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朱厚照不知道这种最危险的情况会不会发生,既然有可能会发生,那朱厚照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现在大明对于亦卜剌、莫rì根和亦思马因三人的情况十分的了解,并且哪怕是一些三人瞒着朱厚照的事情朱厚照都通过探子打听到了,但是对于巴图蒙克的鞑靼残部和瓦剌的情况朱厚照确实知之甚少。

巴图蒙克和大明是生死大敌,所以从一开始巴图蒙克就对大明极为防备,最起码朱厚照派去的探子鲜有能够传递回来信息的,而瓦剌呢在最开始的一年还好一点,当时朱厚照刚刚从蒙古回军,靠着边贸大明和瓦剌的关系也是十分的融洽。并且那个时候阿喇哈青森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防备大明,也就是当时大明才能够在瓦剌内部打听到不少的消息。

但是谁知道后来才一年的时间,阿喇哈青森便已经转变了态度了,从最开始的依赖大明到现在的防备大明,虽然此时两国之间的边贸越来越繁荣。但是在暗处的角力却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大明的商队鲜有能够进入到瓦剌内部的,阿喇哈青森宁愿自己费点事派人去将货物运回来也不愿意让大明的商队送回来,而朝廷在暗中派过去的人也同样有不少都无故的消失了。现在除了瓦剌明面上的动作之外,他们在暗中的动作大明鲜有能够打听到的。

所以近年来鞑靼和瓦剌什么时候开始走到一块了,现在到了什么地步了,两国有没有计划在近期兴兵、国内有没有开始暗中准备了等情况朱厚照大都不太了解。现在所能做的只有继续派探子去打听了。哪怕这些探子成功的可能xìng很低也不得不继续尝试,这是唯一的方法。

现在朱厚照也在清醒自己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下旨让所有便将的军队进入戒严状态了,这样最起码面对蒙古发动的突然袭击可以有一点的防备,要不然还让那些军队像平常一样,一旦蒙古突然来袭估计被攻破城池以及防线的可能xìng更大。

刘大夏说完了之后,在大臣们当中引起的方向果然还是很大的,首先有不少的人都已经开始让朱厚照取消这一次的阅兵然后抽调禁军前往前线防备敌军的突然来袭,只不过却被朱厚照给拒绝了。

现在那么多人已经汇聚在了京城,而且源源不断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赶来,在这种情况下让朱厚照怎么取消阅兵,到时候一旦自己取消了阅兵,那么那些来自地方上的官员以及士绅们对于朝廷怎么看?这对于朝廷以及皇室的威信会有不少的打击,虽然不至于威胁朱厚照的统治,但是最起码朱厚照想要威慑地方然后一举进行改革的想法可能就要麻烦了。

而更严重的还是那些来自属国的,对于这些属国朱厚照还是比较清楚的,说忠心的有,包藏祸心的更多,同样的早就和大明关系闹僵的也有。到时候当着这么多人呢的面朱厚照取消了阅兵这些来自属国的人又会怎么看?这对于大明在属国之间的危险也是一种打击。

说到底此次的阅兵已经事关大明王朝的危险以及他朱厚照的威信了,那是绝对不能说取消就取消的,不到万不得已阅兵必须继续进行。

最红经过大臣们一番讨论以及吵闹,朱厚照大致的安排也有了眉目了,现在禁军的兵力不到阅兵结束不能动,那就只能动其他地方的兵力了。

在当天,和大臣们商量好了之后,朱厚照便下暗旨给北面边疆,要求所有的军队从现在开始进入战事准备,之所以是下的暗旨是因为大臣们认为为了防止在民间出现动乱,在蒙古大军南下之前还是以暗中防备为主。

这也不无道理,历来大的兵灾到来之前都会出现大规模的逃难以及造谣生乱情况,现在如果一旦虽然已经有点消息传开了,但是只要朝廷仍旧按部就班、不慌不乱的照常运转无形之中便能够起到安稳的作用,所以这些工作也就只能暗中进行了,到时候就看能起到多少作用就算多少吧。

要求前线从戒严转到做好应战准备之后,同样的一连好几道暗旨从京师发出,分别前往了河南、山东以及南直隶等地,朱厚照打算从三省当中至少抽调二十万的大军。

这还是只大的动作,同时在暗中小动作也陆续的展开了。

当天晚上,朱厚照一个人独自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事情或许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名糟糕,这一次的事情是大明的一次危机但是又何尝不是一次机遇呢。

第二天,朱厚照在奉天殿中接见了巴图蒙克以及阿喇哈青森的使臣。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两位使臣接连赶路造成的疲惫一扫而空,在得到朱厚照的接见之后,两人jīng神抖擞的来到了皇宫当中。

