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对叶延冰的免职令下了,他失去了在军事上最信赖的助手。
现在王明远上将必须面对复杂的战局承担起最高责任了。从昨天开始,德军猛攻卢布林21军防线,战况至为激烈。张作相给王明远的最新的电文说德军突破了63师的防线,正在组织反击。张作相的电报里没有提到增援,但却说了德军有迂回卢布林后方的迹象。
根据王明远的命令,第1集团军司令官熊勋中将切尔诺夫策赶回了文尼察远征军总部协助王明远工作,王明远交给熊勋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根据现有的情报研判战局并提出我军的行动计划来。
叶延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个集团军编成后,第1集团军目前只辖5、9、15、16四个军,其中第5和第9军为防止罗马尼亚局势恶化危及远征军交通线安全,仍留在切尔诺夫策一线。而第15、16军已经西移,实际上加入了石大寿指挥的第2集团军序列,这样,在波兰东南方向,远征军可以投入的兵力是七个军另两个独立重炮师。
赶回文尼察总部的熊勋用四个小时研判局势后,向王明远报告说,“德国人显然是想将西方面军全部装进网中。俄国人给我们的情报我不太相信。对付俄军第11集团军的德军绝不会有9个师或者更多,最多5个师!它的主力必须向北而不是向南。现在德军沿维斯瓦河分成了两大股,彼此策应。维斯瓦河西岸的德军的目标是华沙,其战略任务是配合北路德军合围俄军西方面军。维斯瓦河东岸德军主要是对着我军的,这对于德国人是痛苦的,但不布置这一路就不能保证德军战略意图的实现,毕竟我军集结的消息不可能瞒过德军……”
“司令命21军固守卢布林是正确的,它是波兰东部的交通枢纽,德军不拿下卢布林就很难向华沙展开主力兵团,也无法取得面向我军的战略支撑点。这一路德军来势很猛,敞开了他的侧翼而不顾,德国人是不是感觉到了我军跟俄军的配合出了问题?这很有意思。”
“司令是不是担心德军绕过卢布林扑向华沙?我认为不太可能。只要卢布林在我军之手,德军的行动就不自由。所以德国人必须占领卢布林才会感到安全。21军并不需要挡住德军向华沙方向的迂回,只需要固守这个点就可以了。德国人愿意迂回就让他迂回好了,现在是冬季,反而有利于德军的运动了,如果他们绕过卢布林与内圈德军会师,对我军并非不利。我的意见是主力现在还不要动,要看一看德军的动静再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让我想一想……”王明远陷入了困难的选择。
王明远明白了熊勋的用意。根据俄国人提供的情报,从克拉科夫这个口子涌入的德军判断为30个师左右,其中9个师转向了东南,攻击俄军第11集团军并将其驱逐向东南,保障德军后方安全。主力兵分两路,沿维斯瓦河两岸向北展开了突击,西岸德军沿凯尔采——拉多姆突向了华沙,与俄军西方面军部队展开了激战,另一路则沿维斯瓦河东岸经斯塔洛瓦沃拉突向了卢布林。这股德军大约10个师,其前锋部队已经与21军展开了激战,企图占领卢布林后构成面向华军的外圈。
远征军投向波兰的七个野战军是一支足以扭转局势的力量!如果立即投入攻击,可以拦腰切断维斯瓦河东岸德军并在突破点和卢布林之间构成一个小包围圈,搞得好的话会逮住3…5个师的德军。但德军也可能逃脱,因为其西面并无敌情。当远征军冲过维斯瓦河,必然与内圈德军发生交战,从而将德军吸引到自己身边。这样一来,俄军西方面军南路的危机顿解,但战役的压力很可能要由中国远征军来背。
熊勋的打算和叶延冰如出一辙。即让俄国人和德国人先火拼,待局势明朗后中国远征军再扮演救世主角色。
但这样必将继续恶化中俄的关系……远征军的打算瞒不过任何人。如果俄军西方面军遭到重创,即使华军收复华沙也无济于事了。波兰大部将被德军占领,德军东部战线将缩短500公里以上,节省出大笔的兵力。
熊勋他们是从军事上考虑问题的,但王明远必须将政治因素加进来。
当天晚上,王明远亲自起草了一份给北京的绝密电报,亲自到电报室看着报务员发出了这份电文。他在这份长电中分析了远征军的局势,建议提前发起攻击以挽救俄军的崩溃。在等候最高统帅回电的时候,王明远叫来了熊勋和薛晓才阐述了自己决定了理由。熊勋理解王明远的决定,叶司令已经为此做出了牺牲,“王司令,即使按照您的设想打,也需要等一等,让德军更多的部队钻进预定的包围圈。击溃战有什么意思?”
“但张作相打的很苦。虽未要求增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一直在北方军区,对这个军的了解比我深吧?他们守得住卢布林吗?需不需要3军增援上去?”
