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亚洲各国军制中还没出现参谋的设置。这些军官初次作这样的工作,刚开始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好在这支军队人数少,在高翼的指点下,参谋们渐渐熟悉了工作程序。不过,这些人的算术水平不高,高翼从不敢相信他们的数字统计。

“四百‘余’人呀”,高翼摸着下巴,嘲讽地将“余”字念得格外清楚:“几万人的大城,仅仅抓了四百‘余’人,收获太小了。”

“倭人逃散的太多”,一名新罗独臂军官插话道。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这名新罗军官叫吴江,是陈留吴氏吴凤的后代,吴凤在汉代曾官任汉乐浪郡太守,后来在新罗落地生根。因此他的汉语说得很好,也识文断字。在与倭人的战斗中,吴江失去了右臂,基本上等于残废了,生活因而陷入困境。

高雄征召新罗佣兵时,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没想到到了三山后,由于高翼手下识文断字的少,而吴江久居新罗,身为汉人后裔他对汉人统领没有抵触心理,恰好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所以高翼任命他为参谋长,也兼任翻译官。

“时值隆冬,外面缺衣少吃,他们能在野地里生活多久?”高翼微笑着,下令道:“命令:船上的水手立刻上岸打扫战场,设立岸上营地;命令:俘虏押入船舱,完成战功统计的士兵立刻休息。明日一早,腾空五艘大船,装载战利品与俘虏返回三山;命令:今夜加强警戒,防止夜袭。让参谋们加把劲,今天一定把俘虏审出来,我要知道他们的大军到哪去了?”

当夜无话,第二天,五艘卸空了的鸭头舡满载着战利品与俘虏回航,登陆的三山士兵一边在废墟里寻找着幸存者,一边忙着搭建陆上营地。

海港附近的鲨鱼有福了,一具具倭人尸体被纷纷扔入海中,港口处鲨鱼越聚越多,饱食的鲨鱼满意而去,新的鲨群又不时加入,鲨鱼之多,甚至阻塞了航路,以至于后来,高翼不得不动用大量人手捕鲨,以清理出航道。

“这个码头彻底废了”,吴江内行地告诉他的新罗同伴:“鲨鱼的记忆力极其可怕,连续数日,数万具尸体抛入海中,会让鲨鱼牢牢记住这个喂食点。从今往后,再没人敢腰里别着葫芦,从这里下水到新罗抢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新罗的功臣,这段经历足够我们向乡人夸耀一辈子。”

围在吴江身边的新罗佣兵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或有人问:“我们和倭人打了上百年,最近又拉上了高句丽援兵,却无法奈何倭人。三山一击之下,倭人灰飞烟灭,吴将军,这是不是说,三山的军力强于我国与高句丽的联手?”

吴江沉默片刻,答:“三山的战法确实强于我国——兵士编组成队,以军号军旗为指挥,聚散如臂使指……但要说三山的军力强于我国与高句丽的联手,还说不上。三山打倭人,胜在聚全力而击一点,而我国与倭人相持,倭人以倾国之力而来,我不能胜则在常理。另外,此地不过是我国大败的残兵,而三山却要四处召集佣兵参战,孰强孰弱,一眼就知。”

周围人默然。

吴江扫了一眼周围,压低嗓门说:“我知道太多三山机密,此战过后怕不能再回新罗,更何况三山也是汉土,我一个残废人重回故土,也算是对祖宗有所交待。

诸位则不同,三山战具优良,战法先进。此战过后,我听说,各位随身的铠甲都允许带回家去,诸位回到新罗,若能重回军队,一定把这里学到的东西用上。不管怎么说,新罗总是我族生活了数代的地方,新罗若能强大起来,我也算对得起那片土地了。”

那些新罗士兵“嘿嘿”而笑,一名新罗人不好意思的回答:“吴将军,我已经获得了‘勇敢勋章’。据说,回到三山岛后会发给我国民身份牌,三山无税,生活又富足,我想把我的家人,还有父母、兄弟、姐妹全迁往三山。”

吴江愣了一下,没有劝止。毕竟三山还是汉土,也是他今后将生活的地方,三山能吸收这些优秀的士兵,也是他内心的企盼。而经过三山这一轮打击,短期内新罗不会再有倭祸,对这些士兵需求不迫切,新罗的贵族反而会剥夺他们的话语权。

底下有士兵好奇地问刚才说话的那名新罗兵:“就你一人获得了国民身份,按规定只准夫妻子女迁入,你的兄弟姐妹去了三山,也算是外籍,他们如何生活?”