巴图蒙克派来的那一个使臣叫做乌里木青年人,瓦剌大汗阿喇哈青森派来的使臣则是一个叫做哈里昂图的中年人。

在接到面见朱厚照的统治之后,两人相识一笑然后各自返回房间之中换了一身衣服之后便跟着来人前往了皇宫当中。

“乌里木,也不知道昨天汉人的皇帝和大臣们有没有害怕的尿裤子了?啊,哈哈哈。”坐在马车之上,哈里昂图对着乌里木嚣张的说道。从他的话中便可以看得出来此时仍旧又不少的蒙古人对大明不屑一顾,几年前鞑靼的大败看来还没有彻底的惊醒蒙古人。

跟在两人的马车外面的官员以及护卫们虽然听不懂两人所说的蒙古语,但是也能够感受到马车当中坐着的两个人对大明的不善,很快几个护卫们都对马车内的两人露出了不善的目光。

不过可惜的是乌里木、哈里昂图两人却不知道这些,两人在马车内仍旧是肆无忌惮的说着大明的坏话。

“哼,这群懒惰愚蠢的汉人根本就不配占有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乌里木同样嚣张的说道。

两人在马车当中有说有笑的,其中不乏对大明极尽侮辱之言,一支等到马车到了宫外停下来的时候,两人才停了下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相互欺骗(下)

虽然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都十分的嚣张,但是也不是傻子,在外面的时候两人说一些大明的坏话还没什么,但是到了皇宫当中了两人也知道要收敛一点。更何况两人此次前来也是带着不良的目的的。

和乌里木、哈里昂图两人之前嚣张的样子完全的相反,两人到了大殿之后确是表现的十分的恭敬,完全无法让人将他们之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尊敬的皇帝陛下下臣代表我瓦剌以及大汗恭贺大明江山世代永享!”行完大礼之后,瓦剌的使臣哈里昂图率先说道,之后乌里木也不甘落后似的对大明大肆的吹嘘了一番。

虽然朱厚照也知道两人说的肯定不是心里话,鞑靼和瓦剌也没有这么好心,不过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吗,况且是两人的吹捧之言了,“好,好,”朱厚照听了之后接连说道。

在相互的问候完了之后,两人开始读出了此次前来所带的供奉了,虽然瓦剌以及鞑靼残部对于向大明称臣只是形式上的,实际当中他们也没有真的将大明当做自己的宗主国,不过为了迷惑大明这一次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两人却让各自的使臣带来了不少的好东西,不过两人送的东西却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珍珠等看似珍贵但是却对一个国家的实力增长没有一点益处同样也没有损害的东西。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带来的东西朱厚照看了之后确实是不少,不过大明地大物博朱厚照还不会因为这点动地而动容的。

等到朱厚照让人手里礼物之后。哈里昂图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只见哈里昂图再次走上前来恭敬的行礼之后站起来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此次下臣前来上国是肩负着我大汗的使命的。”

“哦,使臣请将,瓦剌作为我大明的属国,我大明理应帮助瓦剌度过任何难关。”朱厚照看了哈里昂图之后笑着说道。几年前朱厚照从蒙古撤军的时候瓦剌已经在盟约上答应向大明称臣了,所以说瓦剌是大明的属国也无错。

当天的朝会最后就连朱厚照想起来都有点想要呕吐的感觉。本来就是两个早就想要消灭对方的死敌国家,却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现的好似两个生死与共的亲兄弟一样,哈里昂图和乌里木两人极力的在朱厚照以及朝臣的面前表现鞑靼以及瓦剌对大明的忠诚。就连此次前来所带的贡品也是有史以来对多的一回。而且为了消除朱厚照的疑心,哈里昂图在朝堂之上竟然还请求大明加大对瓦剌的边贸,而且作为交换瓦剌愿意将边贸当中属于瓦剌的税赋的三成交给大明。

瓦剌的条件已经够好了。但是和鞑靼的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此时大明和巴图蒙克之间并没有边贸,所以乌里木一方面请求大明在东北边疆和巴图蒙克展开直接的边贸,另一方面还答应和大明签署盟约永世和大明交好。至于其他的零零散散的好处更是不计其数。

乌里木好哈里昂图两人是尽可能的说鞑靼和瓦剌是对大明多么的忠诚,开出的条件也大都是对大明更有利,而朱厚照呢,自然的是一再重申自己对属国的立场,而对于两人的请求也是有求必应的。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估计还会以为鞑靼和瓦剌真的对大明有多么的忠诚、大明对属国有多麽的好呢,不过作为明白人朱厚照却不会被迷惑住。

表示忠心的时候说的再好也没用,关键还得看以后怎么做。现在不管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说的有多么好,但是以后人家不去落实你也没用啊,而且两人所说的那些条件以及请求也都是不可能短期之内实现的,现在就是说出来了也对他们没有影响。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大明以及朱厚照对鞑靼和瓦剌降低jǐng惕,然后他们就可以在大明没有准备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南下大明。、

而朱厚照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和他们演一场戏而已。既然他们想要迷惑自己,那朱厚照就只好表现的像是被迷惑了一样了,只不过没有学过表演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表演的像不像。这是一场彼此的欺骗,至于成果如何?没有人知道。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表现的心满意得的离开了皇宫,而朱厚照呢也按部就班的处理朝政,有时间了就去外面看一下禁军的cāo练。这一次阅兵朱厚照要的就是一种气势,一种能够让所有人害怕、胆颤的气势,这对于军队士卒的要求自然是极其的高了,要不然朱厚照也不会单独的流出来几个月的cāo练时间。

