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帝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地的丢失,但是刘秀不行,一旦刘秀战败,哪怕只消一场败仗,所有拥护刘秀的势力都会土崩瓦解……

这场演武,直看得刘秀后背发凉——柏人城的兵员素质竟然如此之差,士兵甚至不能在马上开弓;勉强开弓射箭也并不能准确命中目标。

这样的士兵如何能与王郎的精兵抗衡?

刘秀压抑不住心头怒火,在演武场当即惩罚了两名强棒教头,邓禹极少见刘秀发怒——更何况那两名强棒教头一招一式虽然并不算绝顶地精湛,但是从力道上还是能够看出两人已经使尽全力,刘秀滥行惩罚,多多少少会引起众人不满。邓禹于是力劝刘秀不要因怒施刑!

“刘公,柏人城有数千兵马,兵员系新近招募,枪棒教头极为短缺,军中更没有人懂得阵法。”

刘秀似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欠妥,他稍稍缓了神色,止住了因为盛怒而一只不停抽搐的嘴角。

“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寻找一位懂得阵法、练兵的将军帮助刘公训练柏人驻军才是,各位将军可由人选。”刘秀无奈地说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没有妥当之人可以推荐:冯异、邓禹虽然经常与刘秀等人谈论河北之地的归属,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可是若论整训兵马则近乎一窍不通;王霸、超期、祭遵领兵冲杀有余,练兵不足;耿弇是上古太守耿况之子,自幼跟随父亲抗击匈奴的侵扰,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够使匈奴王闻风丧胆,如此种种,使得耿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上古兵马,排兵布阵自然谙熟于胸、不在话下,可是耿弇早已经在鲜城突围之时与刘秀失去联络,现在放眼刘秀所有将领之中,竟然没有一人能够担当得起此等重任。

正当刘秀限于困境之中时,有人来报:从汉中王刘嘉处,投奔来三员将领,为首的称为贾校尉。

汉中王刘嘉一向与刘秀交好,从汉中王处投奔而来,必然非同一般。

邓禹这是也疑惑不解,听到“为首的自称贾校尉”之时就猜测,莫非来者之中有贾复,如果邓禹猜测没错,那么柏人整兵已经没有什么大碍。

三人得到允许,向刘秀自我介绍起来。

“小人汉中王校尉贾复,奉命前来助大司马整饬河北兵马。”

“小人汉中王长史陈俊,遂贾校尉一同前来。”

“小人朱祐,不知大司马还记得在下?”

朱佑,好生熟悉的名字,一幕幕画面在刘秀的脑海中不断翻转。

朱佑,刘秀在长安太学求学时的同窗好友,又是同乡,与刘秀一向交好。长安求学归来之后,朱佑和刘秀一样拒绝在王莽朝廷中任职,而是跟随刘演一同走上了反对王莽的道路,后来,刘演被更始群臣陷害之后,朱佑一直待在更始朝中,从此戒急用忍,韬光养晦。直到后来,阅人无数的刘嘉得知朱佑有追随大司马刘秀的意图,而且朱佑一向与刘秀交好,于是刘嘉奏请更始皇帝直言朱佑同陈俊、贾复一同前往,朱佑得知大喜,欣然前往,这才发生了三人一同前往河北支持刘秀的一幕。

刘秀:“文叔当然记得朱兄,只是不知道朱兄在长安过的还舒心?”

朱佑:“文叔不要再提了,在长安王凤等人岂能是好惹的主,大司马幸亏早日远遁河北,否则必有一番争斗!”

两人寒暄一会儿,朱佑看着诸位将领道:“在长安时就听说,文叔这里有一位懂得排兵布阵的将军,大有来头,据说是上谷太守耿纯之子耿合,不知坐下哪位才是耿将军,我这里正好也有一位同样懂得排兵布阵的贾将军。”贾复忙上前打哈哈道:“朱将军抬举,不过耿将军的威名我也使早有耳闻,如果耿将军不嫌弃,我倒是乐于切磋!”

