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信突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民币;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仅有10家,同样占总数的24%。这真是一个令人难过的巧合数字。
当国际上芯片生产线大都采用8英寸硅片、03微米工艺技术的时候,美国、日本一些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已开始采用12英寸硅片、018微米工艺技术。
那么国内呢?5-6英寸硅片、08-1微米工艺技术依然是主流。
简单的拿来主义是目前中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途径,但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往往把过时、老化的技术转移到中国。虽然很残酷,却可以理解:你愿意将自己的先进技术给人,然后给自己培养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吗?
依靠跨国公司无法生存,那么,靠自己呢?
同样令人沮丧——2003年,全球共有芯片设计人员55万人,其中美国45万人,中国大陆仅有15万人。
继续焦虑、恐惧。
继而沮丧、绝望。
出路在哪里?
活命的路在哪里?
为什么中国必须发展芯片业?
可否这样理解:中国芯片业现状意味着风险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一位名叫战嘉瑾的“带头大哥”(1)
青岛。2005年5月25日。
上午11:16,当位于黄岛海信信息产业园的海信电视机生产车间的屏幕上出现“计划产量2000台”、“实际产量2000台”的字样时,战嘉瑾并没有像自己曾经设想的那么轻松。在掠过了一丝兴奋和快慰之后,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焦虑又向他侵袭过来。
这是他和他的团队开发出来的“信芯”批量应用于整机生产的时刻,对于他和他的团队,对于中国电视机制造业来说,这个时间点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他为了这个时刻等待了4年,4年前他不知道从零做起的自己到底会得到一切还是会失去一切,甚至一无所有。现在,他得到了无穷的可能性,也得到了更大的期盼和压力。他知道,上海那边的年轻人在期待青岛总部给予他们意想不到的激励,以刺激他们开发升级芯片的热情;青岛则期待着上海的年轻人能够迅速地开发出更高技术难度的芯片,向跨国芯片巨头施加更大的压力。
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种心态的博弈,而战嘉瑾正处于博弈的中心。他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一面是海信的基层管理者,另一面又是芯片开发队伍“11罗汉”中的“带头大哥”。
头疼。他唏嘘感慨。
他的确得到了很多,海信已经给予了他“优秀技术专家”,有人还倡议海信推举他为青岛、山东乃至整个中国的“杰出青年”。
他的确杰出,否则他也不会赢得如此灿烂绚丽的未来可能,但是什么力量将他推向了命运宠儿的位置?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充满无穷的偶然性,那是必然中的偶然,却又是偶然中的必然。人生如此,企业的“人生”也是如此,所以我在《海信史》中那么铺陈渲染了海信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关键时刻”。
现在我们确信,一个偶然的决定改变了战嘉瑾的命运,使他有机会屹立于时代的潮头,被塑造为一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
是的,不曾有人想到,在一场惊蛰的戏剧中,他炸响了第一声春雷,使海信成为那只最早从泥土中爬出来的小虫。也许他没有太多的机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现在,他改变了一个时代和一个行业的发展格局。
战嘉瑾,山东龙口人。
这位1971年生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了青岛市江西路11号。他抵达的时候,那里还是海信集团的总部,未来市场胶着中的白热竞争尚未形成,门口依然是一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但是刚刚掌握“权力棒”的周厚健将这个园子改造为中国家电业的智库中心,他狂热的举动使不少人慷慨激昂。
在江西路11号,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战嘉瑾获得了一份开发电视机的工作。这似乎与他的本行接近,但最初的几年里,他一直在做一些常规性的工作,譬如画画电路图,调试一下样机,组装一些实验机。那时候海信正在开发自己的2137型电视机,他于是也有机会在其中充当一个小角色。
“前两年一直是学习”,他说。事实上,他并未获得机会去开发一款新型的电视机,却有机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更鲜艳的未来。
1997年,海信建立了自己的数字电视研究所。那一年是海信史上的关键一年,刚刚经历过一场残酷的价格战,杀戮后的战场亟待胜利者和幸存者们收拾。海信在那一年并购了大量企业以增加产能,周厚健的野心勃勃终于展现在公众面前。
但海信从来就不是一个明星,它不习惯于在镁光灯下表演。周厚健也不善于面对镜头和话筒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假话、空话、废话和套话。他还年轻,他只有40岁,想干点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想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点什么。
战嘉瑾开始有机会进行整机的研究,这份工作他一直干了三年。当年海信自主开发的100HZ机芯是他承担的第一个大项目,尽管颇费周折,但他最终获得了成功,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在海信史上,那也是一个关键的年头。整个企业在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其中一个,便是要“加强技术中心建设”。
在海信集团那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周厚健总裁说:“技术中心要在引进和培养人才上开拓思路,在机制上要有新突破,要完善激励和淘汰机制。另外新品开发要与经营业绩挂钩,技术中心要与各子公司衔接好并形成经济关系。”
来自最高层的动员和自上而下的贯彻,最终促使海信技术中心在1997年在内部机构设置、制度保证、项目规划、人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基础性研究和中、短期产品开发三个层次的技术开发体系也被建立起来。
在接下来的3年里,战嘉瑾目睹和亲历了海信的成长。他自己也在成长中。他似乎干得不赖——在这3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变成了数字电视研究所的副所长。他已经熟悉了电视机的全部,对于如何将一款新型的、邮票一样大小的进口芯片嵌入电视机的合适位置轻车熟路。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位名叫战嘉瑾的“带头大哥”(2)
他熟悉海信电视机使用过的芯片:西门子、飞利浦、泰鼎……它们都来自欧美,它们都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它们控制着中国电视机的显示与功能,控制着电视机的价格与利润,然后控制着中国电视机产业的命脉。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用上中国自己的芯片呢?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制造出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视机呢?
