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夷简排挤出朝廷的大臣全部召回。马上朝堂就会为之焕然一新,百邪莫侵。可连元俨也不敢说出太多的官员,否则老太太又想胡思乱想,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再次从吕党变成石党。现在老太太不喜欢平衡吗,这样调四个大臣回京,不多也不少,合老太太的心意。
这也是元俨的一次妥协。当然也只是暂时的,一旦老太太驾崩,石坚挟收复幽云十六之势,回到朝中,一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现在关健的是就要平稳过渡。不差这几个月时间,况且现在石坚也没有本事分身回到朝廷。
两个人谈妥了。于是解决外面的危机了。其实问题看似严重,但只要老太太作出一些承诺,这些百姓也不是想造反。马上就会化解。这一次不但老王爷,连皇上与太后也出马了。推着小轮椅,还是皇上推的,以示母子关系莫逆,这也是小皇上聪明起来,现在不能让老太太对自己产生反感。
首先来到风暴的中心,也就是百姓围攻吕夷简的地方。现在元俨与老太太谈话了这么久,而且在这之前,事情就发生了好久。可怜吕夷简被围在轿中,就是四周有许多官军,为他撑着盾牌阻挡,他的轿子也让百姓石头瓦片,砸得破烂不堪。这还是吕夷简有先见之明,看到了群情熊熊,就怕有百姓危害他。因此这轿子做得还很牢固。
可就是这样,也因为轿子被砸破,他在里面闪无可闪,让几个大石头块子落下来,砸得鼻青脸肿。看到他的样子,元俨不但不同情,反而后悔早来几步。不如让他多在这里困一些时间,让老百姓砸死算了。
但这只能想想,现在不能再耽搁了,否则要出大麻烦。特别是元俨眺望四望,许多地方因为贫民与富人之间的冲突,传来厮杀声,还有房屋烧起来,到处在救火。整个京城就从来没有这样乱过。
看到了皇上与王爷来了,老百姓手中的东西全部停了下来。老太太没有人理睬,可是皇上是好皇上,王爷也是好王爷。元俨走了出来,大声道:“你们看看,现在皇上在这里,如果石大人回到京城,看到这一幕情形,不知道他苦心经营,想有好日子过的一群人是这个样子,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着他一指远处,一些地方的打砸抢。
这时候刺客也跑了,闹也闹到现在了,老百姓心里也冷静一来了。一看京城现在到处人喊马叫,火光四起,还有一千多宫中侍卫手持着步枪瞄准他们。一个个头上冒出冷汗。这回可闯大祸了。
看到众人不敢动手,几个侍卫连忙将吕夷简抢救出来。不管最后怎样处理,不能让一个堂堂的宰相,给老百姓用石头砸死了。那么朝廷的脸面就丢大了,而且会酿成大案子。
其实案子想小也小不起来,这回动乱,死亡的人数不下数百人,无数的房屋被烧,还有许多人家的财产被抢,损失不计其数。
看到老百姓因为吕夷简脱困,又要蠢蠢欲动,元俨一使眼色,江德明连忙宣旨。这个太监得到刘娥的宠信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不是权利将眼睛迷住了,也是一个机灵的人。
一是太后即日还政。听到后,所有百姓全都跪下来,山呼万岁。
听到这欢呼声,老太太不是滋味。
元俨立即附在她耳边说,不然不行,怕老太太又要犯疑惑。
元俨说道:“太后,可记得少年天子乎?”
这是指宋真宗的。当年在寇准与吕端一手劝戒下,宋太宗立真宗为太子,有一次宋太宗与真宗一道拜谒祖庙回来,路上百姓一起抢道争看皇太子,看到真宗的样子,许多人欢呼少年天子。宋太宗回到宫里郁郁寡欢,就与寇准说了:“现在百姓的心一起向着皇太子,视朕若何?”寇准答道:“这说明圣上所选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宗这才转怒为喜,与寇准饮酒大乐。
这里寇准的意思是以社稷为重。如果皇帝一代比一代强,这是好事。就怕老百认为皇太子是昏庸的人,以后老皇帝死了,国家也就要败坏了。而不是以个人为重心。
这件事情刘娥当然铭心刻骨,如果真宗不为皇上,现在也轮不到她有今天的权势。在凤辇中应了一声,表示对百姓的欢呼不放在心上。不过老太太也犯了疑惑,哀家为了百姓节衣省食,难道这些百姓就这么望哀家还政,或者是哀家错了。
如果元俨知道她产生这种想法,心中一定大喜,可她在辇中,没有一个人看到她的表情。圣旨还在宣读,第二条就是起用王曾四人,分别担任宰相副相,还有枢密副使,吕夷简贬为参政知事。虽然后面一条让百姓反对,可前面四人的启用,还是让百姓高兴。可更多的人喊道:“石大人!石大人!我们还要石大人!”
