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她脸上开始出现了许多皱纹,任谁这样关押了两年的时间,没有半点外面的音讯,也会苍老得快。不过石坚还能看出她昔日的一些风采。
王林对石是对千恩万谢。但石坚再次嘱咐,千万不要干涉他们经营铁矿,那怕把王家的人全部排挤出去,也不要有怨言。现在必须要等待。
然后石坚要跟李晓风去见李织。可是这时候石坚提出要看到柳如诗,才肯前去。当然李晓风知道石坚打的什么主意。可他身旁的那个老者不知道。于是连夜派人到江宁府接柳如诗过来。
可第二天柳如诗的马车在外面等着。王林却将一封信交到这些人手上,信上是石坚用那文体写的,说自己已经报答了王林的恩情,让他们母子夫妻团聚。可是想到加入天理教,还是很害怕。所以不告而别。但请他不用担心,自己将掩名瞒姓,将这段时间渡过。也不会告诉别人此事。
这个老者傻了眼。相比于王林,这个赵青城更重要。可现在他又隐名瞒姓,到哪里找?或者只是石坚知道,派个使者向石坚问去?这次前来,他才是真正暗中的主使,而李晓风只是李织煅练他本事的,现在人跑了,李晓风没有事,可他要倒大霉了。
他生气地问王林怎么不发现。
王林一摊手说,赵先生昨晚说要带人看看矿藏,连平时看的书都没有带,只带着几个护卫离开就没有回来了,自己怎么想得起来。
这个老者立即派手下,在各个路口查看石坚的下落。
可他到哪里查去,石坚早上了曾家的大船向大洋岛驶去了。但他在离开时,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朝廷将契丹的事禀报,还有说在他拍卖的款项中,抽出一亿贯来造枪。对于女真人的战斗力,就是他自己也未必能有岳飞那样本事,那么只有用科技来战胜它。相信一亿贯下去,上万把步枪,加上无数的子弹,能将这威胁消除于弥耳。
但也是一个美好的想法。不是钱不够,而是工人与机器材料不够,况且还要保密制造。根本不可实现石坚所想像的数字。
而且因为时间紧急,他连梅道嘉派来江宁协助他的机速房的人员也没有等。不过他还列上一些名单,那些全是从大洋岛跑回来的海客,让梅道派出可靠的探子监视。但王林家没有动。因为有可能这些探子就会出事,将王林暴露出来。说不定这个王林以后还能派上大用场。
可就在石坚离开宋朝时,因为朝中一班大臣将他的话忽视,让一件大事发生。
第439章 贬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与石坚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石坚是好心,担心朝廷发行的交子量过大,将交子收回,并且硬挺交子价值。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用交子拍卖可以打九折,这让商人们感觉到有便宜可沾,因此拍卖起来更踊跃一些。
所以他在四月末离开大洋岛时,说凡用交子拍卖的可以打九折优惠。当然如果朝廷中的大臣配合他这样做。他这将是一场子经典的拍卖案例。可是朝廷并没有配合,他也不在大洋岛上,跑到江宁府,不敢露面。这开始造成最后的风波。
其实这几年来,无论大洋岛的富铁矿,还是两湾大陆的铜矿,都给宋朝带来了大量的金属。但得还是远大于流。第一是宋朝的庞大经济总量以一种飞跃的形势发展。就象石坚所说,无论是宁夏路还是龟兹,以及南洋各国的拍卖。这种形式让商人自动带着百姓前去开发,也随着造成宋人占着绝对优势。正如石坚所说,这才是真正的占有。而不象唐高宗拿下高丽后不得不送给新罗。因为没有宋朝百姓,光派士兵驻扎,每年军费就吃不消。不得不放弃。
这样也让最懂经济的人却自主经营,化弊为利。省得官府却胡乱安排。还有随着各种的开发,大量经济随之流通,而且这些经济还附带了更多的产业。这笔帐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算的。因此造成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宋朝对货币的需要求量更大。
而且各种新式机器,就连武器,都需要大量金属。因此宋朝的金属供应,还是入不足以付出。这也是逼得连保守的吕夷简都同意使用交子的主要原因。一是省下大量金属,把它们用在可用的地方,二是让宋朝的货币供应量满足。
但石坚这一着不但没有人配合他,反而在民间因为交子不多,造成交子价格上涨,这个推土机还在继续推,这个拍卖也还在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大量交子。因此有的商家公开打出凡用交子购买货物的打九五折或者九三折优惠,然后再捣给海客。这样交子价格反而一步步开始上涨。
吕夷简虽然也有才华,可对于这种骨牌式的经济反应,他可没有接触过啊。在他想法中认为现在交子已经到了很受欢迎的地步。当然,这还是与石坚有关。虽然石坚再三说过交子不动多印,但若是原来还有可能相信,可现在石坚不是说过,去看冬天到今年春天,天理教发动好大好长吗?但是现在呢?
