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500米。

最后,骑兵冲击是要讲究攻击队形的。战马体积庞大,如果后队跟得太近,前队战马一旦跌到,就会堵塞攻击路线,影响后续攻击波次,甚至让后续骑兵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因此,在骑兵攻击时有个整理攻击队形的过程:最先,骑兵队是慢跑,在慢跑中组成几排横队,相互间拉开距离,每排横队就是一个攻击波次;然后,骑兵队开始缓跑,这是最后的整队;然后是快跑奔驰,这是调动士气,做好攻击准备;最后,是全力冲刺,在战马速度达到最高点时发动攻击。

综合以上四种因素,再参照中世纪法国轻骑兵与英国长弓兵战斗的数据,我得出了这个最保守的结论:即便是库莫奚的骑兵攻击省略最后一个步骤,成单排攻击队形;即使库莫奚人骑的都是蒙古种赛马,他们三分钟也冲不过750米。

所以,所谓“临敌不过三发”,是青铜器时代的兵书闹得笑话。

此外,500长弓兵战胜数万骑兵的战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300名威尔士长弓兵,曾在一个山丘上面对2万法兰西重装骑兵的攻击,却把这2万重骑全部送入地狱。

那2万重骑兵甚至无一人冲近山脚下200米范围内……

第71章 肆意侮辱(下)

“塔盾。架起来……枪兵,准备格斗”,道麟顾不得追问,连忙指挥他的亲兵迎敌。

“轰”地一声,最前排的士兵重重地将一人高的塔盾举起来,狠狠地砸在地上,三角形的盾尖深深扎入土中,第二排的枪兵立刻将长枪加在塔盾上,眨眼间,坡上出现了一个浑身充满金属刺的刺猬。

“射击,自由射击”,高翼下令。

凶狠的库莫奚人没有盾牌掩护,他们昂着身子勇敢地冲向了箭雨,坡上坡下,箭镞、矢石你来我往,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终于,残存的库莫奚勇士撞上了三山战阵。只听一阵阵盾牌碎裂声,骨折声,惨叫声,马嘶声,夹杂着无数的撞击声,士兵伤重的呻吟声,而后,数千士兵搅在了一起,初期的冲击战,摇身一变为更加惨烈的接触战。

金道麟是谁?高句丽的剑术大师,他挑选的亲兵能不会几手格斗术吗?单薄的盾阵一崩溃,这些人或各自为战,或三五成群,有板有眼的打斗起来,直欲把这个小土坡当作他们的演武场。

高翼的弓兵也不赖,他们射出了最后一支箭后,立刻扔掉了手中的长弓,抽出腰刀,五人一组相互照应,开始近身砍斫、厮杀。他们从不单打独斗,总是互相配合,你进我退的与敌厮杀。

鲜血、残骸、尸首、断刃,不断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在刺耳的兵刃碰撞声中,夹杂着将士们的咆哮、惨叫。整个平原像一口鼎沸的大锅,喧腾不息。

战斗的场景说得慢,其实变幻的快,只数次呼吸间,首先突入的库莫奚人像被大海吞噬的河水,不知不觉中分散在三山士兵的阵型中。失去突击力后的骑兵,在精擅集团作战的三山步兵面前,像婴儿般无助,或者说想成熟的麦草般,被成片成片地砍倒。

对付没有冲击力的骑兵用什么好?钉锤,或者称链子锤、流星锤。

高翼自知自己骑术不佳,骑在马上与这些自小生长在马背上的胡人交战,简直是自寻死地。战斗一开始,他立刻跳下战马,左手舞着一只钉锤,右手持着一柄阔剑(刀),倚仗着身高力大,狠狠地欺辱着这群矮小的库莫奚人。

“轰”的一声,左手飞出的钉锤狠狠地砸在一匹战马的背上,吹上的钉刺扎在了马身。这一锤力量之大,直接砸断了马的腰椎,战马一声哀鸣,软软的倾倒,马上的库莫奚战士不及跳开,立刻被马压在身下,几名士兵刀枪起上,把这名库莫奚勇士因腿伤而发出的痛叫斩断。

