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坚也不着急,他叫华知州拿来一个椅子,坐在上面,要不是看在老太太在旁边伺候着,他都能翘起二郎腿。这时候底下就有人议论了:“你看人家石相公只要一会就算出答案,可他到现在却没有算出,还来和小石相公比试,真是夜郎自大。”
“也不能这样说,小石相公出的这道题可比他难多了。”这是一个老儒生说的话。
先前耶律骑勇和华知州他们也在心中计算,可越算他们脑子是越糊涂,到最后想想算了,这也不是他们干的事,干脆让耶律容去操神。
听着议论声,耶律容越是心烦。他竟从苦果包铜钟的箱子里拿来一团棉花,将耳朵塞上。看到他这个动作,众人又是笑。这次与石坚比试的三人中,苦果是靠那个钟在装神弄鬼,沙靳城是靠巧技,而真才实学却只有这个耶律容,不然他不会在这年代里想出那么多古怪的脑筋急转弯。就凭这一手,要不是碰上石坚,他还不知难倒多少人。
他塞住房耳朵后,果然心境清明下来,大约用了半个多时辰,他将棉花拿掉,对石坚说:“小石相公,这一题出的是难。下官用了许久时间才算出,主家各付甲、乙、丙每天1075个铜板、375个铜板、575个铜板。”
他报出答案,其他人一对照,发现答案是正确的。耶律骑勇才松了一口气,如果耶律容答不出这道题,那这回来比拼脸就丢大了。
石坚也是佩服,这时候人那有三元代数,遇到这种情况,全靠硬算,他将这三元四位数数学问题算出,不论他用了多少时间,也是不简单的。
石坚附在他耳边说道:“小子现在写几本专门研究数学的书,这个问题是小子怕伤了两国和气才出的,它在这几本书中难度只能算中等偏下。只要用小子书中的公式,以耶律学士的本事只要一口茶的功夫就能算出小子这道题目。”
石坚说的一点也不夸张,这只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式,要是来个三元三次方程式,耶律容再聪明,也不想算出答案。耶律容差点跌倒,这还算是中等不到的题目?不过他听了石坚的话,两眼放光,问:“可否让下官见识见识?”
石坚指了指自己的身高,说:“小子才多大,那几本书还没有写完呢。”
书是写完了,主要的公式也写出,只是石坚现在考虑放到什么地步,如果将大学里所学的数学全部放开,就是有人想信,也怀疑他是如何得来的。还有用什么语言才能让现在的人接受。他在书架上放的几本书就是这种改写版,真正精华放在他房间柜子里让他锁着。也幸好红鸢和绿萼识字,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否则她们第一个就要怀疑。
耶律容听到有这种书,特别石坚说只要一口茶就算了他花近一个时辰才算出的题目,他那里肯放过。他拽着石坚的衣服说:“小石相公,就让下官见识一次吧。”
“不行,小子真的没有写完,只要大人安心等上一个两年三年,小子就可以放开其中一部分。”
耶律容更是不干了,两年三年,还只放开一部分,他连连作揖求告,说:“不移兄,就当你平时发善心,做好事吧。”
耶律骑勇知道他在向石坚要好东西,可不能连不移兄都冒出来,一个个转过身,感情是目不忍睹。
石坚看他诚垦的模样,虽然宋辽有仇,也佩服他刚才的聪明,他看了看天色说:“这样吧,你吃过晚饭到小子家中,我借你阅读两个时辰。”
耶律容眉飞色舞地道谢。耶律骑勇刚转过头,看到这一幕又背过身去,心想好不容易才掰平一局,又让这个大学士把面子丢到老家了。
这时张铁匠也将那个香炉做好,可他手上拿着一个香炉,还拿着一个香炉的内胆。
石坚接过内胆说:“这是一个银制的球形炉子。外壳由两个半球合成。壳上镂刻着花纹,花纹间有空隙,借以散发香气。球壳内部装有大小两个环,大环装在球壳上,小环则套在大环内,两个环的轴相互垂直。置入香料的金碗又用轴装在内环上,并使金碗的轴与两个环的轴都保持垂直。由于这三根轴互相垂直,不论香炉的外壳如何滚动,置放香料的金碗在重力作用下,都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这使小子想起中幡这种‘头重脚轻’的把戏,除了因为演员的头有足够的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员掌握好了平衡。要使物体保持平衡,必须叫中幡杆子的重心沿力的作用线落到演员的头顶。这样,顶中幡杆子的演员头部向上用的力和中幡的重力,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使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中幡杆子越高,大家会越为演员们提心吊胆。其实,杆子越高,演员反而容易做到安然无恙,这又是为啥呢?让我们一块儿做个实验吧:假如我们用手指顶根毛笔,毛笔很难被顶立起来;假如用手指顶立个鸡毛掸子时,鸡毛掸子却很容易地被顶起来。这是由于鸡毛掸子杆儿比较长,当它要倒时,也就是重心偏离开时,人有足够的时间靠摆动手指来调整它的重心。还有玩把戏的转盘子。旋转着的盘子为什么不容易掉下来呢?简单地说,这是盘子运动的惯性。当竿子的尖端支撑着盘子的重量,盘子以竿子为轴线绕着它旋转的时候,盘子上的每一个点都在盘子所处的平面上作着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的惯性规律,每一个点都要保持已有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要保持在盘子所处的平面上运动,既然每一个质点都要保持在盘子一开始所处的平面上运动,那么,整个盘子就会继续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绕着竿子旋转,而不掉下来。因此尽管演员的身体在运动,只要他掌握住竿子的方向,旋转着的盘子就不会掉下来。除了中幡、耍盘子等节目外,在把戏表演中,还有利用平衡原理表演的走钢丝绳;运用向心力和离心力原理表演的水流星等。小子就不一一阐述。其实很多事物看起来很神奇,一解开就那么简单,就如小子踩盒子一样。”(小弟最想写油中捞钱,可惜被家丁抢了一步,起点罕有神品,小弟有他写得一半好就开心了)