可他们就没有想过,任谁也没有想到契丹这次女真闹出这么大事来。契丹不能分心,天理教还敢行动。于是吕夷简与一些大臣就奏议到,再印上两亿贯交子。刘娥也没有否决也没有认同,至少她也知道如果将全国的货币体制全部改成交子的话,那么省约下大量开支与金属。特别是铜,现在许多器械上都需要,连子弹炮弹更是需要铜来做弹壳。现在大炮与枪技术还没有成熟,一旦成熟了,到哪里找那么多铜来。
于是她下了诏书到大洋岛,可大洋岛石坚不在。包拯现在还是一个初哥,余靖也是从芝麻粒大官爬上来的,至于萧小一,可对这个金融业是一个外行汉。因此也老实地回答石坚现在出去不知道办什么事了,找不到人。
现在交子日见紧张,于是大宋再次发行了两亿贯交子,也很平安,终于也将交子上涨的势头抑制下去。这时候看到这两亿贯交子下去,虾不动水不跳的,连刘娥胆子也大了,于是再次发行三亿贯交子。这一来,是节省了许多铜的用量。但是这时候大洋岛拍卖的钱也出来了,而且不是少数,都是一亿贯一亿贯地往朝廷运送。
这么多交子堆在国库里有什么用?说明了它就是一张废纸,那有铜钱来得塌实。连朝中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况且老百姓。但他们不知道虽然是废纸,可老百姓认定它值钱,就是钱。认定它不值钱,它就不是钱。虽然说起来现在的总量也没有超过宋朝经济总量,连银行里就是有这么多交子,还有许多铜银在流通。但关健是它并没有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同。
也凑巧的是石坚离开了大洋岛,朝廷还没有办法找到他。后来听到他在江宁府,虽然有逾制,但他只带着几个护查天理教,也没有人敢进谏。敢么?人家那是与狼共舞,冒着多大的危险,一旦身份暴露,可真有危险。就是夏竦也不好意思在这上面做文章。
但刘娥立即派出皇城司的人找石坚,可又听石坚离开了江宁府,只有回了一封奏折,这份奏折也很关健,不然朝廷还要向女真提供援助,那时候才做了傻事。于是派了许多探子进入契丹东京道打听真相。同时在边关紧戒。但这个交子的事,石坚还是没有办法知道。
于是放吧。
这一放,终于使满朝大臣为此买了一个大单。
一开始放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惊动,但市面上的交子逐渐代替铜钱成为主流。当时朝中大臣还很高兴。然而这种交子的造价太低了,开始有人在上面打主意。当然也有假铜钱,可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铜钱,就是出现了假铜钱,也引不起大的风波。可是交子不一样,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对于造假交子的人,大宋律法很严,抓到就处死。可这利润太大了,还是有那么多不怕死的人造假。当然交子发行时,虽没有人民币那种一套套的防伪技术,可也是层层把关,用了最先进的印刷术,防伪技术在现代来说算是最好的。可老百姓接触的时间不长,而且现在消息传播技术很落后,许多老百姓还不能做到如何辨别真假。
这些假钞到了他们手上,可他们使用时,立即被官府没收。当然这种损失老百姓自己认了。因此三番五次下来,许多人再次选择了铜钱。而且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朝廷想要用废纸来换老百姓的钱。这个谣传流传开后,许多老百姓拒收交子。一旦收到交子后,立即换成铜钱。