浓烟自库莫奚后背升了起来,一阵阵哭嚎声渺渺的飘来。库莫奚后队的一位首领整理了一下队伍,带着这群人飞也似的向后营奔去。心悬家人的库莫奚战士,三三两两的尾随而去。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库莫奚战士斗志逐渐下降,高翼、金道麟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点,他们身先士卒,向坡下杀去。

这时候保持队形已经没必要了。金道麟的亲兵经过一番混战,发现三五成群的组织起来,相互配合的进攻更具备杀伤力。当库莫奚人压力一松弛时,他们立刻在士官的组织下,自发的组成一个个战斗小组,尾随着库莫奚人杀下坡去。

经过倭国征讨,论放火技术,辽东这片地方没人敢自称超越三山士兵。三山军队将放火作为一种战斗艺术,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传授。每一个三山士兵一旦钻入敌营,个个都是一个专业对口的火老鼠。库莫奚后营的大火仅仅片刻工夫便火势惊人,浓烟滚滚,望之让人心惊肉跳。缠斗的库莫奚勇士再也无法安心作战,他们忽然发一声喊,拨转马头向后营奔去。

“我们胜了?”金道麟止住了追击的脚步,惊疑未定地问。仿佛想从高翼那里获得解释:“我们竟用2000人打败了2万人?你瞧,阵前杀了不止2000人!”

“这有何不能理解的?”高翼眺望着库莫奚后营,平淡地回答:“知道前凉国国王张重华,是怎么战胜强大的羯胡而得以立国的?他贬斥了主张稳守的老将裴恒,派了个喜欢纸上谈兵的二十几岁小书生谢艾,用五千人悍然出击,竟打败了节节胜利的沙场老将麻秋;

知道羯胡的大将石闵么?他的主力就只五千汉军,却让慕容恪30万大军为之束手。这是一个杀戮时代,将军们却只知掳掠不知训练士卒,造成两军相遇,胜利不在于人多,只要某一方的战斗意识足够强烈,胜利必然属于他!”

高翼没有说这样一个事实,再过几十年,羌族首领姚苌曾用千余弓兵坚守,打败了20万讨伐军,淝水之战中,强大的前秦百万大军,败倒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中。

在这个士兵不知为何而战的杀戮时代,战斗意识坚强的军队以少胜多,那不是奇迹,而仅是平常事。

一匹黑色的快马从西方驰来,奔腾的马蹄溅起片片微尘,如闪电般从纷乱的战场穿过,转瞬就来到了高翼身前。

“报!大王,代国使者、都牧主宇文福抵达三山,文公主派我来通报,宇文福带来了燕国最新情况,请大王速回。”

远处,放火回来的三山士兵一路唿哨返回,他们身后还尾追着不少心切报仇的库莫奚人,就在道麟眼皮底下,这些三山骑兵令人眼花缭乱地进行了一场战术表演,这是回击库莫奚人的表演。相对于库莫奚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三山骑兵表现的是一场马术配合。他们忽分忽合,当队伍分开时,他们放进几名库莫奚人进入队列,三山士兵则三五成群,忽前忽后地将他们砍落马下,并俘获战马。

而后,后队阻拦库莫奚人的骑兵拨马闪开,借机恢复体力。阵心的生力军则放缓马步,放入苦累搏杀的库莫奚人,拦阻其后队。

如此循环往复,就像一把小刀不停地削减着库莫奚人的追兵,眨眼间,追逐的库莫奚人越来越少,不等他们回过味来,三山骑兵一声唿哨,全体转向自追兵身侧掠过,锋利的马刀一闪一闪,将追兵撩下战马。

“停战吧”,高翼扔下了钉锤,吆喝道:“吹号,命令队伍收拢,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派出使者求见他们长老。我相信,这次达成的合约一定坚不可摧——因为我们双方都明白自己该处的地位。”

第72章 弱肉强食(上)

库莫奚人的大帐中。高翼不礼貌地翘腿踞坐,几名原宇文族的骑兵将领站在他的身后,目光炯炯地保持着警戒,道麟却不在其中,他正在库莫奚人营外统领着军队。

数名库莫奚长老躬身而立,其中也不乏双目喷吐着熊熊怒火的长老。刚才那一战,高翼的弓兵消灭了近2000库莫奚人,而其后的近身搏杀,又让库莫奚付出了千余名战士的生命。高翼骑兵营的烧杀,更让库莫奚族辎重尽失、元气大伤。此情此景下,失去家人的长老能不恨高翼嘛?

