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地区的农夫可以耕作比以前多八倍的田地。同时,鲜卑牧民也依靠出租畜力,彻底与三山农夫融合到了一起。

所谓重钉马蹄铁,最早是为了让重骑兵在冰上快速奔驰而诞生的,它比平常的马蹄铁多几个鼓出的凸钉,这些凸钉不能用古老的方法打制,必须用冲压设备冲压制作,但重钉马蹄铁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据史料记载,有了“马拉中耕犁”与“重钉马蹄铁”,英国一个劳动力能耕120亩旱地,至少岁收12000斤粮食。而到了清代,在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一个采用牛耕的劳动力能耕12至13亩水田,岁收米20至30石,合稻谷4500至6750斤。虽然单个的劳动生产力上,英国农夫远远比不上中国农民,但总产出上,二者相差至少一倍。

春天到了,春天里还有什么事?高翼在忙忙碌碌中还不断思考在这个乱世里,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往前走,留给高翼的时间以不多,再经过这一年的发展,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很难,所以高翼不想错过每一寸光阴。

几个鲜卑牧民赶着羊群走上山坡,边走边唱着鲜卑民歌,高翼的目光随着他们游弋,心中在想:这里林深草密,养殖倒是个好办法,但放养不如圈养,要让他们学会种草……山坡上的树尽量少伐,要保持植被……

羊毛,还有羊毛——春天里,羊要脱去冬装,也就是说羊要换毛。这些换下来的毛都被当作垃圾,但把这些羊毛剪下来,那是织毛呢的好材料……骡机!这种最古老的“珍妮”织布机是机械史上的里程碑,它的构造是什么,想一想。

它与通行的织布机唯一的区别好像是,对:纺梭直立。水平放置纺梭,一台纺机只能有一个梭,一名女工一个月可以纺一尺布。

但当纺梭直立起来后,一台纺机可以带八枚纺梭。如果纺梭数目继续增加,人力已无法驱动,必须用骡马,这就是最早的骡机。一台骡机可以有300枚纺梭,一个女工一天就可织出一丈布。相对于原来的纺机,工效何止提高百倍。

骡机诞生就会让放羊彻底走向圈养,并把游牧民族紧紧固定在土地上,而布匹在这个时代,是能够当货币使用的贵重物。有了毛呢,这个冬天一定很暖。

毛呢要变成布,还缺一样东西——缝纫机。后期的胜家牌缝纫机功能较为复杂,未必能仿制出来,但我给别人加工过手工缝纫机零件,就是那街头修皮鞋人用的手动缝纫机,这种缝纫机结构太简单,重要部件也就两个转轮轴,虽然不能自动走针,但对于这时代的工艺水平,足够了。

在高翼的记忆里,似乎这种古老的手动缝纫机不久就会被发明出来,胜家牌缝纫机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它最初出现的地方应该在高卢。但高翼不敢肯定这个记忆,他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手动缝纫机出现在中国辽东带方郡的三山了。

一个熟练的裁缝一分钟只能缝30针,但用手动缝纫机他一分钟可缝数百针,这就是奇巧淫技带来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羊毛有了去处,羊脂呐,好像4000年前,埃及就有人用羊脂制作肥皂——草木灰制成土碱与羊脂熬煮,就是肥皂。如果改用烧碱,那么还会有一种副产品——甘油。

对了,还有鲸脂,鲸脂最大的作用就是做肥皂,一条鲸鱼内的鲸脂能做出1百万条肥皂,加上鲸蜡、鲸肉、鲸骨等收获……应该把水军派出去,让他们通过捕鲸训练海上配合,用捕鲸收入养活海军……

忙忙碌碌中,一晃眼时间飞快,等到高翼回过神来,已经是东晋穆帝永和四年十月(公元348年年底)。就在这一年春,燕王慕容皝病死,子慕容隽继位燕王。风头正健的燕国出现权位交接,令辽东大地上所有被燕国兵锋逼得喘不过气来的部族齐齐松了口气。背地里也不知道举行了多少宴会庆祝。