战嘉瑾苦恼着、期盼着、幻想着……
同样的苦恼、期盼和幻想也弥漫在周厚健、夏晓东、王希安的头脑中,后来它们还弥漫在于淑珉、郭庆存的头脑中,弥漫在所有清晰地看到海信未来命运的决策者头脑中,弥漫在所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好奇和希冀的海信人的头脑中……
“一个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很可怕的事情,”战嘉瑾慨叹道,“引进的成本实在太高,国内的整机企业在芯片商眼里根本排不上号,拿到的芯片方案往往比松下、索尼、东芝这样的行业巨头晚一年半。”
对于一台新型电视机来说,利润最高的时间是前半年,晚了一年半,就意味着中国电视机制造商们所能得到的是最低的利润、最低端和最难突破的市场。当日本人、美国人和欧洲人抱着利润的西瓜抹嘴的时候,我们却瞪大了眼睛,还在苦苦寻找散落在地上的芝麻。
仅仅寻找并不可怕,勤劳毕竟是一种美德,饥饿和贫穷并不值得尊敬。然而,当饿狗们发现了同一块骨头的时候,它们便会争相扑上去,相互仇视、吠叫咆哮、然后厮咬肉搏。
一场搏斗往往意味着一桩残酷的杀戮事件,当那片鲜血淋漓、昏天黑地的杀戮战场被打扫之后,我们会看到胜利者趾高气扬,叼着骨头昂首于战场中央,仿佛自己是睥睨天下、号令群雄的领袖;而那些失败者,拖着残缺的、疲惫的身躯,趴伏在泥土中,身上沾着鲜血和流血的伤口,口中流着泡沫和涎水,眼里全是乞求和哀怨,心头一片绝望和仇恨。它们饥肠辘辘、自怨自艾,它们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待死亡的降临。
杀戮。每天都是这样的杀戮。
谁制造了这一场场杀戮?
谁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从战嘉瑾的身上,你会发现哪些成功者的特质?
中国家电业为什么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寻找出路(1)
1998年,中国电视机产业还处在“彩电价格战”的鏖战中,一场场屠戮,一桩桩死亡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
也许有人找到了幕后的凶手,也许有人对于死亡原因一无所知或已麻木不仁,也许有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拿冷眼打量着这悲惨世界,也许还有人正在觥筹交错,发出胜利者的欢呼。
战嘉瑾找到了中国家电业的死因:
“国内整机企业面对相同的供应商、相同的芯片方案,同质竞争,只能打价格战。很多中国企业都不愿意打价格战,都想差异化,但芯片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周厚健和他的搭档夏晓东也早已找到了中国家电业的“死因”。
周厚健说:“产品越同质化,竞争就越惨烈。产品的同质化缘于技术的同质化。大家都在翻版国外产品。举个例子讲,大家现在都知道,电脑给大家的印象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实际上,产品确实运用了比较好的技术,但是从芯片到CPU基本上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具体讲是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它是一种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所以它的利润很低,越来越低。技术差异是形成产品差异的最基础因素。”
他们不但看到了死,也看到了生。他们知道,如果不掌握芯片技术,整个中国彩电业迟早会完蛋。
周厚健有一次说:“中国的彩电生产量很大,但是没有自己的芯片。没有自己的芯片就意味着决定不了功能、决定不了性能,决定不了电路程式,就等于你没有决定产品的权力。芯片起的作用就是我说的这几点。机器的功能、性能,电路的程式和复杂程度,都是由芯片来决定的,所以说没有芯片就没有选择产品的权力,只能模仿别人的。中国这么大的制造能力,是绝对的彩电第一生产大国,但连最起码的产品权却没有,所以也很难讲未来发展的趋势。”
周厚健和夏晓东想到了自己搞芯片开发。
夏晓东那时候担任海信集团副总裁和技术中心主任,他跑到了美国,与美国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洽谈,希望和他们一起进行有关电视芯片的合作开发。我们今天可以想像谈判的艰难,这是一个弱者与强者的对话,任何从强者那里获得一丁点东西的试图,都会付出辛苦甚或屈辱的代价。
事关海信未来,事关海信生死,夏晓东管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对方答应合作,海信付出什么都值,他个人忍受什么都可以。
