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今天开始恢复更新了。大家有票的赶紧来投了。。。有票不用过期作废啊。。。朋友们,加把劲啊。。。加油投票,投票万岁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一百三十七章忽兰忽失温之战(中)
巴图蒙克的大帐很快就建好了,之后巴图蒙克召集所有的下千户以上的将领来了一次全体大会。在会上巴图蒙克表现出一副镇定、自信和本大汗还有后手的故作高深的模样,三两句话巴图蒙克就安定了大部分人的心。之后巴图蒙克再三强调只要你们按照本大汗的命令去做,突围是一定能够办到的,胜利是可以预期的,明年的复仇也是可以实现的。巴图蒙克一番关于长远的未来的讲话忽悠的大多数人已经忽视了现在他们正在明军和火筛几人组成的三十八万大军的包围之中呢。
最后大部分的将领都信心满满的走了,他们回去之后也必然会把他们的信心带给他们的部下。不过还是有一批将领没有走的,他们就是巴图蒙克的左右军大将和剩下的五个上千户长。他们是除了巴图蒙克以外大军里地位最高的人。对于现在的大军的困境他们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不会因为巴图蒙克的几句忽悠就忘了当下的困境。
巴图蒙克当然也知道自己忽悠不了这几个人,所以他单独的把这几个人留了下来继续商量对策。几个人都有自知之明的没有提巴图蒙克刚才的话,开始认真的商讨起对策来了。不过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他们发现面对已经精心准备好的三十八万大军,他们所有的谋略都是徒劳的。能做的只有拼死发动突围,出去了就逃得了一命,出不去了那他们就等死。除非发生奇迹。
巴图蒙克在召集手下商讨对策的时候朱厚照也同样召集了手下的众将商讨歼敌的对策。参加的不单有朱厚照手下大明将领,就连火筛、亦思马因和亦卜剌三人都带着自己的亲信来聆听朱厚照教诲来了。
在军营里,朱厚照先是拐弯抹角的批评了火筛、亦思马因和亦卜剌三人的自私行为,三人心里的确有愧,再说他们现在还得指望着明军呢,所以就低着头认了。之后朱厚照又安排了接下来的大军的行动策略。
为了避免出现较大的伤亡,朱厚照决定对巴图蒙克的大军实行先围困,等到对方弹尽粮绝的时候再发动致命的一击。困兽犹斗,此时巴图蒙克的十万大军就好比是一条被捆着的巨兽。如果逼得急了,说不定他们会爆发出多大的战斗力呢。到时候就是就是歼灭了他们说不得自身也得付出不亚于对方的伤亡。
但是如果等到对方弹尽粮绝战斗力已经基本消失之时再发动致命一击,就可以既消灭了敌人也避免了自身的较大伤亡。
经过半个晚上的商讨,最后方案确定了下来。明军负责防守西面和南面,火筛、亦思马因负责防守北面,亦卜剌负责防守东面。明军在抽出五万骑兵负责在外围游曳,一旦哪里的防线出现了问题,就补充到哪里。所有人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在几乎四倍于自己的兵马的防守之下巴图蒙克十万毫无士气可言的大军突围的希望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
巴图蒙克把突围的时间定在了第二天的凌晨时分。此时正是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巴图蒙克这一猛地突围吓得防守的明军和火筛几人的大军一跳。
不过幸好朱厚照早就安排好了大军夜里兵不离身,身不卸甲。并且朱厚照把大军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夜里安排三分之二的人睡觉,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在前面全力的戒备。一旦敌军突围则戒备的人立即鸣鼓反击。听到鼓声之后在中间的三分之一的人则必须起身戒备。如果敌军只是小批次的试探性的进攻则中间的那一批人只戒备不参战。如果敌军势大,则他们就必须立即参战。如果敌军有突破前军之势则中军要向后军鸣鼓示警。听到第二次的鼓声之后后军就要起身戒备,必要时也必须参与到战事之中。但是如果敌军一开始就是只有试探性的进攻,并且一触即退的话中军和后军就接着休息。这样做可以很好的防止中了敌军的夜晚疲军之计。