慕容隽一直与慕容霸不合,慕容霸是慕容恪之弟,当年征伐高句丽时,慕容霸是先锋,年十三岁,慕容恪是统帅,时年十五岁。当慕容隽做了燕王后,首先收拾的就是勇冠三军的慕容霸。

恰巧慕容霸游猎时坠马摔断了牙齿,慕容隽就逼他改名为慕容垂夬(音“缺”),后来,有谶文说名“垂夬”者将王天下,慕容隽用命令他去“夬”,自此,慕容霸变成了慕容垂。

同年,大和尚佛图澄在建造完他平生第893座寺庙后,卒于邺宫寺。据说其享年117岁,但那时还没有出生证,所以,这个年龄没有任何证明也无法考据。他死后不久,石赵太子石宣杀其兄弟石韬,石虎大怒,酷刑虐杀石宣。

中原大地,就此越来越血腥,不仅异族相杀,同族相杀,而且开始了父杀子,子杀父,人相食。

第37章 刀剑结算(上)

当初佛图澄被石赵天王石虎邀请至邺城传法时,石虎以师礼待之,并称呼其为“大和尚”,自此,“和尚”一词诞生。佛图澄病逝后,徒弟僧朗号召力不强,僧侣建筑队开始星散,曾参与建造红螺寺双浮屠塔的建筑好手,被乔装改扮秘密抵达邺城的康浮图挖走。而后,这些人在三山成立了一个建筑队,专门承包三山一地的建筑工程。

在高翼的干预下,这些人的建筑风格也逐渐改变。初期,他们放弃了不适应北方的飞檐结构,将檐角造的斜平下垂,以便屋顶的积雪能够在融化的过程中自动下落——这一变化竟然与后来出现的“日韩式”建筑风格完全一致,不能不说,高翼的出现加快了历史的演化。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它究竟改变了什么?

高翼对这段历史不清楚,他无从知道历史是否与过去不同,他只知道这群建筑大师的到来,填补了由于康恭明远赴新罗而带来的空白,在他们的参与下,南岭关石堡迅速完工。而后,这支建筑队赶赴牧羊城(旅顺),在牧羊城渤海黄海两海交接处、风浪最大的铁山修建一座半是灯塔半是防御石堡的塔楼。

经过南岭关的建设,这些人的建筑风格继续演化,他们抛弃了适于攀登而不适合作为防御设施出现的檐角,改为直井式圆形风格的要塞式建筑。这一变化竟然与同时期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极其相似,高翼不清楚这是自然的演化,还是自己那份外观草图对演变进行干预的结果。

南岭关的完工,让高翼终于在乱世里获得了一个安全的立脚之处,并一举将整个半岛的狭尖——包括原牧羊城、三山城两大良港的数百平方公里土地纳入怀中。安全状况的改善使辽东星散的汉民纷纷来归,领民人数在年底突破了两万人。

在这一年秋末,日本景行天皇授命日本武尊(倭建命)进行第二次熊袭征讨。这次征讨占据了大和国大部分兵力,日本无力再支援对新罗的入侵,在高句丽大军屠杀之下,入侵新罗的倭军孑遗不留。同年,新罗王昔基临去世,昔奈解的孙子昔讫解即位。此后,景行天皇意图先平定日本列岛,而后再入侵中国大陆,遂与新罗交聘和好。半岛战事就此平息,高句丽得胜回军。

五胡十六国发生的事情要一一记叙,每一年所发生的事情都足够写一本书。但限于当时的信息传播手段有限,高翼也不可能知道所有国家发生的事,他只能了解与自己有紧密关系的邻国发生的事。

这一年,三山的船队往返于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之间,新罗与百济两国答应给的商业自治镇一一兑现,三山用货物换回了朝鲜半岛大量的粮食、绢绸等生活用品。