吴江哼一声,说:“三山新罗分属两国,户籍身份他们如何查实?他有国民身份,妻子儿女自然以国民身份进入三山,兄弟姐妹们……三山又没有限制迁入国民的奴仆数量,只要他在登记时说,这些人都是他的家奴,他便把整个村搬入三山,大王也不会理会。”

新罗兵们眼睛一亮,那位勇敢勋章获得者继续追问:“吴将军,若把我的兄弟、姐妹都算成奴隶,他们今后怎么摆脱奴隶身份呢?我听说在三山奴隶地位很低,比如我们这次的俘虏都算奴隶,他们……”

“你家的家奴,怎么待他们是你的事……”吴江缓了口气,继续说:“我看了三山的律法,诸般法律中以财产权保护最重,以军功赏赐最厚,你挑几个身体强壮的兄弟,先以你的仆兵、奴兵的身份带他们出战,让他们立下军功,每立军功则赎出几人,几战过后,他们不都成了国民?”

美好的前景展现在新罗佣兵们面前,初战没赢取勇敢勋章的新罗兵连声叹息。吴江接着补充说:“诸位不要懊恼了,我听俘虏说这里的几个船匠已去了纪伊,听说他们的倭皇也在纪伊。我瞧大王的意思,绝不肯放过那几个船匠——三山靠什么躲在辽东半岛,靠什么突袭倭国,就是这造船与操船的技巧,大王绝不会让那几个船匠活着。

这数日来,他每天都看着倭国的地图,我猜测,等三山的五艘船返航后,带来那三百骑兵,我等还要追杀至纪伊国,这仗远远没有打完。”

……

不提吴江在煽动新罗兵继续战斗的欲望。高翼此刻正带着一群幕僚站在码头上,不时的眺望大海的尽头。

按时间推测,押运俘虏的鸭头舡也该返回此地,他们将带来三百骑兵和三百名长弓兵。这些长弓兵是高翼花费了两年时间训练出来的,他们将作为后续打击的主力兵种进行登陆作战。

此外,高翼出征这么多天,恰好三山正处于外交交涉的紧要关头,他心悬三山的事物,也迫切的希望来船带回他需要的信息。

等了许久许久,一名参谋突然高喊:“看到了,我看到桅杆了。”

随着这名参谋的话,天际尽头的海面上,几个黑点渐渐冒了出来,并越来越清晰。

“一二三……,十艘,来了十艘战船。”一名参谋高喊。

此时此刻,敢于横行在大海上的舰队只有三山战船。高翼眯起眼睛瞄了一眼海际的船队,下令:“立即制定登船计划,五艘战船装运新抓获的俘虏和剩余的战利品,其他士兵开始登船,下一个目标:纪伊。”

第58章 大雪无痕(上)

深冬。厚厚的大雪遮盖了一切,扶余国逃奴三狍无奈地困坐在倒塌的木屋内,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雪很大,这个时候正是“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的时候,齐膝高的深雪让人每走一步都要使大劲把腿从雪里拔出来。茫茫大雪填平了深沟,抹平了湖水,让道路上处处陷阱。

这个时候走在雪原上,表面上看是平整如镜的苍茫大地,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雪坑、跌入冰窟。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即使遇难者奋力呼救,由于茫茫雪海百里不见人迹,遇难者最后只能躺在遇险的地方,被冷死、冻死、淹死,也不为人知。