所以凌晨巴图蒙克大军一进攻便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前军主要以火枪兵和弓箭手为主,当巴图蒙克大军还没有靠近前军的时候,漫天的弓箭便已经射向了他们。
“想不到他们这么警惕。”看到前面接连中箭而倒下骑兵,巴图蒙克惋惜道。“不管了,全军出击。”
巴图蒙克号令一出,十万骑兵便朝着北面的火筛和亦思马因大军方向展开了突围。
“嗖”“嗖”“嗖”“嗖”此时的战场上除了喊杀声之外最多的声音便是双方弓箭的破空之声。
随着大批的骑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巴图蒙克突围大军的前锋也到达了前军的驻扎之处。弓箭已经被抛弃,不管是防守的还是进攻的全都拿出了马刀,人们来不及想其他的纷纷向前方的敌人挥舞着那滴着血的马刀。
“咚”“咚”“咚”,此时一阵高昂的鼓声响起,看到突围的巴图蒙克大军势大之后前军果断的敲响了警戒和求援的大鼓。
“快,都给我快点。要是让那巴图蒙克逃出去了,小心我到时候让千户长砍了你们的脑袋。”中军里每一个大帐里都有几个人在催促着里面的还在睡觉的人呢赶紧起来作战。
幸好这些人也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要是因为自己让那大汗巴图蒙克跑了,到时候他们的将军肯定饶不了他们,所以一听到动静他们都赶紧拿着刀向外面跑去。
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人现在也穿上衣服出来了,他们早就想到巴图蒙克可能会把首要的突围方向放到自己这里,所以晚上两人睡觉的时候都没敢睡得太死,此时一听到前方传来交战声便赶紧出来集合兵马,就是拼了老命他俩也要把巴图蒙克大军给打回去。
“禀报大将军,敌军势大,苏赫巴鲁将军让小的前来求援。”火筛和亦思马因前面一个刚刚从前线赶过来的传令兵恭敬的朝着两人说道。
火筛、亦思马因和亦卜剌三人三人决定联合反巴图蒙克之后亦思马因当时建议干脆自己几人也自立为汗得了。亦思马因想称汗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趁着这个机会他终于说了出来。不过他却遭到了火筛和亦卜剌两人的反对。火筛反对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亦卜剌反对则是因为他认为现在就称汗殊为不智。最后在火筛和亦卜剌的反对之下亦思马因也就暂时的打消了想要称汗的心思。不过虽然没称汗,亦思马因也给自己想了一个想了个响亮的名号,奉天讨厉大将军,也就是奉长生天的命令讨伐残暴的巴图蒙克。不管巴图蒙克在其他人眼里如何,反正在他亦思马因眼里巴图蒙克就是个残暴的代名词。之后火筛和亦卜剌也不愿落在后面也先后自称大将军。
“想不到巴图蒙克第一次就敢投入全部兵力,敢为他人不敢为啊。”听了传令兵的详细叙述之后,火筛朝一旁的亦思马因说道。
“哼,那又如何,到了最后还不是难逃一死。”亦思马因可从来不会说一句巴图蒙克的好话出来,“传本大将军军令:所有人上阵杀敌。”说完不待火筛再说亦思马因便带着自己的兵马往前线了。
看到亦思马因这么蔑视自己,火筛强忍住怒意,“全军出击。”
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人带着中军往前线之后“咚”“咚”“咚”的鼓声再次响了起来。在最后面的后军也开始了集合。
大帐里,朱厚照还在不断的看着各种文,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朱厚照都还没有休息,因此背面的鼓声一想起朱厚照便听到了。之后朱厚照立即派人去打探情况。
明军二十六万,火筛三人十二万大军,再加上巴图蒙克的十万大军总共四十八万大军,将近五十万人围在以巴图蒙克为中心的草原上,周围方圆上百里全都是兵马。而各路大军之间相差的距离也不近。
当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人都已经带着大军赶去前线的时候朱厚照派出去的人才把消息带了回来。
“你说巴图蒙克发动十万大军全力突围了?”探子带回来的消息的确是出乎朱厚照的意料。这巴图蒙克连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都不要了,直接就是全军压上了,这种魄力还真不是一般人有的。
不过朱厚照迅速就做出了应对:“传令袁启文带着他的五万大军去北面支援。”