“我对21军的了解还不如您。我一直在外蒙带5军,去年才接了9军。如果不放心,我乘飞机赶到卢布林督战。”
“那倒不必,我需要你去大寿那里协助他指挥,”王明远沉思片刻,“我决定再次报告北京,我们将立即出击援助俄军,不要司令为难了。晓才,你来记录。”王明远在口授电文前说了一句话,“总统选举就要举行了,就让我们用一次大捷为司令祝贺连任吧。”
王明远的第二封密电再次发出,表示自己将顾全大局,提前发起进攻战役,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击溃并争取歼灭维斯瓦河东岸德军,保证远征军向华沙方向的道路畅通。根据第一阶段的战果再确定第二阶段的战役目标。
当晚,俄军副总参谋长阿尔杰米耶夫中将抵达文尼察,王明远上将接待了这位使命与范德平中将基本相同的俄军副总参谋长,向他通报了自己的决心,告诉他已经下达了战役命令,集结于利沃夫以西的远征军部队将展开行动,力争将维斯瓦河东岸德军消灭,然后将继续向西突击。
阿尔杰米耶夫将军闻讯长长松了口气。这就好了,之前跟华军的分歧基本消除了。他的使命就是督促王上将立即行动,现在可以向统帅部复命了。当王明远问及俄军西南、西两大方面军的现状时,阿尔捷米耶夫将军坦承情况很糟糕,西方面军陷入德军三面夹击中,不得不费尽力气转身向东对付身后的威胁,“现在好了,只要贵军展开攻击,局势就会好转。”他建议王明远至少调一个军转入卢布林方向,从那里转向华沙,王明远明白俄军担心北方的威胁,企图拆散远征军顾及各个战场,“现在所有的兵力都必须用于当面战场。您说的是第二阶段的事情,先让我们解决眼前的危机吧。很遗憾,由于贵军西南战线迅速崩溃,我们失去了取得更大战果的机会,不得不做出牺牲了。这符合彼得堡的战略,但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正文 第二十节 波东战役(一)
卢布林防御战在远征军未曾估计的时间开始了,德军的进展超出了石大寿的预计,也超出了王明远的预计。而战役甫一开始,21军遭遇了远征军入俄以来的第一场大败。
远征军总部的战役计划已经通知了张作相少将,21军的任务是拦头,挡住德国人锋利的矛头等待主力的拦腰一击。这个部署不出张作相所料,但引起了郭松龄准将的不满,“按照这种平庸的部署,为何不让第3军也靠过来?这不是借刀杀人吗?”
“不准说这种话!”张作相严厉地制止了郭松龄,“你留在军部,我到63师督战,我们已经退无可退,未经命令不得放弃一寸阵地!违令者就地枪决!”
王明远素有仁慈之名,但不等于不会开杀戒!特别是对于21军这种非主流部队。司令官的命令很清楚,必须固守卢布林并保证卢布林向东的道路畅通。21军在抵达卢布林接到固守该城的命令后,张作相带着师团长们实地勘察了地形,部署62师于城东,63师于城南,61师一部于城西,该师主力为师预备队。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部署,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将战斗力最弱的63师置于城南方向而将主力61师当做预备队值得推敲。国防军的师是最大的战术兵团,配备了完备的辅助部队,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医护一应俱全,可以独立承担各种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最强的师充作预备队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不可避免地要拆散使用,也就难以发挥主力师的作用了。
结果真出现了张作相不愿看到的结果。挟击败俄军长驱直入威势的德军一下子就压倒了63师。
担纲攻击矛头的德军第20军是东线德军久负盛名的部队,为了完胜波兰战役,东线德军在霍夫曼参谋长的主持下进行了战术革新,特别总结了筑垒地域突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先进的战术,在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于一点的前提下,重新研究了步炮协同、空地协同、战斗工兵的使用及分队渗透。一些战术的成型受到了中国人的启发,比如青岛战役中华军战斗工兵的使用给了德军深刻的印象。而普洛耶什蒂战役中国夜袭成功也“教育”了德国人,有着深厚军事素养的日耳曼民族本就是一个善战的民族,德军的总体素质肯定高过了华军,所以这些东西学起来并不难。
德军在克拉科夫的突破证明了新战术的有效,德国人当然不会再犯西线的错误了,所以在卢布林的进攻战中继续使用他们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攻坚战术。
负责波兰战役总体策划的马克斯·霍夫曼当然不会忽略华军。罗马尼亚战役已经证明了华军较俄军更难对付。所以霍夫曼设计的南路德军在向华沙的进攻中摆出了两路攻击的阵型,一来是受制于道路,更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从乌克兰扑过来的华军。其在维斯瓦河东岸运动的德军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付华军,霍夫曼为其配备了最强的部队并亲自指挥这一路。
