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14中日战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下几个战士监视仓库,其余的人都进攻办公楼。”粱晓华无奈的说道。

大量的生力军开进办公楼,里面的局势一下子逆转起来,敌人躲在房间内的角落里,向门口开黑枪,在两个战士牺牲以后,其余战士也轻松起来,踹开门无论有没有人先向屋内扔一颗手雷,然后在进入房间,大部分敌人都被高爆手雷送上什么大神身边,极便不死也伤得不清,丧失了战斗力。

随着步兵兵种火力的提高,移动作战、特种作战的观点逐渐引导全军,单一的防御逐渐被取代,在这个年代守着一挺机枪躲在角落只有等待着火箭弹的亲吻。所以全军机动作战的思路早已经贯彻全军,而日本的军事思想一向重视空军和海军,陆军的思想比较落后,经常会看到小规模防御的现象,从登陆开始到现在张洞之已经处理过很多这种情况了,火箭弹将三楼的防御彻底摧毁了,敌人身体爆炸后的血雾四散扩散,地面上、墙壁上,哪里都是。

第二十三章 士兵!战争的希望

现代战争讲究的是立体作战体系,不单纯的提高某一个兵种的作用,如果说因为各国的侧重点不同,对待兵种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王牌军队是二炮,其次是陆军;美国的王牌是空军,然后是导弹部队;俄罗斯最著名的兵种是战略部队;而日本着重发展的就是海军。

日本军队发展采取低数量、高装备,资金投入方向是海军和空军,战争前,日本采取民兵的方式锻炼陆军,所以日本目前陆军的军事能力是所有军种中最弱的环节,征兵导致军队素质降低,临时扩充部队只能证明人数上的多寡,和战斗力量绝对不成正比。抗美援朝中国利用人数差距打平美军,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锻炼成为一支铁军,虽然武器差距较大,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弥补而形成蚂蚁搬大象的局面。

日本自卫队原本只有越10万陆军,战争爆发后令人瞠目的扩军200万,这些军人在几天前还是工人、农民,军队素质差很多,除了原本的陆军,新组建的军队的战斗力都很有限,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逆境中支持的能力要优于中国人,主要和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突破了二楼,战士们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冲向三楼,一颗滚着浓烟的手雷从三楼楼梯口滚落下来,战士们惊呆了,一个战士冲上去将手雷握在手心,紧紧的贴在胸口趴下,剧烈的爆炸将战士的身体撕得四分五裂,张洞之向三楼发射了一枚火箭弹,近距离的爆炸使得整个楼梯都摇晃起来。

眼睛潮湿的战士端着冲锋枪冲进三楼甬道,敌人基本都集中在最后的防御阵地,几乎每进一间屋子都使得一个战士牺牲,粱晓华红着眼睛走上三楼,指挥者利用重机枪和手雷扫射着房间,以减少人员的损失。终于日本人撑不住了,从最里面的房间抛出了一块白布,武器哗啦啦的从房间扔出来,战士们慢慢的走进房间。

房间中趴着5个日本人,双手抱头,两腿分开,战士们吆喝着让他们起身,用绳子五花大绑,粱晓华挑了一个比较干净的桌子坐在上面,让张亚男站在旁边进行翻译。

粱晓华问:“仓库的门怎么打开?”

一个日本军官模样的人说:“仓库根本从外面打不开?他采用内部控制结构,门从里面关上以后,只有从里面可以打开。”

粱晓华不满意的摇摇头,李同立刻给了俘虏一脚,日本军官疼痛的弯下腰。

另外一个士兵挣扎着骂着,粱晓华虽然不懂日语,但是吧嘎之类从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情节还是了熟于心,他清楚这个士兵是没说什么好话,忙向张亚男望去。

张亚男非常知机的立刻翻译:“这个日本人说,他们的援军马上就到,会想碾碎蚂蚁一般的杀死你们这些支那人。”