所以才有“万径人踪灭”的诗句,在这种天气里,很少有人敢出门。

说不清在多大年龄的时候,三狍就被掠为奴隶。他自小善于在山林间奔跑,故此他有了这个“狍子”的名字。又排行老三,所以被人称为三狍。

多年来,三狍不停地从一个部族转手到另一个部族,当然,每一次转手都伴随着一场血淋淋的杀戮争夺。漫长的奴隶生涯让他记不清自己的来历,记不清自己的种族,甚至记不清自己的父兄,只是三狍这个名字偶尔还能让他记起: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应该还有几位兄弟。

两年前,慕容恪兵临高句丽的沿江防线,因为高句丽态度谦卑,慕容恪勒索一番后,便回军灭掉了毫无准备的扶余国。这次,扶余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夫余王玄被俘虏,部众5万余人被并入慕容恪所部。从此,扶余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扶余的崩溃让三狍彻底得到了解脱,这次,他再度依靠自己强大的山林奔跑本领逃脱一命,而后不久,与他有着相同命运的百余名逃奴聚集起来,在这乱世挣扎求生,并因严寒的逼迫,不断地向海边迁移。

可如今,这路似乎走到了尽头——没有食物,没有取暖的木材,大雪压塌了他们简陋的木屋,屋顶已覆着厚厚的雪,周围的一切都陷入黑暗之中。不用看三狍也知道,那些同伴们也正像他一样蜷缩在断裂的木梁下,尽可能地让自己身体的热量散发得慢一点,静静地等待那最后时刻的降临。

当初逃跑时,三狍至今仍记得那恐怖的一幕——全身铁甲的慕容铁骑出现在战场,就像是一群地狱里冒出的恶鬼,不等他们摆出冲锋阵形,扶余国的军队全乱了套,众人四散奔跑,只留下王公大臣在战场发呆。

而后,逃散在山林的奴隶们渐渐聚拢起来。百余人的队伍中,只有三狍在逃跑时,过度惊慌让他忘了丢下手中的刀,此外,还有一名奴隶忘了丢下手斧。

依靠这一刀一斧,三狍等人在山林中,全凭捕猎与采摘野果,艰难地生存下来。天气的寒冷逐渐迫使他们南迁,来到积翠山。此后,他们建起了简陋的木屋以供遮风避雨。然而,不久刀折了、斧断了,三狍知道,在这严酷的山岭中,失去了武器,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

天气越来越冷,屋里越来越黑,恍惚中,三狍似乎听到屋外传来卡吃卡吃的脚步声,他不自觉地想:“幻觉来了吗?听说冻死的人临死前会梦见火盆,我怎么会听到雪地里的脚步声,这大冷的天,谁会在外面走动呢?”

周围传来阵阵狗吠声,三狍努力想站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可这些努力带来了一阵昏眩。

等三狍被拉到阳光之下,他还迷迷糊糊,分不清这是梦是真。不久,一件硕大的皮衣披在他身上,手中被塞给了一罐滚热的肉汤——豁然,他从迷糊中醒来。

热汤发出醉人的肉香,三狍狼吞虎咽的将整整一罐肉汤吞下肚去,还意犹未尽地将罐子舔得干干净净,而后,他满意地抬起头来,观察着周围。这才发现,身边围满了捧着铁罐,吸溜吸溜狂灌一通的同伴。

雪地上还散布着数十名身穿皮裘的士兵,他们挥舞着铁锹,不停地铲开木屋上的厚雪,从倒塌的木屋下抬出三狍的同伴儿。这些人当中,有的已冻的浑身僵硬,脸色青白。临死时还保持着蜷缩的姿势。

偶尔,那些士兵发出一声欢呼,这意味他们又找到一名活着的幸存者。他们被抬出来后,往往像三狍一样,被披上一件皮衣,塞上一罐热汤。

“有多少人?”雪地上响起一个洪亮的嗓音,三狍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几辆硕大的雪车停在不远处。雪车周围半蹲半坐着几名手持硕大长弓的士兵,严寒似乎没让这些弓兵感到畏缩,他们持弓的左手戴着厚厚的皮手套,右手揣入兜中,每隔一段时间,那只右手会从兜里伸出,扒拉一下弓弦,一幅跃跃欲试的神情。