刘秀:“不满两位将军,先前耿合将军却在我麾下,只是,先前鲜城突围时被打散,现在也是不知所踪。”

第六十九章 突骑精兵援刘秀

就在刘秀在河北兼收并蓄、招兵买马之际,刘秀背后的更始政权也采取了行动。

安城,长乐宫,刘玄,更始群臣……

大殿上,更始皇帝刘玄正接受群臣的礼拜。礼拜完毕,王凤首先进言。

“臣有本启奏!”

“讲!”

“臣收到眼线,河北之地有刁民王郎蛊惑人心,据邯郸城自立,企图抗拒我朝。希望皇上早作打算!”

“欧,河北?!我不是已经派遣大司马刘秀去河北稳定局势,区区一个王郎应该不足为虑!”刘玄回应着王凤的话,这令自己颇感新鲜,这些时日,尤其是更始打下洛阳、长安之后,更始皇帝只顾玩乐,河北之地的危局早已经淡出自己的视线,更没有心思关心王郎的势力到底怎样。

“皇上有所不知,大司马虽然已经到达河北,可是王郎狡诈,在河北到处散播谣言,蛊惑人心,期满民众自己是汉成帝的后代,竟然取得河北大部分城池;大司马虽然睿智,可是毕竟一拳难敌四手,与王郎河北之争多少显得有些劣势;大司马他虽然也曾经一度占据河北大部分土地,可是那毕竟是王郎出现之前,谣言散播开来之后,河北大部分城池已经望风而从。如今之计,希望大王派遣一位得力的将领协助大司马平定河北,河北一旦平定,攫取天下大权就指日可待。”

“王将军所言有理,不知道将军可有人选?”

“这,小人不敢妄言。”〖Zei8。Com电子书下载:。 〗

“臣尚书仆射谢躬愿意领兵前往。”只见一位身材魁梧、满身披挂、满脸胡须的将军站出来恭恭敬敬朝着刘玄施了一个礼。

“好,就依各位爱卿所言,择日令尚书仆射谢躬领六位将军连带数万兵马,前往河北征讨王郎!“

日上三竿,诸位大臣都已经无事可奏,一声钟响,满朝大臣依次退去。

尚书仆射谢躬追上走在自己前面的王凤,一脸谄媚。

“据我所知,王凤将军一向与刘秀不悦,为何却要小人毛遂自荐去河北帮助刘秀平定王郎,这样一来,岂不是遂了刘秀的心愿?”谢躬想起昨天王凤与自己的谈话,当时王凤示意让自己领兵前往河北。

“看来你还真是愚钝,做到尚书仆射这个位置,当真是难为你了。”王凤冷笑着,嘴角向上高高扬起,谢躬并不喜欢这种表情,但是寄人篱下,容不得他喜不喜欢。

“小人确实愚钝,走到今天还是多亏王将军的提拔点拨,这件事,还请大人明示?”谢躬察言观色,企图能够从王凤的脸上看出个中的奥妙。

“好,那我今天就好好点拨点拨你,在河北如果我们不出马,任凭刘秀自生自灭,你认为刘秀与王郎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目前王郎占据城池最多,刘秀手下精兵良将最广,孰胜孰负还很难说,小人愚见,王郎与刘秀应该是平分秋色。”

“哼,平分秋色?!你当真是小看了刘秀,在刘秀面前,王郎可以逞一时之勇,但归根结底,他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的人物,不管你出兵河北与否,河北迟早是归于我朝。”

“所以王凤将军是要小人自荐领兵出击河北,协助刘秀讨平王郎,虽然名为协助,实则是辖制刘秀,不让其在河北一家独大。”谢躬一边说着一边阴笑,偷眼看着王凤。

“看来你还不算特别笨,能够看清楚本将军的用意。”王凤得意道。

“只是王将军为何如此确定大司马对更始心怀异心?想当初,刘演被杀之时,刘秀并无悲痛,相反对更始是毕恭毕敬,这样软弱的人,即使对更始心怀异心,又能够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呢?何必让将军如此挂怀,以至于非得让小人领兵数万前去河北,这一去将军不怕长安再生出是非?赤眉大军虽然不足为虑,但是最怕更始身边李松作祟,这个李松先前就鼓捣着更始背离将军的意愿,万一小人领兵前往河北离开长安,只怕手脚会愈发放得开呢。”

