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同样还是一条坚忍不拨的行程。除了特殊的道路,不得不冒着风除白天行军,大多数道路还在继续在晚上行军。所以远远看到他们契丹人的打扮,普通百姓早就跑了。因此石坚这一支军队还是没有人注意,就到了太行山中部。
眼看离邢州的地界越来越近了,石坚这支军队终于露出了马脚。
这一天他们刚要准备扎营时,一个探子向石坚禀报,说有一支来历不明的队伍借着两边山区的地形在向他们靠近。
石坚一听,立即吩咐他们再探再报。这时候离邢州很近了,他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就是邢州战役结束,他还是不能暴露。
有人用兵多,但不精,就象现在宋朝一样,常规士兵都在一百多万,可能打仗的没有几人。还有人用兵精而不多,象石坚就是如此。他这次前往幽州,宁肯不从沧州霸州抽调兵力,也要保证每个士兵的不能太差。他也舍得装备,如这次的战马,还有其他的东西,如望远镜,他带了几十个,几乎每个斥候小队都有两到三个望远镜。这样更能扩大他们的视野。
可怜那支部队盯着石坚这支契丹大军,特别是这近万匹战马,他们眼热得不得了。看到他们行军一个整夜后,就要扎营休息了,想捡便宜。可没有想到早被人家反盯上了。
一会儿探子又来禀报,这群人大概有四五千人,没有盔甲,全部是平民装束,但手中都有武器,不过长相好象是宋人。
石坚不能大意啊。现在别看到了宋境,可许多地方被契丹占领,而且契丹人侵略的地方,已经扩大了更南方。宋朝占领区很混乱。有契丹人占领的地方,还有宋军坚守不失的地方,还有契丹人扶持的伪军。他也不敢肯定这支部队是那一个类型的。于是作了部属。
一个来时辰后,这支部队就摸了上来。他们胆子很大,也可以理解,在这山路上,不知道这支契丹蕃子有什么举动,白天不走路,却在晚上走路,就更废力,这一夜走下来,不要说他们是契丹蕃子,就是那些女真蕃子,也累坏了吧。
还真别说,石坚这支军队中还真有几十个女真蕃子。
还有让他们胆子更大的是,连站在营地门口的哨兵都在迎着太阳,咪缝着眼睛,在打盹。他们这是有心对无心,而且人数上占了优势。现在就是这些契丹蕃子发觉了,也来不及上马。只要不在马上,他们未必怕契丹人。
这次他们胆子大,也是无奈,因为失败逃到这大山里,他们缺少供给,可前方让契丹人封锁了,还没有办法逃回去。如果能将这些契丹人杀死,功劳就不说了,主要他们有了这么多战马,就可以立逃回去。
于是一个个蹑着脚,小心翼翼地靠近。石坚躲藏在树林里,看着他们的样子,差点笑起来。现在他已经可以断定,这是宋朝战败逃向太行山的部队了。
不错。勇敢可嘉。其实也不是,饿得没有办法了,只好拼一下试试看了。
但这种战斗也太愚蠢了。幸好石坚他们不是真正的契丹人,如果是,今天就是这四千多宋兵全部牺牲的时候。当然,如果宋朝将领全象狄青那样,不要说是西夏,契丹,就是后来的阿骨打,也未必讨得了好。
石坚做了一个手势,那意思这是自家人,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呆会儿不要下狠手了。这个命令很快用手势传下去。但石坚也必须将他们留下,否则如果消息走漏,也不是很好。
所以他们一边好笑,一边躲藏在山腰上的林间看这些宋兵的表现。终于靠近了,一声喊,石坚气得差点儿一脚踢在石头上,你们冲锋就冲锋,可得有一个阵型吧。这么一窝蜂,整是一群难民,也许江南天理教的叛军都比他们表现得好些。
冲是冲了。可这时候那两个哨兵忽然冲他们笑了起来。然后滋溜一下,跑走了。
这支宋兵的首领,也没有首领,总共八个指挥使,他们也勇敢,还带着头,冲在前面。可他们还在发愣,人家哨兵冲我们笑什么,不好,中圈套了。刚喊撤,四周那支契丹大军全部冒出来了,用弓箭指着他们。还有一个长相英俊的青年站出来和他们说话:“你们中间那一个是首领?”
