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
这些天理教的人不但在伤及国家的根本,也在伤及国家的将来。头痛啊,石坚让他们一弄,事情越来越多。
而且后面几天,石坚就已经再也遇不到一个宋人逃回来,不用问,石坚也猜出大洋岛局势更加恶化。甚至叛党已经控制了整个大洋岛,所以才没有宋人再次逃出。
石坚这时候又看到了条快艇,向他的船队驶来。快艇上也挂着一个田字,石坚知道这是他们也看到自己的船队,派了快艇过来求救了。
现在距离更加近了,石坚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支船队的具体情况。逃在前面田瑜的船队剩下不足七十条船,而石坚知道他离开大宋时是带着一百多条船走的。这一下剩下的船只剩下一半,明显士兵伤亡也不会低于一半。
而咬在后面的船队上面挂着一个大大的唐字。那是大洋岛上叛民或者天理教立的国家,大唐。但他们足有三百多条船,在后面紧紧咬着不放。石坚还看到有一艘田瑜大军的船只被他们追上,他们立即派了十几艘船只围上去,然后那些身材短小但很灵活的土著人象一只只猴子一样,冒着宋朝大船上的箭林弩雨,攀爬过去。
虽然因为距离还是有点远,看人看得不是很清楚,石坚还是能看到一会儿,那艘船上的宋兵抵抗议的力量越来越小,最后甲板上战斗停息,那些猴子站在甲板上开始欢呼。特别是现在,他们知道武器有多少重要。有了这些武器,他们再也不怕那些外来者。
石坚站在船头上,为那艘船上的士兵默哀。他也知道,这是无奈的事。现在田瑜作为被追赶一方,而且向西北逃窜,顶风而上。必然将汽门拉到最大位置,这样更容易使蒸汽机损坏。如果蒸汽机坏了,现在可没有时间让你慢慢修理,尽管每艘船上都配置了修理工。那么就会立即被敌人围上来。同样敌人的船只也会坏,但人家只是追赶,也不是逃命。而且就是坏了一半船只,他们还是在兵力与船只上占着优势。
石坚命令自己这一条船的船长将船开到最大马力,将这艘快艇接应过来。虽然他已经早有了准备,可也要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和情报,这样才能稳妥地行事。
人接上来了,小艇上面的人级别还挺高的。一个副将,还有两个部将,两个押队以及几名士兵。
他们也许还不认识石坚,可看到石坚身后站着的赵堇与赵蓉,从她们身上穿着的黄色镶金边龙凤图案裙子,加上船头上锦旗上书大洋岛经略安抚征讨使,石,那个副将还是猜出石坚的身份。他行了一个军礼,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石大人?”
石坚颔首。
这个副将一听来人是石坚,他立即来了精神,跪下说道:“末将何子良叩见石大人,请石大人救下我们大军吧。”
他激动之下,都忘了给赵蓉与赵堇这两位尊贵的人物行臣子礼了。可是他也没有想过,石坚打仗行,可他也不是神仙,在这大海上他能将浪翻起来,或者将风刮起来,而且只能刮对方的船只,自己的船只不受损。
石坚也翻了一个白眼,心想不是废话吗?我能见死不救?