粱晓华嘿嘿的冷笑着,他拽着这个日本人走到窗口,用枪逼着他往下跳,日本人迟疑着,粱晓华回过头,赵鑫对准日本士兵的腿开一枪,惯性导致日本士兵向后仰去,从三楼的落地窗中飞身而下,战斗已经结束,另外四个日本士兵清楚的听到喀嚓头骨落地的声音,都打了一个冷颤,就是中国战士也都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粱晓华阴险的看着每一个日本士兵,俘虏们胆怯的避开粱晓华的视线。

在门口守备的士兵突然发现一个人从天空中掉落下来,紧张的用枪对准目标,后来发现是一个五花大绑的日本士兵尸体,收起了戒备之心,他们抬头看着楼上,互相转告:“千万不要从排长的下面经过,尤其是有俘虏的时候,被敌人砸死了实在是太冤了。”

粱晓华大声的说:“你们的援军救不了你们,这一点你们要清楚。下面谁还期望援军,我可以成全他,另外谁知道怎么打开仓库,将方法告诉我,我就可以放掉他。”

日本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粱晓华继续威逼利诱:“我只放一个人,其余的人全部都得死,所以那个活着的人可以放心。”

中国士兵们都暗地里骂着粱晓华的阴险,叛徒最怕的就是被人知道,而杀掉所有人比给予生命是更好的诱惑力,后来战士们都私底下称呼粱晓华为魔鬼。

果然一个日本士兵抬起头,轻轻的问道:“真的放我走吗?”

其余的士兵怒目相斥叫嚷着。粱晓华开心的笑起来,张亚男感觉到这笑容更加的诡异,他说:“中国人一向是说话算话的。”

那个士兵又问:“真的杀了他们吗?”

粱晓华拍拍手,继续说道:“我们的战士不吝啬一颗子弹用来结束敌人的生命。”

另外几个日本人胡乱的叫着,不用猜也知道在骂人。

日本士兵小心翼翼的又问:“可不可以由我杀了他们几个?这样我比较放心”

张亚男惊讶的翻译,粱晓华愣住了,脸笑得跟菊花似的“没问题,没问题,李同把军刺给他,顺便割断他的绳子。”

另一个日本士兵惊恐的喊起来:“我也知道如何打开闸门,放了我。”

被松开的俘虏一刀插进了那个士兵的咽喉,另一个士兵惊恐的望着自己的战友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紧接着俘虏很麻利的干掉了另外两个同伴。

粱晓华看着这一幕,愉快的说道:“我已经完成我的诺言,下面该你履行你的诺言了。”

日本士兵低沉的说:“我记得有一次检修中突然断电了,所有的闸门同时打开了,你们只要断电就可以了。”

粱晓华哈哈的笑道:“原来这么简单的就能解决问题。来人,送这个先生出去。”

“是,团长。”常建德抢先带这个士兵出去。

其余的战士目瞪口呆的对望着,李同不解的问:“排长,怎么叫你团长呢?”

粱晓华笑嘻嘻的从窗口看着常建德送走日本士兵,解释道:“这是常建德的主意,他说既然敌人的援军有1个团,那么就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有1个团,这样就能牵制敌人,让他投鼠忌器。本来我们就是打算放走一个,可是没有到竟然这么有收获。”

代瑞凑过来,报告说:“我们歼灭了94个敌人,包括放走的那一个,敌人还剩33个,损失了战士17个,重伤2个,轻伤3个。我们现在就只有这30多人了。”

粱晓华暗淡的目光看着房间内的战士,说:“我们减员太厉害了,这场仗只能用惨胜来形容,断电后极便打开门也要经历一场生死搏斗,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人牺牲。”

代瑞轻轻的说:“在我们最先占领的仓库中有M-15溶剂,我们可以使用它们。”

粱晓华不解的问:“什么是M-15溶剂?”

