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烽火录-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努尔回来后,五相体系正式完成。第二天,佩戴着子爵徽记的马努尔,趾高气扬地出席了五相会议。这是他第一次爬到这么高的位置。出于对他的奖赏,他的出席赢得了至高荣誉——高翼带领其余四相,避席迎接他就坐。

马努尔不懂君臣纲常,出于商人的公平交易思维,他认为自己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当他洋洋得意地落座时,迎接他的是其余四相愤怒的目光。

高翼没理这些,众人谁也不敢首先开炮。等到高翼催促再三,金道麟才首先开口,打破了压抑气氛。

“这几日,西线慕舆根的攻势已经停顿。原先,他每日都要出营列队,或攻城,或操练,但最近,他已经停操7天了。探子们无法深入,但侦查发现,燕军士兵拉的屎里全是野菜与草根,我们猜测,燕军已断粮多日。”金道麟汇报说。

“不简单呐”,高翼夸奖道:“慕舆根从初春与我们僵持到现在,不简单呐。”

“春粮吃尽,野菜挖绝,秋粮未下,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都在盯着秋粮,慕舆根撑不下去,可以理解”,财相黄朝宗插话。

“西线战况如何?”高翼问。

“自春至今,慕舆根丢下了3万尸首,我们背靠坚城,扼守牛庄与熊岳码头,粮草兵器补给通畅,至今还没动用火雷与炸药等武器,只阵亡了131人,伤300余人。”金道麟对这个战果很满意。

“东线怎么样?”

“东线,契丹人一开始分散四野,牧马割草,他们的粮草早已断绝,携带的牲畜也吃得差不多了,这个冬天,契丹部一定很难熬,我们想……”

高翼打断金道麟的话,俯身向马努尔介绍:“外交部有一名官员,很得力。不久前我们刚通过他,与燕国签订了和平协议——虽然这协议谁也没当回事,都在各打各的。但有这协议在,慕舆根没好撕破脸,深入我三山。

这个人叫陈浩,我让他去帮助契丹人,真心实意地帮助契丹人。所以……”,高翼转过脸来,对金道麟说:“所以,对这些契丹人什么想法也别有,我们决不打他们,任他们自生自灭。”

三山四相咽了口吐沫,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高翼说得没错,陈浩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契丹。但陈浩是什么人,儒生!契丹亡于儒,那是历史再现。毫无难度,太简单,太没悬念。

人生不过百年,可契丹在千年的时间里,成为汉民族的大患,让汉民族走到了种族灭绝的边缘。然而,正是这个强悍的自称“镔铁”的民族,儒化之后才百年,整个种族连渣滓都没剩下。

在这时代想灭绝一个胡族,造原子弹干嘛?研究非典干嘛?散布大瘟疫干嘛?火枪大炮统统不要,派几个价廉物美,持久耐用的儒生去,顺着历史轨迹推动历史惯性发展,一切OK!

契丹族的凶悍千年,在于他一直游牧,脱离于儒学影响之外。高翼就想让他们提前获得儒学文明,特地叮嘱陈浩,一定要真心帮助契丹。

来攻击三山的契丹与高翼相持许久,无法抢掠的他们弹尽粮绝,眼看这个冬天,这几个小部落就要灭绝,或被大部落吞并,或在茫茫雪原上冻馑而死,这时,有了儒生参谋的部落会干啥?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他们一定会先发制人,向自己的同胞举起屠刀。

铁板一块、心齐无比的契丹族学会了搞内讧,还需加点“天人感应”,“五德始终”……嘿嘿,想不种族灭绝,他有俺们汉人的运气嘛?

第210章

陈浩是酵母。这几个小部落是疫病之苗,高翼就等着他们把瘟疫扩散到整个草原。金道麟想先击退他们,解除东线的危机,高翼怎能答应。

“西线,我们的主攻方向在西线,契丹应慕容鲜卑而来,慕舆根垮了,他敢留在那儿吗?”高翼耐心地开导说:“打败契丹有什么?你不是说他们把牲畜都吃完了么?我们领几万张嘴回来干嘛?养他们一冬天?