他将这个何子良们拉了起来,说道:“你将情况讲给我听。”
何子良这才用最简短的话将田瑜率军经过讲述了一遍。田瑜一开始也是很小心,毕竟他也在路上遇到了许多逃回来的宋人,说到大洋岛叛党势大。所以他在泊岸时,准备得很充分,所以士兵都准备好武器,盔甲穿戴整齐。但上了岸后,还是遇到了顽强的阻击。连着在三个码头着陆,都没有成功,让叛党击退到船上,反而折了几千名士兵。
石坚点头。他理解,也许田瑜在南方带兵与生洞打过小规模的仗,而且战绩也不错。可这是抢滩着陆,不但说田瑜是一个文臣,就是大宋的武将也没有遇到这情况。所以没有任何经验。现在田瑜因为害怕敌人的势大,将士兵全部聚集在一起,这中间有许多特大号的船只,因为靠岸的地点并不多。只要岛上叛党在这些地点注意了,这一百多条船在海上是多大的目标,很容易判断他们大军的去向。那么也很容易将土著人调过来堵截。况且参加叛乱的人中间有天理教,更有许多海客,他们手上也有望远镜。
田瑜一看这样不是办法,也不要进攻大洋岛上的叛党了,恐怕再这样下去,到时候四万士兵也没有了。况且这一次他四万大军中除了两万正规外还有两万是海客组织起来的义勇军,也就是等于乡兵形式的那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支援军队。这些兵战斗力更差。当然打顺风仗时,他们能起到作用,可一旦处于下风,他们反而牵连着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他们调转头,从大洋岛的西部登陆。现在宋朝百姓与海客开发的也大多是大洋岛的东部,特别是东南边。西部人烟稀少,土著人也很少。因为哪里毕竟有许多沙漠(三大沙漠与金伯利高原),不适宜居住百姓。所以这次叛乱的地方还是在东部,西部相对平静一点,或者也没有值得动乱的地方。但从这里就是登了陆又有什么用?难道他还能带着大军横穿近万里的路,到达东部与叛党作战?不要说这一路供给没有,也不要说等到士兵到了东部后还会不会有战斗力,现在连登个陆都没有本事,就是到了东部,又如何是叛党的对手?
田瑜只好在大洋岛与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海面上游荡,并且让从大洋岛逃出来的宋人,带邸报给朝廷,通知近下发生的情况,并说大洋岛上乱贼太多了,请求朝廷支援,自己现在大洋岛海面一边营救逃出来的宋人,一边伺机寻找战机。救人他的确在救,至于寻找战机他一开始还有过,可后来听到那些救上船的宋人说大洋岛上有几百万土著人在作乱,他就彻底地打消了这个想法。
石坚也是对这一点将信将疑。原来宋朝海客以及百姓对待土著人不是很好,石坚知道。所以在有心人的挑动下,最后大洋岛的局势糜烂至此。但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上亿的汉人居然向人口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满蒙下跪,自称奴才,打不过人家。实际上相比再过几百年后欧洲人相比,现在宋人的行为就象观音菩萨一样善良了。
最主要天理教那些装神弄鬼的玩意,才是真正对付这些落后愚昧的土著人不二法门。只要天理教将天龙八部的那些手段使出来,保管这些土著人会以为他们是鬼神,然后葡伏于地,俯首听命。这样天理教不但挑拨他们造反,也能将他们控制在手中。但有几百万人造反,石坚不大相信。
虽然石坚低估了大洋岛与两湾大陆的土著人的数量,可据各方面统计,大洋岛现在原土著人不会超过五百万人,但也不低于三百万。人也不少,但别忘记了大洋岛多大,足有八百万平方公里,有现在宋朝的近三个面积大,这样一分散,还能看到有多少人么?现在与宋朝接触过的土著人没有人统计过,但也不会超过三百万。因为许多地方宋人还没有到达。
这么多的人散在各地,就是天理教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聚集起来。就象南洋上千个国家,也未必个个天理教都联系过。并且还要再次刨去一部分人,就算妇女也上,可老人小孩不能算吧。把这些人再扣下来,还能继续有几百万么?一百万就撑死了。而且无论张元或者李织,他们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将他们的战斗力和作战经验立刻提上去。也就是说还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也是石坚只带了三万人前来的原因。
田瑜本来以为暂且在海上漂着,等待朝廷援兵过来再说。而且他们这一次供给也带得足。天知道大洋岛上乱成什么样子,不防止一下不行。并且新几亚岛上相安无事,他们也能取得水源。就是呆上几个月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没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土著人作乱,因为来得突然,许多海客的大船停在港口,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起锚,也让土著人夺去。
如果是土著人倒也罢了,他们最多将船上的货物与武器拿走,这些大船对于他们来说可没有办法驾驶。但操纵这次叛乱的是天理教,天理教靠航海起家,他们中间有多少海客!有多少人会驾驶海船!
