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俞敏洪如是说-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会觉得去美国上市要求特别严格,而我恰恰是冲着那个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严格才去的。因为它有一个法律叫做《萨班斯法案》,中间有一个条款叫404法案,这404法案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一个极其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是到了严酷的程度,那么要完成这个内部的要求、法案的要求需要你花大量的钱,当然花大量的钱并不意味着你能达到它的要求,但是如果一旦你达到了它的要求,(就意味着)你这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几乎是完美的。
2001年12月,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6月,又爆出了世界通信会计丑闻事件。这两桩时隔不久的由于公司财务丑闻而引起的事件导致美国股市剧烈动荡,投资人纷纷抽逃资金。为防止和保证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不再发生,由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即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即《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对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做了不少修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规定。美国企业界普遍认为,《萨班斯法案》是自20世纪30年代通过证券法案以来,对美国商界和会计界影响最为巨大的一次立法。
《萨班斯法案》的监管对象是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既包括美国国内的,也包括境外在美上市的公司。这个法案中最严厉、最昂贵的404条款要求收购方管理层和其外部审计师对于本公司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做出评估和报告,而这样的报告也包括被收购的公司和业务。该条款从2006年7月15日起对凡年销售收入在5亿美元以上的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
由于《萨班斯法案》所带来的大幅攀升的上市成本及严格规定,使不少外国公司望而却步。德国豪华跑车公司Porsche(保时捷)就因为《萨班斯法案》而放弃在纽交所上市的计划。而俞敏洪却认为,由于美国股市对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高标准的要求,那么如果新东方能够达到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并且能够胜利上市的话,新东方就能做得更加长久。此外,在俞敏洪看来,到美国上市是面向全世界的,新东方也能因此站在这个世界平台上,这是新东方实现国际化很重要的一个起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上市是顺应民意(1)
新东方原定的上市时间并不是9月7日,而是10月份的某一天,但是中间出了一点意外,迫使俞敏洪不得不决定提前上市。
2006年8月,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将于9月8日实施。新规定对红筹上市的管控主要体现在:境外公司注册及相应的信息披露、资本出境限制、资本回流等要求。这相当于国家收紧红筹上市的通道,过去容易产生的转移资产、隐性变更控制人等“擦边球”的环节,今后都将受到严格管控。
“红筹上市”是近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操作方式是:企业主以个人名义在避税天堂设立空壳公司,再把境内股权或资产以增资扩股方式注入空壳公司;之后以境外公司名义申请在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上市,俗称“红筹通道”。相对于国有企业的红筹上市,业内把多见于民营企业的这种上市路径称为“小红筹”。近几年,网易、蒙牛、盛大等由VC投资的企业到海外上市,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如果新东方在新规定实施前无法实现境外上市,那么繁杂的审批程序无疑将加大新东方上市的时间成本,增加了其上市的时机把控的风险。为了追赶资本市场的变化,并成为第一家中国以教育为主题的上市公司,俞敏洪决定把新东方上市的日子提前到9月7日。
新东方不得不把原定三个月的工作,赶在不到三十天的时间内完成。新东方的上市文件准备工作以每天上百页的速度向前推进,俞敏洪的阅读速度从来没有这么快过,一本厚达二百多页的招股说明书,他几乎每天读一遍;新东方的原始财务数据,以每天几万个的速度在进行合并;由于财务自动化系统还没有到位,每个数据都必须进行人工核对;各种法律文件像雪片一样飞来飞去;专业的国际审计人员在一旁严密监督着新东方的一举一动……
按照俞敏洪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的习惯,他并不想如此匆促上市,甚至他内心深处并不想上市。但是,此时的新东方有必须上市的充分理由。
为什么要上市?坦率地说早先确实有些糊涂。这些年以来,经历了那么多风雨考验,新东方的高管们都认为,内循环问题必须借助外力解决,上市肯定是最好的外力。因为纵使频繁“空降”高级人才,也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内循环”中间。
2003年~2004年,新东方的核心业务以年递增50%的速度飞速发展,而过去的速度比这还要快,所以,新东方的确存在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问题。新东方的问题和矛盾,总是周而复始,不断地滋生不断地解决,但是没有任何长足进步。利益分配上的“内循环”问题,阻碍了新东方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阻碍了新东方经营自我的心态改善和改良。
新东方在完全不懂股份制和资本的时候,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举例来说,有一天一个股东想离开新东方,希望卖掉股票,但问题是没有人买。他们希望我买,可当初这些股票是我无偿馈赠的,我怎么可能以那么高的价格再买回来?况且我也没有那么多钱。还有估价的统一问题,都会产生巨大的内部矛盾。即使内部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但由于是“内循环”,很容易产生感情纠纷。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定谈感情。而上市之后,外部的规定比内部的规定更强大、更有力。他们就再也不可能那样做了。
2001年那场伤筋错骨的内部改革,让经历过的新东方股东们受尽折磨,好不容易最后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结果,散伙的危机得以解除,新东方也正在努力建立新的价值观和规则,新东方进入了一个发力前行的新阶段,这就是俞敏洪所说的“第四个阶段”。
但是,当股份改制问题已经解决,新东方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在各块业务还没有整合到一起的时候,新东方各位校长自负盈亏,属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当各块业务整合到了一起,财政大权不在自己手中,大家自然就关心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他们最终选择的是俞敏洪而非徐小平,因为相信具有商人潜质的俞敏洪能实现他们的这一愿望。对于这一点,俞敏洪岂有不知之理?