西线,慕舆根没粮了,他后面还有龙城,还有辽东国和整个平州,我们的力量只能顾一头,夺下龙城后,守好铁岭关,兴城,就足够了,所有的方针都要围绕这个转。”

今年初,占据盖平后,为了让盖平获得支撑点,高翼在后来熊岳县的地方修建了熊岳山城、熊岳码头。而后,他又在巍霸山城与熊岳山城之间,大约是后来的复州城地址上,修建了老虎城。

去年占据的贸易点——葫芦岛他也没拉下,派遣一支300人的守军,乘舆慕舆根僵持的功夫登上大陆,建了一个石堡、码头,命名为兴城。

此外,打着宇文福的旗号,高翼还在后来的铁岭位置建设了一个小石堡。名义上,这小堡是为方便汉国商人歇脚,并在此与草原部落交易,而由代国驸马宇文福建设管理的客栈与椎场。但实际上,宇文福压根不知道石堡的存在,里面把守的汉军也都是换上代国军服的宇文鲜卑人。这个军事要塞正立在辽河平原与嫩江平原的山峡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兴城设立于明代末年,称宁远。在袁崇焕住宁远城之前,这里只是一个路边客栈。唐朝初年这里发现一个温泉,当地才有了正式的名称,叫“汤泉”。宁远城筑好后,辽河平原除龙城(襄平)外,大点的城市基本没有。这时正对葫芦岛的锦西城渺无人烟,稍远一点的锦州城,这是叫“宾徒”。

晋代的宾徒是个县级单位,当地居民主要是来辽河平原暂居的商人,以及三国时代躲避战火的流民,他们在战乱平息后纷纷返乡,该地故而被命名为“宾徒”。据说,三国时代的大贤管宁避居辽东时,就是在宾徒耕作为生。

三山霸占葫芦岛后,便在对面的大陆上设置集市,成为锦西集,也就是后来锦西市所在的地方。随后,宾徒作为商人居住与交易的地方,逐渐没落。高翼在葫芦岛附近建设要塞时,为了不让锦西集受影响,便将要塞筑在了兴城所在,并以兴城命名,希望三山借此而兴。

兴城要塞完工后,燕国通往龙城的道路只剩下了一条——穿越燕山,经昌黎(今朝阳市)、义州、沟帮子、大虎山、黑山到新立屯的路线。这条路沿线均是大山,是自古以来辽东通向中原的最常用路线,也正是辽沈战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现在这些地方都没有开发,许多地方连地名都不存在,高翼干脆用它们后来的名字命名。于是,锦西、锦州、兴城,铁岭……这些地名纷纷登场,如此一来,今后他就不用翻译地图了。

高翼以前看过数遍辽沈战役,虽然燕军今后不会走兴城这条路线——即使1600年后,这条线路不是国军的正常行军路线。但他知道另一条路线的所有战略要点,这就足够了。

窥伺在一旁的他,只要力量积蓄够了,可以在任何时刻出兵占据任何战略要点,轻松地将燕军的咽喉掐住,活吃整个辽河平原。

高翼一点不担心燕国能发现这个设好的圈套。此时,沙盘尚未传入中国,地图绘制也没标准,没有比例概念。在这样的图纸上,根本看不出两点之间确切的距离,看不出道路的长短,看不出山势的险峻。这时代传媒也不存在,如不是有人特地告诉慕舆根、皇甫真,他们怎会知道三山在什么地方筑城,即使知道确切地点,他们又怎能知道这些星罗散布的点,织起来就是一张网。

现在万事俱备,套子已经设好,刀枪已经擦亮,就看套住的是龙是虎还是狗。至于契丹,这时一个最终必定绝灭的民族,连猫都算不上,花费这么大精力布局,套上这么一个小猫,怎能甘心?