因此这些土著人在这些人带领下,开始从陆地转到海洋,他们如果最后成功了,一定会在史书上大书特书此事,短短数月之间,他们的文明来了一个蛙跳,飞跃发展了几千年。
于是他们也来到了海洋,而且对两湾大陆回来的船只抢劫,这些船只上有货物,更重要的有武器。现在作乱的土著人太多了,天理教就是本事再大,也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人手上都有装备。况且现在宋朝对武器加强了管理,他们还要留下一部分武器,要在中原用。
这种情况下,田瑜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与他们展开作战。可是他们远攻上胜过这些原住民,但让他们靠近了,就立即是灭顶之灾。因为宋朝海船上士兵也不过几百人。当然几百人的重量对海船来说不算什么,如果按重量有的船带上一万人也不会沉没。可这么多人得要住吧,还要大量供给以及其他物资。因此就是石坚那条大船,上面也不过只有容纳了一千人。
但是土著人不管这么多了,船上能纳多少人,尽管装。反正他们能够迅速回去获得供给,只要带上一天两天的干粮就行了,况且他们生活本来就是朴素。也不是朴素,他们原本生活条件就是十分地落后。
因此每条船上的士兵是宋朝海船上的士兵数量的三倍以上,有的达到近十倍!就是他们身体柔弱,可好汉难敌四手,宋兵也不个个是狄青,不然也不会让契丹与党项打得那么惨。只要让他们的船只靠近,土著人爬上宋朝的战船,基本上宣布这条船只完蛋了。吃了几次亏后,田瑜不得不将船只拉开距离。可这是古代的海战,拉开了距离,威胁也就小了。而且随着土著人抢得的船只越来越多,这种相峙的局面慢慢地发生了逆转。
最后田瑜的船队几次交战不利,从大洋岛的东部开始被迫向中部转移。才勉强保持着不退。他也不敢退,没有崩败,他逃回宋朝,这一辈子仕途也算完了。现在虽然屡战屡败,如果运用得当,至少也能写上一个屡败屡战吧。
这一退好几千里地,本来田瑜以为这回总算相安无事了吧。虽然在东边,从两湾大陆回归宋朝的航线中断,田瑜也没有办法,现在他自顾不暇了。如果没有其他情况发生,他们是呆在这里,没有关系。毕竟现在从大洋岛主要叛乱的地方,到这里有两天航程,这样迫使土著人的战船上至少准备七到八天以上的供给,也就是说不能再带多少人了。如果他们船上的人少了,田瑜可不会害怕。
然而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田瑜接受哨兵的报告,说前方出现了一只一百多条大船组成的船队。上面还挂着宋朝的旗帜。这时候田瑜警觉起来,现在宋朝没有海客敢来大洋岛了。难道是宋朝官兵前来了?但他还是小心地派快艇去询问,因为临走时,刘娥在圣旨中已经说明了,外表看起来是土著人叛乱,可操纵的人是天理教的人,天理教有许多海客,也就是说也有许多海船。
果然前去询问的士兵没有看到印符,发出了警讯。这时候田瑜立即下令突围。至于那几个上去询问的士兵他也救不了。石坚这才明白为什么田瑜看到自己船队的番号后,还要派快艇前来询问的原因。
这一次田瑜的机警,使得他的船队免遭灭顶之灾,可是田瑜关健的时候还是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虽然这支船队船只数量比自己船队略多,可他们只是海客,上面也是海客雇来的下人,未必肯为这些海客卖命。他还想乘此机会,将这一支船队歼灭,那么也算是立下大功。于是下令向他们发起冲锋。
可两只船队交手,才发觉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些船队上也有少量宋人,但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只是驾驶船只的水手。而其余的人全是南洋各国的土著人,同样上面的人数也不少。至少还是比宋朝海船上的士兵多。这样一来,也弥补了武器的不足和战斗力的低下。
