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指的布衣宰相张齐贤主动请见。

“不怕大臣进谏,就怕没有大臣进谏。那才是一件天大的祸事。”

刘娥更加不高兴,她反问道:“石坚那是进谏吗?那是在逼哀家!”

王曾说道:“请问太后现在的心情是好,还是很糟糕?”

刘娥没有好气地答道:“我的心情现在很好。”

王曾又问道:“那么石大人心情好不好?”

王曾意思是既然你心情不好,原因只是因为石坚要你公事公办。可是石坚呢,需要他的时候立即对他百般优柔,连皇帝都亲自到和州去请他。可不需要他的时候,马上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次石坚平灭元昊,可谓是出生入死,特别是万里长征,就是到了最后得知契丹突然提前进入甘州,也不惜危险,急行军到肃州与元昊火拼。可是他回来第一天上朝,就来了一个当头棒喝,能让他不寒心?并且在陕西拼命的将士怎么看?

实际上石坚已经接到申义彬的书信,说西北将士感到忧虑,连石坚这样的功臣不进反退,况且他们。石坚也只好写信让折惟忠范仲淹他们好言劝慰,并说出自己娶公主为妻,朝廷的难处。

因此石坚这次行事有些急燥也情有可愿。其实王曾对刘娥这样对待石坚也非常不满。他和鲁宗道一样的想法,那就是石坚也不要娶赵蓉,更不要娶赵堇,最好他来安心地做宰相。如果那样的话,王曾反而双手赞成,立即避位以待。现在石坚娶了两位主,反而拘束了石坚。

刘娥自然听出他话外的意思。她忽然一笑,也是,这次自己想限制一下石坚的权利,确实做得也猴急了。但她还是不服气,说道:“罗都统只是一个小奴才,这次犯了错,也不一定罪当处死。他是一个大人物,将元昊都活捉的神仙。何必要与一个奴才过不去。依哀家看他分明这是在摆脸色给哀家看。况且哀家也处置了杨怀敏,也善待了鲁爱卿的家人,也还了曹利用的清白。这还不够,不是赶明儿,哀家让他做宰相行么?就不能让哀家破这个例,他自己不也破了例?”

她这是在说气话。如果老百姓说说石坚是神仙还可有可无,但她执掌全国大政,说石坚是神仙,这不是在诛心吗?何况她真的舍得让石坚做宰相?如果舍得,也没有这么多矛盾了。

王曾叹道:“太后,什么例能破,什么例不能破?如果一个大臣能象石大人这样有惊天动地的才华,还能为朝廷拼死效力,并且不贪图名利。稍违一下祖制也是可以。当然臣也不是很赞成。但有些例子不能破。玄宗爱薛讷封为节督使开藩镇之乱,爱高力士开宦官之祸。这两个人都不是大祸害,但因为开了这个头直接导致中唐衰落。这也是吕易直(吕端)吕相小事不拘,大事不退的原因。”

刘娥还是不服气地说:“曹利用之死,罗崇勋关没有参预其中,他去查案,也是奉哀家的懿旨前去的。”

要是在平时,王曾早就急了,这比劝刘娥不要穿龙袍还要费力气。可现在一个在收拾行李要走人,一个抱着死理不放。他只好耐着心规劝。他说道:“太后,如果罗都统安心办案,也就罢了,可是他却借机公报私仇,诬蔑曹大人谋反。以一个宦官,诬告朝中一品大员,已经当斩。太后再想想,就算石大人这回的态度粗暴,可为什么鲁大人临终前,连家事都没有吩咐,而是委托石大人处理此事?石大人和鲁大人与曹大人有恩否?与罗都统有仇否?”