这时候朝廷如果反应迅速,将大量交子收回,还来得及。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怕什么,银行里还有大量的铜钱,换就换吧。可这股风气一流传开,许多百姓再次使用铜钱,但还有许多百姓在银行里存了钱,也在跟风,他们将钱取出来,当然银行还是过手续似的给他们发放交子。但立即让他们兑换成现钱。
许多银行准备不足,于是出现了短时的铜钱短缺。实际上也没有几天就调过来了。可却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就这几天更加让人心不安。最后风气越来越大,连一些商人都开始将交子变成了铜钱,放在家里,不敢用交子。就在石坚到达大洋岛时,这种风气开始出现了高潮。随着越来越多商人的参加,朝廷的铜钱真的不够用了。
这时商人的劣根性出来了。实际上宋朝的铜也没有那么紧张,两湾大陆的铜矿源源不断地调过来,还有石坚公布的麻逸群岛的铜矿也拍卖下去,只等开发。但这些商人看到有利可图,他们将铜矿屯集起来,不卖了。这样一来,铜矿价格开始飞涨。而且看到不对,就连最忠心的商人也不敢用交子,难道眼看着让自己亏本。
最后交子泛滥成灾!
有许多百姓手上还有交子,连银行的铜钱都换不到,他们的交子在手上价格一跌再跌。从一开始黑市上的一贯交子换九百铜钱,最后跌到只能换五百铜钱,三百铜钱,一百铜钱!
也就是说,不但刘娥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亿贯铜钱也被宋朝的庞大经济总量,卷了进去化为乌有,还让朝廷背了一个巨大的骂名!这只是其次,而且随着交子的起伏,市场整个混乱。
然后是棉花,有人再次放出风声,说外国人全部有了衣服穿了,现在棉布已经开始卖不出去了。许多商人一看到这中间有利可图,再次附声应和。其实棉布是一个消耗品,虽然是外国人有许多穿上中国的棉布,可随着价格一步步下跌,销量反而更大,不要说外国,就是大宋也有很大的消耗量,最少在这短短的数十年,不愁棉布的销售量,只是利润的多少。而且上一年,因为大洋岛的事,反而宋朝的棉花种植量开始减少。
可这只有那些大商人与有远见的商人看到。而这中间图谋不诡的不在少数。只有压缩了棉价,他们的利润才更高。于是那些小型的棉农看着棉花压在家里开始着急,他们越急反而越卖不出去,况且其中还有许多普通的人家正等着棉花成熟,换米下锅。当然换作平时,朝中手里有了钱,完全可以代替商人收购,可现在他们手里只有老百姓当作废纸的交子。
这么多百姓嗷嗷待哺,而且就连家庭情况好一点的人,也沉不着气,这不是开玩笑,棉花如果不迅速变成纺织品,放在家中时间一长,成色就会发黄,那么就会变得不值钱。
这也是开始,后面抄作粮价、布价、煤价。今天煤是五个铜板一斤,明天就变成了十个铜板一斤,而后天又掉成了一个铜板一斤。许多大商人因为屯集,发了大财,而无数小商人开始破产,最苦的还是那些借债的小商人,与贫苦百姓。也就是说,宋朝的经济就从来没有这么混乱过,而且开始传闻有人迫于这场风波中的损失,悬梁自尽的。
只是数月功夫,只因为吕夷简与刘娥多印刷了四亿贯交子,就变成如此地步。
这时候,吕夷简和所有大臣全部傻了眼。这可怎么办?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因为交子不值钱,宋朝的许多官员是最倒霉的一群人。他们所拿的俸禄全是交子。可他们用交子做什么?于是连官员都在抗议朝廷发放交子,可朝廷不发放交子,发什么,没有钱可发。许多官员过惯了富足的生活,那么现在没有钱了怎么办?于是贪污受贿,一时官场风气大坏。