“这个你不必操心,赤眉大军虽然为数众多,声威显赫,但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暂时还不足为虑,至于李松,凭借一个没有实权的更始……暂时还不能挟权自重;真正重要的是大司马刘秀,现在不采取措施将来必定成心腹大患,你本不是绿林、南阳子弟,加入我朝的时间并不算早,刘演和刘秀兄弟情深,这一点……你并不知,自己明明对更始和本将军恨之入骨可是偏偏表现得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种人才是真正地令人生畏。”王凤在一边侃侃而谈,而谢躬则有点似懂非懂。

有了刘扬十万大军的支持,与邯郸抗衡已经是胜券在握;更始政权又派遣尚书仆射谢躬率领六将军及六万兵马出兵河北,刘秀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抗衡王郎,恰恰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势力让刘秀在与王郎的争锋中胜出减少很多悬念……

案牍上的蜡烛已经变成一堆烛泪,上面的公文高高堆起,渔阳太守彭宠脸上尽是疲惫之情,他望着其中一张竹简,双手展开,皱着眉头仔仔细细地端详着。

渔阳同上谷一样,同是河北重地,能否取得两郡关乎河北的归属。

渔阳太守彭宠收到了王郎要他归降的文书……

上谷、渔阳二郡素为天下精兵所出之地,尤其是两郡的骑兵号为突骑将军,破阵溃围,天下无敌,一直是两郡能够独立发展的关键力量,王郎此次想要收降渔阳、上谷,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想要尽早得到渔阳、上谷的精骑,以此在与刘秀的争锋中获得优势。

彭宠左右为难,王郎传来文书的消息众将已经收到,如果拒不归属王郎,势必会与其他官属的本意相互违背,如果顺应众意,那必然又与自己先前不向王郎屈服的本意想违背,彭宠因此左右彷徨。

“有一位儒生前来拜见太守。”

“儒生?!哪里来的儒生?”彭宠向来崇尚儒学,爱屋及乌,难道此人知道自己尊崇儒学?

“不知道,不过来者说是为了王郎的事情来的。”

“为了王郎的事情?!”彭宠喃喃自语越发觉得此人来头不小,听他这话的意思似乎知道了王郎送文书给渔阳的故事,消息当真是灵通的很。

“太守,小人王一山拜见太守。”

“说吧,你来这里又何贵干?”

“我远道而来,太守难道不请我就坐喝杯茶?”

“来人,请王先生喝茶!”彭宠的语气里并非有那种暴戾之气,但却夹杂着一些不怒自威,末了,又补了一句“王先生请就坐。”

“王一山见彭宠这样说,虽然语气里面有些不快,但是王一山就像是没听见一样,丝毫不客气。”

“说吧,你到这里来不只是为了讨一杯茶喝吧!”

“对,彭太守很聪明,我是为了王郎的事情来的,如果我没有猜错,太守想必已经收到了王郎的文书!我不知太守心中是如何打算的,但是您的部下大多数已经归心王郎,所以猜想太守正处在左右彷徨之中。”

“哈哈哈哈,果真是一言就切中要害,只不过我渔阳郡到底归降王郎还是刘秀,这……又与你又有何干系呢?难不成是受人唆使,假意冒充儒生来替王郎或者刘秀说情的。”彭宠打量着王一山,义正言辞道。

“不瞒太守,我王一山此次前来的却是受人之托,但此人既不是王郎也不是刘秀,我只不过是来替太守揭开王郎的骗局,避免您闭目塞听。”

“在陈述事实之前,我有必要表明一下身份,我王一山是王郎的同族兄弟,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其实王郎并不是什么汉成帝之子,而是一个争勇斗狠的街头地痞,数年前杀了人逃到邯郸城,凭借自己对《易经》的一知半解,在街上做了算命先生,刘林投靠大司马刘秀不成后,就与王郎纠结起来,两人一同编造了‘汉成帝之子’的谣言。”

“你说话可是要有凭据的!”彭宠狠狠道,只是不知道自己眼中的凶狠是因为被王郎欺骗还是被王一山震惊。

“这兵荒马乱地,亲人死的死伤的伤,哪里去找人证物证?不过太守信奉儒学。想必不信鬼神之说,难道‘王郎之母感孕’的故事真的能瞒得过太守,王郎当真能够因为一股黄气受孕,是不是信口雌黄,明眼人一看便知!”