“我们那付陷阱只能用一次”,高翼补充说:“当我们从兴城出兵占据义城时,如果慕舆根的力量消耗不大,我们就要面临燕军的全面反击。燕军可以动员30万兵力,而我们只能出动2万人。我们不是拂菻(拜占庭),1万8打波斯30万人,战败了还觉得委屈。我们面对的是比波斯更凶残的铁甲骑兵。

启动那付陷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吞下整个辽东国。所以,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西线,将燕国在辽东的最后抵抗力量彻底消灭。还有,在重装步兵训练完成之后,我们没能力对付慕容恪。”

高翼说完,目光转向了马努尔。冉闵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训练出7000斯巴达式汉军,这些重装步兵是后来对付慕容恪的主力,然而,他们还是失败了。他们用生命验证了一个简单真理:重装步兵战胜不了重骑兵。

一个重装骑兵体重有一吨,奔驰的重骑兵,其势能是个可怕的数值,奥运会纪录中没有举起一吨重物的纪录,更别说冲击状态下的一吨重物。高翼也没有十年时间,他只能指望引进外援。

“具体的计划我不干涉”,高翼看着马努尔,心不在焉地说:“今年入冬前,我们必须开始行动,先把慕舆根解决了。明年开春,预计战事将进入尾声,我们便启动‘捕鼠行动’,吞下辽东后刚好安排春耕。嗯,马努尔,你拐回来的人怎么安排的?”

马努尔站起身来,鞠了一躬,说:“尊敬的陛下……”

此时,王祥已忍无可忍,他拍案而起:“马相国,请你注意,我汉国规定:军人见王不跪。可你没有军职,大王与你说话,请你跪着回答。”

“无妨”,高翼制止了王祥:“子川,你不知道,他们信基督的,讲究只向神灵屈膝。他们在南方都不愿与朝廷官员接触,就为不愿下跪。跪礼的事,毕方舟那里也已有抱怨,我准备以后也废除跪礼——三山国人,见王不跪。”

王祥听到这话儿,怒气未消地坐了下去。马努尔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众人,回答:“尊敬的陛下,我这次拉回来三百一十二人。其中,有一个百戏班子,一个歌舞伎班,总共三十四人。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五十人的卫队,一百名奴隶。这些奴隶都是当地的养殖好手,一路上照顾我的牲畜与种子。剩下的是七家人,他们是拂菻小商人,拖家带口的。

不过,其中有一位建筑学家曾参与建造罗马总督府(印度果阿的堡侯府,亦即果阿罗马侯爵府),我想让他帮忙建设我的领地……”

高翼点点头,马努尔带回来的东西果然都是紧俏货。近几年,天竺的百戏班子已成为了老百姓最普通的娱乐方式,逢年过节,集市上天竺班子的演出,给老百姓带来无数快乐。

至于印度的歌舞伎班子,那就更了不起,也就是在公元350年,印度的飞天舞、孔雀舞传入中原,这才造就了后来敦煌石窟精美的壁画,并成为中国国宝和世界文化遗产。

“你的医士营,防疫期过后他们都将获得军职,成为自由民”,高翼指点着王祥、黄朝宗、金道麟,安排说:“法相核准他们国民身份,藏相登记造册。武相把他们编入军校……不光是军校,他们有什么一技之长,全去学校教学,每个班配个翻译,让他们边教边学汉语。

财相,将他们按军官登记造册,按月发放津贴。”

这时代论起学校的多少,三山怎么也能排到世界前十名里。由于自打立国之初,高翼就宣布“国家责任”四原则:修道路,通邮政;建学校,普教化;明法治,传规则;设诊所,广救治(延用1500年前,史前时代希腊提出的“国家责任”概念)。其中,义务教育是国家强盛不衰的根本,所以,三山规定,民办学校每招收一名学生,可向政府申报,享受相应的“义务教育补偿金”(同一时间,世界其余国家都在采取相同教育政策。据记载,仅当时的埃及就有3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大多数为祭师学校,而拜占庭、波斯、阿克苏姆、希腊、天竺所建立的经文学校更不胜枚举)。