说到这里,王曾看着刘娥的神色,看到她有些意动,但脸上的怒容还是未减,他忽然想到了石坚的真正用意。实际上这次罗崇勋这么大胆子,何尝不是刘娥授意,或者罗崇勋也在揣测刘娥的意思去办的。现在刘娥没有了节制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石坚这次打击野心勃勃的内侍,何尝不也是对刘娥的规劝。

王曾又说道:“如果太后非要法外开恩,臣也是无话可言,只是石坚也要离开京城了。”

刘娥冷哼一声:“他是不是又要草民累了。”

王曾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并且将石坚说的将祸害元昊十倍的事特别提出来,当然最毒妇人心他可没有说。

刘娥又将茶杯扔在地上,厉声道:“他这是在逼宫,他这是在诬蔑哀家,哀家什么时候要杀他!好,哀家马上将所有大臣召进宫来品品这个理,既然他说罗都统诬蔑曹利用该杀,那么他诬蔑哀家该不该杀!”

王曾这时也火了,他也大声说道:“太后,石大人也没有说过太后肯定会杀他。臣只知道他说过两句话。一是等到事情结束,大宋再无外敌,我还会呆在朝中?我还要留着这条性命,为大宋将这个狡猾的敌人消灭?他如果怕死,还会带领着一万人深入虎穴?臣没有上过战场,可也知道那时候每天都会是有可能九死一生。太后,勿要为一个太监伤了大臣的心!”

他只是告诉刘娥,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了,人家石坚可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样的人,他更不是贪图名利,只是想让宋朝强大才进入朝堂的。一旦事情一了,你想留人家也留不住。第二也是告诉她石坚要离开京城,可不是怕死,他留下这条性命,是为了帮助大宋消灭敌人。

这回王曾可真急了,石坚现在为了迅速离开京城,合府上下一百多号人全部在收拾东西,这个老太后还在这里唧唧歪歪。

也许是王曾的大声将刘娥惊醒过来,她嗫嚅道:“可是哀家身为太后,他毕间是臣子。”

王曾这才长叹一口气,明白了,刘娥现在与石坚顶牛,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她是抹不开面子。他再次说道:“太后,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最后一次还在诸葛亮床前等了几个时辰,省怕打扰他的睡觉,史书没有说刘备失去君王之仪,反而说他们是君臣之间的典范。先帝临去,托孤石不移,让他以一少年身份,官居极品,使石大人最后终于将西夏平灭。让整大宋的百姓称道先帝慧眼识珠。就是石不移本人,对待百姓也从来不摆架子,要什么面子,所以士兵才乐于被他而用。太后,知错能改,特别是太后你,这更是美德。”

“好吧,哀家就听从你的意见。但如果石坚妖言惑众,事情没有他所说的那么严重,哀家一定严惩不待。”

实际上她等于是变向曲服了,旁人还会有可能,但石坚怎可能妖言惑众。

刘娥传旨让石坚进宫。

王曾这才擦了一把汗,今天他可费了大心血。蔡齐与薛奎一旁暗暗向他挑了一下大拇指。这是王曾,如果换作他们,可说服不了刘娥。

一会儿,石坚进宫,并且赵蓉与赵堇一道伴随。就是赵祯也看出来,她们是怕刘娥加害石坚,这是在保护他。

刘娥更是气苦,所谓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这嫁出去才几天,就吃里爬外了。

等到三人行礼后,刘娥问道:“石不移,哀家问你,自先帝时,我们赵氏就对你不薄,不然你一个弱小少年,怎能深居要职?为何说哀家会杀你?你这是在诬陷哀家!”

石坚望着王曾。心说你也别出卖我吧。王曾一摊手,意思是说为了朝廷,咱家就卖你这一回吧。石坚无奈,所谓忠臣也就是这样,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至于私人的利益只放在一边。就象禹治水九年,过家门而不入。也许西方人不理解,而这恰恰时汉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文明永不衰落的主要原因。

这两个人在使着小动作,可刘娥这句话将赵堇吓坏了,她说道:“母后。”

石坚心中有些瘟怒,心想她是什么母后,如果不是牵涉到朝政的不稳,石坚早就告诉她你的母后还在为真宗过陵墓。

他将赵堇一把拦到背后,然后从容说道:“启禀太后。太后与皇上有如真龙,所以才统管天下。”

