不止。

论实力,高翼现在远不及燕国,论远近关系,代国一个驸马与汉国形成的那一丝说不清的亲戚关系,远不及代王本人与燕国达成的姻亲关系密切。现在,什翼犍派人跑过来说:他不想帮助他的小外甥、小侄子或者小内兄(都是指同一人),这是多么滑稽的一件事。高翼没有捧腹大笑,已经使出全身力气忍耐了。

那么,代国到底想干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代国正在筹划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他抽不出兵力援助燕国。但他又不想因此得罪慕容隽,这才派出宇文福四处拉拢,让别人与他同进退。这一军事行动很可能早已准备完毕,所以他们才一接到燕国的催军令,便立刻派出宇文福出使。宇文福不是代国核心人员,所以他对代国的准备一点不知。但真相就在他说的那番话里。

“匈奴铁弗”,“无法出兵”——这就说明了问题。

高翼不知道的是:代国因匈奴铁弗而得以兴,因匈奴铁弗而得以亡。正是在燕国陷入与赵国的征战中,代国得以绞杀世仇匈奴铁弗,吞并了匈奴铁弗之后,实力强大起来的代国灭了陷入内乱的燕国。

但强中自有强中手,刘虎死后,其子依附于拓跋代王什翼健,后来,赫连勃勃的父亲听从拓跋什翼健的命令进攻前秦苻坚——就是发动淝水之战的那个猛人,战败后举族投降。什翼健不满匈奴铁弗的投降,攻击庇护匈奴铁弗的符坚,结果碰的头破血流。又让符坚顺手灭了代国。

淝水之战后,苻坚政权分裂。赫连勃勃与拓跋什翼健的后人各自复国,赫连勃勃建设统万城(黄易小说中提到),建立大夏国。拓跋鲜卑再灭大夏,成就了北魏政权。

在这个杀戮时代,整个世界如同一团乱麻,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赵国强大吧,曾经有段时间,燕国匍匐在赵国的脚下瑟瑟发抖,而赵国的军队甚至兵临燕国的国都。然而时过境迁,现在轮到燕国发威了,他们咄咄逼人地向赵国的权威发出挑战。

战胜了赵国的燕国强大吧,谁能想到这个巨人竟然倒在不停地相其乞求姻亲的代国手中。

当代国灭了强大的燕国时,苻坚还是一支初始依附赵国,后来依附燕国的地方武装,但谁能想到,有能力将强大的燕国全体灭国,杀尽慕容宗室的代国,竟然倒在了昔日的小厮手中。

前秦强大吧,连绞杀燕国的草原之雄代王什翼健都被他灭国。但谁能想到,昔日曾被赵国石虎予取予夺的、欺凌压迫的、软弱的、偏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