由于三山允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学校,富裕起来的第一代三山工匠便纷纷出资设立大小不等的学校,培养自己工厂作坊所需的人手。而后,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加起来逼近一百大关,接近了埃及当时的义务教育水平。

其中,比较大的学校是高翼建立的军校、航海学校、商校、工校。但大多数学校很小,甚至就老板自己兼任教师,学生是几个学徒。可只要他们有一间教室——哪怕只能放几张椅子;有一个课本——哪怕只有三两页文字;教授一项技能——哪怕仅教授服务员伺候客人的技巧。高翼也都准许他们挂上学校名,享受国家教育补贴。

比如最受诟病的“张老狗店小二学校”,就是客栈老板张老狗所建,学校仅教授店小二“爷,您来了,楼上请”等诸如此类的迎客语。学校设立之初颇受人攻讦。取消它资格的呼声都闹到了高翼那里,但高翼却认为,这里虽没教导圣贤书,但它仍然是所学校,它教授的是服务技能。

“张老狗店小二学校”没被取消,张老狗反名声大噪,他干脆将自己的客栈完全改装成校舍,校名也改为“汉王御准张老狗服务技能学校”,然后扩大招收学员。最后,他竟成为一方名人,学校也成了名校。

马努尔刚来,还不摸情况,听到高翼要拿那些医士当老师,他立刻警觉起来:“陛下,您曾经说过,我的封邑四周都是恶狼窥伺的目光,我需要更多的人来建设领地。那七家人,虽然暂时用不着,但我需要他们的存在……”

马努尔的语言能力太差,他说的结结巴巴,遇到艰深一点的问题不知怎样表达,上面的话是高翼根据自己的猜测拼凑起来的,但他明白马努尔的意思。恰到好处地与马努尔谈起他对领地建设的打算。

一个好的领地,或者说一个高品位的领地,应该有一批高素质的定居者。就如纽约的长岛,居住者都是大富豪、大明星,自然就被公认为是“高尚”。这些人居住在那里,哪怕什么也不干,当地的地价也会自发上涨。

马努尔拐来的这批人都有一技之长,正是这些人组成了印度次大陆商业圈,他希望把这些人安置在自己的领地,以提高领地的素质,或者说提高领地的可持续发展力,因为这些人对经营商圈的理念轻车熟路。

听到高翼准备将一些人转职为教师,马努尔担心高翼截下这批人,可他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就说得词不达意。

大厅中的人,金道麟早有封地,他还是三山少有的几位伯爵之一;藏相赵玉因为发明玻璃得授男爵,黄朝宗因为去年安置流民以及“太平大捷”的军功,新授子爵,王祥还没爵位,但他帮助三山完善律法并筹建司法部(刑部)、警察体系,爵衔眼看到手。但这几人都不知道怎么“封建”,怎么经营领地。

马努尔的话多有冒犯,简直是妄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有好东西不献给王上,还与王上讨论怎么把百姓变为自己的领民,这是“大不敬”,这是“犯上”,“九逆大罪”他桩桩都犯了。十族诛杀也不为过。

但高翼还在脸色如常地与他讨论,讨论的领地建设以及阿克苏姆、拂菻的封臣管理体制,又都是其余四人最感兴趣的话题,这四人只好竖起耳朵,耐心静听。

事实总是难料,就在高翼与五相以为已安排好战事,悠哉游哉地讨论起领地建设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打断了他们的话题……

注:埃及祭师学校主要培养诗人与医生,其余国家的“经文学校”相当于后来的综合性大学。新疆库车克兹尔曾发掘出一座公元200年至公元600年兴盛于西域的经文学校和免费图书馆,该学校分两大部门:“法藏部”(Dharmagupta…Schule)和“说一切有部”(Mulasarvastivadin…Schule),主要教授诗歌和医学。

第211章

一名匆匆而来的兵部议郎(参谋)递上一封军情急报。高翼看了一眼,面色平静地将其传递给金道麟。

高翼的冷静并不代表金道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