对于彭宠来说,王一山的这一番言论极有说服力,现在仔细想想先前坊间流传了关于王郎的谣言,当真是破绽百出……

正当彭宠左右彷徨之际,吴汉随后进入,向彭宠陈说利害,吴汉是渔阳郡的安乐令,按照建制统归彭宠管辖,又得彭宠的信任,因此吴汉深知彭宠多疑的习性,句句戳中其要害。

“小人安乐令吴汉,拜见彭太守!”彭宠没有抬头,知晓吴汉的来意。吴汉于是接着说:“如今渔阳完好,控弦万骑,依靠大郡的资源可以从容选择去向,如果再联络渔阳西部的上谷,两郡则足以抗衡王郎。”渔阳太守彭宠本来就是生性多疑,听到吴汉的一番切中肯綮之言,又联想到刚才王一山的话,心中不禁对王郎的身份产生深深的怀疑。至于上谷,太守不必担心,小人有一同窗好友名曰寇恂,深得耿况的信任,上星期我已经得到飞鸽传书,耿况已经派自己的儿子前往长安拜谒更始,如果太守派小人出征上谷,保证马到成功!”

“好!”彭宠还没有说完,就已经被其部将盖延硬生生打断,不过吴汉还是能从彭宠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出他已经同意自己出使上谷,心中一阵窃喜。

“上谷太守特使前来拜谒!”盖延低声絮语。

“请!”一个字铿锵有力。

“寇恂兄弟!你怎么来了?”吴汉发现来者正是自己的宿日好友寇恂,猛然一惊。

“原来是吴汉兄弟!没有想到吧,我奉上谷太守耿况之命前来拜谒彭太守!”寇恂只顾与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叙旧,很长时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此行是来拜谒彭宠的,慌忙正色道:“小人失态了,还请太守不要怪罪。”

“无妨无妨。”尽管彭宠并没有怪罪,但吴汉和寇恂从彭宠的语气里还是听出了些许不满。

“我此行前来正是奉上谷太守耿况之命,与太守共同商议练兵之事。渔阳、上谷素为天下精兵所出之地,所战则无不胜,所攻则无不克,如能同心协力共击王郎,则大事可成。”

寇恂激昂地说道。当年耿况正式被自己的这种气势所感染才对自己言听计从,允许自己动身前往渔阳。

“那如果兵马归你统辖,你将如何部署?”寇恂明白这是彭宠在试探自己,如果自己不能够拿出有效的作战计划,彭宠即便是有心归附刘秀也是会有所顾忌。

“如果太守同意联兵抗击王郎,就由数千骑军南攻鲜县;与此同时我返回上谷向耿况复命,上谷即派遣长史景丹、耿合挥兵南下与数千渔阳骑兵会师,然后齐心协力攻占王郎城池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等地,最后兵临广阿,听候大司马刘公的调遣。”寇恂的一番话是整个作战部署呈现在彭宠面前,少时彭宠也是一位溃围三军的将领,理解寇恂的作战部署很有分量,几乎是无懈可击。

“好,看来将军很懂得用兵之道。吴汉、盖延、王梁听命,令你等三人率领三千骑兵出征鲜县。”

于是上谷、渔阳分别派遣兵马出击王郎,两方人马在鲜县会合,渔阳兵马由吴汉、盖延、王郎统辖,上谷兵马则由寇恂、景丹、耿合分兵统帅。

数日之后,渔阳、上谷联军即攻克涿郡、河间、中山、巨鹿等郡国的二十二县,击杀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斩首三千余众,一时间,两郡威震河北……

兵临广阿。广阿城里面大街小巷都是一片荒芜,老幼之间相互搀扶,稍有的一些壮年也都是伤痕累累,他们往往都是神情疲惫,用沾满泥垢的手指抚去头发里面夹杂的雪粒。众将领看到这令人心折的一幕,心中不由得失一番感慨。又忽见前方车骑甚众,旌旗飘扬,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