这句说出连王曾也大喜。这是分明在向刘娥示好。但石坚下面让王曾再次哭笑不得。石坚说道:“所谓龙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以古语云君威难测。微臣并没有说过太后会不杀臣,也没有说过太后会杀臣。避祸而。微臣辞官,一是想留下这条性命,说不定那天朝廷还用着臣。二是为了杜绝太后的不测念头,成全太后的名声。”

那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你杀不杀我,总之我躲开为妙,省你头脑一热,不顾自己声名,将我这种忠臣也害了。

刘娥硬是让他这句话噎得半天没有说话。赵祯则在后面偷笑。这个石不移,果然难移。

而且这句话说得也极为巧妙,如果就石坚这句话追究,还没有办法追究。刘娥过了好一会儿,才传令罗崇勋进来。罗崇勋一进来,就抱着石坚的大腿号淘大哭。

他在宫中多年,也有一些自己的势力,现在王曾也没有避嫌,自然他与刘娥的谈话也传到他的耳朵里。现在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长久了,因此哀求石坚,希望这个青年能放过自己一条活路。

刘娥厌恶地说道:“且退到一边去。”

罗崇勋这个样子她也看不下去。然后她又问道:“石不移,哀家问你。哀家为成全你,让你破例娶了堇公主与蓉郡主,可为什么你不让哀家破例一次?”

其实她这句话刚才已问过王曾。其实再问一遍,是她心还不死,是想石坚服一下软。

石坚一拱手答道:“启禀太后,病分轻重,人为九等。轻病轻药医,重病重药医。其实臣这样做已经错了,只有尽心尽力地报效朝廷,让大宋变得更富更强更大。但这只是枝叶,不妨朝廷发展。但罗崇勋之事是干。若虫驻树干,不医干空,到时不要说枝叶,就是整颗大树都会倒掉。汉唐是多么强大,可是宦官专政也是它们倒下的主要原因。有了这么的驻虫臣不知便罢,一旦知道非要将它挖出处理。所以臣也曾向太后说过,臣灭西夏非敢居功,乃是朝廷为后盾,才有那么多精兵悍将,物资粮草。否则微臣纵然有再大本事,也不能平定西夏。”

最后一句,他总算不轻不重地拍了刘娥一个小小的马屁。但石坚知道,现在刘娥已经准备处置罗崇勋了。可这次他们之间的关系,想要恢复到以前那样也是不可能。可又如何呢?现在石坚更知道这个老女人是柴米油盐不进,反正谁对她有好处,就对谁好。否则下起手来,也一点不含糊。难怪以前那些军阀故意养虎为患。

不过没有关系,最少这几年内,宋朝也别想安稳了。这个老太后也没有几年好活,自己熬一熬吧。到了赵祯上台,最少不会过这种苦哈哈的,如履薄冰的日子。

“好,哀家就从你了。但是石坚,你说马上宋朝面临比元昊还要凶险十倍的危险,这才将王大人,薛大人,蔡大人吓着了,到了哀家面前求情。希望你不要妖言惑众。”

石坚只是笑笑,他也听出这是刘娥找台阶下。并没有辨解。

这时候罗崇勋连喊饶命。可他哪里知道自己不但犯了错,而且也成了石坚与刘娥斗牛的赌注。这是天山与昆仑山在较劲,他只是一个小山坡罢了。一旦斗牛得出结果,他再挣扎再喊饶命也没有用了。

刘娥为示自己处事公平,还特地将他推出午门外处斩,不过总算刘娥心不错,临将他拖下去时说了句:“你放心去吧,哀家会善待你的家人。”

石坚也没有计较。善待不善待,是刘娥的事,自己也没有资格进谏。否则他真要逼宫了。

现在石坚与刘娥斗劲,京城的人们也都知道了,他们在暗暗担心。说老实话,他们对刘娥也没有坏感,毕竟日子在一天天过好。他们对石坚更是尊敬。听到罗崇勋被斩,全都松了一口气。只有那些与石坚作过对的大臣,全都心里冰冰凉。

刘娥再次问道:“你且将什么手段计划说来。”

这才是她这次真正妥协的原因。如果石坚不对王曾说得那么严重,就是王曾这次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处斩罗崇勋。