“强者理应受到尊重,现在我是强者,我要求获得与我身份相当的尊重”,高翼趾高气傲地说:“我一手握着和平,一手握着战刀而来,不要让和平从我的手中轻易滑落。”

一名长老低声嘀咕:“你一手拿着钉锤,一手握着战刀而来。和平?和平是个什么词,它在那里,我怎么没看到?”

“什么?”高翼怒冲冲地问。

其中一名长老忍声吞气地出列回答:“我们草原部族尊重高飞的雄鹰,您能坐在这里,就代表我们对你的尊重,可是,虽然战败,但我们的荣誉仍在,请不要挑战我们的忍耐限度。”

从军事上来说,若一支部队阵亡三分之一的士兵,基本上可以说这支部队打残了,已经士气皆无。库莫奚此一战,近四千战士毙命,对于一个拖家带口,男女老幼齐上阵的部族来说,已接近崩溃的边缘,起码也是20年缓不过来元气。所以那位长老承认:此战败了。

在这个杀戮时代,一支部族突然丧失了大部分战士,其命运可想而知。此前,有多少这样的部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前车之鉴,血淋淋,这也是部族长老肯忍声吞气的原因。

“很好,你们都明白弱肉强食的道理,我很欣慰”,高翼咄咄逼人:“那么,我就开条件了。听着,你们本属宇文部,而我也来自宇文部,所以,我的要求是:解散你们的部族,脱离库莫奚,全族并入三山——这是胜利者开出的条件,不容讨价还价。”

“那么,我们还不如全族死战”,那位曾说高翼“一手拿钉锤,一手握战刀”的长老愤恨地说。

“那还说什么?我们继续打吧”,高翼冷笑着说:“你们现在所见的只是我的一部分军队,拼光了这些军队,我在调人来,继续打。不过,我也请你们好好想想,我再次打胜,无话可说,可即便是你们胜了眼前这一阵,又打败了我的后续军队,请问,你们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胜利?”

“胜利?……经得起?……什么意思”,几位长老迷惑地嘟囔,并窃窃私语起来。

高翼毫不在意地听任他们商量,自己目光咄咄地扫视着帐内的勇士。

宇文部落星散之后,分成库莫奚与契丹两支,这是有原因的。库莫奚属于山地宇文,而契丹属于草原宇文。库莫奚习惯生活于山地,以放羊为生,牧马为辅;而契丹习惯生活在草原,以牧马为生。两支生活习惯本就格格不入的部族,自然因为向心力不足,分成了两个部落。

奚族人虽然矮小,但他们常年生活在山林,是最好的山地战士。此外,他们还有一项连现代人都无法理解的岩石开凿技巧,当年,他们在八达岭地区留下的岩石洞屋,其开凿技术曾让科学家都无法解释。

身怀这项神秘技艺的奚族人,乍听起来,就像是西方魔幻小说中的小矮人一样,精擅劈山开岩——也许,这是矮人一族的传统。想到自己能拥有一群传说中的矮人部下,高翼脸上虽还保持着严峻,心里早已了开花。

我太坏了……嗯哼,他们能商量出啥来?开春时节失去了辎重,又损失了大部分部族战士,他们能投奔谁去?放眼周围,姓宇文的(曾经)就我一个,而他们终究还是出身宇文,分裂成库莫奚才多久,重归宇文,还有什么障碍?

几位长老商量已毕,那位一支主持交涉的长老挺身上前,问:“将军……瞧,您进来也没通报身份,我可以称您将军嘛……将军,一旦我部重归宇文,是否容许我部进入三山牧马?”

“不行”,高翼断然拒绝:“如果我容许你们进入三山,那当初何必打着一仗,我已经说过,禁止你们部族继续前进,这是铁律,没有商量。”

那长老强硬起来:“将军,如此说来,我们部族并入三山,有何收获?”