公元348年底,日本倭军彻底剿灭,但朝鲜半岛南段已被祸害的一塌糊涂,连粮食都不能自给,更不要说答应高句丽的兵粮。

由此,三山地区开始向新罗、百济、高句丽反向输出粮草。而后,高句丽无暇再在九公主、宇文公主问题上与高翼纠缠,通过高卉斡旋,双方迅速签订了通商协议,结束了争执。

贸易的发展必然带来货币制度的发展,由于连年动乱导致中国货币缺乏,币制紊乱。当时,整个中国都以布帛作为货币,连东晋皇帝司马睿给祖逖(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位)北伐的经费都是“布三千匹”。由于货物价值不一,布帛几经撕取后不堪使用,史书曾记载:当时甘肃、陕北地区甚至采用古罗马金币作为货币使用(沿丝绸之路,当地曾出土了大量罗马金币,证实了这段记载),而他也深为以货易货交易深感不便,于是就萌发了自己造币的想法。

“三公主,你说我们造什么币好呢?”高翼托着下巴心事重重地问,他采用这种姿势已整整一上午,还没想出一个主意,故而不得不询问最近不太关心政事的宇文昭。

“全凭郎君做主”,宇文昭不负责任地回答,手里翻动着一封信件,唠叨:“小卉来信说她父王催她嫁人了,哈哈……嗯,她还说,你上次卖给他们的那个什么东西——对了,叫辣椒——宫里已经用完了,她想吃,他父王也想要……

另外,你教给她的腌菜手法她已经传给宫里人,她说要谢谢你,因为这样一来,族人冬天里就有菜吃了,但腌菜需要大量的辣椒,她父王希望你多卖些……信里还说:冬天快到了,乐浪的冬天寒冷无比,还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所以她想来我们这里玩几天……”

经过初始的试探之后,高翼发觉高句丽没有在他诱拐高卉一事上表现出敌意。当铁山码头与冬音忽码头建成,两地的“汉商居住专区”也没费什么波折便如期完工,三山地区的各类商品大量售往高句丽,高翼便不愿在自己与高句丽的关系上留下阴影,他不顾高卉的反对,毅然把这位九公主送回家。

当双方交接这位九公主高卉时,高句丽王不知动了什么心思,竟出动所有的水军舰船出海扬威。不过,高翼用了一个春夏秋的时间只造了两艘船,可以想象这两艘船的巨大无朋。这是两艘中型纵帆船,被命名为驰锐号和追锋号,它可以逆风行驶,载重量达200吨左右,每船可承载300名士兵。

这样的大船即使到了明代也是巨型船。双方交换人质时,高句丽王一见这种高出其座舟数倍的巨舰,顿时打消了当场动武的念头。而后,贸易形势的发展令高句丽王更深地依赖三山,再加上高句丽也没有贸易保护的意识,其武器制造业、农业与木器业在高翼的大量倾销下濒于破产。而后的形势发展,令高句丽王心有不甘但有心无力。

第38章 刀剑结算(下)

高卉回到国内后,并没有与三山断去联系。由于三山地区人口扩张过快,宇文昭忙不过来的时候常请聪明伶俐的高卉帮忙,三山水军都认识这位九公主。相对于沉静而严肃的宇文昭,他们甚至更喜欢与这位性格明快的小女孩交往。

刚开始,高卉每有抵港的船只,都要派他们带回一封信,而后习惯成自然,水军商船启航前也习惯到宫中问一问这位小公主是否有信件带回。就这样,宇文昭与她一直信件往来不断,看高卉叙说的风土人情、宫内生活、还有她不时转述其父王的各类小要求,已成了宇文昭的例行公务。

“不行,绝对不行”,高翼断然拒绝:“自高卉回去后,其实高句丽已经摸清了我们的具体位置。因为我带高卉回三山的时候犯了个错误,当时我们急着回来,但水手又不熟悉航路,所以我只好让船沿海岸线一路北上。

若高句丽有心,照葫芦画瓢,一定会找见我们的。现在他们之所以不动手有两个原因:从海路走,他们担心我们那两艘巨舰;从陆路走,则挑战了慕容恪的耐心。

嘿嘿,如今这是什么时代!都流行用刀结账了,谁愿付钱。我们的货物越好,越让高句丽垂涎,越需提防他们……你知道,我们现在只有两万人,连契丹八部内的一个小部落的实力都不如,罗攫殆尽才组织起3000士兵——南岭关500人不能动,牧羊城200人不能动,城里要留人维持治安,水军1000人又不能少,我们手头能动的兵力有多少?不足一千!