这几个指挥使脸上冒着怒火,喝道:“狗蕃子,要杀要剐,听便!”
石坚气得差点笑起来,不错,打仗不行,但很够种。他说:“谁给你们这么大胆子,竟敢骂本官的?”
咦?怎么这个青年蕃子说的宋语好流利。
石坚将印信拿出来,叫范护乐递给他们。不递不行,这些指挥使看来没有看到过自己,自己说是石坚,他们会相信么?恐怕现在他们的心理状态,就象是惊弓之鸟一样。
石大人?这几个指挥使一看就愣了,然后欢呼,然后开始痛哭流涕,这几个月他们吃了不少辛苦了。既然石坚来了,他们就有救了。
不但他们高兴,他们身后所有宋军都高兴,自以为都要成死路了,可没有想到石坚来了,一个个那个哭得欢畅啊。
石坚心想,你们还是大老爷们吗?
但确实自从契丹进入中原后,他们战败逃到太行山中。契丹的围剿,加上供给缺乏,还有寒冬的折磨,损失惨重。这支溃军不断地有逃兵加入,可不断地有士兵死亡。前后近一万人,现在剩下不到一半人活下来。
事实他们也饿得皮包骨头。
耶律焘蓉听着他们在哭诉,吓得不敢说话。当时,石坚杀一个俘虏,她都哇哇地叫。现在人家宋朝军队摆在眼前。这一次死了多少人?实际她心中有数,这一次契丹前后共击毙十几万宋兵,抓捕的更多,但其中有不少平民在里面,真实数字没有办法统计。但亲眼看到,更震撼一点。
石坚对于这些战事,同样他也早就得知了。相比于耶律焘蓉,他更是看多了士兵的死亡。其实这一次的动乱,也未必没有好处,不但是巩固他的地位那么简单。例如正好有借口整顿商人,还有士兵的战斗力。这也是无奈的想法,已经到了这地步,只有往好处上面想了。
石坚听了他们大致的遭遇后,然后问道:“你们那个是首领?”
对于他们宁肯饿死,也不会投降的精神,石坚是赞成的,可也不能就这样打仗吧。
呼啦,这七八个指挥使全过来了。
石坚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七八个首领?
这几个人回答,我们都是指挥使,也是这里最大的官员,因此都是首领了。
石坚差一点气倒,蛇无头不行,可你不能有两个头,甚至三个头,可他们都好,七八个头,这个还能有一个统一的主意么?
他命令道:“全部背过身体,蹲下。”
这几个指挥使一听莫明其妙,可他们那里敢违背石坚的命令。
一个个转过身体,象一只蛤蟆一样蹲下。
石坚操起大脚,说道:“奶奶的!”