得到朱厚照的军令之后袁启文迅速集合了兵马,然后带着五万人呼啸着朝北面而去。
北面防线上,在前军组成的防线几乎要崩溃的时候亦思马因及时的带着大军赶到了。稍后火筛也同样带着人赶到了前线。濒临崩溃的防线在得到兵力的补充之后立马有稳固了起来。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往前冲。”虽然突围更加困难了,但是巴图蒙克适时的加强了进攻。对他来说现在是最好的突围机会,火筛和亦思马因的大军刚刚上战场还没有适应此次战场的节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就要大打折扣。敌军最弱,自己最强的时候巴图蒙克怎能不把握好时机啊。
s:还没有收藏的朋友一定要收藏一下啊。还有票的也一定不要忘了啊。现在已经晚上了,再不投票,到了明天今天的推荐票就作废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忽兰忽失温之战(下)
最终巴图蒙克的大军还是被打了回去,虽然他们人数有十万人,并且突破口也找的是四个方向中防守兵力最弱的北面,但是他们还是没能够从那里打出一个缺口而逃得一线生机。在北面的中军和后军都投入了战场的情况下,巴图蒙克的大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已经被消耗殆尽。
虽然由于火筛和亦思马因的大军因为初次投入战场都此次战争的节奏不熟悉导致他们不能够发挥出全部的实力,但是靠着朱厚照先前给他们补充的大量的弓箭等兵器,火筛他们还是和巴图蒙克打了个不相上下。
草原上缺的东西有很多。他们缺粮食,缺盐料,缺匹布,缺茶叶。除此之外他们更缺铁料和兵器。
即使巴图蒙克身为鞑靼的大汗,但是他的治下的兵马使用的兵器也是不尽人意。如果比较来说他们连大明的地方上的治军使用的兵器都有所不如。特别是现在的蒙古势力可谓是几百年来最弱的时候。从太祖、成祖再到现在的孝宗,中间不管是哪位皇帝都没有忘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断地对蒙古残余势力展开打击。
靠着武力杀戮、挑拨分化等各种方法,一百多年来在大明的打击之下蒙古的势力已经处于极度削弱时期。
明朝建国时蒙古被大明称为国患,就是蒙古是大明朝国家的心腹大患,双方是你死我活且都有能力灭了对方的。但是现在蒙古被称为什么呢:边患。也就是此时的蒙古在大明的眼里只是一个可以对边关有一定威胁的势力,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以决定自己生死的心腹大患了。他们就像倭寇一样,虽然势大,但是只能被称为边患,
已经被削弱到极的蒙古人现在连人手一件兵器都凑不出来。巴图蒙克治下几十万大军除了最优秀的近军能够人手一件精良的刀具之外,其他的骑兵也只能使用那些一般的甚至劣质的兵器,更有甚者有一些边缘的部队连兵器都是使用的木棍前面加个铁块之类的东西。
此次朱厚照赏给火筛、亦思马因和亦卜剌三人的兵器绝对是大明使用的优良兵器,特别是那些弓箭更是朱厚照从京城带来的。兵器一直都是制约着蒙古骑兵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获得了朱厚照送给他的优良兵器之后火筛、亦思马因和亦卜剌三人的部队战斗力可是直线提升。
此次战斗靠着这些优良的兵器北面的防守军队给予了巴图蒙克大军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巴图蒙克大军的弓箭射不到前面阵地,但是北面防守的军队的弓箭却可以射到对方的身上。巴图蒙克大军的弓箭射不穿防守大军的铠甲但是防守的大军却可以轻松的射穿巴图蒙克大军的铠甲。就是双方的马刀也不再一个层次之上。火筛和亦思马因的大军可以轻松的一刀便砍破对方军队的铠甲,但是对方却只能拿着劣质的马刀恨天不公。
此次进攻巴图蒙克指挥者大军连北面防守军队的前军都没有突破,他们取得的最好的战绩就是逼得前军不得不求援。稍后在中军、后军都赶上来之后双方便绞杀在了一起。不过那时局势已经明了了,巴图蒙克突破无望了。因此在看到袁启文带着五万骑兵赶来支援之后巴图蒙克识趣且果断的下令退兵了。
得到巴图蒙克已经退兵的消息之后朱厚照便安稳的睡去了,这都快天亮了,他还没有休息过一会呢。
天亮之后朱厚照被前来禀报战况的人给叫醒了,“凌晨一战如何?”