当先的雪车上坐着一只大黑熊——能说人话的大黑熊,刚才的问话正是出自那个黑熊者。这只黑熊身上厚厚的熊皮没有半片雪花,臃肿的身材显得异常庞大。

“28个”,一个穿着皮裘、瘦弱的身形,低头向那只大黑熊汇报,声音尖细,似乎是个雌性动物。

“嗯,住在这样的屋子里,这些人应该不会冻死的。这样的屋子相当于爱斯基摩人的雪屋,住在里面,到了北极都可以活下来——所以,那些活着的人应该没冻伤,死了的人也是饿死的,我们的食物够吗?”那头大黑熊问。

爱斯基摩人?没听说有这样一族胡人。

三狍诧异的捧着越来越冰冷的铁罐,努力的在脑海中搜寻着周围发音相似的种族。

那名向黑熊汇报的雌性动物似乎已习惯了黑熊间歇性的胡言乱语,她继续保持那种平淡的语调,回答:“食物还够,不过石灰不够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热饭了。”

那头大黑熊沉吟了片刻,忽地站立起来,将脸孔转向三狍。这时,三狍才看清,那堆熊毛里露出一张人脸,这张人脸冲三狍露齿一笑,说:“直起身来,让我看看你的身高。”

三狍诧异的捧着越来越冰冷的铁罐,努力的在脑海中搜寻着周围发音相似的种族。

似乎,那名向黑熊汇报的雌性动物已习惯了黑熊间歇性的胡言乱语,她继续保持那种平淡的语调,回答:“食物还够,不过石灰不够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热饭了。”

那头大黑熊沉吟了片刻,忽地站立起来,将脸孔转向三狍。这时,三狍才看清,那堆熊毛里露出一张人脸,这张人脸冲三狍露齿一笑,说:“直起身来,让我看看你的身高。”

站起身来的黑熊很高,足足高出三狍一头来,吃饱了肚子的三狍尽量踮起了脚尖,挺直了胸膛,希望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第59章 大雪无痕(下)

大黑熊露出明显失望的神情。他用下巴向身边的那几名弓兵一点,说:“给他看看,附近有没有这样的木材。”

“有”,看过弓以后,三狍给与了肯定的回答:“山上有这样的木头,越往北走,老林子里还有更多这样的木头。”

“那些木头粗吗?伐下来运出林子方便吗?”

“林子可密了”,三狍回答:“里面没有路,砍几棵树枝拿出来,虽然麻烦点,可还能做到。整棵树……抗不出来的。”

大黑熊叹了口气,失望地说:“也罢,还不算空手而归。给他们每人发一双雪鞋,让他们跟着我的爬犁跑,跟得上,就领他们回去。”

刚才汇报的那个女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铜器,举在嘴边奋力一吹,发出两声短促的嘀嘀声,散落在四周的士兵纷纷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回到大黑熊身边。而后,一群粗壮的狗被套上那叫“爬犁”的雪车。

群狗似乎狂躁不安,不停地想挣脱绳索向前奔跑。三狍正冲那群狗发愣间,手中塞来了一双奇怪的皮靴。这怪靴虽还是一双鞋子,但靴底却绑着几根长长的木棍。

在士兵的催促下,三狍将这双怪靴套在了脚上。

“跑起来,跑起来就暖和了,还有二十里,跑到海边就有热屋子了。”那只大黑熊高喊一声,刚才向他汇报的那女子立刻跳上了他的爬犁,伏在他身后。

大黑熊一低头,不知怎么一鼓捣,群狗嗖的蹿了出去,啸叫着向前奔去。爬犁也在群狗的拖曳下开始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跟着车辙走。”最后一名跳上爬犁的士兵冲三狍等人喊了一嗓子,随即指挥着狗群,赶着爬犁追上他们的队伍。

一霎时,那些人呼啸而过,雪地上只剩下三狍等人。

风呼啸地从身边刮过,三狍低下头,迷惑地看了看雪车辙。

如果不是身上的裘皮、手中的铁罐尚在,三狍几乎以为这是个梦——苍茫的大地上,只留下他们几人,好像从不曾有人来过,也不曾有人把他们从雪窝中拯救出来。

三狍摸摸身上的裘皮,这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