俞敏洪为了不负众望,首先就要在业绩上做出努力。
2002年,在解决掉内部利益纠纷后,新东方迎来了与教育集团ELLIS的合作,开办了新东方—ELLIS英语学习中心,开始挺进高端英语培训市场。从2002年到2003年,新东方组建教育科技集团,先后增设了9所分校,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张新东方的势力。而在2004年,新东方集团斥巨资购买了中关村金融中心作为总部办公大楼,对提升外部形象和内部凝聚力有着显著的作用,也标志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现代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年底国际风险资本老虎基金的引入,说明新东方正在一步步走向规范化。
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整合后的新东方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但是,新东方未来的前景会有多大,仅仅靠嘴巴说并不能说服新东方的其他股东们,俞敏洪依然能感觉到集团内部那份焦灼和不安。
2003年,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同样沉重地影响了新东方;2005年9月,国家关于英语四、六级证书不与学位挂钩的政策出台,新东方收益锐减了20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公司一些部门,由于管理粗放,支出大大增加,所以新东方收益虽然增加了,利润却反而减少了。
俞敏洪肩上的担子突然加重了。新东方的事业不仅有来自国家政策变动的风险,这是外部的;更有来自内部的——那帮眼睁睁看着他的股东们,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真金白银。而这一点,按照俞敏洪的发展步伐,肯定是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哪条途径能加快实现的步伐呢?只能是借助资本的杠杆作用。
海外上市,给了新东方股权转让的出路和更完善的游戏规则。尽管未来我们要面对外来投资者的压力,但如果通过上市换来的是,从此可以把精力放在经营上,而不是内耗和感情纠纷上,那么上市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从前,俞敏洪在利益和人情中间力求“平衡”,搞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现如今,新东方股东们不需要再来找他“打架”了。新东方走了一个大循环,终于回到了一个好的起点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新东方的未来格局(1)
俞敏洪曾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梦想决定未来。
在纽交所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新东方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它的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就要看新东方领导人的气度有多大,以及他们的梦想有多宏伟。
新东方上市之初,曾有人质疑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以后替美国人挣中国人的钱,对于这种说法,俞敏洪并不认同。
新东方在美国上市,是不是未来要把从中国人身上赚到的钱分给美国人,我认为,首先人家买你的股票是比你利润多几十倍的钱,买的是对你的未来和期待。我们用从美国股市筹得的钱,为新东方建设校园或者拓展新项目。我们在上市路演的时候就向投资者说过,新东方这几年是不会分红的,中国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不亏的,因为你的股价提高了,他从流通市场上通过股票的交易就可以获取利润,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会期待以分红来赚钱的。只有没有太多发展前景,保持稳定现状的上市公司才会分红。
在俞敏洪看来,新东方到美国上市是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尝试,即如何借助于国外的资金把中国教育做得更大更好。民办教育机构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缺乏,如果能像新东方通过上市,聚集民间资金和国际资本为中国教育所用,对中国的民办教育是一次积极的推动。所以,新东方上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为中国巨大的教育培训市场制定参照指标。