代瑞看着粱晓华,发牢骚说:“M-15是日本最新的生物武器,一枚M-15溶剂手雷可以瞬间杀死1000平方米内的任何生物。他的特点就是挥发很快,15分钟后就没有任何危害了,而且不污染环境。”

张亚男抢先说:“使用生化武器违反《日内瓦战争公约》”

粱晓华狠狠的瞪着张亚男,张亚男不得闭上嘴。粱晓华问道:“有足够的防毒面具吗?会不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代瑞笑着说:“15分钟后一切都解决了,能有什么不利影响,这种生物武器的优点是使用起来不留痕迹,非常安全,可是就是太难制造了,估计整个日本也没有两颗这样的手雷,我猜测这是从长崎研究所拿出的样品,排长,你怎么看?”

粱晓华忙说:“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干脆自杀算了,我可不能在牺牲士兵的生命了,他们可是阻挡援军的主要力量,可惜只有一枚,如果有两枚我们就可以消灭援军了,鱼与熊掌啊。告诉战士们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立刻断电。”

穿着白色防辐射衣服的士兵们准备妥当,大部分人都隐蔽起来,粱晓华躲在仓库门口,电力中断了,响起电力警报声音,一个清脆的女声不断重复着一句话,仓库的门逐渐打开了,露出一条缝隙,粱晓华将手中的物件轻轻的塞进仓库中,枪声从仓库中响起,子弹顺着缝隙打在了地面上。微型手雷又被人从仓库中扔出来,白色的耀眼的光芒从仓库外面向四面八方辐射,仓库中的枪声停止了,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叫。一个人影从仓库中跑出来,受到白光的刺激,粱晓华只能看到朦胧的人影,那个人跑两步就栽倒在地上,从他身上冒起了青烟。

呼救声、叫喊声逐渐平息,整个仓库又恢复了安静。

粱晓华看着房间的石英钟,白光还是刺激得他眼睛生疼,不停的留下眼泪,而且看东西也非常模糊,他盯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流过15分钟,准备摘下这该死的帽子,常建德拉住他,伸出手掌,示意在等待5分钟,常建德想得非常简单,既然已经等了15分钟,再等待一会儿保证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目睹了这个武器的强大威力,不得不谨慎一点。

第二十四章 胜利!惨痛
'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6月28日10:00士兵们手持武器走进仓库中,仓库传来阵阵烧烤的气味。

梁晓华蹲在门口那个死去的敌人面前,用枪管拨弄着尸体,尸体露出皮肤的地方已经红透了,有些地方还有烧焦的痕迹,衣服下面的皮肤倒是完好无损,但是在咽喉部位出现了淤青,还有红色的抓痕。梁晓华问常建德:“这个所谓的M-15是否是利用高温或者毒素杀人?”

常建德看着尸体回答说:“应该不是高温,高温是爆炸后产生的附属效果,主要杀人方法是某种因素抽取了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的缺氧死亡,看看咽喉部位的红肿这是窒息的标准症状。”

张亚男看着尸体被高温烧灼而红肿变形的脸,跑到一边哇哇的呕吐着。

代瑞跑过来,捂着鼻子绕过尸体说:“敌人全部死亡,我们胜利了。”

梁晓华看着身边明显减员的战士,喘口大气轻轻的自言自语说:“牺牲了这么多人,胜利也只能用惨痛形容,敌人的援军随时会到,我们要立刻准备。”

常建德建议说道:“利用狙击塔和四个防御机枪塔组成的立体防御,再让少数战士们在地面游走,我们至少可以坚持半个小时,团级军队没有炮兵,我们已经试过了,火箭弹和反坦克弹对这种厚度的防御塔没有明显的作用,只要我们有准备,一定会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困扰,何况张亚南已经翻译了我们的对话,相信这个策略可以拖延敌人的攻击,而且我们还有这么多的弹药可以使用。”

梁晓华点点头,让士兵们将弹药搬到各个防御处,另外在公路边埋设地雷,将手雷捆绑在一起设置障碍,加厚防御塔防御,看到战士们忙忙碌碌的,梁晓华搬着一箱手雷送到了机枪防御塔,心里头祈祷着援军快点到来。