虽然很多词语,如向心力、离心力听不懂,但大家听了还是对那些被认为奇妙的把戏有所了解。关健是今天所听所看的无一不充满神奇。当耶律骑勇他们全悻悻退下去,石坚也推着老太太的轮椅离开,人民还围在校场上不肯走,满脸兴奋地议论。
天光还早着,太阳也离西山还远着,耶律容就来到了石家。石坚被他这着急的样子差点惹笑起来,他都怀疑这个耶律容连晚饭都没有吃,就跑过来。
石坚让他进来,反正这几本书他也打算不久推出去。到时也会传遍天下,也不必要因为他是辽国人就对他藏着掖着。
耶律容也许在经义上比范仲淹差得太远,可对算术造诣却比范仲淹深。他用笔抄下那些符号(主要是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然后一一对照阅读起来。看了一个时辰后,这时天也黑下去,红鸢掌起灯,他越看越心惊,开始看向石坚的眼光还是佩服,后来是敬佩,再后来是敬仰,最后他猛然跪下,说:“石相公,请收下官为徒吧。”
第55章 成人
石坚正在写着字,被他这个动作吓了一跳。现在宋辽两国交好,每年都相互派使者来往,遇到重大的事情,更是使者络绎不绝。但两国面和心不和。耶律容是辽国大学士,官居三品,如果他真拜自己为师,明天回去辽圣宗一怒之下还不得把他斩了。他连忙将他扶起来,丁圃的婆娘和红鸢、绿萼还在堂屋收拾东西,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笑起来。
石坚说道:“小子承蒙父母给了小子一副不笨的头脑,自幼又跟随在先父后面听他的教诲,加上自己从小自学,没有老师教导,于是养成一种喜欢抛根问底奇怪的学习方法,侥幸悟出一些道理。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耶律学士,我们要互相学习,但你这种行为太鲁莽了。如果你喜欢小子写的这几本书,可以在驿站里停几天回去,等到誊抄完毕,再还给小子。”
当时耶律容惊喜之下,失了措,现在想起也是冒了一身冷汗。如果石坚真不知轻重,收了自己做徒弟,后果不堪设想。他更是对石坚千恩万谢。然后捧着那几本书就象捧着圣旨一样,小心翼翼地回驿站了。
石坚刚要休息,李慧又过来了。她说:“坚弟弟,我前几天生了病,没有来。今天听到你的事,可神了。我写了一首诗,给你看。”
石坚看到她越来越瘦,只剩下皮包骨,心中不忍,说:“你写给我看。”
李慧写道:秋高幼隼试翅翼,凌过大江千船帆。谁说年少不知事,童孺甘罗出秦关。
石坚夸了声好,然后说道:“诗应当这样写,那些缠绵悱恻的诗看看可以,写多了就不好。”
然后又想了想:“这样吧,你明天早上早一点过来,陪我一道打拳。”
石坚所说的打拳,就是他每天早上练的那种太极拳,现在已经流传开来。和州附近几个州都有人早上起来练习。
李慧听了大喜,可她想想又说:“坚弟弟,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我就行就行。你可知道连皇帝的圣旨我都拒了三次。”
李慧听了也是开心地笑起来,提起这事她也佩服不得了,皇帝都想死了她的坚弟弟。她高兴地回去。第二天石坚一早叫丁圃备了马车把李慧接来。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李氏在家里开心地说:“这个小没良心的,终于知道我家女儿的好。”
吓得李恒连忙将她嘴捂住,然后拖到房里狠狠斥责一顿。随着每天早上的煅练,加上石老太太反感李慧父母,可小时李慧对他们祖孙不错,经常偷书给石坚看,还偷东西给他们吃,她对李慧没有多大反感。反正石坚岁数还小,现在老太太也不愁孙子娶不到媳妇,她信佛不想李慧身体弱下去,每天叫丁圃婆娘熬一点有营养的米粥叫李慧喝下去。由于在石坚身边陪着,李慧也吃得香,一个冬天下来,她脸上渐渐起了血丝。到过春节时,李恒过来千恩万谢,老太太说:“你不要谢我,要谢就谢你家女儿比你们良心好。”
“那是那是。”李恒点头哈腰地说。
这次比试使石坚更加坐实了第一才子的地位。连真宗、刘娥以及赵桢和赵堇一边听着太监念着华知州献上的奏折,一边看着赵堇在玩着那个不倒香灰的香炉,都笑声不断。真宗还笑着说:“这些番子没事找事,蛮力倒也罢了,和朕大宋子民比智,还找小神童。”
说到这里他又苦恼地说:“这个小神童也是的,朕每天都在挂念着他,可他偏不进京,气死朕了。”
赵堇噘起嘴说:“父皇,他不进京,你就派人把他抓来。”