元俨被百姓如雷一般的喊声吓了一跳,再次附处身去,对刘娥说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有些艰苦,因此希望石不移回来将他们的生活变好。”
老太太在辇中再次说道:“没有关系,既然皇叔说石不移是忠臣,启用他也是早迟的事。但后果皇叔可要为赵氏江山负责。”
虽然对石坚的映像有所改观,可元俨就凭几句话想使她产生好感,还是不可能的。但确实现在也在心里埋怨吕夷简办事不力。
元俨才大声说道:“石大人会回到朝廷的,但现在石大人正在收复幽云十六州,一时无法脱身。各位父老乡亲,还请多多谅解一下,明白一下轻重。不过各位放心,要不了多久,石大人就会回到京城的。”
“万岁!”百姓再次欢呼,许多人都跪下来。
其实到了这地步,连吕夷简脸色也灰暗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圣旨开始宣读第三项,减税。一率税务从减八成。这也是元俨的建议,现在吕夷简为了朝廷的收入,下等县变成了中等县,中等县变成了上等县,上等县变成了优等县。税务加重,也是百姓不满的另一个原因。
这是关系到百姓的实利,这一声万岁喊得再次嘹亮无比。
然后就是朝廷为了表示实行的行动,立即调出大量武器,送到河北路,如果石坚同意,都可以派出大量军队,听从石坚指挥。同时下旨,让石坚担任河东河北三路安抚经略征讨使,有权处理河北三路所有事务。并且赐予先斩后奏之权,有权斩杀三品以下大员。后一条石坚未必当成一回事。但也为石斩杀深州知州正名。
这是向石坚妥协,也表示了朝廷的决心。
众人再次山呼万岁。
最后一条是处执。今天的事情闹大了,必须要处理。首先是擎英等人,必须要缉拿归案,但可免去死罪。也是朝廷优待了,这个头可不能开,否则以后刺客三不如意,就刺杀当朝宰相,那还了得。百姓聚集也不追究,但对夹在中间闹事的百姓一律捉拿归案。同时为了安抚民心,朝廷将下旨,对城中所有贫困百姓极行补助。
念完了圣旨,元俨这才喝道:“朝廷既然如此了,各位还不满足,难道真想造反不成,还不散去。”
现在没有话说了,税也降了,马上还另有补助。同时皇上终于亲政了,虽然吕夷简这个王八蛋还在朝中,可王曾再次担任宰相,还有范大人、蔡大人与晏大人也回来了,石坚也总掌北方军政大权。再不满足,自己也过意不去了。
因此在百姓山呼万岁中,一个个散去,风暴的风眼风都停息了。其他各处的暴乱也很快地平息。可是吕夷简气急败坏的回到家中,一看再次暴跳如雷,原来他家中早让百姓砸得比他那顶轿子还要惨,几乎人人带伤。一个小妾因为漂亮,让老百姓不乐意了,你这个老家伙,还养这么漂亮的小老婆,不祸害国家是鬼!于是也在暴乱中,让百姓揍死。其他的家丁因为为了保护财产与他的家人,在与百姓冲突中死了四人,其余都受了伤。他的大夫人,也就是马亮的女儿吓得躲藏在地窖里,才幸免于难。
事情过后,连他的几个儿子也写信给他,说他虽然是好心,但办了坏事。何必跟随太后后面,与石坚冲突?老太太需要一个贴心的手下,你不做就行了,看人家夏竦比你还要坏,这次多精明,躲在南方就不回来。但这话因为是父亲,没有好说。现在急流勇退吧。
吕夷简到了这时候,也心灰意冷了。可现在急流勇退,也退不起来了。石坚死了那么多手下,会放过他。
但城中除了吕夷简与姜遵一些大臣家中是一片狼籍,其他人家都是载歌载舞。乐的,这一次他们认为是自己逼迫朝廷更改政令的,有功劳。只有少数人家中因为有家人手伸得太长了,抢了东西,或者打死了人,被开封府衙役找上门来,抓了起来。
老程当天就辞职,我不干了,这次我犯了错误,导致局面恶化如此。可皇上再三将他劝阻,恕你无罪。这时候你不做,谁来做这开封府尹。实际上小赵祯看得清清楚楚,与老程无关,这次是太后不知悔改,加上皇宫失火,都让百姓认为是警告朝廷,最后矛盾激化起来,连擎英的刺杀,也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也许是这一次出来,看到民意如此,让老太太心中有所触动,也许是老太太自然命不保夕,第二天就开始还政。让赵祯亲政,总掌国家大政。其实还是一个幌子,只不过在朝堂上看不到老太太了影子,不但在朝堂上,连大臣也见不到老太太了。可赵祯遇到大事,还得请示老太太,同时老太太对外面的情况也没有放过,派出贴身太监不断地禀报。
不过这又是一件另人高兴的事儿。而且赵祯第二天上殿后,立即派出专人,开始援助京城弱势群体。老百姓当晚立即放了许多烟花。但这一天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让赵祯感到一愣。
群臣欢呼。吕夷简还站在首班,现在王曾他们都不在京城之内,还是吕夷简为首。他等到群臣拜见完毕后,开始进奏。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赵祯差点笑起来,为什么,因为就是吕夷简现在朝堂,将朝纲弄得乌七八糟,怎么有资格正朝纲?还有塞邪径,现在朝堂成了吕夷简的一言堂,顺昌逆亡,不管好的坏的,只要反对他的就扼杀,这算不算邪径?辨佞壬,现在朝堂之上,一班忠臣到了哪去了?不过禁货赂,这一点吕夷简都能站住脚,除了权利心重,排挤异己外,其他品性还可以。绝女谒,这是好事儿,不知道母后听了会有什么感想?疏近习,这也是好事儿。不管忠臣奸臣,说得对自己也得听。罢力役,如果一条鞭法成功,这一点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以后慢慢来吧。最后一条节冗费,石坚也在动手,上一次借助商人之事,裁减了许多禁军厢军,还有冗官。