“没有收获”,高翼强硬地说:“你们并入三山,过去的部族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论收获,你们的部族没有分毫收获,要有,那也是部民的收获。”

那长老呆了一下,理解了高翼的意思,再问:“将军,那么,我们的部民有什么收获?”

高翼冷冷的看了他半天,方才缓缓地回答:“如果你要继续这样问我,那么我的回答还是‘没有收获’,因为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存在‘你们的部民’这一说法了,他们都是‘我的国民’……对了,你可以叫我‘大王’、或者‘汉王’、或者‘王’。”

几名长老略一犹豫,立刻心悦诚服的跪倒在地:“原来你就是三山的王,三山铁弗的王。王在战场上的雄姿,我们都见了,能够跟随你这样一位王是我们的荣耀。”

“我时间有限”,高翼说:“这样说吧,部族的战士,我要全部带走,进入三山成训练。其余的牧民,要在我的五百骑兵保护下往回走,走到东北方向的一座大山旁,那里是我给你们选定的聚集地。周围方圆一百里归你们牧马放羊,就这么说定了。

至于几位长老可以带家眷搬入三山居住,全部都去,你们必须学会我三山铁弗的规矩,才能回到部族,当然,那是我的部族。”

那长老神色难堪:“大王,我们部族……不,你的部民缺衣少穿,如果只有五百人保护他们,那我们今后要在野地里寻找他们的尸骨了。”

第73章 弱肉强食(下)

高翼挪挪身子:“你们的羊还在吗?”

“羊还在。可那有什么用呢?一头羊只够一家人吃几天,没有马,我们怎么在山里放羊?”

“羊在就好,马上我会派两千步兵赶到你们的聚集地,为你们修建一座石头城。帮助你们定居。此外,春天到了,羊该褪毛了,褪下的羊毛扔了可惜,我给你们牧民每人发一把剪刀,把那些羊毛都剪下来。每石羊毛换五石粮食。告诉你们的亲戚朋友,不要吃羊,都留着,每年春天剪羊毛,每石羊毛换五石粮食。一家人养百十头羊,一年到头不愁吃穿。”

那长老嘟囔道:“要羊毛?毛毡不值钱啊,领主这是在救济我们吗?”

高翼突然想起一事,说:“对了,羊的品种也要换换。据说山羊连草根都吃光,吃过的地方数年里寸草不生。我禁止部民放羊山羊,那种羊毛我不收,让部民们全换养草原上的绵羊。

另外,一个人放养数百头羊,不是什么体力活,你们几家联合起来,把羊放到一起放牧,腾出来的人手给我去山里采集银矿石,一石矿石折换十石粮食,相当于两亩地的出产。回头我会交给你们如何辨别矿石。”

高翼指点给他们的聚居地在后世叫凤城。凤城周围的群山里含有一个高品位的大型银矿和一个高品位的中型铅锌矿。凤城的银矿虽然纯度不如日本的石间银矿,但它毕竟离三山近在咫尺,利于控制。

库莫奚人有采掘岩石的秘技,他们开采的岩石,一部分可以当作建筑石料,用于铸城,而银矿石则可以保证三山有稳定的贵金属输入。

银在这个时代还不是一种货币,它更多的是一种做首饰用的奢侈品。有了凤城的银铅锌三种金属,高翼打算通过向外采购铜材,以铜四铅(锌)六、银五铅(锌)五铸造混合金属货币。如果今后贸易继续发展,高翼还打算升级用纯黄金铸金币。

如此一来,三级货币体制便成了金本位制。

不过,高翼现在国力微弱,急切间将势力扩张到凤城,会使他露出软肋,容易遭到攻击,所以他说的奉承库莫奚族的管理方式,类似于殖民地式的管理模式。这让凤城不完全算三山体制内的城市,而更类似一个采矿点,在需要舍弃时,可以毫不吝惜。

最重要的是,凤城距离鸭绿江口不远,半掩在群山之中。凤城发展起来了,在靠近鸭绿江口的地方,再设置一个副城,那就是安东(丹东)。它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