真宗吓了一跳,这话可千万不能传出去,首先那个范倔子就要谏小公主。上次一个海客在那个澳大利亚也就是他起的大洋岛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石矿,发了大财,回来出了十万贯买一个宣奉郎。这只是一个从七品的散衔(注,宋朝时就开始正式卖官,但这时叫纳,一般都是九品最多是八品的散官,只是虚位,没有实权,象《宋会要》记载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正月:“诸州军经水潦处,许有物力户及职员等,情愿自将斛斗充助官中赈贷,当与等第恩泽酬奖。一千石赐爵一级,二千石与本州助教,三千石与本州文学,四千石试大理评事、三班借职,五千石与出身、(三班)奉职,七千石与别驾,不签书本州公事,一万石与殿直、太祝。”这是变向鼓励商人向国家捐助。象江芨被封为宣武副尉,那才是正式官员,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所以那些商人看了眼热。但到宋朝末年,五品六品的官也卖了,风气越演越烈,已经变了味道。清朝明朝也有此类故事发生),十万贯可不是小数字,要知道宋每年向辽国进贡也不过十万两白银,换成此时物价也不过三万贯,当然还有二十万匹绢他忘在脑后了。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范仲淹知道此事后,谏此风不可开,真宗不同意,他就跪在午门外跪了一天一夜,也不吃也不喝,真宗气得说:“朕难道是昏君,要你来逼宫。”也不理睬他。到了第二天早朝时,大臣才发现范仲淹昏了,可怜他昏过去还保持趴在那儿的样子。
真宗连忙派御医把他救醒,对他说:“朕怕了你这个倔子,收回圣旨行了吧。”
谁知道范仲淹不领他的情说:“圣上不是怕微臣,而是要怕你子孙江山。如果圣上为了一点小利昏庸不明,你的子孙跟着你学,大宋江山很快就不保。”
差点将真宗噎死。
这年五谷丰登,真宗想修一个道宫,他刚要开口,看到范仲淹站出来,他气得一挥手说:“此事算了。”
从此范倔子称呼就传了出去。寇准听了大乐,说:“我大宋后继有人,就不知道那个少年什么品性,否则就更完美。”
刘娥说:“这孩子古灵精怪,就是那本《红楼梦》似是江郎才尽,越写越差。”
这时石坚七事八事多得很,还要陆继对其修改,越写越慢。到现在才写出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石坚后四十回也选择的是高版,而不是程版,毕竟高版更符合原味,文笔也好过程版。但这十七回传出来,明眼人都看出不如曹版。
真宗拍了她的手,说:“这孩子,在想方法帮朕造快船呢,分了心思,也难怪。”
刘娥也温馨地一笑:“这孩子聪明古怪,还难得这孩子还忠心耿耿。”
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牺牲于战场上,因刘通无子,家道中落,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因为庞家穷困,刘娥虽然身为刺史千金,读书识字,却学会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嫁给银匠龚美。刘娥嫁夫随夫,跟着龚美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龚美与襄王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赵恒当时尚未婚配,听说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去暗暗物色一名。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击鼗挣钱,自有美名在外,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的出身,劝赵恒赶跑刘娥不果,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命逐刘娥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新娘为潘美的八女儿。赵恒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把刘娥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死时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郭氏。赵恒即位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但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娥,很快把刘娥接入宫里。景德元年封刘娥为四品美人(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刘娥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击鼗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才华出众。郭皇后病薨,真宗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寇准李迪最胜),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后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