在上市路演时,俞敏洪曾明确表示通过上市筹集来的资金将用于国内外的并购、扩充主营业务和改善教学环境等。同时,新东方的业务重心也将从英语培训向双语(英语与汉语)培训转型。在俞敏洪看来,中国文化向全世界的延伸会推动汉语的作用,新东方进入汉语培训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除此之外,由于有了充足的资金,新东方就能加快进入它觊觎已久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在国内,新东方也会按计划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受中央鼓励和地方支持,新东方将通过自建校院,或者是跟别人合作这样的方式进入这一领域。更愿意像美国的阿波罗公司那样,采用比较灵活的学位教育。中国的学生纯粹上大学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比经过高等职业教育有保证。
俞敏洪提到的阿波罗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项目供应者,麾下有子公司如Phoenix大学、职业发展学院、西部国际学院和财经规划大学等,在美国的32个州的100所学校里获得了86000个在职成人的学位入学率。除此之外,阿波罗集团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学位课程服务公司,Phoenix大学是最早的在线课程供应者之一,现在它已经拥有12000个在线学生的入学率,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俞敏洪希望新东方也能像阿波罗公司一样,在市场开拓方面实现一种多元化的良性扩张。
上市后不久,新东方成立了北斗星培训学校。它是在“新东方”品牌下面打出来的一个主品牌,是针对中国非外语类考试认证,包括中国的会计考试、CPA考试、律考、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人力资源资格考试等一系列的短期培训。严格地说,开展这一业务并不是新东方上市后才有的想法,因为短期认证正在成为一种强劲的需求,而且它的培训模式跟短期的外语培训模式差不多,教室可以互相交叉使用,只是老师不一样。新东方早就想进入这一块,主要是受限于资金的缺乏。而今上市解决了这一障碍。
甚至,俞敏洪还有一个更大胆、更长远的设想:新东方的业务还可以往更深层发展,如技能教育。从新东方分离出去独立运作的“东方标准”就是这样一个尝试,“东方标准”的业务战略非常明确,即提供专业化的IT人才培训服务。目前“东方标准”运作得非常不错。2006年年底,它获得了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机构DCM以及DTCapital千万美元的投资,并从新东方集团分拆了出来,独立运营。这也印证了俞敏洪的理论,那就是新东方要进入的这些业务,其实从道理上来说都是培训,因为新东方在培训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只要聘请到相关方面的专家,复制新东方的经验就行了。
另外,并购也正在成为新东方实现扩张的途径之一。
进一步的并购行动,有可能是国内的,但也不排除是国际的。例如,参与到国外一些大学、高等技术学院里,使新东方的学生可以内外打通,也使新东方在教育上获得国外先进的经验。在国内并购,现在没有具体到某一个机构,大的方向是不会离开新东方的外语主营业务和中国民办教育大的发展方向。
当然,外语市场仍然是新东方的核心业务,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充分利用上市融到的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大新东方的外语培训领域和完备外语培训的相关设施,整合中国的外语市场。
新东方要加强自身的战斗力,通过和中国的一些优质的外语培训机构合作,进入更加小型一点的市场。比如说中等城市,或者是县一级城市也有大量的父母希望孩子学英语。从外语本身的方向调整来说,这两年已经从原来以国外考试为主,调整为以少儿英语和中学生英语为主。现在学习英语的孩子有点低龄化,父母都希望孩子英语过关,我们这种做法也是迎合社会需求。我们还会开设更多的学校,培训更多的老师,这是我们的强项,所以这个主营业务我们不会变的,包括进行大量的外语配套的业务开发,外语图书的配套、杂志的配套、设备的配套。比如说,我们也有可能考虑和现有的电子字典、学习机、MP3、MP4这样的厂商合作,把新东方做出去,做成非常方便的东西。比如,把课程放在网上,学生可以下载,下载以后听起来很舒服。
新东方上市之后,在线教育将成为新东方收益最大的业务。俞敏洪此前曾对媒体说“我估计在线教育在未来三年到五年内会出现几家大的教育机构分别实现几个亿的收入”。
在俞敏洪的构想中,未来新东方的在线教育将覆盖所有领域,从英语培训到职业教育甚至是考试教育,再到中小学教育,实现全面覆盖。在目前国内刚刚起步的在线教育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企业年营业额也不过几千万元,极有可能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俞敏洪当然希望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