在基本判明华军集结区域后,霍夫曼判断,华军自乌克兰西进波兰,其进兵方向不外两条路,一条是自日托米尔——克罗斯坚——科韦利——卢布林,另一条路就是从利沃夫到热舒夫。仔细权衡各种因素特别是后勤因素后,霍夫曼认为华军自利沃夫西进的可能性更大。利沃夫不仅是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俄军西南战区的后勤补给中心,重装备超过俄军的华军部队不可能不利用利沃夫的物资。所以,霍夫曼拿出了针对华军的方案——以一个加强的精锐军为前锋,力争在华军主力进入波兰之前越过斯塔洛瓦沃拉,越过华军的预定阻击线闪击卢布林并占领这个要点,调动华军以争取主动权,主力则在塔尔努夫——斯塔洛瓦沃拉一线设置伏击圈,当卢布林告急,华军主力必然北上,就会钻进他精心设计的伏击圈而遭到迎头痛击。在击败华军后,德军将解除后顾之忧,行动完全自由了。
军事指挥官最主要的功课之一就是计算,所谓的运筹帷幄其实就是做数学题。对于外行相对神秘的军事指挥领域,作战指挥就像解方程,这道方程式中有常数也有变数,己方兵力、装备、补给等都是常数,形势、敌方兵力等因子则是变数。所以,中国古代兵圣孙武才有“多算胜,少算不胜”的教诲。所以,情报的准确自古至今就是将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这场中德军事对决中,中德双方主要指挥官都没有搞准常数,更遑论变数了。
首先是双方都没有准确地搞清楚对手的兵力。中国远征军因初来乍到且蹲在远离战线的乌克兰,获取敌情的渠道主要依靠俄军的情报,程建国少将率领的航空兵团倒是抵达了前线,一来受制于机场数量,飞行部队正在陆续转场抵达,更主要为了不暴露远征军的空中实力,叶延冰一直未允许展开大规模侦察。对于德军在波兰方向投入的兵力自然就搞不清了。俄军通报沿维斯瓦河东岸突向卢布林的德军约10个师,实际情况是整整14个师!霍夫曼将军将主力置于维斯瓦河东岸了,他不击败华军就不能安心进行波兰战役。
而德军对于华军兵力的估计也出现了大偏差。德军一样搞不清华军的实际情况。只知道华军后续部队正在抵达乌克兰,而切尔诺夫策附近的华军一直未动。因此德军统帅部判断华军投入波兰的兵力总数在15个师左右。这显然低估了远征军的实力。
双方既不明确对方的实力,在战略上也多有判断失误。德军没想到华军两路分兵,一路是21军和3军,走北路进入卢布林一线,但两个军隔着三天的路程。石大寿指挥的另外五个军则走了南路,从利沃夫方向进入波兰。远征军的计划是由21军和3军拦头,主力拦腰截击自斯塔洛瓦沃拉向卢布林运动的德军,在卢布林以南合围歼灭其主力。在罗马尼亚战役之后,远征军对战德军的信心提升了,觉着以21个师配属重炮兵及空军,击败10个师的德军不在话下。之所以将第3军置于卢布林方向,完全是出于道路问题。石大寿要求3军隐蔽行踪,不急于进入波兰,以免吓住德国人导致战役计划的落空。所以卢布林方向只有一个提前进入波兰的21军。
德军的速度超过了石大寿预计,他没想到斯塔洛瓦沃拉在开战四天后就陷落了。这样一来,德军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军队有可能逸出自己预定战场而迅速北上,他亲自指挥的五个军就只能追击德军了。所以他命令21军固守卢布林,而命阎树林指挥的第3军火速西进,与21军靠拢作战,不得让对手一兵一卒越过卢布林一线。
而德军获知卢布林出现了华军后,越过斯塔洛瓦沃拉的德军第20军没有犹豫,直扑卢布林,那是德军计划中一个必取的要点。
波东战役就这样爆发了。
21军进入卢布林后,张作相没有考虑利用城市阻击德军,而是将防御阵地设在了城外。在华军将领的习惯性思维里,一般没有打巷战的念头,倒不是畏惧巷战的残酷,而是舍不得打碎了精美的建筑,中国实在是太穷了,即使在异国他乡,将领也舍不得战火毁掉城市。
张作相将21军主力师61师摆在了城南,将62师一个加强了炮兵的步兵团摆在了城西,为了保证东面道路(3军必定要使用这条大路)不被切断,63师放在了城东。62师主力(张作相的总预备队)和军部直属部队则留在城内。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部署,方案当然上报给了石大寿上将。石大寿没有提出意见。他也提不出意见,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过卢布林。
但令21军首长们意外的是德军20军根本就没有主攻城南阵地,他们将主力放在了城东,第一天就突破了63师的阵地。由于63师的疏忽大意,也因为63师战斗力弱,当德军突破188团1营阵地突向后方时,指挥预备队反击的188团团长中炮阵亡,导致了188团的溃散,师部急令左翼189团反击,却被士气高昂的德军打垮,连师部和炮团都受到了严重威胁,紧急转移至187团阵地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仅仅一天,张作相的左翼就崩溃了。
德国人长途奔袭,采取非常规打法是很正常的事,他们严重缺少拖曳困难的重炮,自然不会强攻华军的既设阵地。这算不得什么高招。波兰平原和寒冬季节为德军迂回提供了便利,战争就是这样,总是青睐于因地制宜不循常规的将军。
从未设想过的局面出现了。自然令张作相和郭松龄气急败坏,他们还想着在卢布林打一个漂亮仗为21军及老长官争光呢。现在却面临截断退路独立作战甚至被合围的危险了。63师的失败原因很多,军部没有派出小部队前伸,缺乏有效的侦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但63师未构筑坚强的防御阵地的主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