 ※  ※  ※ 

济州岛远征第四军军部里,刘远方正在教训新来的秘书,他的怒吼整个军部都可以听得到,其他战士摇摇脑袋继续手中的活计。刘军长脾气的暴燥不仅仅在全军有名,大炮俱乐部的第三号人物,曾经和军委一个高级参谋肉搏的辉煌经历,让刘军长在中国军队中声名远播。摊上这么一个长官任谁都感觉到辛苦。

政委、参谋长一起联袂出场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政委出面协调的,中国军队就是这点比较优良,一支部队两个领导,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骂的你狗血淋头、一个又表扬的如同一朵鲜花,理论上说这样的军队可以有效的避免一言堂、避免出现虐待士兵的情况,可是实际是中国新兵受到的待遇在世界都有名,现在有效的就是军人挨骂了挨打了,心理不平衡了,政委的几句话就能让他们平衡起来,全世界的军事理论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军队建设从不屑一顾到非常崇拜。从抗美援朝战争以后,三代军事理论家都推崇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推荐在美国的军队引进中国的军事建设方法。

第四军的政委是总政治部资历最老的干部,他在部队中德高望重,曾经和很多现在的军队高层配合的相当和谐,在军队中的人脉和声望都是首屈一指的,把他调到第四军就是为了让刘远方不得不卖一个面子。

老政委大跨步的走进帐篷,哈哈的笑着说道:“小刘啊,怎么又开始发脾气了,现在战争不是进行的非常顺利吗?战士们都传说刘大炮,开三门,秘书、参谋、日本人。”

刘远方忙站起来,扶着政委坐下,笑着说:“罗老,这是哪个娃子在传耳朵根子。”

参谋长申吉林一脚踢向正在偷偷笑的秘书,低声笑骂着:“还不快走,看不到你们军长已经消气了吗?”

罗江政委笑得合不拢嘴,他接着说道:“让小刘生气的只有三种人,秘书、参谋和日本人,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吗?”

申吉林白了罗江一眼,低声呵呵笑着说:“罗老,别逗我了,不知道么,我是参谋长,整好是第二个被骂的。”

刘远方坐回椅子上,看着申吉林说:“吉林啊,你是我一手提起来的,说句良心话,我骂过你吗?”

申吉林委屈的说:“军长,你没有骂过我,但是你当师长,我刚刚到部队的时候,你曾经给我吊起来打过,忘记了吗?”

刘远方在两个的笑声中尴尬的摸摸头发,嘿嘿的笑着说:“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记得了。”

申吉林更加笑起来,罗江指着刘远方说:“被骗了吧,你呀,这个火爆脾气也该改改了,都快50的人了还是跟炮仗似的。小申讲讲正事吧。”

申吉林停止了嘲笑,说道:“刚才护卫舰队会合从长崎归来的协助我们攻击的舰队,听他们说长崎2/3的领土已经被第一军占领了,现在我们正和敌人争夺长崎瓶颈和长崎西部。”

刘远方推开桌子上济州岛沙盘,露出长崎地图,边看边说:“第一军进度很快吗?不愧是演习中三次登陆冠军。李大炮怎么样了?”

申吉林又笑起来:“军长,这次打赌你要输了,李副军长为了胜利竟然深入前线督战。”

罗江疑惑的问:“什么打赌?我怎么不知道?”

刘远方嘿嘿又尴尬的笑起来:“临出发的前几天,我和老李打个堵,看看是他能够先拿下长崎瓶颈还是我能够拿下济州岛。”

罗江恍然大悟说:“也就是你们大炮俱乐部的成员才会这么无聊。”

申吉林接着说:“我军已经歼灭敌人接近2万的兵力,自身损失不大。敌人现在有约1万建立防线阻挡我军进攻长崎西部,另外约一个加强旅的部队与我军争夺长崎瓶颈,少量残军在我军控制区内活动。长崎的情报基本都是这些了。”

申吉林继续说道:“下面就是我们的情况了,三个师都已经出发,敌人的防线布置得非常分散,所以偏于我们突破,相信敌人很快就会调整策略,集中兵力。另外有几个自称朝韩抵抗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