听到这里,石坚虽然心里有了准备,还是咬了咬牙。好,既然你们插手了,就别怪我到时候对你们这些国家不好意思。而且菲律宾群岛是世界最有名的铜产地,还有许多金银铁等矿藏,同时盛产稻蔗。印度尼西亚群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锡铝产地之一,最关健这里是世界最适宜种植现在宋朝紧缺的橡胶地带。还有香料棕油。相信石坚只要说出去,海客们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将这些地方占领了,也没有后来的南海海域上,那些小国家仗着美国的势力,罗里罗嗦的。这下面可是藏着很多石油。
至于还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部族并没有参预,石坚就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也成了陪葬品。当然现在还不行,这要等到国内安定下来,慢慢地处理。
两只船队在海上麈战了两天两夜后,不分胜败,或者某种程度上宋朝船队还占着上风。但第三天过后,从东面海域上涌来几百条船只,那是大洋岛上土著人将所有船只出动了。
田瑜见势不妙,连忙下令突围。但为时已晚。在两支船队的追逐下,这一次田瑜的船队损失惨重,有许多船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丢了下来,被叛党联众歼灭。
石坚听到这里,他将听到的与脑子里所想像的一结合,已经对大体上的局势更加明了。于是他开始下令了,将船队分成两个锥子形,向前方疾驶而去!
同时下令各个船只上做好战斗准备!
第401章 神罚(三)
这时候,石坚的船队离田瑜的船队已经很近了,也不过在五六节路程。石坚再次下令,将两只锥子分得更开,在中间留下一条宽大的通道。然后向前方的田瑜下令,请他的船队从通道里驶到他们的后方,后面的敌人石坚来对付。
田瑜开始以为这样下去,恐怕不到勃泥,自己的船队也就差不多会部毁灭了。就是逃到勃泥,也未必有好下场,不看到那些船上那么多的南洋土著人。也许勃泥也参加了进去不定。到了哪里,那些南洋人虽然船小,可离他们地盘近,乘座小船而来,自己的下场还要遭。现在他没有想到要立功了,而是怎样逃命。不然不要说他的大军,就是他的本人也会牺牲在这里。
还真让他猜对了,这一次不但勃泥,就是李慧所说的阇婆国,还有菲律宾群岛的苏禄等小国都参加进来。但三佛齐对天理教的劝说不置与否。毕竟他们经常与宋朝打交道,两国往来密切。当然国与国之间,友谊那是假的,如果相信这一点,最后你的国家被人卖了也不知道。三佛齐没有参预进来的原因,是他们看到宋朝太强大了,不敢参预。还有一个原因,三佛齐离大洋岛比较远,他们得利也很少。但同样他们对于宋朝海客的肆无忌惮地欺压南洋人,也很反感,特别是这次幽灵船之事后,宋朝海客在海上发疯,他们的船只也受到了一点损失。因此没有参加也没有向宋朝通风报信。
宋朝的士兵除了少数将领领导下的军队外,现在就是经过石坚数次大捷,但煅练的也只是西北军队。宋朝自太宗继位后,对武人压迫很厉害,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因此除了西北军队外,其他地方的士兵还是很柔弱。他们打顺风仗还行,打逆风仗就差了。现在情况危险,不要说是田瑜,就是连士兵也看出来了。因此他们惊慌失措,船队也没有组织好,各自为战,并且为了逃命,将蒸汽机的马力拉到最大。这样许多船上的蒸汽机开始出现故障,于是在这追逐过程中,一艘艘船只落了下来,成为敌人的猎物。可到了这时候他们不但没有反思,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