这才是其次。还有士兵们也要发俸禄吧,可他们怎么会要交子。没有现钱,许多士兵也不乐意了。开始出现了骚动。现在还好,没有哗变,但拖欠久了,这也是早迟的事。
没有办法,吕夷简引咎辞职,主动推荐让石坚回来主持朝政。
应当来说,吕夷简虽然心胸狭窄,可比夏竦要好得多。而且这一手做得也很漂亮。没有推卸责任,而且在报纸上公开刊登自己的失误。同时他也列举了许多数据,说明九亿五千贯交子对宋朝的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将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同时他还呼吁各大商人,看在朝廷待他们不薄的份上,主动使用交子,不要屯集铜矿。
然而现在这种形式,就是老曾也不敢将家中的铜钱换成交子。不过有许多有眼光的商人也在看石坚的行动。
但只是看,这一来一去,可不是在江宁府,二十天要不了就可以用快马赶到,这得要多长时间。
刘娥那是真急了,她征召了数条快船,每隔一天,就有一道诏书发向大洋岛。她自己也不知道发了多少道,是二十道还是三十道?
所有这一切,还不算什么。但就在这时候,她看到了石坚所说的好大好长的场面终于在宋朝最危急的时候拉开了它的面纱!
九月末,契丹东京道女真完颜部首领眼看骗不到宋朝援助的情况下,他们公开宣布,向契丹归诚。同时辽兴宗也公开下旨,让他做东京道大王。并且在萧孝穆主持下,发布了一系列让东京道轻徭薄税的政策。这种情况下,乌古迺自然对契丹感恩戴德。他征集了四万女真勇士,进入契丹南下。
同时,契丹也出动了近二十万大军,兵分三种,西路由萧惠统领,从阻卜部向宋朝龟兹路与宁夏路逼近。中路由辽兴宗亲自带着大军由契丹西京向宋朝河东路逼近。东路由萧孝穆与女真首领乌古迺顺着南京向宋朝河北路逼近。
然而这才是开始,越李王朝因为宋朝海客大量掳掠他们的百姓,向宋朝发出抗议无效后,这个小国家的新国王竟然带着士兵进攻宋朝的广南路。连那个日本国也在平忠常叛乱中发现了大量的宋朝武器,因此愤怒,他们的士兵从海面上登陆,京东东路、淮南东路、两浙路,不过这个岛国很猥琐,他们没有公开打出国家的旗帜,而是装作海盗,对沿海的宋朝百姓烧杀抢掠。
最让宋朝人震惊的是,在江南信州还暴发了农民起义。这些农民都是因为棉花买不掉,家中穷得嗷嗷待哺的人,受到有心人的盅惑,最后杀官夺粮的。
这个变脸让宋朝上下都感到震惊,就在数月前,石大人还带着士兵大捷,宋朝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可一眨眼溃烂如此?最叫一干大臣担心的是,现在除了少数精兵外,大多数士兵因为朝中没有现铜钱发了军饷,战斗力还是最低的时候。
一时间,朝中人心皆慌然变色,连刘娥每天看到奏报后,连连说心口痛。
第440章 偶遇
实际上如果石坚在朝中,他一定没有那么着急。因为大宋的经济总量还在,只不过经过了许多人有意无意地恶性抄作,将国家的钱还有一些匆匆忙忙跟风百姓和商人的钱抄到某些人的口袋。就是不出奇招,立即将国库里的丝绢代替钱币发放出来,安定一些必须安定的民心军心还有官心,然后利用宋朝庞大的税务,只要数月时间就可以将局势稳定下来。
可是这时候遇到这种情况都在犯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