“乌里木你说我今天的表现如何?”回到了礼部安排的住处之后,哈里昂图兴奋的朝乌里木问道。

“不知道,不过看那个汉人皇帝的表现应该还可以。”

所以说吗,要论起yīn谋诡计头脑相对简单一点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那就不是汉人的对手了,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到现在还没有看出来朱厚照早就看破了两人的意图。接下来两人又在一起相互商量着下一步应该怎样行事。

而此时的莫rì根和亦思马因两人同样也聚集在一起低着脑袋不停的谋划着,其实昨天乌里木两人来的实惠莫rì根他们便想去拜访了,不过后来考虑到自己这样急迫的前去太引人注目了而起两人也还没有想好如何消除对方的不信任呢,所以昨天就没有前去。

而今天在得知乌里木和哈里昂图进了皇宫之后两人便坐在一起开始低头谋划起来了,“这样不如你我先派人前去通一下口风,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有点准备,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对方的态度,之后咱们看情况在行动。”

“嗯,的确。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你我已经和大明闹僵了,所以一定对你我还是极其的仇视,如果你我贸然的前去拜访说不定连人都见不着,那到时候局面便能尴尬了。”莫rì根想了想说道。

第三百八十七章琉球尚真

在鞑靼以及瓦剌的使臣到达了京城之后,其余一些属国的使臣也在过了几天之后陆续的出现在了京师范围之内。

在大明所存在的历史时期大明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特别是成祖时期组织的郑和七下南洋的大规模行动更是将大明的国威宣扬在了宝船能够到达的所有地方。

所以大明的属国也比着前面的一些朝代要多一点,在这些属国之中最主要的便是当年太祖朱元璋所承认的十几个不征之国,至于成祖时期一些新出现的属国则在地位上比不上那些太祖亲口承认的属国地位高。

根据太祖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训》,大明朝的属国主要分布为东北方向的朝鲜李氏王国,正东偏北的倭奴国,这个也就是后来的rì本国了,不过在明朝人的眼中可没有rì本的这个称号,有的仅仅是倭奴而已。在正南偏东的是大琉球王国以及小琉球王国两个国家,而在西南方向就比较多了,例如安南王国、真腊王国、显罗王国、占城王国、苏门答腊王国、西洋王国、爪哇王国、湓亨王国、白花王国、三弗齐王国、渤泥王国。这些国家也都在太祖皇帝所说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范围之内。

单从名字上来说这里面的很多国家作为一个现代人都很陌生,甚至有一些从来就没有听过,而且有一些国家甚至到了现在已经几乎找不到当年的那个国家的到底是现代的那个地方了,所以便出现了一些人为了以新颖的观点吸引目光开始站起来公开的质疑这其中的有些国家根本就是不存在了。完全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虚构出来的。

就连朱厚照在前世也看过不少的这种言论,不过每一次朱厚照看来之后都是对说这些话的人嗤之以鼻,你感觉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太祖皇帝朱元璋会将一个不知道是否存在、地处何方、实力如何的国家纳为自己的属国吗,而且还是自己亲口所封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行列中去,这也算是太祖皇帝已经不再了,要是他老人家复活过来估计非得告你诽谤不成。

在说了,比起虚荣心。太祖朱元璋估计算是历朝历代的建国皇帝以及那些留下赫赫威名的皇帝里面最和虚荣不沾边的了,太祖一生勤俭节约、厌恶贪官、而且当时大明朝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太祖却不像前朝的帝王一样喜欢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去开疆拓土以彰显自己的功绩而是宁愿让出来一点利益也要和周边所有的国家和平相处让永世不兴刀兵。这样的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可能太祖皇帝做过的一些事情都不会有太好的评价。因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太祖皇帝那样做不够自私。不过如果以当时大明朝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太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圣人了,以现代的价值观评价古人本来便是不太公平的。

而历史上大明的属国还不止这些。因为大明朝在朱厚照来降临之前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不是太祖皇帝时期的而是后来的成祖时期以及其后的几十年,纵观成祖皇帝一朝,大明的国力一直是徐徐上升的,自然而然的属国也是越来越多了,在成祖及之后的宣德时期,大明的属国遍布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地。只不过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开始大明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了,虽然汉人由于深受儒家观点影响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总是以仁慈为主,但是当时除了朝鲜这个同样深受儒家影响的国家一直秉持着和大明几乎相同的价值观之外,其余的那些国家差不多都是一些用现代人来说的忘恩负义之辈。所以很现实的在大明朝国力开始了衰微之后有很多的属国便慢慢的对大明朝不是那么敬畏了,时间长了之后也就不再前往京城纳贡了。有一些甚至已经断了和大明的联系了。

不过要说这些国家全都是忘恩负义之辈也不合适,毕竟大部分的国家虽然不再纳贡了,但是最起码没有反咬一口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