扩军吧?军队里容纳的都是青壮,绝对的青壮,我们的兵丁与人口比例已占到1:6,不能再扩了!这个比例太高,若不是我们人少,靠贸易换回来的粮食可以养活自己,我们也必须像匈奴人一样,要四处劫掠才能生存下去。

阿卉说她要过来,她过来算什么,高句丽特使?正式出访?她准备随身带多少侍卫?就算她只带几个人——我们扩张的太快,人心不稳,万一那侍卫队里有人里应外合,我们怎么办?”

宇文昭淡淡笑了:“那丫头心眼儿多,你以为她待这里一年,看不出你的虚实吗?她回去有三个月了吧,高句丽王迟迟不动手,是担心你那点兵力吗?”

高翼闷闷不乐的反驳说:“你的意思是她想嫁我,所以没将这里的实情告诉父王?”

宇文昭脸沉了下来,阴阴的一言不发。高翼显然也没把这玩笑当回事,他继续自言自语:“造什么货币好呢?雍凉地区现在流行布帛当钱、青冀流行鹅眼钱(只有鹅眼大小)、东晋还流行铁钱铜片钱,据说那钱跟蚕豆一样大小,入水不沉。

我估摸着,以我们的铸造技术造什么都比那些烂钱要好。可是,我们太缺少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一旦造钱机器开动起来,我们需要的金属矿石可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啊!”

冲压机分几种类型,按照现在的科技,有水力冲压机、风力冲压机和液压式冲压机,其中水力冲压机功率最大,但它需要环境配合——需要有一个瀑布存在,每次冲压前还须一个蓄水时间。

相对前两者来说,液压式冲压机无需环境配合,想用就可使用,但它的功率小,还需要一个技术条件——基本上说,如果能制作出液压活塞筒,那么也就具备了火炮炮筒的制作技术。

此前,高翼为了制作重钉马蹄铁,不得不进行活塞筒的技术功关,限于这时代的焊接技术,到现在他仍未能制出钢制的活塞筒。但他用整体浇注法制出了青铜活塞筒,这便使他具备了冲压制币的技术能力。现在万事俱备,却无米下锅,真让他心死猫抓。

中国缺铜,历朝历代经济稍一发达就产生钱荒。中国还缺银,中国还缺金,而高翼所占据的这片尺寸之地,建筑材料不少,唯独金属矿藏贫乏,如果开工制造贵金属货币,共需耗费的成本就是一件不敢想像的事。

纸币?那不可能。在这个金属货币通行的时代,谁会接受纸币作为交易货币。况且此时纸张还没完全普及,晋朝廷的诏书常常都是刻在竹简上。印刷纸币——在文盲占绝大多数的时代,光是纸币的识别知识就需要花大力气推广。三山一隅之地,如何能负担起这项庞大工程?

“难道,难道要用贝壳作货币?”高翼呻吟了。

“全凭郎君做主”,宇文昭心不在焉的回答:“嗯呐,现在以货易货不是很好吗?……你刚才说的对,阿卉现在不能来。慕容燕国的权力交接刚结束,然后他们必要打一场仗耀武扬威,阿卉此时来这里,容易把燕国的目光吸引过来,毕竟,我们再弱小,燕国也不能忍受我们与高句丽联合……”

高翼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燕国的征战连年不休,去年灭扶余,今年由于权力交接而暂停战争,辽东各部族在松了一口气后,有各自忐忑不安,纷纷揣测:燕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燕国——想到燕国,高翼就想起龙城,还有浑河上游的抚顺,这样的风水宝地,什么时候能到他手里?

这念头才一闪过,高翼又自嘲地笑了:以自己的3000小军,想要撼动慕容鲜卑的辽东霸主地位,就如同蚂蚁挑战大象一样可笑。

即使龙城到了他手中又怎么样?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开发龙城与抚顺的消息泄露出去,这块大肥肉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