虽然所说的八条,吕夷简本人也触犯了好几条,但总的来说,这八条建议都是好的。赵祯一一采纳。群臣再一次山呼,这就叫会纳谏,特别是吕夷简的谏议都纳,况且别人。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理,赵祯这个头开得很好。连老太太在宫中听到后也不由点头,对江德明说道:“皇上大了,哀家是要还政了。你也听好了,以后要对皇上尊重,不能轻慢。”
江德明点头。不过不以为然,现在小皇上亲政也只走个过场而己,他都不知道大祸临近他头上。就是小皇上肚量再大,也不可能放过他与任守忠这两太监的。
吕夷简再次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件事请求皇上恩准。”
“尽管奏来。”现在皇上还对这个吕夷简心里面有些发毛,昨天八王叔不是说过吗,现在不能将吕夷简逼急了。
吕夷简说道:“臣深负皇上与太后重望,可现在国家经济因为臣的一些失误,导致民生困难,还请皇上处罚微臣。”
这叫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错了,让你处罚我。
赵祯有些闪神,处罚,他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本能是件好事儿,巴不得早让他退出朝廷,可小皇帝在心中犯疑惑,吕夷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试探?避嫌?或者是其他?
第605章 不领情
石坚也站在了山岗上,他在目测着风向。对这玩意儿,他也没有什么底,虽然以前是玩过,可那是专家设计的。材料也讲究,不但骨架采用优秀的材料,连机翼也用了泡沫芯外蒙玻璃布,用碳纤加强,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可现在,整四不像,或者称它为一个大风筝才是最正确的。
不错,石坚设计的正是一种简易的无动力三角翼悬挂滑翔机。也用了一些折叠式的钢架做翼骨,同时用了油布做翼。但因为石坚这事物也只是与朋友玩过两三次,记忆当中不是很清楚。因此现在做出来的有点四不象,而且因为时间紧,赶得快,对质量石坚更不敢保证。唯一一点,就是他设计了几个图样,让崔灭狼回去分别做出来后,在夜晚找了一些偏僻的地方试验了一下。在中间选出了最好的一个式样来。
然后大量赶制,后来在真定府剩下的士兵中找出了一千个敢死队员来。连夜训练了一夜,这也是一个悲惨的一夜,一百多个士兵摔伤,还有几十个士兵从高空中跌下来,摔死。这个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一个是质量不过关,第二个是士兵对这玩意不会操作。虽然石坚将注意事项写得很清楚。但这时候的人对天空有一种莫明的畏惧。
与热气球不同,那是在一个巨大的球形下面,还有吊蓝的保护,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可现在却借助自己的力量飞上天空,而且还是很高的天空,不害怕的士兵几乎一个也没有。
不过这没有办法,否则现在攻克紫荆关的难度太大了。于是死上万人,不如死几百人。虽然石坚吝啬士兵,但也不得不为之。这几百宋兵也是民夫装扮,来到了紫荆关下。
这时候正值秋天,风向正好,石坚再一次用望远镜看了看前方两山中间的那个雄关。这个雄关与居庸、倒马二关称为内三关,也是幽州的重要屏障。历史上成吉思汗就是攻居庸关不下,从紫荆关绕道下紫荆关,然后攻易涿,平幽州,内外夹攻,夺下居庸关的。但现在成为契丹大同的重要保障。
它位于紫荆岭上,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当然,现在石坚有了许多新式武器,如果强攻,就是它再险峻,也可以攻克下来。只是石坚不想士兵死得太多罢了,这才想到用滑翔机进入城中,然后内外夹攻这个办法。
现在关上四周有许多紫荆树,因为季节进入了秋天,紫荆树的叶子全变成了紫色。这景色就象幽州的香山红叶,就是在这夜色里,也里满山叶儿如山火烧一般。这是河北的著名景色之一。
现在石坚可没有心思欣赏这风景,他在看着紫荆关上的契丹士兵。同样,契丹士兵也没有心思欣赏这些景色,现在山下几万大军,还是石坚亲自率领的,虽然就是身处雄关之上,也是心惊胆战。在这深夜里,还有士兵在城头上巡逻。
石坚做了一个手势,范护乐立即下山,总攻开始了。
不是夜晚契丹人就没有防备,而是夜晚可以掩护飞在空中的宋兵,不然在白天,等到宋兵快要降落时,正好是契丹人的箭靶,统共就这几百人,一二三就射没了,还攻什么?
一会儿石坚看到大营开始动了起来。无数的宋兵开始抬着各种攻城器械,向紫荆岭上攀登。紫荆关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