第380章 否

石坚平静地答道:“因为事关重大,因臣想请所有三品以上大臣前来。臣将会一一剖解。”

因为现在这种里除了刘娥与赵祯外,只有石坚还有王曾三人,他们四人都是直臣的代表,还有吕派的大臣没有来。但此事颇关重大,必须要所有重要大臣聚齐。当然三品以下的大臣排除了在外。这些大臣石坚可难以保证他们不被天理教收买。

刘娥见到石坚说得慎重,她也应允。不过等到太监传唤大臣,还有一会。刘娥叫他们坐,并且将赵堇与赵蓉赶走,一会儿商量朝廷大事,她们呆在这里也不象话。但没有让她们走,而是让她们到皇嫂哪里玩,也就是王皇后哪里。一会儿她还要给她们上上课,教她们也要约束石坚一下,不要吃里爬外。

王曾看了一眼石坚,今天虽然让石坚终于完成了鲁宗道的遗愿,可刘娥却真正把石坚恨上了。鲁宗道啊鲁宗道,你一生就认这个死理,到临死了还不放过,连着石坚也牵连进去。从内心深处,王曾宁愿石坚不要计较此事。

但石坚做到哪里,脸上平静似水。他旁边的主位上坐着赵祯,赵祯一会儿看看刘娥,一会儿看看石坚,脸上带着愁容。这两个人可能是他认为最亲近的人。刘娥是他的母亲,石坚是他的朋友,也是唯一的妹夫。看到这俩个人角牛,他是最难过的。

屋外鹅黄碧柳似烟似霞,春花开始绽放姹紫嫣红,蝶飞茑舞,然而屋内却是寂灭一片。

直到大臣陆陆续续地到来,才将这静寂的气氛打破。不过他们都没有提到罗崇勋的事,只是向刘娥赵祯施礼,然后互相寒喧,就站立一旁。他们可不敢象石坚那样大马扬威地坐着。如果真说起来,也只有石坚有资格坐在哪里。

大臣们到齐了,刘娥说道:“石爱卿,且说。”

现在人也杀了,面子也丢了,还是以国事为重吧。于是石坚改成了石爱卿了。

石坚将地图拿出来,这几十个大臣全部围了上来。不但他们在朝堂上,就是回去后,也还在逐磨这个好大好长是怎么一回事。但就没有看到大在哪里,长是不是他们看到的长。

石坚指着那几只船队出事的地点说道:“这是出事的地点。它们全在新几内亚岛与勃泥之间的列岛之间出事的。这条航线不但是我们大宋现在海客所走的航线,也是日本人这段时间所走的航线。”

这时所有大臣都点头。为了看到好大,他们还回去翻看了各种文献。实际上要不是这次出事,他们的眼光还很少看到这片地方,也不会让他们看上眼。虽然日本海客走这条航线,是远了一点,可新几内亚岛北边现在正是季风时期,走那条航线很危险,况且日本人的小船。

石坚又说道:“现在海客中除了我们大宋占主体外,其次就到日本、高丽、还有南洋各国以及契丹和内陆一些国家,不过内陆一些国家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都是以参股形势加入的。”

现在日本国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强大,但已经初步有一个国家的模样,并且因为它四面环海,本来造船业也是在东亚几国除了宋朝就到了它。这次许多日本海客也参预进来,他们对宋朝海客卑躬屈膝,因此宋朝海客对他们不反感,所以借助了这次东风,发展得也很快。当然,它们的船只除了藤原几大家族有大船外,其他海客也最多跑到大洋岛。至于内陆,石些是指原来的西夏,还有吐蕃、大理。

石坚又说道:“如果在大洋岛以东航运线出事,我们还不会怀疑外国人。”

因为大洋岛以东,岛屿少,供给困难,虽然也有一些国家船队,但都跟在宋朝海客后面捡一点汤汁喝。他们啃不动明州巴家那十几只包甲大船。众臣再次点头。

石坚再次指着那三处出事地点说道:“你们再看,最东边的出事船队在新几内亚岛的西边,可最西边出事的船队,都离新几内亚岛三百多里,当然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