那家公司最终答应了夏晓东的合作请求。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们原本主要做显示器产品,与海信合作可以介入电视机整机方面的业务。
1999年,夏晓东派战嘉瑾与其他研发人员一起,去美国协助该公司作一些芯片验证板及调试方面的工作。当然,该公司对代码、设计流程等知识产权保护得如“铁桶”一般。
“它们与海信的合作并非技术合作,是纯粹的低端合作,不可能对我们开放技术,只告诉了我们功能方面的一些东西。”战嘉瑾后来回忆道,“我们当时相当于他们的用户,也只能从用户角度提一些问题。”
战嘉瑾在美国工作了3个月。在这3个月里,他从对芯片设计一无所知、充满好奇慢慢变成了一个充满感性认识、半吊子的专家:
“就像感觉到菜好吃,就要到厨房看看有哪些配料、流程。在美国的那段时间对我最大的帮助是,集成电路设计并不是那么神秘。以前包括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集成电路设计很难、高深莫测,因此一直对‘中国人能做芯片’持怀疑态度。”
最令战嘉瑾感慨的是,那家美国公司做芯片设计的开发人员数量很少,也就那么7、8个人十来条枪,而且他们都是中国人,与自己一样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他们中有人来自中国大陆、有人来自中国台湾、有人来自中国香港。这些中国人在美国干得有声有色,他们设计的一款液晶显示芯片,其出货量当时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三。
“既然7、8个人就可以做到全球第三,芯片设计显然没有想像中那样难!” 战嘉瑾说。
他在心中为自己列下了一组做芯片的程式:
◆7、8个人可以做芯片。
◆7、8个中国人可以做芯片。
◆7、8个中国人做芯片可以做全球第三。
“谁也不比谁笨,”他想,“为什么中国人在美国硅谷做就一定比在国内厉害?”
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对“芯片”的神秘化和国内产业环境的问题。
国内的产业环境的确不是太好,对于芯片业的落后,国家早已紧迫不已,但是长期扶植的政策等各方面的氛围却是异常滞后。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战嘉瑾已经发现“芯片”不再神秘,不再让他感到恐惧。仅仅在美国呆了3个月,他便开始设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寻找出路(2)
“海信是不是自己去做芯片呢?”
“自己是不是也去做芯片呢?”
在自己设想的幻梦中,他从美国回到了青岛,从硅谷回到了江西路11号,从对芯片憧憬中回到电视机开发中。
但是芯片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他的身体当中,嵌入了他的大脑当中,嵌入了他的整个思想当中。他到处跟人说自己的想法,见到谁就跟谁说,跟同事说过,跟朋友说过,跟领导说过,在家里跟妻子也说过……
从美国回来后,他变成了一个爱“磨嘴皮子”的人。
集团的高层看起来没有任何动心的迹象。
除了夏晓东命他搜集一些有关芯片研发的技术理论和技术资料外,没有人再对他提起做芯片的事。
这趟美国之行似乎被遗忘了。
海信似乎又回到了老路上。
为什么周厚健和夏晓东看起来对战嘉瑾的想法不感兴趣?他们在犹豫什么?
芯片梦(1)
2000年。海信终于决定要做芯片了。
《海信史》是这样描述海信的2000年的:
海信从2000年秋天开始惊悚于陷入重围的危险。
那一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出家电企业的持续低迷,《南方周末》评论说,“总体获利能力已经接近历年最低水平”。一些企业不得不向股民道歉,唯一的原因是他们“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局面。海信不在道歉的名单之内,那一年海信销售收入达到1347亿元,虽然利润只有286亿元,但在家电行业已列前茅。
然而,局面并不乐观。
的确,从2000年开始,中国家电业糟糕透了,彩电业面临“崩盘”,行业整体亏损终于使人们看清,美丽的誓言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幻象;空调业也并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阴影正弥漫天空;松下、索尼、东芝、三洋和飞利浦依旧统治着世界市场,而在纷乱厮杀的中国家电市场,勾心斗角的故事依然此起彼伏。
残忍、血腥、杀气腾腾、孤注一掷,这样的现状,使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