“禀殿下,凌晨一战巴图蒙克大军派兵十万突围,但是在袁将军和火筛、亦思马因等众位将军的猛烈打击之下巴图蒙克不得不退了回去。经统计巴图蒙克大军留下了七千六百多具尸体,受伤人数无法统计。”
这才一次突围巴图蒙克就死了将近八千人,受伤的估计也不会少了,朱厚照很满意,于是继续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经统计我军伤亡约为三千两百人。”
“详细点。”朱厚照重点关心的是袁启文手下骑兵的伤亡情况,至于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人,朱厚照巴不得他们全死光了才好。
“是,殿下。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位将军手下的军队死亡为一千五百六十人,受伤一千人左右。袁将军手下骑兵死亡二百多人,受伤四百多人。”
“好。哈哈,好啊。”听到袁启文手下的骑兵才六百多人的伤亡,朱厚照高兴的说道。火筛和亦思马因两人的伤亡朱厚照可不会算到自己的头上,自己给他们兵器已经仁至义尽了,至于抚恤阵亡士兵家属的事情他们两人想给就给不想就算了,朱厚照和管不着,也不想管。
“六百多人的伤亡换来了巴图蒙克进八千人的死亡,好,很好。传令下去,所有伤亡之人的名单都要登记在册。”
“是,殿下。”
被迫退回去之后巴图蒙克面如死灰,回到汗帐之后他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坐在上面。刚刚好转的伤口此时也传来阵阵疼痛,但是此时的他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第一次突围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突围被打了回来,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突围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果然如他所料,接下来几天巴图蒙克每天都不断的发动一次有一次的突围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已经越来越小了。
几天里上百次大小的突围被打了回来,士兵的士气已经越来越弱了。被围的第一天巴图蒙克靠着自己的一番讲话忽悠的大部分的士兵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好像突围就是简简单单的事情一样,但是上百次的失利已经打得他们无比的清醒。他们已经对突围不抱任何的希望了。想的只是什么时候自己会变成那一具倒下的尸体。
而反观明军和火筛等人的联军,这几天却越战越勇。熟悉了新兵器并且也适应了战场节奏的火筛几人的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被完美的解放了出来。再加上不间断供应的粮草和胜利在望的喜悦,两军的士气确实越来越高。
当年秦军横扫天下靠的就是那股连战连胜的蔑视天下的士气。现在的两军虽然比着当年的秦军有所不如,但是此时此刻巴图蒙克的大军比着当年六国的军队更加不堪。
连日的突围使得巴图蒙克手下的大军的人数急剧减少,到了现在人数已经由先前的十万人减员到了现在不到五万人。
这里面有在上百次突围之中直接战死沙场的,也有受伤之后不治身亡的,更有在夜晚偷偷的跑到明军阵地上投降的。
就是投降他们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