一人一脚,将他们踢飞出去,半天都没有站起来。
第480章 还己之身
这八个指挥使好不容易站起来。他们还不解,怎么着,我们表现算是很勇敢,你不夸奖我们就算了,也不能这样踢我们屁股。
就连士兵也感到愕然,毕竟石坚是宋朝的文奎星,这样踢人也可以,他官太大了,要踢你咋的,可怎么连粗口也爆了。
还别说,石坚没有在河北路与河东路军营呆过,对于他们两路军中一些祥细情况知道得很不清楚。就是他从河东路抽调那一万人,都是军中的佼佼者,这个训练水平没有法子质疑。
但大多数军营的士兵可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自宋与契丹签订和议以来,两国边境就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士兵缺少训练。或者将领们自己也在偷懒。但不训练总不好吧,于是自己儿练箭法臂力去。
特别是宋朝那好几十斤重的盔甲,身体单薄了,还真没有办法穿。因此某些程度,个人力气上并不比契丹人差多少。别看这些人饿得面黄饥瘦的,可大多数力气还在,否则他们也没有胆子来袭石坚这一支“契丹”大军的营。但不配合便罢,越配合越坏。
石坚让这几千宋兵站好了,现在你们饿吧,我还得让你们饿上一会儿。他让朱耻从自己带出来的宋兵中挑出一千人,当然只是那些老兵,剩下来的新兵还是不行,但石坚也认为比这群逃出来的宋兵强。
一千个士兵昂首挺胸,站在哪里,一动不动。虽然现在不是在打仗,可都让人觉得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杀气。朱耻开始挥旗,随着他旗帜的舞动,这个方阵开始变换阵型,化作一个大铁锥狠狠向前冲去。石坚点头,这才叫冲锋呢。然后朱耻再挥旗,铁锥一分为三,整个分离的过程中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一个战士打乱阵型。
然而表演并没有到此结束,在朱耻的指挥下,三个铁锥再次相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铁锥。然后再分,整个分合过程十分短暂,可阵型还是一点没有紊乱。在朱耻指挥下,三个铁锥再次分化,成了九条小毒蛇,狠狠击向远方。可是朱耻再一变,刚才表演是攻,现在表演得是防了。
大旗一舞,九支小铁锥迅速裹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圆形,前一排士兵搭起了盾牌,后一排士兵举起了弓箭,再后一排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武器。那象他们刚才一遇到石坚军队从四面围上来,一个个站在哪里目瞪口呆。也算不错,还没有下跪投降,否则石坚都要抽他们耳光。
可石坚看着这八个指挥使,一个也没有在反悔,好象石坚的手下,有这样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
石坚本来想开导他们,想想算了,在浪费口水。但在宋朝的制度下,溃败的已经不算这三路的军队了,在南方的军队还要差。不过也好,朱耻带着军队这一练,让这几千宋兵更加敬重,不然不听指挥,反而更坏,难道石坚为了灭口,将他们全部杀掉。
于是给他们发放了一些粮食。实际上石坚大军行军到这里,粮食也不多了。不过马上他们执行完最后一项任务,也要离开敌占区,不愁供给。
石坚于是向这几个指挥使询问了一下外面的情况。他们知道的也不多,都在这大山里逛荡,让契丹人吓坏了,不敢出去。至少在这大山里,不利于契丹骑兵的优势,还能勉强斗一斗。石坚冷笑一声,勉强,这是人家没有把你们这些人看得上眼,否则早就将你们灭了。
这一次契丹人的进攻,宋军损失惨重,在这三路是宋军的主要防守区,屯集了几十万大军,光禁军就有近四十万人。但败啊败的,现在祥细情况石坚和朝廷都不知道。虽然没有契丹人公布的那么惨,但也不会好到哪里。至于契丹击杀十几万,掳俘近二十万人,其中有许多是无辜的百姓。不能真当数的。
可是据各种情报,受损的大军,包括被俘虏的在内,确实有二十万人,已经超过夏竦进入西夏一战的损失了。
但他们也接到小道消息。虽然还有一半州县在宋朝军队控制之中,可是有许多州县都没有官仓,里面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日子生活困难。
这个石坚也能理解,里面物资充足的州县自然受到契丹人的光顾了。而且契丹占据了这么多地方,想要得到情报,太容易了。自动有人会卖主求荣。
也不能说这次契丹进攻的技巧不高超。特别他们一感觉到兵力不足,就立即扶持向他们投降的宋人上位,让他们组织伪军,为他们维护治安秩序,他们是来“勤王”的,不能将所有百姓都当作战士杀死,或者抓走吧。
石坚看着耶律焘蓉,哼了两声。那意思,你就折腾吧,到时候我会加倍让你们契丹偿还,就是你抹脖子也没有用。
耶律焘蓉低下头,没有敢吭声,可是她在心想,我也没有办法,你们大宋不亡,就到我们契丹亡了。
然后石坚斥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八个首领的情况。这八个人头低了下去,原来这八个指挥使都是先后战败,带着手下逃进太行山避难的,但他们的手下都差不多,而且官职也差不多,于是怕出现争执,就出现了八个人指挥军队的情况。
石坚都懒得和他们言语了。最后他连向他们询问,为什么不化整为零逃出太行山都省了。有时候古人的思想还真愚昧,比如我的家乡那个伍子胥过昭关,我就怎么看怎么不懂了。就算是为古人解脱,说沧海桑田,两千多年前昭关以西以北都是沼泽(那么以南地势更低的地方,不成了湖泊?他怎么有路逃到长江的),不能再向南从长达一百多里太湖山中的矮山翻过去,可昭关两边的城山与方山真的不高大,更不随陡峭,但让老伍急白了头发,最后还让友人替他送死,上演了一出悲情大戏,最后逃到江南。因此,石坚这次计变前面一变动,后面就命机速房的探子到太行山中打探一条避开所有关卡的道路。他在幽州呆了十几天也是为了等待这个消息的。
虽然很难走,可还是走出来了。当然,他们如果推着小车,带着大量辎重,就别想了。至于这些人,想要叫他们改变这一观念,也根本做不到,于是只好困在太行山中等死。
吃完了,精神足了,有救了。石坚先让他们休息一会。但随即还是将他们打散,让他们在后面假装还是在打自己主意一样。不分开不行,这一支大军,有契丹正规士兵装束,也有宋朝逃兵装束,很吸引人眼球。只要一动,就立即暴露了目标。马上就会传出去。
但石坚没有再让他们分成八个首领了。直接让崔灭狼接过了指挥权。这八个人也没有异议。现在逃命吧。就是不逃命,他们也不敢与石坚争权。
石坚还送了四千多匹战马给他们,不送也不行,他们这一行人一人三骑的太奢侈,容易引起人注意和联想。而已经到了这里,石坚也舍不得将这些战马丢掉。现在宋朝本来缺乏战马,加上这一战又让契丹掳获了许多走了。连大手大脚的石坚也对这些战马精打细算。
当然,只要局势一平稳,或者杨文广如果将萧惠的军队平灭,河西走廊的商道再次恢复,那么回鹘人的大批马匹就会送回来。可现在正急要战马,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两支队伍还在这大山里绕啊绕的。到了第三天,终于来到离邢州不远的一个叫岙柰岭下的小山窝里。在这里,终于石坚碰到了折惟忠派过来的人。也不敢派多,还都是平民装束,现在契丹在占领区巡逻得很严密,并且还有许多伪军帮助。
石坚将这几十个人召进来询问情况。他得知,在前线因为宋朝的防范,加上契丹兵力不足,还有石坚在幽州一闹,士气不高。于是契丹进展缓慢。现在契丹皇帝开始准备撤军了。
但这次契丹的另一个将军萧孝穆行军很有本事,他们就是在撤军,也是从容不迫。连折惟忠也找不到机会,只好跟着他们的脚步缓步前移。
石坚听了也能理解。如果萧孝穆和折惟忠对敌,萧孝穆还在折惟忠之上。所幸折惟忠也打了许多年的仗,没有贪功,否则都会有机会,让萧孝穆来一个绝地反击。这个人是自己将来一个劲敌。
但这几十人中首领,一个都头,他面带忧色地说,这一次因为契丹撤军,将会给石坚攻击邢州带来许多难度。第一是因为契丹大军已经离邢州很近,第二因为契丹似乎真的开始撤军,而且还是要走河北这一条道路,一支近万人的部队进入了邢州,这支部队中还有三千多女真人。
说到这里,他瞅了一眼石坚身后的士兵,就是折惟忠这次配合石坚的行动,也打入了几百人,化装成平民进入邢州,可是石坚兵力不足。特别是那些女真人的战斗力,这回让宋朝士兵长了眼力。
这可是一个不好的消息,石坚让这个都头将现在契丹大军位置画出来。然后将前后想了一遍,终于明白辽兴宗的心意。同河东路相比,契丹人没有领土的要求,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